黨史教育專題黨課
發(fā)布時間:2021-05-31 來源: 黨課講稿 點擊:
黨史教育專題黨課
紅色賬本學黨史,下面是蒲公英文摘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黨史教育專題黨課。
各位領導、同志們:
建黨百年,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櫛風沐雨,用生命赴使命,用熱血鑒誓言,書寫了一個個偉大奇跡,留下了一串串永不磨滅的信號。比如,我們北京天安門國旗升旗的高度,大家是否知道?28.3米,我們黨成立的時間是1921年7月,而新中國成立的時間是1949年10月,這兩個的時間正好相差了28年3個月。把國旗旗桿高度設為28.3米,就是為了記住這段艱苦卓絕、浴血奮戰(zhàn)的歷史。
下面,就讓我們從三個賬本,一起走進黨史。
一、愛情賬——革命夫妻
革命事業(yè)從來不排斥忠貞的愛情。“潛伏”這部紅色題材的電視劇,大家都看過,收視率非常高,主演孫紅雷也是憑借這部影視作品開始大紅大紫,里面講述的是孫紅雷飾演的余則成和翠萍假扮夫妻進行革命的故事。其實,在我黨革命歷史中,這樣的假扮夫妻很多,其中就有這么一對“革命夫妻”:周文雍和陳鐵軍。
1927年12月,我黨在廣州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武裝起義,當時國民政府稱之為廣州暴動。起義失敗后,廣州起義后來組建的“三人領導小組”成員之一的周文雍,被國民黨當局逮捕,陳鐵軍也被一同逮捕,當時她們兩按黨組織要求:以夫妻名義同居一起,卻無夫妻之實。兩人被捕后均被判處死刑。
為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兩人決定在刑場上舉行一場屬于他們的婚禮,并留下一張合影,敵人同意了,在監(jiān)獄門口的窗戶前,兩人留下了唯一的合影當作婚紗照。
他們犧牲后,這張合影照片很快刊載在香港、日本等地的報刊上,成了轟動一時的新聞。國民黨政府報刊本想炒作周文雍夫婦的死,嚇唬青年人不要參加革命。但事與愿違,人們在譴責國民黨政府心腸太狠、竟然將如此年輕美麗的生命扼殺的同時,對這兩位青年人在危難中不棄不離、凄婉中透著浪漫的感情大加贊頌。時下的中國,數(shù)以萬計的青年更是攜手赴難、前赴后繼,成為了新中國“最可愛的人”。
毛主席《蝶戀花·答李淑一》中寫道: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血色浪漫的革命愛情,其實是革命事業(yè)中所有不如意的疊加總和,是革命先烈為民謀求幸福的巨大犧牲,也是翻滾在革命先烈身體中最硬核的暗流,支撐著革命先烈走向無數(shù)個來日的信仰。
這便是革命愛情,愛情隨之而來的就是萬家燈火一家團圓,維系家庭的便是親情,這也是將講述的關鍵詞。
二、親情賬——紅色家書
都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里面的家書,報的是遠方家人的平安。而在新中國近代革命中,卻有這么兩封家書,報的是一種信仰和追求,見證的是無數(shù)個家庭為革命理想奮斗犧牲的感人事跡。
這是我給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處死了。云!誰無父母,誰無兒女,誰無情人!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這是1928年10月10日,革命烈士陳覺不懼面對國民黨的威逼利誘,從容赴死慷慨就義時寫給他妻子的絕筆,年僅25歲。信中的“云”,就是他的妻子趙云霄同志,從信中,我們讀不出將死之人的半點恐懼,反而是滿腔的熱血與熱愛,我想,這就是信仰的力量,這就是革命先烈的堅貞!
令人痛心的是,同年他的妻子同年也被捕入獄,在獄中生下女兒后也留下了一封絕筆信:
“啟明我的小寶貝:
你的母親在你才有一月又十幾天的時候,便與你永別了。你是個不幸者,生來不知生父是什么樣,更不知生母是何人?......小寶寶!我很明白地告訴你,你的父母是共產(chǎn)黨員。”
同志們,這就是我們革命先烈的家書,夫妻雙方?jīng)]有訣別時的痛楚,卻透露著“在天愿為比翼鳥”的共同信仰和追求,對后代的囑托沒有啰嗦的嘮叨,而是堅定理想信念的家教傳承。
據(jù)統(tǒng)計,從1921年7月1日成立中國共產(chǎn)黨,到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前,可以查到姓名的犧牲的革命者是370多萬。這就是說,在這1萬多個日子里,平均每天有370名共產(chǎn)黨犧牲!
這一串串的數(shù)據(jù),正如毛主席《七律·到韶山》中所歌頌的一樣: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革命英雄主義意境高遠!
革命下的親情,既有為國為民的偉大情懷,也需要柴米油鹽的金錢支撐,這對于一個家庭如此,對于我們黨剛建立之初,同樣不可或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建黨之初的舉步維艱。
三、金錢賬——“新青年”
我們黨建立之初,不是執(zhí)政黨,掌握不了國家資源。那么,黨內(nèi)的經(jīng)費怎么解決的呢?當時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黨員繳納黨費,二是黨內(nèi)派捐,三是黨外協(xié)助。當時黨員人數(shù)少,收入低,繳納黨費沒多少錢,黨中央的黨內(nèi)派捐經(jīng)費主要來自于共產(chǎn)國際,其實也是屬于間接的黨外協(xié)助。黨的發(fā)展壯大,既要依靠外部輸血,更要學會自己造血。在這種形勢背景下,具有共產(chǎn)黨背景的各種商業(yè)機構也應運而生。
這里要介紹的一個機構就是“文化書社”,是位于在現(xiàn)在的湖南長沙湘雅醫(yī)學院舊址的一家書店,主要經(jīng)營書刊零售業(yè)務,書社采取股份制,原始股東有三個人,其中有一位偉人(大家猜猜會是誰?):毛澤東,易禮容和彭璜。毛澤東負責具體經(jīng)營,任特別交涉員,并負責進貨。文化書社最初資金只有500元,為了獲得更多利潤,毛澤東通過有意識地引入銷售《新青年》、《勞動界》、《新生活》等觀點新穎、革命味十足的報刊,最多的時候,經(jīng)營的書籍品種高達221種。
“新青年”這本暢銷雜志,大家學習歷史中知曉過,當時是我黨作為傳播新思想的重要雜志。同時,也為黨帶來了較多的活動經(jīng)費。
當時,《新青年》位列暢銷雜志第一名,讀這本雜志幾乎成了知識青年的時尚。第二、三的分別是《勞動界》、《新生活》。同時,毛澤東還大膽進行社務情況徹底公開和財務管理股東公開透明、書社與出版社直接掛鉤等方式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書社的經(jīng)營收入,為湖南的黨組織提供了較為充足的活動經(jīng)費。
同志們,透過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封封感人的家書,一串串揪心的數(shù)據(jù),一本本暢銷的雜志,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背后我們黨從小壯大的波瀾壯闊歷史,革命先烈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壯舉。他們,就是我們黨的歷史賬本。在這里,我也向大家推薦一本書,也是我今天交流課題的靈感來源--《紅色賬簿》。
學黨史、悟初心、辦實事、開新局,作為年輕組工干部,更多的時候是靠手中的筆為黨工作,越是這種情況,越要涵養(yǎng)“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高尚情懷和崇高追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前進。
我的交流到此結束,謝謝!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