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聞報道“情、理、事”的最佳結(jié)合點] 字理識字新聞報道

        發(fā)布時間:2020-02-23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摘要】以受眾為本,是新聞報道一貫堅持的傳播理念。堅持以受眾為本,就要在新聞報道中實事求是,正確引導(dǎo),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把握好新聞報道的方向、語言和情感宣泄的分寸,找到情、理、事的最佳結(jié)合點,增強報道的親和力,發(fā)揮新聞報道的最佳效果。
          【關(guān)鍵詞】分寸 事實 細節(jié) 動情點
          
          堅持以受眾為本,是新聞傳播的正確理念。在新聞報道中堅持以受眾為本,就是要在新聞事件報道的過程中實事求是,把握分寸,入情入理。情能動人,理能服人。情不是單純的直抒胸臆,理不是完全的邏輯思辯,情和理是立足于客觀真實的報道事實的基礎(chǔ)上,既見事又見人,既合情又合理,找到情、理、事的最佳結(jié)合點。那么,如何才能在新聞報道中把握分寸,找到情、理、事的最佳結(jié)合點呢?
          
          第一、把握“分寸”,切忌過猶不及、本末倒置
          
          新聞作品重在報道新聞事實,用事實說話,這是它與小說、戲劇的根本不同之處。因此新聞報道要把握好報道的基調(diào),不能過猶不及,本末倒置,既要把握好報道方向的分寸,又要把握好新聞?wù)Z言的分寸,更要把握好情感宣泄的分寸,只有這樣才能取信于民。
          如果新聞事實本身是一艘航行中的船,方向則是指引航向的舵,只有把握好報道的方向,才能保證報道的航向正確,順利到達“引導(dǎo)人、教育人”的彼岸。任何新聞報道的語言都不能脫離真實,濫用小說、戲劇的語言表達形式,那樣,只會損害新聞的真實性,給人虛假、造作之感。對于新聞作品而言,“情感”的表達和渲染只是起輔助、陪襯的作用。只有恰到好處的合理表達,才能真正把握好新聞報道的情感分寸,既不影響新聞的客觀性,又使報道更具人情味。
          令人遺憾的是,沒有把握好新聞報道分寸,過猶不及,本末倒置,片面追求新、奇、快的新聞報道隨處可見。2002年11月22日上午,在廣州一座高架橋上,一對20多歲的青年男女要裸體跳橋,后被警方救下。某些媒體在整篇報道中,不去正確地引導(dǎo)受眾關(guān)注這對青年男女的遭遇,不去探究他們跳橋的真正原因,不對他們的痛苦遭遇給予同情,卻將其形容為“跳橋秀”,傳達出他們多半不會真跳的信息,給人“輕薄”他人生命,明目張膽“鼓勵自殺”之感。這篇報道失敗的原因正是在于沒有把握好新聞事件的報道方向,本末倒置,缺少人情味。
          北京婦產(chǎn)醫(yī)院2002年3月接生了一例“五胞胎”,在眾多媒體就此事進行報道、引來人們無數(shù)好奇和羨慕時,《羊城晚報》卻站在截然不同的報道角度上,推出“新聞焦點”報道《揭開五胞胎生育之謎》,透露了一個讓其他媒體頗為尷尬的信息:這“五胞胎”是王氏夫婦在“盼兒心切”的情況下,吃藥導(dǎo)致的結(jié)果。文章提醒讀者,雖然很多夫婦渴望生育多胞胎,但這卻不符合人類繁衍的自然規(guī)律,對產(chǎn)婦和孩子自身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缺憾,吃藥所帶來的副作用將會更大。新聞學(xué)者在評價這篇報道時說:“《羊城晚報》的這篇報道雖然表情‘嚴肅’而‘冷漠’,但是讓人看到了一種源自內(nèi)心深處的對婦女和兒童的‘關(guān)愛’,一種人性美和對科學(xué)以及對人本身的尊重。”
          《羊城晚報》的這一報道,之所以能夠得到新聞學(xué)家的肯定,正是因為其通過對新聞事實的掌握,把握了新聞報道的正確方向,引導(dǎo)受眾看到新聞事件背后的本質(zhì)道理,體現(xiàn)了對婦女和孩子的關(guān)愛之情,表達了對人本身的尊重。
          記者曲志紅采寫的稿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曹榮飛獲悉妻子邵云環(huán)犧牲消息的前前后后》,對曹榮飛失去親人的痛楚,從人文關(guān)懷的角度進行了闡釋:“我真的從中感到一種令人顫栗而肅然起敬的東西――脆弱。我知道,堅強才是我們一直宣揚、追求的品質(zhì),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和別人的堅強喝彩。但其實脆弱也是人心靈中獨有的質(zhì)地。若非曾經(jīng)擁有過別人沒有的美好,也就不會感到這種無法承受的脆弱!痹谡麄事件報道過程中,編者沒有將報道方向定位在那種虛假的堅強上,而是將報道的落腳點放在曹榮飛失去親人后,最真實的悲痛之中,表達了對人生命價值和意義的深刻思考。基于客觀真實的新聞事件,把握好新聞宣傳的正確方向,運用合情合理的新聞?wù)Z言,把握好情感宣泄的分寸,挖掘出真情實感和蘊含其中的人生哲理,是新聞工作者必須肩負的責(zé)任和道義。
          對于弱勢群體的報道,更應(yīng)把握好分寸,不能因為新聞工作者片面追求報道的轟動效應(yīng),就忽視了對弱勢群體的尊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在報道其處境、命運、奮斗、追求和生存狀況時,不能以一種“施予者”的“憐憫”,或為了“煽情”,故意把弱勢群體的貧窮、缺陷和隱私不假思索地全部報道出來,不尊重對方的人格,傷害弱勢群眾的尊嚴。
          
