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軍:市場轉(zhuǎn)型時期國企工人的群體認同與階級意識

        發(fā)布時間:2020-06-1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提要:本文結合一個案例具體闡釋了在市場轉(zhuǎn)型時期,擁有共同經(jīng)歷的國企工人的群體認同和階級意識產(chǎn)生的過程及特征。在具體分析中,分別闡述了國企工人的利益共識產(chǎn)生的過程和原因,以及構建群體認同和階級意識的要素和過程,從而提出了本文的中心命題,即國企工人的群體認同和階級意識產(chǎn)生于生產(chǎn)過程之外。文章認為,國企工人抗爭的本質(zhì)并非是雇傭勞動力與資本的斗爭,導致國企工人形成群體認同和階級意識的也并非是工廠紀律,而是社會制度變遷和單位管理層的腐敗。

          關鍵詞:群體認同;
        階級意識;
        制度變遷;
        生產(chǎn)過程

          

          湯普森(E.P.Thompson)在《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前言中指出:"當一批人從共同的經(jīng)歷中得出結論(不管這種經(jīng)歷是從前輩那里得來還是親身體驗),感到并明確說出他們之間有共同利益,他們的利益與其他人不同(而且常常對立)時,階級就產(chǎn)生了。"(湯普森,2001P1963:1-2)在這句話里,湯普森實則指出了階級形成的幾個根本性要素,他認為在階級形成過程中,階級成員除了具有共同的經(jīng)歷之外,還需認知到共同的階級利益,即產(chǎn)生階級意識。顯然,湯普森的觀點繼承了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形成理論的傳統(tǒng)。在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中,"自在階級"必將成為"自為階級",但是這一轉(zhuǎn)變需要進行階級意識的啟發(fā)和組織動員(轉(zhuǎn)引自李春玲,2005:265)。所以,階級成員對共同利益的認同和階級意識的產(chǎn)生是階級形成的關鍵性要素,那么,在中國的市場轉(zhuǎn)型時期,擁有共同經(jīng)歷的國企工人是否產(chǎn)生了這種利益共識呢?

          并且,這種利益共識是否是一種階級意識?這種階級意識產(chǎn)生的過程具有哪些特點?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文將結合一個案例進行分析。

          下面分成四個部分進行詳細論述,一、階級意識的概念和理論;
        二、利益共識是如何產(chǎn)生的?三、傳統(tǒng)國企工人的群體認同與階級意識;
        四、階級意識形成的理論探討。

          

          一、階級意識的概念與理論

          

          與其他基本概念一樣,馬克思本人并沒有對階級意識的概念做出具體的界定,但是,在馬克思的整個階級分析中,階級意識是個至關重要的概念。馬克思賦予了工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歷史任務,但他并沒有在理論上說明工人如何從經(jīng)濟的生產(chǎn)者轉(zhuǎn)變?yōu)檎蔚男袆诱。在《哲學的貧困》一文中,馬克思在區(qū)分"自在階級"與"自為階級"的時候認為,僅僅是大批工人的共同經(jīng)濟地位和他們與資本家的共同利害關系,只能使他們對資本來說形成一個"自在階級";
        只有在他們與資產(chǎn)階級的對立和沖突中,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共同處境和利益,并團結起來,才能成為一個有意識的"自為階級"(馬克思,1961/1847)。在這一表述中,馬克思指出,自為階級不僅在客觀層面,而且在主觀上要對自身所處的階級關系有明確的認識,確立自己作為歸屬的階級之一員的角色感,即階級意識,爾后才可能產(chǎn)生階級意識驅(qū)動下的階級行動,從而完成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階級意識的產(chǎn)生是"自在階級"轉(zhuǎn)變?yōu)?自為階級"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不可或缺的要素。

          按照馬克思的思路,盧卡奇(Georg Lukacs)對馬克思的階級意識概念做了辯證的解釋。他在寫于1920年的《歷史與階級意識》一書中,潛心闡釋了馬克思的"階級意識"理念,并將之上升到無產(chǎn)階級最終的歷史使命得以達成的前提高度。根據(jù)盧卡奇的界定,階級意識就是對生產(chǎn)過程中特定的地位所做出的適當及合理的反應,而這些反應則要歸因于生產(chǎn)過程中特殊類型的地位。因此,階級意識既不是組成階級的單個人所思考或感覺的東西的總合,也不是其平均值。而且整個階級在歷史上有意義的活動,最終是由這種意識所決定的,而不是由個人的思想所決定的——這些行動只能根據(jù)這種意識來理解。所以盧卡奇認為,在理解階級意識的概念時,并不能把實際的心理意識狀態(tài)和階級意識相混淆,而要把階級意識同經(jīng)驗實際的、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描述、解釋的人們關于自己的生活狀況的思想?yún)^(qū)別開來(盧卡奇,1992/1923)。如果從這一理解出發(fā),那么盧卡奇認為,階級意識——抽象地、形式地來看——同時也是一種受階級制約的對人們自己的社會的、歷史的經(jīng)濟地位的無意識。從盧卡奇的闡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階級意識是超越于階級集團中個人觀念之上的"群體意識",就這一點而言,非常類似于涂爾干的超越個體之上的"社會事實"或"集體的意識表象",它絕不等同于個人思想的集合。按照這種"群體意識"的理解,后來米爾斯(C.WrightMills )從三個方面對階級意識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其一,對本階級利益的理性認識;
        其二,對其他階級利益不合理性的認識及有意識反對;
        其三,對運用集體政治手段達到集體政治目的以實現(xiàn)自己利益的認識及隨時行動的準備(米爾斯,1987:363-364)。

