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教學改革
發(fā)布時間:2019-08-08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摘要:“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是高等院校電子電氣類專業(yè)的一門應用型課程,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應用集成電路設計電子系統(tǒng)的能力,具有顯著的應用型特征,在培養(yǎng)電子電氣類專業(yè)應用型人才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文章結合筆者講授“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經驗,討論了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及課程教學改革的有關問題。
關鍵詞: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目標定位;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向繼文(1970-),男,土家族,湖南龍山人,吉首大學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劉昕(1973-),女,湖南保靖人,吉首大學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湖南 吉首 416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2008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08103)、吉首大學2008年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0836)、吉首大學2009年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0905)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1)06-0179-02
一、課程教學目標定位
“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課程是吉首大學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實用技術課程,其課程性質為選修課。課程內容繁雜,其內容涵蓋模擬電路、數(shù)字電路、高頻電子線路、單片機技術、DSP原理、EDA技術等多門課程,體現(xiàn)了對所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結合我院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要求,將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于應用,即“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電子技術及計算機技術基礎知識、理解集成電路基本原理、正確選用所需集成電路,設計滿足用戶需求的電子電路的能力!
二、對教學內容的處理方式
本課程屬于典型的應用型課程,內容繁雜,講授時間有限,按照教材內容的編排方式,部分內容與“模擬電路”、“數(shù)字電路”等課程內容有重疊。因此,為了節(jié)省授課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對重疊內容給予了適當處理,部分內容快速講授,引導學生快速復習,部分內容省略掉由學生自己看書自學,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典型集成電路芯片及典型應用電路的分析講解中。對教材內容,擬定了主要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shù)奶幚,既考慮了學生已有知識和記憶規(guī)律,也考慮了新知識的學習,如表1所示。
三、處理好兩個問題,培養(yǎng)兩方面的能力
1.樹立學生牢固的學以致用意識,確立課程學習的價值所在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在于設計新的集成電路,而在于應用已有的集成電路產品設計符合用戶需求的應用電子電路,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所以,在課程中基本理論不是重點,重點內容應放在典型集成電路及其應用電路的學習中。在課程中,分門別類地介紹了各類典型的集成電路及其應用電路,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為了解決某類問題,該如何選擇所需的集成電路,了解其典型的應用電路圖、參數(shù)的計算方法等內容,樹立學生學以致用的觀念。
2.處理好“廣”與“精”之間的關系
作為教學媒體,教材中所介紹的集成電路系列和典型電路較多,是為了考慮到“廣”。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鼓勵學生在“廣”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精”,處理好“廣”與“精”之間的關系,“廣”有利于開闊視野,“精”有利于更好的應用。為此,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兩章內容,深入學習,除了教材內容之外,還自主查找相關的學術論文和設計資料,設計應用電路并動手制作電路板,把所選擇的內容學“精”,以“點”帶動“面”,以不變應萬變。不變的是集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學習方法,變的是五花八門的集成電路產品和應用電路。
3.培養(yǎng)學生應用電路設計軟件設計應用電路的能力
