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里書不如行萬里路【徐向洋 讀不進書 走萬里路】
發(fā)布時間:2020-03-20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徐向洋,1960年出生。當過兵,做過教師。 后來為了教育好自己的兒子,索性讓兒子退學,自己辭去公職在家教育。經(jīng)過六年的特殊訓練,他的兒子被南京一所藝術學院錄取。 受此啟發(fā),徐向洋于1996年辦起專收“問題學生”的訓練班,2002年開辦“淮安市徐向洋教育訓練工作室”。2003年開始行走行動,自此他的訓練班得名“行走學!。
他們大部分在正規(guī)學校里被視作不可管教的孩子,更有一些已經(jīng)輟學許久,家長在走投無路之下把他們送來。究竟是怎樣的人能“治”得了這幫孩子?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所以行走為必修課的學校。他用行走,改變了數(shù)百位孩子的生活方式。有人稱他為“魔鬼教父”,他的學生們索性稱他為“我的野蠻校長”。
在周恩來總理的故鄉(xiāng)江蘇省淮安市,徐向洋可謂知名人物。當年他因為成功地把自己的兒子,從老師眼中不可救藥的差生培養(yǎng)成一個優(yōu)秀的大學生而小有名氣,后來他又成功地調(diào)教出鄰居和親戚家的“問題”孩子。
他的名字和“行走學校”幾乎是可以劃上等號的。說是“學!,其實它對外的正式全稱是“江蘇淮安徐向洋教育訓練工作室”,這個工作室以“擇差教育”出名,專門選擇那些不想學習、不會學習、行為習慣不規(guī)范、成績排在班級后列的令老師頭疼、家長煩心的“差生”進行訓練。糾正學生不良習慣和行為,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從“差生”轉(zhuǎn)變?yōu)楹细駥W生。實現(xiàn)了這個轉(zhuǎn)變,學校就完成了它的任務,學生就可以再回到原來的中小學繼續(xù)學習。
從訓練兒子開始
1996年,徐向洋的兒子徐根上小學六年級,學校是全市最好的,他成績卻是全班最差的,數(shù)學考分總在10分上下,同學給他取綽號“徐十分”。每次家長會,徐向洋聽到的除了批評還是批評。這樣的學生當然算是學校的“差生”。徐向洋決定:辭去公職,讓徐根停學,在家跟自己讀書。
徐向洋和兒子有過這樣一番對話!澳悴幌雽W的東西我都不逼你學,但我希望你能找一件自己喜歡干的事去好好地干。”“我想學溜冰!庇谑切煜蜓笈銉鹤有旄锪俗阕阋粋月。后來,徐根對溜冰的熱情消減了。徐向洋又適時地和兒子談了一次話!澳阒滥銥槭裁磳α锉鶝]興趣了嗎?這只是玩玩的東西。你不可能一輩子都溜冰,你現(xiàn)在想學點什么?”徐根考慮了一下說:“我想學彈吉它。”此后每個星期六,風雨無阻,他和兒子早晨六點鐘就起來,乘四個小時的公交共汽車從淮安到南京學習一個小時的吉它,然后再乘車回家!霸蹅儼凑账拘缘陌l(fā)展方向,讓他在不同階段把事情做對,做成,做好。讓他體會到,只要專心致志干一件事情,能把它干好,就能把第二件事情做好!
為訓練兒子的注意力,徐向洋每天讓兒子拉琴5小時。為了懲罰兒子,徐向洋對兒子動過戒尺、罰過餓、站過樁。沒有想到,這種特殊的教育方法竟然使徐根慢慢發(fā)生了變化:各樣樂器演奏得像模像樣,原來不愛學習的毛病也沒有了,F(xiàn)在的徐根已經(jīng)是南京曉莊學院音樂系即將畢業(yè)的學生!皼]有吃苦的教育是一種殘缺的教育。”徐向洋說。
兒子的變化堅定了徐向洋的看法:很多被戴上“差生”帽子的學生,只要幫助他們改掉身上的毛病,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意志力,同樣可以成為人才。后來,徐向洋受人之托,索性在家辦起了專收“差生”和“問題孩子”的訓練班。2002年,正式掛牌成立“徐向洋教育訓練工作室”。
一千公里定人生
什么是行走學校?教人走路的學校?一邊走一邊上課的學校?都不是!它是一所不留作業(yè)不考試,沒有老師沒有課本的學校,它惟一的課程就是走路,但是它不是教你走路,按這學校創(chuàng)辦人的說法,它是磨練人的意志。那什么樣的孩子會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呢?差生!讓老師和家長都頭疼,管不了的“壞小孩”!