          第二、于事實細節(jié)處“見”情感
          
          新聞報道的細節(jié)之處往往是點睛之筆,好的細節(jié)可以提升報道的真實感,拉近報道和受眾之間的距離,引人入勝,感人至深!督裹c訪談》中有一期是報道“遠程教育”的,主持人敬一丹在大山中尋訪輟學(xué)的孩子,其中一家姐妹三人,父母都在家務(wù)農(nóng),每年只有幾百元的微薄收入,除去生活開銷后所剩無幾,姐妹三人只有最小的還在上學(xué)。當敬一丹看見最小的女孩用鉛筆畫畫時,就問她為什么不用彩筆畫畫,女孩說“太貴了買不起”;當敬一丹問起彩筆多少錢時,女孩答到“一盒一元錢”。敬一丹聽到這后,便不再說什么,只是默默地看著小女孩。這個細節(jié)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當?shù)厣畹穆浜蠛拓毨?真實可信。畫面上交替出現(xiàn)的孩子天真無邪的臉龐、敬一丹專注的表情和孩子筆下的涂鴉,令人為之動容。這是新聞細節(jié)在電視報道中的偉大力量的體現(xiàn)。
          關(guān)于任長霞的通訊報道《百姓心中的豐碑》中,有對其這樣的一段細節(jié)描述:“任長霞輕輕摸了一遍村民陳秀英頭上那塊去掉顱骨僅剩頭皮包著的軟坑,驚訝地說,‘咦,咋打成這樣’‘你放心,他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我們也要把他抓回來’”這幾句生動的細節(jié)刻畫,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刻意的拔高,沒有故意的虛張聲勢,沒有居高臨下的威風(fēng),卻讓人一下子看到了任長霞身上真實自然的人性美,讓人覺得她此時不是嚴格執(zhí)法,鐵面無私,雷厲風(fēng)行的公安局長,而是自己的親人。
          抓住新聞事件的細節(jié),在普通之中發(fā)現(xiàn)不普通之處,在平凡之中挖掘不平凡的“閃光點”,受眾讀著真實自然,感情的流露合情合理,新聞報道的親和力自然就增強了。人民英雄丁曉兵“戰(zhàn)時忘死,平時忘我”;好人雷鋒“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軍醫(yī)華益慰彌留之際“我就想一輩子當個好兵”;勞動模范李國安帶著重病打井“活著干,死了算……”;馬班郵電員王順友看到跟隨采訪他的記者,獨自找了個地方哭了起來,“如果天天有這么多人陪我走,我愿意在這條路上走到老死”。這些樸素感人的細節(jié),是再優(yōu)秀的記者也無法編造出來的,它需要我們深入事實之中,用心發(fā)現(xiàn)細節(jié)之美,從細節(jié)處體現(xiàn)真情實感。
          
