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銅 東川云銅維天下,明清兩朝柱其興

        發(fā)布時間:2020-03-1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中國最早的金融城市是哪里?一般人想不到,居然會是西南崇山峻嶺深處的會澤。      會澤是銅運的起點,也是古東川府首府。整個東川府包含今天會澤、東川、巧家三縣區(qū),是滇銅最大的集散地和鑄幣以及銅產(chǎn)品加工中心。明人宋應星在《天工開物》里說:“然合八省所生,不敵云南之半!痹(jīng)流行過的說法是:只要滇東北的銀和銅三個月運不出來,大清國就要陷入經(jīng)濟危機?梢妵兄亍
          
          三千年銅文脈
          
          三星堆出土的三千多年前的青銅器物,驚艷絕世。以致蜀中興起西來文明傳說,認為巴蜀文明是一種遠遠優(yōu)先于中原黃河文明的更古老文明形態(tài)。一說是來自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的傳承,并進而得出其是中原的文明二傳手,頗有自負的底子。
          
          后來更是有人“考證”出文明傳承自古埃及,還有人考證出是傳承自外星人,因為三星堆的文明樣式中土所無,世間罕匹,是外星文明在地球的呈樣。
          
          但科學的檢測,無情打碎了這些狂想。對三星堆青銅器的多種檢測手段中,鉛同位數(shù)分析就好似檢驗礦物的“指紋”,追蹤礦物原料來源,都檢出了符合產(chǎn)自滇東北東川府產(chǎn)銅的礦物含量比―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三星堆青銅器中的鉛是高放射性成因異常鉛,這種銅礦的鉛只有一個來源,即云南古東川府,今滇東北會澤地區(qū)。原材料的來源反向證明巴蜀文明并不是西來的產(chǎn)物,而是本土固有文明的發(fā)展積累進步。
          
          古詩里說的子規(guī)杜宇啼血,說的是來自滇東北昭通曲靖一帶的杜宇王朝治蜀,被巴人趕走,失國后的悲憤,三星堆的銅進入成都平原,與銅產(chǎn)地勢力的進入有直接聯(lián)系。
          
          據(jù)朱炳泉、金正耀等國際著名的鉛同位素專家研究認為:三星堆銅料、安陽殷墟婦好墓部分銅料所含鉛的同位素比值全國只有永善和巧家的鉛比值與之匹配。這說明這兩處的銅料來自銅礦開采最早的云南東川府的堂瑯金屬礦帶區(qū)域。
          
          從川西北的龍門山、大渡河往下到廣漢三星堆,再到云南、越南等地,最終沿海路直抵南亞、西亞。南絲綢之路發(fā)現(xiàn)的青銅器,都表現(xiàn)出相同的文化特征。
          
          越南國家博物館幾年前曾拿著該國出土的青銅器,到三星堆比對作文化認歸,器物上的巴蜀圖語完全一致,金屬成分檢測也來自東川銅,再次證明了記者對巴文化多年追蹤的一個發(fā)現(xiàn):即秦滅蜀開明王朝(王族是巴人宗族,所謂巴人治蜀)后,一個王子逃到越南建立了安陽國(又稱甌洛國)。秦始皇滅百越時安陽國亡國,秦末時又再復國,并逐漸征服了紅河平原,建立起越南的第二個封建王朝新蜀朝,首帝稱為蜀泮。新蜀朝后為南越王趙佗所滅。
          
          三國兩晉時,東川府的冶煉師們首次提煉出了金屬鎳,并與銅混熔形成白銅合金。公元3世紀典籍記載的堂瑯山“白銅”是世界上最早關于“白銅”的記載,比西方早15個世紀以上。
          
          西漢時,此地的“朱提銀”因質地優(yōu)良而聞名天下;東漢時,“堂瑯銅冼”已流通天下。而那時的銅幣鑄造里,滇銅已經(jīng)占了很高比例,滇銅影響國運已露端倪。
          
