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登之死與國際反恐斗爭走向】 高舉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發(fā)布時間:2020-03-20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2011年5月2日,“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被美國特種部隊在巴基斯坦擊斃。拉登之死,是國際反恐斗爭的“積極進展”,也是美國發(fā)動阿富汗戰(zhàn)爭十年來最重要的標志性事件。但國際恐怖主義的威脅猶存,“后拉登”時代反恐形勢依然嚴峻,影響地區(qū)穩(wěn)定的不確定因素進一步增多,局勢更趨復雜動蕩。為此,國際社會需要繼續(xù)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國際與地區(qū)安全穩(wěn)定。
          
          阿富汗戰(zhàn)爭加速進入終局階段
          2009年1月奧巴馬上臺后,美國對其阿富汗戰(zhàn)略進行了重大調整。首先是明確目標,降低要求。奧巴馬摒棄了布什政府借反恐推廣民主的設想,把阿富汗戰(zhàn)爭的主要目標限定為“打敗、擊潰、破壞”“基地”組織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網絡。美國認為,防止“基地”組織卷土重來,是維護美國國內安全利益的有效手段。第二是增加戰(zhàn)略投入,大幅增兵阿富汗。2009年12月,奧巴馬在西點軍校發(fā)表講話,宣布向阿富汗增兵3萬,并于2010年基本部署到位。奧巴馬同時也呼吁其盟國加大對阿富汗兵力投入,遏制塔利班反撲勢頭;繼續(xù)加大向阿富汗提供民事援助的力度,幫助改善當?shù)孛裆5谌,尋求地區(qū)合作,加強同國際社會協(xié)調。奧巴馬強調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反恐戰(zhàn)爭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表示愿繼續(xù)尋求阿富汗鄰國及地區(qū)國家合作。
          在美國的推動下,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2010年1月在倫敦舉行。與會國家與國際組織表示一致支持阿富汗政府的政治和解方案,提出國際援助部隊應加大力度培訓阿富汗安全部隊,及早向阿富汗政府移交安全責任。阿富汗問題倫敦國際會議的召開,標志著阿富汗戰(zhàn)爭開始進入終局階段。2010年11月,在北約里斯本峰會上,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就撤軍問題作出明確安排,提出向阿富汗政府移交安全責任工作,從2011年初開始直到2014年底。在這三年過渡期結束后,北約部隊仍將留在阿富汗,但主要從事培訓與指導工作,不再有戰(zhàn)斗任務。
          但美國阿富汗新戰(zhàn)略進展并不順利。根據奧巴馬政府2010年年底發(fā)表的阿富汗戰(zhàn)略年度評估報告,美國增兵戰(zhàn)略開始收效,“基地”組織受到極大削弱,塔利班勢頭得到遏制,但形勢依然“脆弱”,可能出現(xiàn)反復甚至“逆轉”。與此同時,美國國內民眾對阿富汗戰(zhàn)爭的支持屢創(chuàng)新低,超過64%的美國人認為阿富汗戰(zhàn)爭“不值得”。受國內政治壓力上升影響,美國的北約盟友更是急于撤離阿富汗,留在阿富汗的盟國部隊也不愿從事戰(zhàn)斗任務。
          進入2011年,美國在阿富汗面臨的壓力不斷上升,開始調整同塔利班對話的政策立場。2011年2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亞洲協(xié)會發(fā)表阿富汗政策演講,提出美國將繼續(xù)在軍事、政治、外交三個層面進一步加大對阿富汗的投入,推動阿富汗過渡期順利進行。希拉里強調,在阿富汗的外交行動,旨在孤立“基地”組織,爭取塔利班加入阿富汗政治和解進程。希拉里還強調,阿富汗的和解進程,將有賴于阿富汗各鄰國的支持,其中巴基斯坦將起到“關鍵性”作用。希拉里的講話表明,奧巴馬政府已悄然改變了同塔利班開展對話的前提條件,把阿富汗的政治和解作為其阿富汗戰(zhàn)略重要組成部分。據媒體報道,美國已經開始同塔利班代表進行秘密接觸,希望通過談判,推動塔利班承認阿富汗憲法,放棄武裝暴亂活動,以及對“基地”組織的庇護。
