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哲學:問題與對話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2004年11月18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創(chuàng)辦的“哲學節(jié)”正式進入中國。在我們這個處處都在追求實際效益的時代慶祝哲學的節(jié)日,似乎有些不合時宜。哲學遠離現(xiàn)實久矣,現(xiàn)實遠離哲學久矣。這種疏離是雙方面的:哲學退守象牙塔,現(xiàn)實對哲學敬而遠之。

          哲學與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原本不是這樣的。

          讓我們想象2000多年前的雅典,想象蘇格拉底是如何從事哲學思考的。他在大街小巷拉住行人探討哲學問題,哲學的運思就展開在對話之中。這在蘇格拉底看來,在那些被蘇格拉底拉住的人看來,或許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因為哲學就是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哲學討論的問題就在生活之中。當然,雅典人最初接觸到蘇格拉底的問題時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艱難,哲學問題在他們眼中并不像我們現(xiàn)在這樣高深莫測、晦澀難解,不過是一些“美是什么”、“勇敢是什么”、“正義是什么”之類的問題。然而經過蘇格拉底的質疑,這些看上去不成問題的問題不僅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而蘇格拉底全部哲學思考的目標就是使雅典人擺脫相對、個別、有限的東西的限制,思考“美之為美,美本身是什么”、“勇敢之為勇敢,勇敢本身是什么”、“正義之為正義,正義本身是什么”這些“事情本身”的問題。

          讓我們把思緒從古希臘拉回到今天。讓我們想象一下,如果今天我們之中有誰在大街小巷拉住過往的行人探討哲學問題,會有什么結果?結果可想而知,他不是被看作瘋子,就是被當作笑談。然而,這是不是意味著蘇格拉底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了?這是不是意味著關于這些問題我們早已有了答案?顯然并非如此。

          哲學問題并沒有解決,不過解決哲學問題的方式越來越專業(yè)化了。哲學家們早已不在大街小巷探討哲學問題,他們活動在高等學府的教室里和科研機構的會堂中。隨著哲學的職業(yè)化和專業(yè)化,哲學問題成了僅屬于哲學這個學科所有的專業(yè)問題。在我們這個分工合作共享成果的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通常以犧牲其他的才能和愛好而片面地發(fā)揮某一種能力的方式,在社會上謀得自己的一席存身之地,這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無可厚非。但是有些東西卻不應該僅僅由少數(shù)專家研究,我們大家拿來共享,例如哲學。哲學是廣義的人生哲學,事關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需要我們每個人的思想,每個人的靈魂在場。試問,我們可不可以由少數(shù)哲學家“發(fā)明”出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然后我們大家拿來共享?我們究竟怎樣共享哲學家們的成果?

          其實,能否共享哲學家的成果還在其次,關鍵問題是,我們還在思考哲學問題嗎?

          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說法,哲學起源于驚異。換言之,哲學起源于問題。人之所以萌生了驚異,是因為人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知,意識到了自己的有限性。當人睜開理性的眼睛看世界的時候,他開始意識到了自己的有限性,于是便陷入了有限與無限、相對與絕對、暫時與永恒……之間巨大的沖突之中,在兩者之間橫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終有一死的人向往永生,向往永生的人終有一死,這是人生最根本的難題,由此而產生的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終極關懷”的問題,或者說是“人生的意義”的問題。古往今來,多少人來了,多少人去了。關于人生的意義,我們仍然在問,仍然在思,那是我們活到老、學到老、思到老、問到老也不可能獲得終極答案的難題,也是我們不得不追問的難題。

          然而現(xiàn)在我們卻遺失了問題的維度。哲學與現(xiàn)實的疏離意味著哲學不再面對現(xiàn)實的問題,而現(xiàn)實則對哲學敬而遠之。于是,除了研究哲學的專家學者,我們不再思考哲學問題。

          黑格爾在他的《精神現(xiàn)象學》一書中曾經這樣總結古代人和現(xiàn)代人之間在思維方式上的區(qū)別。古代人生活在自然萬物之中,沉浸在感覺經驗之中,他們費盡千辛萬苦才從感覺經驗中超拔出來,形成抽象的觀念。而現(xiàn)代人則生活在抽象的觀念之中,卻遠離自然萬物活生生的生命。對黑格爾來說,如何沖破觀念的束縛和限制,以思想的力量再現(xiàn)事物活生生的生命,就是辯證法的任務和使命。就此而論,他把在蘇格拉底那里需要兩個人相對而說的思想對話內在化為思想與思想自身的對話,這就是黑格爾辯證法的秘密。我們現(xiàn)在的問題是,現(xiàn)實對哲學敬而遠之,而哲學則自我封閉在象牙塔中,變成了只有研究哲學的人才聽得懂的的專業(yè)問題。

          這顯然是不正常的。

          哲學因問題而生,面對生活,面對問題,是哲學的命脈之所在。就哲學問題永恒無解而論,哲學這條運思的道路是沒有終點的。哲學始終在途中。哲學在途中,哲學家們的思想就構成了一個個“路標”。我們響應終極關懷的難題而運思,我們應和古往今來哲人們的呼喚而上路。因此,哲學不是“獨白”,而是“對話”――思想與思想之間的對話。先賢們與神圣的存在對話,乃有哲學之運思。我們與先賢們對話,借此而通達神圣的存在。于是,哲學就存在于圍繞哲學問題而展開的思想對話之中。

          由此可見,在我們這個處處都在追求實際效益的時代慶祝哲學的節(jié)日,看上去似乎不合時宜,實際上恰當其時。

        相關熱詞搜索:哲學 對話 張志偉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