          銅運古道早過茶馬古道
          
          西南除了眾所周知的南方絲綢古道外,商周時期就存在了一條銅運古道,比名滿天下的茶馬古道要早上兩千年之久。
          
          后來的銅運古道派生出許多條,其路徑一由東川府過昭通到宜賓(?道,又稱五尺道)、瀘州,沿長江下重慶到漢口,再到揚州轉進運河,北上天津通州進入京師。途經(jīng)今十余省市,行程超萬里,堪稱萬里銅運古道。
          
          其二由旱路經(jīng)湘鄂進入商朝的都城朝歌。也長達數(shù)千里路途。
          
          其三由宜賓到成都平原,再越秦嶺到關中。這是秦漢都城在長安時開辟的重要銅運通道。
          
          當年南銅北運的運距之長、運量之大、持續(xù)時間之久,在世界古代史上也屬罕見。
          
          那時的銅運起點,就在古東川府首府會澤。離會澤縣城不到三十公里的娜姑鎮(zhèn)白霧村,便是萬里京運的第一站。2005年,白霧村被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云南僅此一處。
          
          馬幫轉運貿(mào)易是云南近代工商資本的基礎,廣闊的活動范圍覆蓋云南全省,各地所有商品流通,幾乎全仰仗于馬幫。光京銅北運,一年就需三萬匹騾馬以上,很多險段連騾馬都過不去,就得靠人背過去再馬馱。背夫的數(shù)量遠遠超過騾馬數(shù)。
          
          當年這條主道上的商貿(mào)之興,到了什么程度呢?光會澤到宜賓這條銅運商道上,據(jù)西人鮑宣所著《中國西南游》記載:老鴉灘關(鹽津渡),每年凈收關銀達24萬兩。
          
          會澤地處牛欄江、小江和金沙江匯流處,因名。這一帶的峽谷里,竟有三條秦漢時期即可歸為國道的銀銅古道。
          
          東川府包含今天會澤、東川、巧家三縣區(qū),是滇銅最大的集散中心和鑄幣中心以及銅產(chǎn)品加工中心。漢初屬犍為郡,名堂瑯縣,后名恭州地、唐興縣;也曾是夜郎國中心地帶和發(fā)祥地,唐代入南詔國版圖。
          
          明清之際東川府曾先后歸屬四川和云南兩省。明初洪武十七年(1384)由云南劃歸四川布政司管轄,清雍正4年(1726)改隸云南,在川342年。
          
          清時置四鄉(xiāng)八里,后改一縣(會澤)一廳(巧家),民國隸省第二區(qū)(曲靖),會澤改東川縣名,1927年復會澤名,1948-1958年,改隸昭通管轄。后又再劃歸曲靖。
          
          因三千年的銅底蘊,會澤有極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和地理位置優(yōu)勢。烏蒙山系主峰地帶的會澤,地緣上處云南與中原文明接近地帶,豐富礦藏如梧桐引來無數(shù)外省鳳凰棲居,自秦漢以來,處夜郎文化、古滇文化和邛都文化三大區(qū)域文明中心交匯地帶,有十分明顯的節(jié)點性。唐初又處于爨文化與南詔文化中間帶,而到了大理國崛起,滇東北的東川會澤又處于它鞭長莫及區(qū)位上。
          
          因此會澤形成了多元特殊屬性,社會既開放又封閉。經(jīng)濟上包含了采集、游耕、農(nóng)耕、資本主義早期萌芽、工業(yè)、商業(yè)、馬幫等類型。會澤地區(qū)和今天提倡的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相反,那時屬于經(jīng)濟搭臺、文化唱戲。經(jīng)濟興旺帶來了文化的興盛。那時的古城,客棧、酒樓、妓院、賭館,文武百官、富商巨賈、販夫走卒、礦工匠人絡繹于道。
          