          在馬克思主義的傳統(tǒng)中,關于階級意識的表述及具體運用,在不同理論家的思想中存在著很大的爭議。賴特(Erik Olin Wright )把對階級意識的表述歸結為兩種,他認為,對某些理論家來說,階級意識被看作是階級作為群體性實體的一個對應現(xiàn)實的或者被賦予的特征,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階級意識則被理解為人類個體作為階級成員的具體屬性(賴特,2006/1985:244)。賴特認為,盧卡奇的觀點是第一種觀點最好的表現(xiàn),盧卡奇根據(jù)對應現(xiàn)實的條件定義了階級意識:階級意識是人們作為生產(chǎn)過程中特定定位上的占據(jù)者所感覺和所相信的——如果他們是理性的(賴特,2006/1985:244-245)。階級意識的第二種一般看法是把它看成是人類個體的具體主觀性的一個特殊方面。只要階級意識涉及到對宏觀社會的解釋,那這種解釋就憑借著它幫助解釋個人選擇和行動的方式而實現(xiàn)。在這種用法中,只要這一術語被應用于群體或組織,它要么指的是個人意識在相關總量中的模式分布,要么就是描述主要趨勢的特征的方法(賴特,2006/1985:245)。但賴特同時也指出,這樣一種超個體的實體,尤其是"階級",由于它們并不是具有頭腦、能夠思想、能夠權衡選擇和具有偏好等實體種類,因而并不具有字面意義上的意識。賴特認為馬克思主義這些對階級意識的系統(tǒng)探討,都傾向于迷戀哲學和方法論議題,其結果是,這些系統(tǒng)的討論都沒有關注對它所解釋及得出結論中的經(jīng)驗問題(2006/1985:241)。

          所以,近年來,許多馬克思主義學者都致力于探討階級意識在經(jīng)驗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定義。奧爾曼(Bertell Ollman)定義了從勞工的階級處境發(fā)展成為階級意識的九個步驟,他認為每一步對勞工階級來說都是艱苦的難題。這九個步驟分別是:首先,工人們必須認識到他們有特殊的利益;
        第二,他們必須有能力認識到,他們個人之所以具有這樣的利益,其實是因為他們所具有的階級成員之身份;
        第三,他們必須能夠分辨馬克思所說的作為工人的主要利益和其他較不重要的經(jīng)濟利益;
        第四,他們必須相信:他們的階級利益比其他身份,如國家、宗教、種族等之成員所具有的利益來得優(yōu)先;
        第五,他們必須真正地仇恨剝削他們的資本家;
        第六,他們必須體認到,不論是多么模糊,他們現(xiàn)有的處境是可以改善的;
        第七,他們必須相信,他們樂意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善;
        第八,他C 歒鏑__們必須相信馬克思或馬克思主義運動領導人的策略是達到這些目的的最好方法;
        第九,在他們具有以上這些條件之后,當時機來臨他們是否能毫無畏懼地行動(轉(zhuǎn)引自吳乃德,1994:109-149)。