          奧巴馬政府阿富汗新戰(zhàn)略的出臺與實施,一直伴隨著激烈的辯論。以副總統(tǒng)拜登為代表的“反恐派”與軍方為代表的“反叛派”,對美國是否增加及維持在阿富汗大量駐軍,打擊“基地”組織及塔利班武裝爭執(zhí)不下!胺纯峙伞闭J為,美國在阿富汗的戰(zhàn)略目標既然是“基地”組織,那么就應該集中力量重點打擊其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頭目與網絡。因此,美國沒有必要派出大量作戰(zhàn)部隊,更不用考慮阿富汗的“國家重建”問題!胺磁雅伞闭J為,要消除“基地”組織對美國的恐怖威脅,必須大量增派部隊,通過“清除、堅守、重建”三個階段,才能向阿富汗政府最后移交安全責任。根據“反叛亂戰(zhàn)略”,以及美國在伊拉克的經驗,“反叛派”強調,反叛亂戰(zhàn)略行動,一般需要12―15年時間才能見效。美國已經在阿富汗呆了近十年了,2014年正是該戰(zhàn)略見效成功之時。
          拉登被擊斃后,美國政府內部“反恐派”與“反叛派”的辯論并未平息,其中針對2011年7月美國撤軍規(guī)模問題的爭論尤為激烈。對“反恐派”來說,當年美國發(fā)動阿富汗戰(zhàn)爭,就是為了打擊策劃實施“9•11”的本•拉登及其“基地”組織,F(xiàn)在拉登已死,“基地”組織遭受重創(chuàng),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目標基本實現(xiàn),美軍可以從2011年7月開始大幅撤減。對“反叛派”而言,拉登被擊斃正好說明了美國增兵戰(zhàn)略成效顯著。美國應該堅持現(xiàn)有戰(zhàn)略,乘勝追擊,加大力度打擊塔利班,迫使其盡快同意和談。如果2011年7月大幅撤軍,只能前功盡棄。
          美國國內智庫對此也是各執(zhí)一詞?▋然鶉H和平基金會的專家提出,美國在撤軍問題上,不能首鼠兩顧。這樣做會使美國喪失同塔利班談判的主動權,失去阿富汗政府的信任。而塔利班仍可采取以拖待變戰(zhàn)略,等待美軍撤走而消極應對。因此,為推動阿富汗各派最終實現(xiàn)政治和解,美國必須頂住國內壓力,咬牙堅持,繼續(xù)大力打擊塔利班,待在軍事上取得絕對優(yōu)勢后,方可罷手。
          美國新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則提出了全面的戰(zhàn)略。該中心發(fā)表的最新研究報告建議美國政府采取以下策略,維護美國在南亞和中亞的安全利益:一要加快同阿富汗政府簽署《戰(zhàn)略伙伴關系協(xié)定》,為美國2014年后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提供法理基礎和框架;二要制定明確的巴基斯坦政策,強化對巴基斯坦民選政府的支持,幫助巴基斯坦發(fā)展經濟,逼迫巴基斯坦國內支持同情恐怖分子勢力,調整對巴基斯坦的援助重點;三是推動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條件成熟時,加快“信任措施”建設,同時深化美國與印度的全方位交往,鼓勵中國的“和平崛起”;四是繼續(xù)推動南亞和中亞的貿易往來,促進地區(qū)經濟增長,維護穩(wěn)定;五是制定美國與本交流規(guī)劃,減緩地區(qū)強烈的“反美情緒”,加快美國與地區(qū)的合作協(xié)調?磥,盡管拉登已死,但美國的阿富汗撤軍問題,還將是奧巴馬政府十分“糾結”的一個問題。
          
          美巴關系是阿富汗戰(zhàn)爭
          能否終局的決定性因素
