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省級廣播電臺的新聞創(chuàng)新_省級廣播電臺

        發(fā)布時間:2020-02-24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摘要】新聞服務的對象是廣大群眾,因此新聞的創(chuàng)新必須始終圍繞群眾的需求,把握新時期各類受眾群體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主動設置議題,善于因勢利導。   【關鍵詞】廣播 新聞 創(chuàng)新 聽覺
          
          現代社會,每個人無不生活在媒體報道的包圍之中。雖然,我們每天都接受各種媒體的信息轟炸,但真正能讓你印象深刻的新聞又有多少。讓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測試,以一年為期,那些媒體報道過的新聞,你能清晰地記住的有多少?恐怕大多數人會感覺茫然。
          出現這種情況,并不是現代人的記憶力出現了問題,而是媒體報道的內容、方式陳舊、老套、僵化,造成絕大多數有用信息在人們面前一閃而過,難以留下深刻印象。長期以來,我們的典型報道一直沒有克服“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表揚起來一朵花,批評起來一團黑;經濟報道要么是單純的靜態(tài)狀況描述,要么是一大堆專業(yè)術語和數字的堆積;社會報道往往是雞零狗碎的事件描述,不去深入考慮其間的規(guī)律性聯系,報道出來大多是顧此失彼。
          問題還不僅僅如此。在媒體樣式多元、人們的利益訴求多元的現實情況下,很多報道還是抱殘守缺,固守傳統的觀念和思路,一味地孤芳自賞、自說自話,其結果必然是失去了受眾的信任,失去了輿論的主導權,進而也就失去了媒體自身存在的理由。更為嚴重的是把社會輿論的主陣地拱手讓給了他人。
          而對于省級廣播媒體,新聞資源和人才的優(yōu)勢不如中央級媒體,頻率的專業(yè)化,靈活性又比不上市級媒體,線性的播出模式極大地制約了廣播媒體的發(fā)展。因此,在網絡媒體趨于強勢的現代媒體大戰(zhàn)中,省級廣播電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受到擠壓,新聞創(chuàng)新也更加困難。
          近30年來,廣播的受眾接觸率呈持續(xù)下滑的態(tài)勢。1982年北京新聞學會組織的國內首次受眾調查顯示(樣本為北京地區(qū)的受眾),廣播聽眾在人群中的比例最高,達到96.9%,高于報紙(92.3%)、電視(81.1%);其中,35%的人主要通過聽廣播獲得新聞。新世紀的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廣播媒體的接觸率在電視、報紙、網絡、雜志等諸多媒體中位于最后,僅有34.18%,相較1982年廣播接觸率下降了64.7%,比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國要低很多。而在美國12歲以上的人群中,有95%以上的人每天都會收聽廣播,平均每人收聽廣播在120分鐘以上。
          廣播除了接觸率低于其他媒體之外,公信力評價也偏低。在2009年舉行的一項調查中,當被問到“如果同一條新聞在不同媒介上的說法不一時,您最相信哪種媒介”,回答相信電視的受眾人數最多,占了近七成;而相信廣播的只有1.4%,甚至遠遠低于網絡。公信力與受眾的媒體選擇一般情況下是正相關關系,一定程度會影響其媒體接觸的選擇。
          而同樣令人揪心的是,現今我國廣播聽眾人均日收聽時長僅為美國的約1/10。有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廣播聽眾日均收聽時長為10.4分鐘,2009年為10.6分鐘,同比下降5.36%和1.89%。從近幾年的情況看,人均收聽廣播節(jié)目的時間一直呈現下降趨勢,相較于2005年,2010年我國廣播人均日收聽時長下降了78.8%。這著實是一個值得廣播人反思的狀況。
          如何從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中吸引受眾,是擺在每一位廣播人面前的嚴峻課題。新聞創(chuàng)新是讓廣播重現昔日輝煌的一把利器,就省級廣播電臺而言,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把握選題貼近性
          
          在新聞創(chuàng)新的爭論中,各種看法不一而足,然而,選題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卻是所有媒體一致認可的。因為只有選題把握住了貼近性原則,才能夠把握住受眾,然而,“三貼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需要更多的智慧與耐心。
          2010年9月初,巴菲特與比爾蓋茨決定來中國舉辦慈善晚宴并向中國富豪邀約。由于怕被勸捐,一些接到邀請的富豪猶豫不決,甚至還有不少富豪將其當成了“鴻門宴”拒絕參加。而就在此時,中國私營企業(yè)家陳光標發(fā)出公開信響應巴比慈善晚宴,表示在離世后會捐出所有財產用作慈善。這封公開信不僅將這名昔日的“中國首善”再次推向風口浪尖,也讓人們對于財富觀,及中國慈善環(huán)境等等問題激辯四起。作為記者,我們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新聞點,第一時間聯系上了陳光標,并就“裸捐”等相關問題對陳光標進行了專訪。通過記者與陳光標面對面的訪談方式,讓他直面記者及民眾的辛辣問題,也讓聽眾能夠更加直接地、全面地了解陳光標以及他“裸捐”背后的種種原因,無形當中,就拉近了聽眾與新聞人物的距離,一些觀點碰撞、理念沖突更加凸顯了這期新聞訪談的可聽性。節(jié)目播出后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新聞選題貼近性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二、提升聽覺吸引力
          