          從這九個步驟來看,奧爾曼對階級意識給出了最嚴格的定義。這種定義下的階級意識,在歷史上可能很少出現(xiàn),當它出現(xiàn)的時候,大概也只發(fā)生在很少一部分的勞動者身上,或者發(fā)生在參與工人階級運動的知識分子的身上(吳乃德,1994:119)。而邁克爾。曼(Michael Mann)的定義則比較容易操作,他整理了馬克思主義傳統(tǒng)對階級意識所做的定義,得出了其中四個最為基本的要素。第一,階級的認同:將自己定義為工人階級,在生產(chǎn)過程中與其他勞工扮演同樣的角色;
        第二,階級的敵對:認為資本家及其代理人是他的敵對者;
        第三,階級的整體性:個人在社會中的處境,以及社會整體的風貌都由上述兩者所決定;
        第四,對另一種社會制度的追求:透過與其敵對者的斗爭,追求另外一種社會制度(Mann,1973:13)。在這些可操作性的定義基礎上,吳乃德歸納出階級意識的三個基本要素,他認為相同階級地位上的民眾,要發(fā)展出其特定的社會和政治態(tài)度,甚至成為一個集體的行動者,都需要三個共同的要素:對自身階級的認同,對自身特殊的階級利益的認知,對改變現(xiàn)有秩序的可能性的認知(吳乃德,1994:116-117)。他認為這三個階級意識的元素,既是階級意識的不同面向,也是階級意識發(fā)展的不同階段。①[吳乃德認為,任何階級的成員要發(fā)展出符合其階級利益的意識和行動,首先必須對其階級地位有所認識,對同一地位的成員有相互的認同。除了認同之外,階級的成員還必須認識到:作為這個階級的成員,他有其特定的利益,同時這些利益是因其特定的階級地位而來,因此他與其相同階級地位的成員之間是利害與共的。除此之外,對這項階級利益的認知,也讓階級成員了解到其利益的剝奪者,也就是界定與其敵對的階級。具備以上兩個元素之外,階級成員必須同時也認識到其利益的被剝奪并非本然,并非不可改變的。

          只有當他們認識到另一個選擇的可能性(不論是政策的選擇還是制度和體制的選擇),他們才可能有所行動(吳乃德,1994:117-118)。]

          從吳乃德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所指出的階級意識的三個要素,實則是對邁克爾。曼提出的四個基本要素的綜合及闡釋。所以,本文也將按照邁克爾。曼的思路來具體分析在市場轉(zhuǎn)型過程中國有企業(yè)工人的群體認同和階級意識。但與這些理論相區(qū)別的是,處于市場轉(zhuǎn)型中的國企工人并非處于資本主義勞動力市場中的工人階級,他們所經(jīng)歷的是從單位體制走向勞動力市場的過程,階級意識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因此,本文不僅要分析他們到底產(chǎn)生了怎樣的利益共識和認同,而且首先要分析他們到底存在著哪些共同的利益,又是哪些因素促使他們形成了利益共識。本文還要分析,在他們看來所謂的"敵對的剝奪者"具體指的是哪類社會群體,在此基礎上,他們尋求一種怎樣解決問題的渠道并通過哪種方式表達出來。

          

          二、國企工人的利益共識是如何產(chǎn)生的?

          

          自湯普森提出了階級最終是在工人親身經(jīng)歷過的體驗基礎上形成的觀點之后(湯普森,2001/1963:3-4),有關階級形成的學術研究普遍接受了這一觀點。具海根(Hagen Koo )在研究韓國工人的階級形成時就繼承了這一點,但他結合了韓國獨特的文化和政治體制,提出了韓國工人與19世紀英國工人不同的階級體驗。韓國工人親身經(jīng)歷的體驗是由儒家文化傳統(tǒng)和家長制意識形態(tài)以及獨裁主義國家權力所形成的,而這種親身的體驗促進了韓國工人的認同和意識(具海根,2004P 2001:2-3)。那么,處于市場轉(zhuǎn)型時期的中國國企工人的群體認同和階級意識是在哪種親身體驗中形成的呢?

          本文所要分析的案例來自東北C 市一家大型拖拉機廠,該廠始建于1958年,曾是國家大型農(nóng)機重點骨干制造企業(yè),位于全國500家最大工業(yè)企業(yè)之列,1990年之前是該省規(guī)模效益最佳的大型國有企業(yè)之一。在整個計劃經(jīng)濟時期,工廠的規(guī)模沒有發(fā)生多大變化,職工人數(shù)一直保持在3000左右。隨著城市經(jīng)濟改革的推進,拖拉機廠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迎來了最輝煌的時期。當時正趕上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小型農(nóng)用拖拉機市場需求量大而產(chǎn)品緊缺,拖拉機廠抓住這一機遇大力開發(fā)市場。工廠的規(guī)模迅速擴大,職工人數(shù)也增至7000多。但好景不長,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該廠的效益迅速下滑,工人的福利待遇慢慢減少,但還能每月給職工開出工資。而從1997年7月開始,工廠陷入生產(chǎn)停頓狀態(tài),大多數(shù)職工開始在市場上自謀出路。

          1999年,下崗分流政策已在全國推行,拖拉機廠從當年3月份開始執(zhí)行"下崗分流、減員增效"的政策,留廠的職工僅在1000人左右。

          對個人來說,能(員)Tj 享受到"下崗"待遇意味著每個月可以領取一筆下崗補助費及獲得再就業(yè)優(yōu)惠的下崗證。1999年底,工廠成立"拖拉機集團有限公司",新公司把下崗職工和原來工廠拖欠的債務扔給拖拉機老廠。有限公司的各個車間實行承包制,在崗職工實行按件計酬的工資制度,一般工人每月工資500元左右。