          第三、在新聞事實的“動情點”上說“理”
          
          新聞報道的“情”和“理”是交相輝映,相輔相成的。沒有切實的情感表達,沒有感人肺腑的“情”,就無法揭示出教育人、引導(dǎo)人的“理”。“情”是“理”的基礎(chǔ),只有“情”真實感人,表達自然,才能吸引讀者看下去。處處感人,句句動情,司空見慣會讓“情”顯得乏味;平鋪直敘,缺乏波瀾和起伏,會讓“情”變得蒼白。只有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chǔ)上,恰當?shù)谋磉_,合理的抒發(fā),才能讓“情”變得充沛,飽滿。無論是報道中濃墨重彩的“情”,還是真實樸素的“情”,其終究都要升華成讓人感悟至深的“理”!袄怼笔恰扒椤钡纳A。這樣的“理”不是高高在上地板著面孔說教,而是站在更高一籌的角度上,對“情”做出恰當?shù)纳A,對“理”做出合理的解釋。情抒發(fā)得自然,理才能說得透徹,讀者才能從中有所得。
          新聞報道能否打動人,感染人,關(guān)鍵之處在于報道中的“情”。記者要充分挖掘新聞事件中真善美、假惡丑,歌頌人性美,抨擊黑暗面,力求反映人間善惡,傳遞真情實感。切忌干巴巴地說理,說教,使新聞報道具有人情味,思辨性,引起讀者的共鳴。
          《遼陽日報》2006年曾刊登過這樣一篇報道:四川老人敬勇因與家人發(fā)生矛盾離家出走,在外流浪15年。在他窮困潦倒,無依無靠時,得到了素不相識的馬虎臣的救助。馬虎臣把又凍又餓,昏倒在路邊的敬勇帶回自己的家,一留就是一年多。360多個日日夜夜,牛奶、紅糖水融進了兄弟真情,中秋的月餅、過年的餃子,讓敬勇在遙遠的北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大愛。整篇新聞報道沒有展現(xiàn)驚天動地的大場面,沒有動人心魄的英雄壯舉,有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細節(jié)瑣事。但這篇報道的成功之處恰恰在于記者通過這些平常的細節(jié)瑣事,讓讀者看到了馬虎臣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偉大情懷,看到了馬虎臣身上熠熠發(fā)光的人性美,喚起讀者對真善美的追求關(guān)注,弘揚了社會正氣。
          法國新聞學(xué)者貝爾納?瓦耶納曾說:“新聞要抓住一切能使大多數(shù)人感動、任何人都不能對此無動于衷的內(nèi)容,并把人的情感,即喜、怒、哀、樂、愛、憎等作為衡量新聞價值的補充指數(shù)!彼J為,這種補充指數(shù)在一定情況下,往往超過其他因素在新聞中的作用。事實真實令人信服,感情真摯令人感同身受,道理深刻令人得到啟示。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就應(yīng)該及時發(fā)現(xiàn)社會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把握分寸,找到情、理、事的最佳結(jié)合點,發(fā)揮新聞報道的最佳宣傳效果。報道真實客觀的新聞事件,表達新聞媒體對社會現(xiàn)實中真善美的贊美之情和假惡丑的深惡痛絕,揭示出蘊含其中的深刻哲理,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推動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2]吳飛, 《讓新聞更具親和力――從幾則報道看新聞的人文關(guān)懷》,《新聞出版交流》 2003.2
          [3]溫浩陽,《電視新聞報道中的情感把握》,《記者搖籃》,2006.4
          [4]呂高排,《增強人物報道親和力》,《軍事記者》,2007.4
          [5][美]麥爾文?曼切爾,《新聞報道與寫作》,北京廣播出版社,1981
          [6]吳高福,《新聞學(xué)基本原理》,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1993
          [7]段旭杰,《傾訴內(nèi)外的情與理――以都市傾訴版為例》,《新聞愛好者》,2009.1
          (作者:河北大學(xué)新聞與傳播學(xué)院08級新聞學(xué)碩士研究生)
          責(zé)任編輯:周蕾 姚少寶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淺談 新聞報道 淺談新聞報道“情、理、事”的最佳結(jié)合點 合乎情理事可為 合乎情理事可為是什么生肖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