          巴基斯坦可能是受拉登之死影響最大的國家。作為美國阿富汗反恐戰(zhàn)爭的前線國家,巴基斯坦也是美國阿富汗新戰(zhàn)略成敗的關鍵因素。十年來,巴基斯坦為國際反恐斗爭作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但是,美巴兩國關系一直不順。一方面是因為巴基斯坦國內有強烈的反美情緒,反對巴基斯坦政府過分“屈從”美國壓力。另一方面,由于巴基斯坦國內恐怖活動頻繁,宗教極端主義盛行,巴基斯坦本身是國際恐怖主義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加強同國際社會合作,打擊恐怖主義符合巴基斯坦自身的安全利益與維持國內穩(wěn)定的戰(zhàn)略需要。
          奧巴馬政府的阿富汗新戰(zhàn)略出臺以來,美國加大了對巴基斯坦的戰(zhàn)略投入與溝通。2010年初,美國同巴基斯坦建立“戰(zhàn)略對話”機制,加大對話溝通力度。此前,美國國會還通過專門法案,承諾五年內提供75億美元援助,重點解決巴基斯坦電力、供水、基礎設施、農業(yè)發(fā)展等民生問題。希拉里國務卿親自過問巴基斯坦的電力短缺問題,提出1.25億的電力計劃,幫助巴基斯坦解決缺電問題。希拉里還開展了對巴基斯坦的“公共外交”,同巴基斯坦民眾直接對話。但是,2010年下半年以來,兩國齟?不斷。2011年年初,“戴維斯案”又令美巴關系相當緊張,反恐合作面臨新的復雜因素。
          此次美國在事先未通報巴基斯坦的情況下,突襲本•拉登得手,令巴基斯坦軍方,特別是情報部門尷尬萬分。最令巴基斯坦惱怒的是,美國政府高官公開聲稱,這樣做是不相信巴基斯坦情報部門,生怕“走漏”風聲,影響行動效果。這導致巴基斯坦政府內外各界強烈反彈。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在議會發(fā)表講話,巴基斯坦議會通過決議,譴責美國侵犯巴基斯坦主權行動。巴基斯坦公眾輿論更是群情激昂,要求政府重新考慮和討論同美國的反恐合作。
          在此情況下,美國被迫開始要修補同巴基斯坦的關系。5月15日,美國參議員約翰•克里訪問巴基斯坦?死锓Q,美巴關系正處于“關鍵時刻”,兩國需要解決一些“非常重要的問題”。但美巴可以變得“更好”。5月27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馬倫陪同下突訪巴基斯坦。這是拉登被擊斃后訪問巴基斯坦的美國政府最高官員。希拉里在訪問中贊揚巴基斯坦的貢獻與犧牲,宣布“迄今未發(fā)現(xiàn)任何證據證明巴方高官庇護本•拉登”。希拉里稱,美國重視巴基斯坦的利益與關切。但美巴關系已進入“轉折點”,需要兩國共同維護。希拉里同時向巴基斯坦提出四大要求,包括提供“基地”組織和塔利班頭目的情報、支持阿富汗政治和解等。對于今后的反恐行動,美國表示要盡量共同行動,但并未明確承諾不采取“單邊行動”。
          作為回應,巴基斯坦方面表示愿與美國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繼續(xù)合作。巴基斯坦很快歸還了美軍突襲行動中損壞的直升機殘骸,還同意美國情報部門搜查本•拉登住所,允其接觸拉登的妻子,以了解本•拉登更多的情報。但許多觀察家對美巴關系改善的前景并不樂觀。希拉里的訪問,只是暫時制止了兩國進行下滑的勢頭,并未消除引發(fā)美巴關系緊張的深層次因素。巴基斯坦媒體評論說,美巴關系像一樁糟糕的婚姻,瀕臨離婚,但美巴兩國目前互有需求,雙方都無法承擔“散伙”帶來的后果。隨著阿富汗戰(zhàn)爭終局的發(fā)展,地區(qū)形勢的重大變化,特別是美國欲借加大同印度在地區(qū)及反恐問題上合作,向巴基斯坦施壓,將使兩國的猜忌更深。
          對于美巴關系的未來,有美國學者提出,奧巴馬政府應借拉登被擊斃良機,綜合利用美援、阿富汗軍事行動及國際壓力,逼迫巴基斯坦政府采取行動,剔除其情報部門的“壞分子”。在反恐問題上,美巴之間應建立一種“工作關系”。但從長遠看,美巴關系的未來還在于巴基斯坦的民主化,即通過推動巴基斯坦國內政治改革,逐步強化民選政府的地位,減少軍隊對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影響。更多的分析家指出,美巴關系錯綜復雜,美巴反恐聯(lián)盟受到巴基斯坦民意困擾,雖然美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經援,但巴基斯坦多數(shù)民眾將美國視作安全的最大威脅。巴基斯坦經濟社會正面臨深刻轉型,政府既需要美元來紓解經濟困境,但又不得不顧慮民意,回旋余地極小。拉登死后的美巴關系走向,已成為牽動地區(qū)穩(wěn)定,特別是阿富汗戰(zhàn)爭能否終局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美國安全戰(zhàn)略調整與
