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白薯的那些事兒_白薯

        發(fā)布時間:2020-03-0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新近,營養(yǎng)學家說白薯是最佳食品,有多種益于身體的養(yǎng)分。好消化,易吸收。和老玉米搭配著吃,營養(yǎng)素互補,相得益彰。老百姓常吃白薯,也常搭著棒子面窩頭,或者白薯棒粥。生活水平低下時,營養(yǎng)學家還沒發(fā)現(xiàn)白薯的營養(yǎng)價值。老百姓沒有閑心管營養(yǎng),填飽肚子為本。核算的是手里的錢,生存至上。飲食習慣也不全靠碰巧勁,有日積月累的體驗經(jīng)受?偨Y之后,有淘汰、有保留,習以為常。舊的、傳統(tǒng)的生活習慣,早經(jīng)先民篩選,多有可取。新的,時尚的生活方式,仍在試驗觀察,慎選為佳。偉人有教導:“摸著石頭過河。”凡事都試著步往前挪。保險!
          說起白薯,北京窮人喜歡吃。生的熟的,涼的熱的,拿起來就能吃。一斤棒子面的錢,買三斤白薯,便宜合算。孩子多的人家,蒸或煮一鍋白薯,是個抓撓兒。可心里不把它當正經(jīng)東西,不如五谷雜糧實在。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以后,米面定量供應。大米白面按比例,白面很少,老吃窩頭。搭點白薯,下去順當些。趕上白薯大豐收,光搭著吃,銷不了多少。糧食部門就規(guī)定按比例配售。記得也是三斤白薯,收一斤粗糧票。必須買夠多少斤,少買就是放棄,糧票作廢。電臺報紙,如同現(xiàn)在講烹調講養(yǎng)生一樣,大講白薯的養(yǎng)分和吃法。蒸熟和到面里烙餅、蒸饅頭,切碎摻到米里燜米飯。到大饑荒的時候,就老說“雙蒸法”,說“小球藻”人造肉,說“代食品”,說褪了玉米粒的棒子核、稻草都有營養(yǎng)成分了(肯定有?扇说哪c胃能否吸收?)。他們是需要時的代言人,廣告就不能較真兒。
          北京城里吃鮮白薯多,加工過的白薯干、白薯面少。北方有些農村,有些年份,白薯干磨的面是主要口糧。1969年珍寶島事件后,林彪下一號令,準備打仗,疏散城市人口。我到了邢臺農村。那里沙土地多,種白薯、花生、西瓜都相宜。那地方管白薯叫山藥,土豆叫山藥蛋。當?shù)厝苏f:“山藥干子是主糧,雞腚眼子是銀行!背燥堈讨资砀,花錢靠著賣雞蛋。同樣的日子我過了三年。
          離開那里快40年了,沒回去過,不知現(xiàn)在的變化。那兒離北京不遠,300多公里。雖不通火車,交通也還便利。村東挨著一條國道,北京到廣州的。當年冬天回京,有人就騎自行車。曉行夜宿,三天,進永定門。至今也常憶起那時的情景,感謝生活給我的經(jīng)歷,增加體驗,擴展見聞。聽夠了廣告,細看了商品,知道了底細,明白了就里。雖然“難得糊涂”,可“朝聞道夕死可矣”。也值。
          1969年10月離京,在隆堯縣一所中學住下,學習待命。1970年開春兒,分到農村。仨人一撥兒,去一個大隊(村)。頭一兩天吃派飯,早午晚有人叫你,到他家吃飯。不習慣,找支書提出自己做飯。一個人150元的安家費在大隊放著,要求買炊具,給糧食。不框外。我們被安排在一個狹長的小院,三間北房兩間東房。三間房的寬窄,八九間房的長短。這是地主的家。他孤身一人,“文革”期間,抗拒改造,出走流亡,已有幾年了。
          北屋兩明一暗,我們住兩明(間),一暗(間)堆放房東的東西,大隊上鎖。東屋做廚房。大隊不肯掏錢,叫用房東的鍋碗瓢盆,給了點小米和山藥。頓頓小米粥,蒸白薯。吃了幾天,找大隊要糧食。支書說:“不是給了嗎?”“光給的小米跟山藥!薄澳沁要啥?春起,都吃這!辈琶靼祝资硎羌Z食,是主食的主,把它當配角,就屈才了。白薯搭配窩頭就大腌蘿卜,喝點粥溜縫兒。北京窮人的家常飯,在那兒就顯得特殊。每逢集日,到集上買點干糧搭補。偷著,怕貧下中農提意見。工資發(fā)了三個月,停了。干啃工分,徹底成了社員。搭補成為心想,事成已無實力。
          編輯/麻 雯 mawen214@163.com

        相關熱詞搜索:白薯 事兒 關于白薯的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 異界那些事兒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