          新聞服務的對象是廣大群眾,因此新聞的創(chuàng)新必須始終圍繞群眾的需求,把握新時期各類受眾群體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主動設置議題,善于因勢利導。
          作為省級媒體,承擔必要的節(jié)慶日報道任務是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是,如何擺脫這種常規(guī)報道慣有的生硬、刻板的面孔,成為時下黨報、黨臺必須面對的問題。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率對此也做了一些嘗試,比如在前不久結束的建黨90周年的宣傳報道中,新聞頻率就推出了大型系列報道――“渡江風云”,通過深入挖掘渡江戰(zhàn)役中的一些細節(jié)和故事,盡量原汁原味地還原一個個歷史瞬間,重現激情燃燒的歲月,用新聞的眼光不斷延展歷史的信息含量。在節(jié)目的制作過程中,采訪團隊不僅翻閱了大量史料、尋訪了當年參與渡江戰(zhàn)役的人員,還引入了渡江偵察記等影視作品和自然音效,盡量豐富節(jié)目的聽覺效果。這組報道播出后,不但受到了聽眾的認可,就連臺內的資深編輯和年輕記者們都一致認為好聽、有意思。
          這組報道的成功也讓我們有所思考,那就是:究竟什么樣的新聞才是受眾喜歡的?作為大眾傳媒,如何在傳播理念、引領觀點的同時,吸引住聽眾、留住聽眾?我想,提升聽覺的吸引力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三、加強與網絡等新媒體的深度融合
          
          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傳播者。廣播可以“借機(手機)生蛋”,實現廣播新聞傳播的無處不在,特別是在應對突發(fā)事件時,更能搶占主流媒體的制高點。新聞故事也是廣播新聞深度報道的重要形式,可以通過整合聲音要素,運用聲音的多元化表達方式,以新聞人為中心,以情節(jié)為紐帶,以語言為載體,以音樂為烘托,讓新聞故事有用、有益、有趣。
          廣播新聞除了要“借機生蛋”,還要學會“借網打魚”。對海量的新聞資訊進行整合、編輯、編排,去粗取精,為受眾挑選最有價值的信息,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優(yōu)。特別是新聞資訊頻率,和其他頻率的整點、半點資訊,都可以全球取材,隨時刷新。對新聞快報、深度報道、背景報道等可分類制作,有序編排。除網絡外,一些電視新聞的聲音元素也可以為我所用,以格式編排體現廣播獨到的新聞意圖。要以少勝多,以精博雜,以質取勝,通過多元化的表達,延伸新聞的信息含量,成為受眾心中值得信賴的媒體。
          需要注意的是,“融合”不是簡單的功能相加,而是媒介功能更高層次的“分化”。在媒介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吸引受眾注意的基本前提是使其個性化的需求得以滿足。不可能有一種集成多種媒體的“萬能產品”來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因而,“融合”應以受眾需求為導向。
          
          四、以媒體互動引導社會輿論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轉軌,媒體市場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主流媒體正經歷重新洗牌,地位隨著市場的演變而不斷變化。今后,誰是主流媒體,完全取決于市場。這個市場固然與媒體的傳播手段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媒體在社會和民眾中的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而新聞的權威、客觀性是媒體影響力的生命,特別是廣播媒體,既要保證新聞的客觀與公正,又要吸引聽眾的耳朵,擴大影響力,增加互動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廣播新聞的互動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和特別的意義,廣播媒體要充分利用互動的特性,引導社會輿論。上海新聞電臺2010年改版,其中一項就是增強新聞評論力度。節(jié)目中搜羅新聞熱點,采集各方評論,并開設互動平臺讓聽眾參與發(fā)表觀點。廣播的互動,其核心是要有引導功能。在互動中,廣播媒體要引導主流價值觀,引導社會輿論。廣播媒體可以通過主持人對新聞事件的點評、引導,通過對短信平臺上即時短信的選擇,選讀,做一個有觀點的媒體,一個向上、向善的媒體,而不能等同一般的網絡媒體。
          最后,筆者覺得在廣播新聞的報道中,無論是主題宣傳、會議報道,還是經濟新聞、社會新聞,都應強化民生意識。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和民生息息相關,民生新政的出臺和百姓的醫(yī)療、就業(yè)、交通、教育等緊密相連,會議報道和民生新聞并非是割裂的。廣播新聞要善于從黨和政府的會議中提煉出與民生相關的內容,改革創(chuàng)新會議報道,而不是簡單地減少會議報道。廣播新聞較網絡媒體,更有機會、更有能力從主流渠道獲取相關民生信息,并加以有效解讀,其權威性是網絡媒體難以企及的。廣播記者在新聞的認知上要有更高的層次,更寬的視野,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追求,關心生活的城市,關愛身邊的民眾,并貫穿在新聞采訪的每一次,每一天之中。
          
          參考文獻
         、俜稑s康:《新聞評論學》,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8
         、邶嬃,《關于我國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的幾點思考》,《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2(3)
         、弁鯘M園,《著眼日常新聞 著眼主題報道》,《中國記者》,2009(1)
         、茑囈嫫剑蛾P于地方新聞宣傳的幾點思考》,《新聞界》,2002(1)
          ⑤李文梅,《淺談創(chuàng)新新聞廣播的幾種路徑》,《新聞傳播》,2010(3)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率)
          責編:周蕾

        相關熱詞搜索:廣播電臺 省級 創(chuàng)新 淺論省級廣播電臺的新聞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的電臺廣播廣告 電臺廣播廣告稿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