“這么多優(yōu)秀的問題孩子聚集在一起,就像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炸藥包一樣,而我扮演的角色就是控制這個炸藥包的人!毙煜蜓筮@樣評說自己的工作!皩W校靜著學生就亂著,我從反面去思考,讓學校動起來,天天就這么走,耗你的精氣神,就讓你只有一個目的,直指目的地行軍,一走好了!彼J為,行走是鍛煉孩子們毅力,改掉毛病的最好方法。
在這里孩子們的畢業(yè)時間是根據(jù)他們在這行走的公里數(shù)來確定的,學校的口號是“一千公里定人生”。這些孩子大都來自城市,家庭環(huán)境在當?shù)囟疾诲e。由于走得路途長了,風吹又日曬,手裂了臉黑了,當初的公主或王子們?nèi)荚诼飞细淖兞四,甚至還被警方誤會過是被拐賣來的。
在行走學校,孩子們都稱呼徐向洋為老徐。他則自封為兒童團長、總管帶。這里雖然稱為學校,但沒開設文化課程,他們學習的是體能訓練課程,進行的是軍事化管理;學校沒有老師,管理學生的工作人員都被稱為“管帶”;學校沒有具體的班級,而只是按照受訓的時間長短和體能狀態(tài)分為中隊,常常出現(xiàn)身高1米8的和身高不足1米的學生同隊的情景;學校也沒有固定的學生,你可以跟隨學校進行一個月的行走,也可以跟隨學校走完全程。
有意思的是,這里的每一個孩子幾乎都產(chǎn)生過逃跑的念頭。徐向洋認為這很正常。“每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孩子們總會想到三十六計,而走必然為考慮后的上策。”曾經(jīng)有一名學生行走到了南昌跑了,接下來學校按照工作程序找他,通知家長,隨后兩個半月當中,這個孩子不時地向家里報告他已經(jīng)到了哪里,用兩個半月的時間打工回去了,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回到常規(guī)學校!斑@個過程中,其實跑也是教育!睋(jù)了解,福建省的一名家長,曾帶著孩子從廈門乘飛機到南京,再坐出租車長驅(qū)淮安,請求徐向洋收下她的孩子。更有學生家長,在“徐家軍”遠征途中,攜帶子女追趕上隊伍,硬是要他們答應讓自己孩子加入。
真假“魔鬼”
懲戒教育是這里的一大“特色”,其實就是打。有一個初中畢業(yè)后就在父親的公司工作的孩子,不僅不好好干,還一次偷拿家里4萬元錢和女朋友短短幾天揮霍一空,竟然還罵父母“一對狗男女”。一次在行軍途中他逃跑了,被抓回來后,徐向洋親自出馬,狠狠地打了他一頓,扇了很多耳光,打得他嘴角流血,但奇怪的是從此服了老徐。
徐向洋說,自己動手打?qū)W生也只是偶爾的事情,他知道,被送到這兒的“差生”,就像一匹脫韁之馬,已經(jīng)不能被正常駕馭。一般的人、一般的方法對他們來說只是“家常便飯”。因此,只有類似于佛教中禪宗的“棒喝”,類似于中醫(yī)的“猛藥”,才能讓他們懸崖勒馬、恍然大悟。他將這稱為“懲戒教育”!白孀诮涑呔褪沁@樣傳下來的!辈贿^,這里懲戒有原則:學生不錯堅決不動手,學生錯了也未必動手。屢教不改,三番五次才動手。不尊重爸爸媽媽的孩子必打。
徐向洋自己顯然能夠掌握“懲戒”的精髓和火候,但是管帶就未必有這樣的能耐。徐向洋一直認為懲戒教育只可意會不可言表,“如果言傳,那管帶就可以隨便打人了,這是不允許的!
在他的心目中,“差生”僅僅比一個正常人身上多了一些“灰塵”。他不只是這樣說說,在他的名片背面就印著:“向洋眼中無差生”。在他的教育訓練工作室,一進大門,就能看到一行用紅漆寫就的醒目大字:“向洋眼中你們是最棒的!”徐向洋藉此在向他工作室的教師、學生和學生的家長甚至向世人傳遞一種信念――每個孩子都是人,每個孩子都是應該得到尊重的人!
相關熱詞搜索:不進 里路 徐向洋 徐向洋 讀不進書 走萬里路 走萬里路讀萬卷書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