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農村信息化平臺【影響農村信息化的內外環(huán)境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2-24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摘要】在社會高度信息化的背景下,農村與農民卻似乎被排斥在這一進程之外。農村信息基礎薄弱,大眾媒體對其關注不夠,農民文化水平低,無信息概念都是造成其處于弱勢地位的原因。
【關鍵詞】農村 農民 信息 媒介 弱勢
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在超過十三億的總人口中,有八億是農民。農業(yè)是國家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基礎性產業(yè),農村是否進步、農民是否安居樂業(yè)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整體發(fā)展。而農民獲取信息、利用信息的狀況又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fā)展與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本文從外部和內部兩方面分析信息時代農民處于信息弱勢地位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一、外部環(huán)境分析
1、農村信息基礎薄弱,信息渠道不健全。根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數據顯示①,我國農村廣播覆蓋率為92.67%,但廣播的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鄉(xiāng)村信息的主要傳播角色已經讓位于電視。統(tǒng)計數據顯示,全國已經開通或正在籌備中的對農廣播頻率數量是11套,只占到全國2371套廣播頻率的0.42%,這樣的比率與我國龐大的農村受眾極不相稱。雖然電視覆蓋率達到94.74%,但有線電視入戶率只有18.96%,并且真正以農民為受眾的電視頻道或節(jié)目少之又少。現有的以農民為主要受眾的電視頻道或節(jié)目也大都流于形式,且節(jié)目內容落后,往往相互抄襲,信息內容的可靠性不足;ヂ(lián)網方面,根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2007年中國農村互聯(lián)網調查報告》,截止到2006年底,農村擁有電腦的用戶只占農村人口的2.7%,但在城鎮(zhèn)這一數據已達到了47.2%。而紙質媒體更是農民難以接觸到的,報紙追求有效發(fā)行、利潤最大化,加上農村基礎設施落后,沒有廣告市場,涉農報刊在整個報刊出版總數中所占比率不足2%。
2、一些媒體,對農村農民的報道出現模式化。媒體對農村農民關注過少,忽視了農民這樣一個龐大的集體。據一項對2004年11月份《人民日報》頭版的報道內容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人民日報》的頭版雖然幾乎每天都有關于“農村或農民”問題的報道,但從報道總量來看,所占的比率卻非常小。11月份《人民日報》的頭版總共刊登了174條新聞,但涉及農村和農民報道的只有17條,占報道總量的不到10%。其次,媒體對農村的關注出現模式化,報道農民工大都跟其薪水有關,要么是為討薪又出現了什么壯舉,要么是報道哪個企業(yè)家從不拖欠農民工薪水,或者就是在某某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順利拿到了本應該得的薪水。說到農民總跟致富有關,報道的也都是致富典型,而對農民真實的生活,農村的真實狀況卻并不關注。
3、俯視的報道角度。媒介對農村農民的關注視角,處在一種審視狀態(tài),并且以城市為背景,“隔岸觀火”,農村很大程度上成了城市生活的背景。這種姿態(tài)首先來源于媒介的市場化操作,城市居民是媒介的主要受眾,所以他們的報道總是從城市出發(fā),用一種獵奇和審視的視角來看農村和農民。其次是文化陌生感,媒體工作者大部分生活在城市,根本無法了解農民的生活和農村真實情況,媒介給城市居民描繪了一個并不真實的農村,就像西方媒體給西方民眾構織了一個貧窮、落后、野蠻、沒有人權的中國一樣,造成的影響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消除的。
二、內部環(huán)境分析
1、農民整體文化素質較低。農民在這個社會里無疑是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弱勢群體是指:“由僅僅擁有很少量的或基本沒有三種資源的商業(yè)服務業(yè)員工,產業(yè)工人,農業(yè)勞動者,城鄉(xiāng)無業(yè)、失業(yè)、半失業(yè)者構成!雹凇爸袊某鞘薪洕呀浭枪I(yè)化時代、后工業(yè)化時代和信息時代雜然并陳,而生活在廣大農村的農民群體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卻一直被這些現實生活所排擠”。③這種情況的出現根本上還是由于農民整體文化素質跟不上現代生活,致使這一龐大的社會主體成為社會的“邊緣人”。
2、缺乏主動獲取信息的意識。農民缺乏信息的概念,沒有主動尋求信息的意識。我們對河北省邯鄲市大峪鎮(zhèn)的八個自然村的走訪調查中發(fā)現,自費訂閱報刊雜志的為零(不包括農村學生在校訂閱的學習類報紙)。買電腦的動機大概分為三種:一是趕潮流;二是家中有學生的應兒女要求而購買。主要用途娛樂。對于電視大多數農戶有觀看中央一套七點新聞聯(lián)播的習慣,其次為電視劇及娛樂節(jié)目。
三、改進措施
很多農民在物質生活上實現了小康,但在精神生活方面卻仍然是一片荒漠。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的扶持力度,推進農村硬件設施的完善;加強農村教育,提高農民素質。這并不是多扶持農村學子就可以實現的,從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很少有再回到農村的。農村的新生力量主要是由那些成績不好輟學在家或根本就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組成,人員構成成分單一,極大的影響了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此外,大眾傳媒應該擔當起應負的社會責任,本著客觀真實的原則去報道農村。這就需要媒介從業(yè)者自身擁有更高的素質,同時也更需要政府予以引導,創(chuàng)造有利于農村報道的大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贁祿䜩碓从2004年廣播電視統(tǒng)計年報,2005年廣播電視統(tǒng)計快報
、谟岷,《當代社會變遷與電視傳播取向》,《現代傳播》,2006(2)
、厶K士紅、張翔、王磊,《當代中國農村青年思想狀況分析》,《當代中國研究》,2003(2)
(作者:河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09級新聞學研究生)
責編:周蕾 實習編輯:何健
相關熱詞搜索:信息化 農村 影響 影響農村信息化的內外環(huán)境分析 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分析 平面向量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分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