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團體心理輔導技術在移民學校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8-07-01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摘要〕由于生活貧窮、移民搬遷、家園新建等諸多原因,移民區(qū)子女心理問題日益凸顯,與其說這是當今農(nóng)村勞動力轉移帶來的問題,毋寧說這是社會轉型時期必然出現(xiàn)的“陣痛”。如何變困境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變“陣痛”為“挑戰(zhàn)”?本研究嘗試利用體驗式團體心理輔導技術,走進移民區(qū)孩子的心靈深處,探索出真正適合移民區(qū)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德育路徑。
〔關鍵詞〕移民區(qū)學生;體驗式;團體輔導;以生為本;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15-0061-03
甘肅省古浪縣西靖陽光初級中學于2015年秋季新建于古浪縣黃花移民點,學生均來自周邊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邊緣貧困山區(qū)。由于生活貧窮、移民搬遷、家園新建等諸多原因,學生的學習基礎、生活習慣、思維習慣差異很大,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心理問題:自卑、自閉、親情饑渴、溝通焦慮……與其說這是當今農(nóng)村勞動力轉移帶來的問題,毋寧說這是社會轉型時期必然出現(xiàn)的“陣痛”。然而,“陣痛”并不意味著無奈,也意味著動力,意味著機遇,意味著挑戰(zhàn)。那么,如何才能打開移民區(qū)孩子心靈秘境的大門?我在實踐中嘗試利用體驗式團體心理輔導技術,走進移民區(qū)孩子的心靈深處。
所謂體驗式團體心理輔導技術,是指在團體情境下開展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等,達到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成就自我的目的。正所謂:“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得遠,那么就一起走!币粋人走,有時會走得歪歪斜斜,甚至迷途;“一塊兒走”,或能走得更為“穩(wěn)妥”,更為堅實,更能走出一條健康成長之路。一大群人互相攜手,才能彼此擦亮和不斷刷新各自的世界。
一、理念:更注重情境熏陶的氛圍
移民區(qū)的孩子,其實很想與新的環(huán)境和新的同學融合,但又始終在徘徊,或者剛進入淺處就折道而返。這樣的“進”或“返”,至少意味著他們迫切希望在新的環(huán)境中能自由舒暢地呼吸。教師應該主動為他們創(chuàng)設能夠輕松“進入”的場域或自由,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活潑潑的團體氣氛。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彼^的“載歌載舞”離不開“體驗式團體活動”;所謂的“臻于完美”,也離不開他人共同參與的集體環(huán)境。對于成長中的移民孩子來說,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團體情境愈開放愈真實,孩子們愈能敞開自己的內心,愈能輕松愉快地融入團體之中,以此潤澤自己、解放自己、鍛造自己。
我所任教的班級中,總有幾個女生自認為來自“優(yōu)越地區(qū)”,看不起來自于其他村子的移民子女,他們“好像滑入了一個由習俗、偏見、思維定式及全盤接受所構成的囚籠”,總喜歡挑其他人刺,惹是生非,在班上造成了很壞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經(jīng)過精心調研,我決定組織一次以“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睘橹黝}的團體活動。我的做法是先按照“組內不同質,組間同質”(即每一小組都有來自不同山區(qū)的移民子女,不同組的總體實力一樣)的原則分組,然后利用每周一下午的十多分鐘時間,由組長負責組織“轟炸”本組的一位成員,當然是優(yōu)點轟炸。這意味著參加活動的同學要注意認真觀察被“轟炸”同學的優(yōu)點,否則就會落得個“憑空捏造”的名聲。于是,學生們不再去“挑三揀四”,而是想方設法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竭盡全力地發(fā)掘別人身上的美、閃光點和不同于他人的“亮晶晶”的一面……
借用一句話:“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蔽覀兛梢哉f:“每一個不曾喚醒生命的課堂,都是對學生的辜負!睂嵺`證明,上述“優(yōu)點轟炸”的情境,喚醒了學生,激勵了學生,滋養(yǎng)了學生。通過“轟炸”,學生們發(fā)現(xiàn),原來,那個來自所謂最貧窮村子的同學,也有諸多優(yōu)點;原來,那個鄉(xiāng)音很重的同學數(shù)學成績那么好,還會用竹笛吹出優(yōu)美的曲子;原來,每一個同學不管來自哪里,不管出身如何,都有其優(yōu)點,都有閃光的一面,心中都有一個閃閃的小太陽……
實踐證明,這樣的團體情境設置切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需求,也切合移民區(qū)學生的心理需求。在活動過程中,每個人都參與其中,不知不覺中全部都變成了具體情境的當事人,都在探索自我和排列自我中成長了。部分自以為“出身優(yōu)越”的學生不再有“優(yōu)越感”,而那些自認為“出身低下”的學生也不再有“自卑感”,因為就連他自己都不曾意識到的優(yōu)點居然被別人發(fā)現(xiàn)了,以至于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收獲最大的,甚至一度忘記了不久前自己還曾經(jīng)嘲諷過別人的事情。
二、課堂:更注重“以生為本”的轉變
體驗式團體心理輔導課與一般課程不同,每個人都是主要動力點,又不是主要動力點,動力在團體中變換,在變化中實現(xiàn)個人的成長和輔導目標。這意味著教師不再是整個活動的中心,不再是話語霸權的中心;相反,學生才是整個課程或者活動的中心。師生一旦完成這種“角色轉換”,必將創(chuàng)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氣氛。而這種氣氛,對于矯正孩子們的自閉、孤獨、焦慮等心理癥狀,無疑有促進作用。在這樣的氣氛中,德育不再是面目可憎,而是“柔軟的、潤澤的、有彈性的”,讓人如沐春風,學生覺得老師是成長的伙伴而不是真理的標桿,他們自然會喜歡上你的課,聽你講道理,“奔向”你所引領的方向。而這,不正是移民區(qū)教育教學孜孜以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嗎?
例如,可以針對古浪縣移民區(qū)的實際情況,設計一個“忍痛割愛”的體驗式團體活動:
我們擁有以下幾樣重要東西——新朋友、老朋友、新校區(qū)、老家、美好未來、過去自認為的輝煌,F(xiàn)在,這五樣東西保不住了,你要舍去兩樣。請你拿起筆,忍痛割愛,五項內容中只能保留三項,請慎重考慮,一旦劃去就意味著它會從你生命中永遠消失,劃去之前,你要不斷回憶它在平日生活里給你帶來的歡樂,回想它的好,可現(xiàn)在它就要消失了,想到這些,你會很難過,但你還是要堅決把它劃去,而且要劃去兩項(第一項比較容易,第二項就比較難了)。
這樣的團體體驗活動也許會讓學生們“糾結、擰巴”,也許會讓學生們“蹙眉、猶豫、不安”,甚至出現(xiàn)兩難情緒,但一旦作出選擇,則是對他們心理的一次鍛造、淬煉和滋養(yǎng)。的確,無論兒時伙伴或老家多么好,無論過去多么難忘,但畢竟融入了一個新的集體,有了新的朋友,有了新的家和新的環(huán)境,該忘卻的要忘卻,該割舍的要割舍。只有舍得放棄,敢于“忍痛割愛”,才能更輕松地上路,更陽光地面對未來。請從“自閉、戀舊、封閉、焦慮”中走出來吧,走向“健康、開放、陽光、遼闊”的積極人生吧。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