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讀后感1

        發(fā)布時間:2020-11-20 來源: 讀后感 點擊:

         《家世》讀后感

          良好的家風、家教既澆灌了王謝人物,也成全了尋常百姓,更鑄就了聲名顯赫的家世。著名學者詩人余世存在其新著《家世》中,以叩問歷史的筆墨,細述名門家事,點評名人功過,再現(xiàn)家訓帶來的巨大力量。

          《家世》是一部圍繞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家族的傳記作品,從“家風、家教之于我們的人生與社會”的視角書寫家庭、家族的故事,反思家世之于個人、國家乃至文明的意義。該書主要以明清以來幾百年的家族為主體,以一種大歷史的視野,通過撰寫 17 家百年家族的傳奇經(jīng)歷,重溫中斷一個世紀的大家風范,使家世在中國文化里的整體面貌得到了立體呈現(xiàn)。

          書中的家族,既有南懷瑾、榮毅仁等眾所周知在中國社會引領(lǐng)風潮的名門望族,也有蔡文彬、楊志鵬等這樣傳承久遠、代有才人出的平頭百姓家族。無論偉大亦或是平凡,都呈現(xiàn)了家風家教的本源教育意義。

          “家訓”是家族內(nèi)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對下一代的訓教及期許。是結(jié)合了一代代教育上的經(jīng)驗,為人處世的技巧,而逐步改革出來的。自然它的力量就更為強大,對后世影響也是深遠的。

          比如林同濟家族的理念是要培養(yǎng)專門人才,以適應(yīng)中國的現(xiàn)代化;盧作孚家是讓孩子創(chuàng)造幸福不要當敗家子;黃興對子女的要求是無我、篤實;吳越錢家要求子孫雖愚詩書須讀……在書中,余存世

         強調(diào)了家訓的正面功能,那些培養(yǎng)了人的正直、華貴、積德行善等品性的家族,在他筆下都有濃墨重彩的表達。

          不管是從風云人物的宏大敘事退歸到家族傳承、修身做人,還是從特定的家風、家訓出發(fā),探尋家族傳統(tǒng)對于人生、社會的意義,或是通過親朋或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處境,反思“家”給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羈絆與助力,都讓讀者從中體會到家訓的力量。

          從古至今,家風家教都是評價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標準。歷史也反復(fù)證明,一個人的家訓對其處事與做事有著重要影響,這在《家世》中都可以尋到佐證。

          如《梁家直道而行》,從“聽朝廷命剿捻軍,做官并卒于山西”的先祖梁承光,到用“尸諫”表示“國性不存,我生何用”的官至民政部主事梁濟,再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中國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以及其堅持直抒胸臆的兒孫,梁家五代“在人生道路上不趨于低俗,在識見上不流于淺薄”,不做“自了漢”,總以“承擔”來“表現(xiàn)”“中國的脊梁”。

          《宋家做偉大人才》講述了從海南文昌縣走出闖世界的農(nóng)家孩子宋耀如,不僅將自己培養(yǎng)成才,更是以“納于大麓,列風雷雨不迷”和“做偉大人才”的家訓,使得家族中出了三位國家元首、兩位政府首腦、兩位“第一夫人”……縱觀中國近現(xiàn)代史,那些在幾乎模式化的教育系統(tǒng)下仍顯得與眾不同、充滿創(chuàng)造力、有大家風范的杰出人物,都跟其家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家世本身是教化之源,只要我們聽聞,就能看見自己的位置和面貌。”雖然當代人受到空前的教育、信息文明的洗禮,但當代人“也放任了人心的罪性和丑惡”。傳統(tǒng)中國文明宗親的“斷裂”讓“ 失教、粗鄙、飄零、失去家園故土”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

          中國需要重塑一種價值秩序,最好的落點就是家庭,而家訓便是先輩留給后人最無價的遺產(chǎn),是安身立命的真諦,是修身齊家治國的秘訣。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家世 讀后感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