          國際反恐斗爭走勢
          “9•11”事件改變了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議程,恐怖主義一度成為美國最現(xiàn)實和緊迫的安全威脅。奧巴馬上臺后,對美國的安全戰(zhàn)略,特別是反恐戰(zhàn)略進行了反思與調整。2010年5月,奧巴馬政府發(fā)表《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報告對美國面臨的安全威脅進行了重新定義,把恐怖主義從“唯一”的安全威脅調整成“其一”的威脅。美國明確放棄了“反恐戰(zhàn)爭”的提法,改為打擊“暴力極端主義”。奧巴馬政府對反恐戰(zhàn)略也作了相應調整,從側重軍事手段調整為“綜合反恐”思想。在具體手法上,美國更強調外交和發(fā)展援助,以及多邊合作的重要性。這些調整是出于維持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也反映了當前國際現(xiàn)實和美國自身國情狀況。
          應該看到,對美國國內民眾而言,恐怖主義依然是現(xiàn)實安全威脅之一。十年來,美國國內也發(fā)生了多起未遂的恐怖襲擊事件。這也是2011年5月,美國眾參兩院不顧部分民眾的疑慮與反對,在美國《愛國法》到期前夜,同意對其不做任何修改延期四年的原因。該法案是當年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緊急通過的,賦予了美國安全部門“竊聽、監(jiān)視、搜查等權力”,被美國許多自由派認為損害了美國公民的隱私和自由。但包括奧巴馬總統(tǒng)在內的美國府院領導都稱,《愛國法》仍是美國應對恐怖威脅的“重要工具”。而根據著名互聯(lián)網調研機構皮尤中心調查,仍有42%的美國人認為該法案是政府反恐的“必要工具”。
          如今,“基地”組織已從一個由本•拉登領導的策劃、實施的恐怖活動組織,演變成一個恐怖主義的符號!盎亍苯M織呈現(xiàn)出網絡化與擴散化趨向。此次拉登被擊斃,以及其重要骨干被追殺,沉重打擊了“基地”組織。對美國民眾而言,這場世紀大追捕終于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但其他恐怖和極端組織威脅并未消除。拉登死后,阿富汗塔利班大肆報復,多次發(fā)動自殺性襲擊,目標針對阿富汗高官以及國際機構人員。巴基斯坦塔利班發(fā)動瘋狂報復行動,重點打擊巴基斯坦強力部門,顯示出當前國際與地區(qū)反恐斗爭的嚴峻形勢。
          恐怖主義是全人類的共同威脅,需要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此次拉登被擊斃,也是國際反恐合作的結果。打擊國際恐怖主義,要重視解決產生恐怖主義的深層次問題。應對國際恐怖主義威脅,要著重依靠政治手段,而不能迷信武力。打擊國際恐怖主義,要放棄雙重標準,尊重別國的自主選擇和發(fā)展道路,更要關注發(fā)展問題。國際反恐還應充分發(fā)揮聯(lián)合國主導作用,推動盡快建立聯(lián)合國主導的,公正、合理、有效的國際反恐合作機制,共同尋求根本解決和平與發(fā)展兩大問題、推動世界各種文明共同發(fā)展、促進全人類共同進步的有效途徑。
          (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ㄘ熑尉庉嫞豪钊鹞担
          
          

        相關熱詞搜索:反恐 拉登 之死 拉登之死與國際反恐斗爭走向 本拉登之死與國際反恐 拉登之死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