我院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專業(yè)均開設“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課程,在此之前還開設了電子電路CAD課程,所學習的電路設計軟件采用ORCAD。為了加強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課程中,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è)均結合實際問題的需求,采用課程設計形式,要求學生選用實際的集成電路產品,設計實現(xiàn)某種功能的電路,作業(yè)形式要求為:理論分析寫在作業(yè)本上,電路采用專業(yè)軟件繪制,做仿真分析,電路及仿真分析結果采用截圖軟件截取,粘貼在作業(yè)本里,要求截圖要漂亮,時間大約給定一個月。學生為了完成作業(yè),必須去自主學習,查閱資料,熟悉軟件,每學期這樣的作業(yè)有3~4次,對學生的鍛煉效果很明顯,很多學生在做畢業(yè)設計的時候給指導教師反映說很多工作在“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課程中已經做過,所以他們充滿了自信。
4.培養(yǎng)學生閱讀器件資料的能力
集成電路類型繁多,型號繁多,新的器件不斷涌現(xiàn),僅靠課程中所學習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學生必須具備自學新器件、應用新器件的能力。目前,集成電路資料絕大多數(shù)采用PDF英文文檔的形式提供給使用者,設計人員要根據(jù)設計任務選擇所需集成電路,然后下載其英文文檔資料,閱讀資料,然后應用。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學新器件的能力,在多媒體教學課件中,下載了相關的器件資料,課堂上安裝PDF文檔的閱讀器軟件Adobe Reader,帶領學生簡單閱讀相關器件的資料。此外,布置一次專題作業(yè),由學生任意選擇一款集成電路,下載其英文文檔,然后閱讀翻譯器件資料,要求為:器件資料篇幅大約為10個頁面以上,多者不限,只有3~4個頁面的不計成績,采用A4紙雙面打印,然后閱讀,翻譯部分直接在紙上標注,有復印者不計成績,以防止學生偷懶。
四、結合課程性質改革考核方式
“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課程內容涵蓋模擬電路、數(shù)字電路、高頻電路、單片機技術、DSP技術、EDA技術等多門課程,其理論部分已經在其他課程中考核過,重新考試已無多大意義,對典型集成電路采用試卷考試也缺乏實際意義,因此必須對考核方式加以改革。在教學中采用了“出勤+平時作業(yè)+課程論文”的方式考核。
1.明確考核方式
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給學生講清楚課程的考核方式,讓每一個學生清楚本門課程的學習目的,如何學好該門課程,如何通過課程考核,以免期末考核時學生產生抱怨情緒,導致師生矛盾。
2.鼓勵學生制作應用電路
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我校所處地域及其他條件的限制,大規(guī)模開設實驗存在著很大的困難。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第一次上課時就給學生做了動員,如果學生愿意自己花錢通過網(wǎng)上購買器件,設計制作出一款實用的電路板,經測試通過,完成設計報告的撰寫,該門課程可以直接予以通過考核并給出較高的考核成績,而且學院可以報銷所需的元器件費用。
3.課程考核成績的構成
按照“出勤+平時作業(yè)+課程論文”的課程考核方式,給各塊內容劃分了大致的比例,出勤為10%,平時作業(yè)(按3次小設計,1次器件資料翻譯,共4次作業(yè)計算)40%,課程設計論文為50%,如果學生能制作電路板經測試合格完成設計報告的,出勤和平時作業(yè)不作考查直接給出高分予以通過考核。與平時作業(yè)中的小設計相比,課程論文要求更高。平時作業(yè)由全班做同一個課題,格式要求也不嚴格,存在學生偷懶的問題,而課程論文一般有10余個課題,按學號順序給學生分配設計課題,要求學生按照課題功能及性能指標的要求,完成集成電路的選擇,參數(shù)計算,電路繪制,仿真分析,并按照學術論文的格式要求完成課程論文的撰寫,時間一般為3周。對論文內容的編排順序也做了一定的要求,建議學生按如下方式編排:前言(說明設計目的、設計思想等)→器件簡介(要閱讀相關資料)→硬件設計(元器件參數(shù)要有具體值,參數(shù)的計算方法)→軟件設計(有則需要)→仿真結果分析(對仿真結果要做分析,與理論分析做比較)→結束語(設計工作總結)。
五、今后設想
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課程內容繁多,涉及的課程知識多,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時,該課程也是實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對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顯著。但是,由于我校地處武陵山區(qū),所在地區(qū)素有“老少邊山窮”的地域特點,交通不發(fā)達,信息不通暢,特別是所需要的器件難以直接買到,給課程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困難。為了進一步加強課程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加強課程建設是必須的。為此,筆者已經在學校2010年精品課程建設立項時進行申報,如果能夠立項,計劃按如下方式進行建設。
1.在網(wǎng)絡課堂中開辟討論空間,資料空間
在資料空間里,將常見集成電路及最新集成電路的PDF資料分類上傳,供學生下載使用,此外,還可以將實用的電路研究學術論文資料上傳供學生參考使用。在討論空間里,引導學生開展電路設計及仿真方面的討論,發(fā)表學生的學習心得及設計小論文。
2.購買器件,制作電路板
作為校級精品課程,學校會給出一定的建設經費,筆者將利用課程建設經費購買器件,制作課程教學所需的電路板,以便課堂演示之用。此外,還可以發(fā)動部分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制作教學用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提供給學生經費資助
給學生提供部分經費資助,以便學生利用所學課程知識開展研究性學習、創(chuàng)新性實驗及科學研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質量。
(責任編輯:蘇宇嵬)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