          銅旺火紅耀邊城
          
          東川府原為彝族聚居區(qū),唐代南詔北侵入川擄數(shù)萬漢人歸,這是有史料記載的漢族進入。清中官方推出了“銅本制”,即為鼓勵生產(chǎn),先多從外省移民,以補人工的不足,廠家和礦民可由官府預借發(fā)放生產(chǎn)所用啟動金,官方制定銅價,預放銅本,督民采煉,所產(chǎn)之銅由官儲編制收購再折回所放銅本。有如現(xiàn)在的銀行重點扶持企業(yè)發(fā)放的無息貸款。這樣,很快就迎來北方多省的人丁,把采礦冶煉行業(yè)紅紅火火做起來了。
          
          因礦冶的興盛,外來移民劇增,乾隆時期,礦山工人即達到20萬人以上;因此有人說,中國最早的產(chǎn)業(yè)工人,也是誕生在會澤。而自古產(chǎn)業(yè)工人聚集的地方,往往是起事的地方,明清之際都嚴防礦工結社,甚至限制礦山冶煉非允許的其他金屬,以防產(chǎn)生武器謀叛。
          
          饒是如此防范,清咸豐時不到9年的時間,產(chǎn)業(yè)工人先后爆發(fā)了6次反清起義,與正席卷東南的太平天國運動遙相呼應。因為這種反叛的傳統(tǒng),后來的云南“重九起義”和護國討袁運動中,主力都有會澤人唐繼堯、黃毓英、鄧泰中的身影。會澤人由開化之先到覺醒維權,再走向追求民主政治。
          
          那時官府派人駐廠,除負責維穩(wěn)盯防外,還負責發(fā)放“銅本”(無息生產(chǎn)貸款),生產(chǎn)其他一概不管,是由“七長系統(tǒng)”實現(xiàn)開采冶煉生產(chǎn),這“七長”是客長、硐長、爐長、炭長、鑲長、課長、鍋頭,生產(chǎn)各司其職,組織井然有序。
          
          產(chǎn)業(yè)發(fā)展到后來,自發(fā)形成民間的資本形式,同治十三年,在會澤成立了“東川礦務股份公司”,為云南最早集聚商股、實行資本組織形式的地區(qū)。招商時投資的竟有唐繼堯(會澤人,1萬銀元),蔡鍔(3600銀元)等地方大員。
          
          至今東川還存不少清代銅礦,以金沙江邊會塊鄉(xiāng)建于雍正年的茂麓廠冶銅遺址最為著名,1993年就被公布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個遺址現(xiàn)存煉爐、礦硐、礦工居住遺址、煉碴堆積等。年產(chǎn)銅600萬斤,清代京銅主要來自這里。
          
          湯丹鎮(zhèn)菜園村西老明槽銅礦遺址,分布大小礦硐1000余座,殘存露天采礦場及洗礦池10余處,煉銅爐基3座,附近礦渣堆積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東川古銅礦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因民鎮(zhèn)爐墩村西有獅子頭清代礦冶遺址,殘存礦硐6處,其中一個大硐號稱“萬人硐”。因民鎮(zhèn)大箐村東是大箐山清代銅礦遺址,現(xiàn)存礦硐3處,冶銅址一處。
          
          銅錠撐起清帝國
          
          中國最早的金融城市是哪里?一般人想不到,居然會是西南崇山峻嶺深處的會澤。
          
          早在漢代之前,東川會澤的朱提銀和堂瑯銅就名揚九州,因為幾千年中國實行的是金銅輔助的“銀本位”貨幣制度。東川礦帶產(chǎn)銅、銀、鉛等,銀的出產(chǎn)量很大。據(jù)《元史?食貨志》記載,天歷元年(1328)全國歲課銀1548錠(每錠50兩),云南產(chǎn)的歲課銀有735錠,占全國歲課銀總數(shù)的48%。
          
          這充分說明自南詔到元明時期冶銀手段技術多樣化后,不光是云銅居全國之首,云銀也執(zhí)牛首。而云銅云銀大部分產(chǎn)地,都來自東川府。開采冶銀的礦藏中伴生有含量很高的鉛鋅,古人采的又多是富礦,今天這些礦渣再成高品位寶物。地質調查顯示,古人冶銀留下了90多萬噸的礦渣堆積。手工作坊的年代,這個數(shù)目簡直難以想象。故明人宋應星在《天工開物》里說:“然合八省所生,不敵云南之半!
          
