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民事公益訴訟 [論述類文本閱讀“微公益”附答案]

        發(fā)布時間:2018-12-2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論述類文本閱讀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微公益”的隊伍中,這種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眾尤其是網民的追捧。集點滴之愛,捐綿薄之力,在新媒體技術搭建的現代化平臺上,“微公益”匯成了溫情脈脈的愛心洪流。

        “微公益”之“微”,首先是指參與主體之“微”和力量之“微”。傳統(tǒng)觀念中,人們對慈善的認知往往本著“達則兼濟天下”的心態(tài),慈善是政府、大機構和少數“成功者”的專利,慈善成了道德競賽,誰捐的錢越多,境界也就越高!拔⒐妗备淖兞诉@種局面,它的參與者多數是社會普通民眾,對于善舉,它強調有無,而不追求多少。

        “微”的另一層意思是指微博。這種全新的互聯網應用促成了一個虛擬社會,公共話題在網民社群中快速傳播,為“微公益”提供了情感載體,搭建了宣傳平臺,成就了組織手段。

        即時性也是“微公益”的特點之一。一個社會事件的發(fā)生,一種現象的輿論凝聚,尤其是當弱者命運廣受公眾關注,都可能即時引發(fā)出公益行為。

        “微公益”的慈善主體不是國家機構,也不是大企業(yè)家,它甚至沒有過去大慈善者那種“行俠仗義”、“扶貧濟困”的遠大抱負,取而代之的是舉手之勞的、輕松的甚至是寓慈善于快樂的參與方式。“微公益”所倡導的重在參與、自我管理的理念,也為現實社會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對比“微公益”和傳統(tǒng)的機構型公益形態(tài),可以發(fā)現,前者依賴分散的網民,匯聚的是草根的“微力量”;后者依賴企業(yè)或有較大經濟實力的個人。但這并不意味著兩者沒有交集,F實中,傳統(tǒng)公益機構紛紛上網,為公民參與公益提供網絡渠道;另一方面,近來興起的“微公益”組織者也意識到,單純利用網絡,缺乏機構的規(guī)范管理,活動將難以持續(xù)。現今針對“微公益”的部分質疑,亦與專業(yè)化不足的現狀有關。從這個角度說,傳統(tǒng)公益形態(tài)與“微公益”并非涇渭分明,“微公益”不會取代前者,只有互相補充,新生力量才可能獲得更長遠的發(fā)展。

        “微公益”是源自草根的星星之火,互聯網則將這愛心之火引燃燎原。面對公民對慈善的熱情參與,政府所能做的,就是為“微公益”建立規(guī)范機制和游戲規(guī)則,引導其走上正規(guī)發(fā)展的道路。

        10.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傳統(tǒng)觀念中的慈善是政府、大機構和少數“成功者”的專利,慈善成了道德競爭。

        B.一個社會事件發(fā)生后,“微公益”就會及時跟進,使之成為輿論焦點,從而改變社會弱者的命運。

        C.“微公益”不僅豐富了人們對慈善的認識,也為現實社會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D.“微公益”匯聚草根的“微力量”,但這并不意味著“微公益”的力量是微弱的。

        11.請簡要概括“微公益”的特點。(3分)

        答:

        12.你認為應如何改進“微公益”,使它有更長遠的發(fā)展?請簡要回答。(4分)

        答:

        參考答案:

        10. (3分)B(“微公益”不一定能關注所有的社會事件,不一定能使社會事件成為輿論焦點,也不一定能改變弱者的命運。)

        11. (3分)①參與“微公益”的主體和力量是微小的;②“微公益”依靠微博平臺來實現其慈善行為;③“微公益”具有即時性的特點。(答對一點得1分)

        12.(4分)①應加強“微公益”機構的規(guī)范管理,將網絡模式和傳統(tǒng)的機構型公益形態(tài)相結合,走專業(yè)化道路。②政府應為“微公益”建立規(guī)范機制和游戲規(guī)則,引導其走上正規(guī)發(fā)展的道路。(答對一點得2分,意思對即可。)

        相關熱詞搜索:論述類文本閱讀“微公益”附答案 論述類文本閱讀微課堂 論述類文本閱讀及答案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