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石頭與樹之間|會行走的石頭
發(fā)布時間:2020-02-1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花江峽谷是我省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2008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本刊記者歷時5天,沿210省道以及關(guān)興高等級公路,前往位于關(guān)嶺自治縣以南、貞豐縣以北、北盤江河谷兩岸的花江石漠化治理工程項目區(qū)徒步考察,采訪石漠化治理工作相關(guān)情況。沿途歷經(jīng)花江、板貴、北盤江等6個鄉(xiāng)鎮(zhèn)30多個村,行程80多公里。在5天時間里,記者用鏡頭見證了石漠化的真實場景。在這些地方,關(guān)于石漠化的故事,具體到了一條河流、一座山、一個村莊,甚至一塊石頭、一棵樹、一個人。
行走圖志:
9月29日,多云。下午六點,從關(guān)嶺自治縣斷橋鎮(zhèn)到孔落箐村,約25公里。村口,綠的是花椒,黃的是玉米,灰的是巖石。秋天收了玉米,又露出嶙峋的石叢(圖1)。
9月30日,晴。早上8點,關(guān)嶺縣孔落箐村村民賀明貴一家就背起背簍,爬上村前的熊家高坡去收玉米,即使走慣了山路,爬到坡頂自家的玉米地旁,全家人還是要歇上一陣。石旮旯里的零散土窩,多的能種幾十株玉米,少的只有十幾株,賀明貴攀上爬下,一時卻也難得裝滿背簍。
就在這座山的另一側(cè),70歲的王起芬老人在自家的石窩窩地里掰玉米,更像是在掰下一塊塊堅硬的石頭,可以想見村民們祖祖輩輩在石旮旯里刨食的艱辛(圖2)。王起芬的兒媳婦蔡成飛背起玉米下山,從種到收,全憑肩背手抬,而遠處山上的一抹綠色就是村民致富的希望――花椒(圖3)。
10月1日,陰,210省道關(guān)嶺自治縣板貴鄉(xiāng)境內(nèi)。郁郁蔥蔥的板貴萬畝花椒基地,一片片油綠的花椒樹,毯子般在山面上鋪開(圖4)。一路走來,處處可見株株碧綠的花椒樹頑強地挺立于石間巖縫,倔強的生長著。(圖5)
10月1日,下午,210省道花江大橋。山勢險峻,路亦難行,風景卻甚是怡人,但石漠化卻讓人們在這里生存異常艱難。站在花江大橋上,峽谷走勢清晰可見,兩岸翠綠葳蕤,那是幾萬畝的花椒(圖6)。
10月2日,晴,貞豐縣北盤江鎮(zhèn)查爾巖村。1999年,因為花椒種得好,時任國務(wù)院副總理溫家寶曾來村里考察。此刻,村人口主任蔡玉倫手里拿著的就是他和溫家寶同志的合影(圖7)。
10月3日,晴,歸程。這5天里,記者在這片大山里行走,感受著人和石頭和樹的恩怨。而居住在這里的人們還將世代在石頭與樹之間前行。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行走 石頭 行走,在石頭與樹之間 雕塑 會行走的石頭 夢見在山上石頭上行走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