          那時流行一種說法:只要滇東北的銀和銅三個月運不出來,大清國就要陷入經(jīng)濟危機?梢妵兄亍
          
          明末因戰(zhàn)亂和開邊貿(mào)遠洋通商,白銀開始大量流失。至清初,白銀緊缺,明的“銀本位”換成了清的“銅本位”。但國庫銅料緊張,甫立之大清國的“銅本位經(jīng)濟”危機愈甚。
          
          因倭寇海盜活動嚴重,鄭成功占居臺灣封鎖東海,由日本海運進口的洋銅也越來越少,天朝鬧起了銅荒,北京的寶源、寶泉兩大鑄幣廠接近待料停工。清初爆發(fā)過一場“收購廢銅,偷工減銅,禁民間用銅,以銅抵稅抵糧”運動……至慈禧末期,清廷還惦記過東川銅。當時京城府庫制錢幾乎全空,緊急著辦地方解銅一百五萬斤制錢。
          
          缺銅就無材料鑄錢,無錢發(fā)放,則整個國家的財政體系“銀根”就相當緊。朝廷啥招都使出來了。然終非長久之計。此時不光中央鑄造錢局如此,各地方鑄造錢局也同樣如此。那時的銅料價扶遙直升,已達“每百斤銅值銀11兩”的程度,兌換上清廷規(guī)定一兩銀當一千文銅錢,而實際民間只能兌換到812文。
          
          到后來這成了地方財政發(fā)財?shù)暮脵C會:東川銅以每百斤九兩四錢向八省采辦和中央財政收取,而只以每百斤四兩的低價向礦廠收買,去除馬幫人工運費后,朝廷政策允許中間巨額差價由地方大員自由支配,大發(fā)橫財。
          
          那時經(jīng)歷了康乾盛世中的康熙朝后,天朝物產(chǎn)豐饒,但貨幣的總發(fā)行量不夠,相當于今天的“M1”(狹義貨幣的供應量)“M2”(廣義貨幣流通總量)發(fā)行流通量都不夠,不少地方出現(xiàn)了以物易物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了京城御林軍都無錢發(fā)放軍餉幾致嘩變的事,嚴重影響了國家、民間商貿(mào)。
          
          負責采辦洋銅的八省官吏都把眼光投向了云南,奏請雍正帝采辦200萬斤滇銅救國庫之急。東川府銅立即成了維系大清帝國經(jīng)濟的命脈。隨后中國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滇銅上京”就拉開序幕。每年400多萬斤滇銅由會澤遞解上京,后來遞解滇銅出省越來越多,每年達633萬斤,完全取代了日本洋銅,支撐了其后乾隆盛世的經(jīng)濟發(fā)展。到乾、嘉年間,最高年份時東川銅的生產(chǎn),已可達千萬斤之多,湘鄂川黔等八省都來采辦銅料。
          
          這造就了明清之際的“滇銅甲天下”現(xiàn)象,云南的產(chǎn)銅量占全國的80%,而東川府出產(chǎn)的銅占全省的72%。當時會澤是滇銅的最大集散中心和銅產(chǎn)品加工與鑄幣中心,是當時中國名副其實的銅都。民間也有人大鑄私錢,類同今天的印假鈔,抓住了要殺全家。
          
          因解銅之路遙遠而艱險,成本頗高,朝廷又特許在昆明、會澤開爐鑄幣。雍正十二年,在會澤設寶云局,設爐28座,到乾隆十八年設寶云新局,設爐50座,年鑄造銅錢33萬余串。于是會澤因押解國庫需銅和鑄好的銅錢上京入庫,而成了中國最大的馬幫集散地,那時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靠馬馭。出會澤北上,即很快進入“烏蒙磅礴”的艱險山路,遠遠馬鈴聲響過,近聞銅串錢響,這是很多年里西南的崇山里常見的一幕。
          
          這種成群結隊穿行在京滇之間的、有大隊官兵押運的解錢解銅馬隊,功用類同于今天的銀行戒備森嚴的解款車。也是那個年代最著名的也是規(guī)模最大的多個民營官辦“運輸公司”。這個大規(guī)模由馬幫背夫解銅運京的著名場景,在中國歷史上演了200多年。
          
          后來通川水運經(jīng)常沉船,官府投入十余萬兩整修金沙江50余處險灘,開鑿會澤通往金沙江的小江匯合處的象鼻嶺,這里,是諸葛亮南征孟獲五月渡瀘的地方,也是馬可?波羅南游中國進出云南的地方。
          
          資源枯竭后轉型
          
          今天“銅都”的風采消失了,往昔的輝煌只存在于紙面和人們記憶中。
          
          經(jīng)商周秦漢四朝的開采,森林砍光,泥石流到處都是,東川礦區(qū)不適宜人類生產(chǎn)居住,因此到了唐宋之后此地550年無人居住,直至明清煉銅后才重新有人類活動。
          
          休養(yǎng)生息到明清,再經(jīng)兩朝持續(xù)400多年的開采冶煉,人們幾乎砍光了附近的森林,挖遍了那里的大小山川。就是到了現(xiàn)代,會澤、東川一帶,植被也稀少、泥石流災害嚴重,各有199、107條泥石流溝,小江流域境內(nèi)的會澤,被稱為“世界泥石流博物館”,蔣家溝泥石流已成世界泥石流經(jīng)典地理樣本。
          
          隨著冶銅所需薪炭采伐運輸距離越來越遠,礦洞越打越深,銅料來源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每百斤銅4兩銀的收購價,已遠低于生產(chǎn)成本。當時計算生產(chǎn)成本每百斤銅需5兩多,而云南巡撫愛必達的調查,是需6兩,但清廷只肯加四錢二厘二,做銅越來越?jīng)]賺頭,行業(yè)逐漸萎頓。
          
          到辛亥革命后,舊銅制錢被廢棄,京銅停運,餉協(xié)無著,東川諸礦生產(chǎn)停頓。東川銅業(yè)開始走向衰敗。
          
          1962年再投產(chǎn)的東川礦務局,40年中有26年虧損,國家補貼后累計虧損22152萬。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國際國內(nèi)銅價市場持續(xù)低迷,最終陷入了扭虧無望、資不抵債境地。會澤一度被國家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后來僅存一家馳宏鋅鍺礦業(yè)公司,不過不開采銅礦了,而是鉛鋅礦。
          
          但作為歷代東川府治所在,會澤古城留下了大量歷史遺存,多省留下了會澤鄉(xiāng)黨會館。據(jù)新中國初統(tǒng)計,會澤寺廟會館遺留有108處之多?梢姰斈昱d盛的程度。乾隆也曾親筆為東川礦王廟題匾,推動“東川府”成西南經(jīng)濟重鎮(zhèn),“天南銅都”也因此得名。古城在明為木城、清初是土城,到清雍正10年完成了石城的修筑,惜新中國后被拆毀。
          
          云南近年提會澤是“中國青銅文明發(fā)源地”。仿明嘉靖年間鑄重達41.5公斤的天下第一錢“嘉靖通寶”,在市政廣場豎起了彩虹橋穿入超大銅錢的獨特地方建筑,成為游人紛紛留影的一景,美其名曰“鉆錢眼”,不過這可能是最不俗的“鉆錢眼”了!
          
          會澤思謀打造銅文化旅游名城,搞礦冶文化“萬里水陸聯(lián)運銀銅古道”旅游線路群。以先秦、兩漢和明清代堂瑯礦冶各重要采冶地為起點,以各礦冶運輸路線為主線,以清代京銅運輸路線為重點,規(guī)劃最終達北京的萬里銅運古航道。著名的茶馬古道上京路線,基本重合在銅運古道線路中。此道因此兼有銅運和茶馬古道雙重意義。

        相關熱詞搜索:東川 明清 天下 東川云銅維天下 明清兩朝柱其興 東川云銅維天下 明清兩朝柱其興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