          2003年工廠實行"買斷工齡"的方案。這一方案是針對全民所有制合同工的,(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因為他們工齡比較短,"買斷"補償數(shù)額相比全民所有制"固定工"要少得多。工廠下達文件要求所有的合同工必須"買斷",每年工齡補償592元。到2005年,拖拉機廠分兩批把大部分全民所有制合同工的勞動關系全部買斷。對于全民所有制固定工實行了另外一種改革方案,由于他們年齡比較大,有的工齡超過30年,補償數(shù)額巨大,工廠不予買斷勞動關系,而是給他們繳納養(yǎng)老保險。而這些老工人也覺得再熬幾年就退休了,等退休之后可以領取退休金。

          2006年2月,市政府正式批準拖拉機廠依法實施破產(chǎn)。11月份,拖拉機廠啟動破產(chǎn)程序并擬定了破產(chǎn)方案,2007年1月19日該方案在職代會上通過。從破產(chǎn)方案中我們可以看得出拖拉機廠當時的真實處境。企業(yè)虧損情況:2003年年末虧損4882.66萬元,2004年為7000.43萬元,2005年為4785.95萬元;
        欠繳稅金4087.27萬元,其中增值稅1751萬元;
        拖欠銀行貸款本金為49482萬元,利息3877.2萬元,本息合計高達53359.20萬元;
        此外,工廠還拖欠目前在建工程款1431萬元①;
        [資料來源于《C 市拖拉機(集團)有限公司產(chǎn)權轉(zhuǎn)讓招商策劃書》。]工廠同時拖欠了職工巨額的債務,截止到2006年9月末,拖欠職工各類債務高達5032.9萬元。其中,拖欠工資3878萬元,差旅費138.7萬元,職工集資款利息102.2萬元,醫(yī)藥費328.33萬元,采暖費305.28萬元,交通費6.7萬元,職工個人墊付養(yǎng)老保險費210.96萬元,托兒費5.8萬元,房改費41.38萬元等;
        除此之外,工廠還拖欠市社會保險公司養(yǎng)老保險費9.30萬元。

          企業(yè)要破產(chǎn),將留下了一批等待身份轉(zhuǎn)換的職工。截止到2006年10月末,拖拉機廠在冊職工總數(shù)為3947人,在編職工3906人,即將退休職工41人,在編職工當中,全民固定工3466人,全民合同工440人。這些人員的身份將隨著企業(yè)的破產(chǎn)而轉(zhuǎn)為勞動力市場中的普通勞動者。②[以上關于企業(yè)賬務以及職工人數(shù)的數(shù)字均來源于拖拉機廠公布的破產(chǎn)方案。]

          從1958年建廠到2007年破產(chǎn),拖拉機廠經(jīng)歷了將近50年的歷程。這是一家非常典型的國有企業(yè),國家關于國有企業(yè)改革的絕大部分政策都在該工廠中留下了痕跡,特別是自1978年之后,拖拉機廠差不多執(zhí)行了每一項關于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政策。從企業(yè)的角度來看,拖拉機廠執(zhí)行了"利潤包干"的經(jīng)濟責任制、承包責任制、股份制改革,以及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集團改革等等企業(yè)改革政策;
        從工人的角度來看,工人經(jīng)歷了勞動關系改革、工資制度改革、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改革,以及"下崗分流"和失業(yè)"買斷"等等政策,拖拉機廠工人在整個改革過程中差不多經(jīng)歷了所有關于國企職工所要經(jīng)歷的制度變遷。從拖拉機廠的發(fā)展歷程我們可以清晰地辨識出國家政策在具體實行中的整個動態(tài)過程。在企業(yè)從輝煌走向停產(chǎn)再走向破產(chǎn)的過程中,拖拉機廠的職工也從單位體制下相對富裕階層逐漸走向城市貧困階層(吳清軍,2006a )。

          在我們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工人在經(jīng)歷了下崗、失業(yè)以及"買斷"等政策之后,產(chǎn)生了強烈的不公正感。但是,區(qū)別于資本主義工人在工廠生產(chǎn)中體驗的不公正感,拖拉機廠工人是在生產(chǎn)過程之外體驗到的。這種不公正感主要來源于三種親身體驗。

          第一,國企改革前后工人生活的強烈對比。在計劃經(jīng)濟體制時期以及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拖拉機廠是C 市大多數(shù)市民所羨慕的單位,職工的生活在整個C市也處于比較高的水平,但隨著單位逐漸走向破產(chǎn),職工的生活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僅自身生活水平下降,與其他社會階層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在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職工懷念計劃經(jīng)濟體制時期和20世紀80年代的生活,當時那種衣食無憂、按時上下班的生活與目前貧困的生活狀況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第二,工人與工廠管理層的生活狀況的鮮明對比。在工廠逐漸走向破產(chǎn)的過程中,一種巨大的反差現(xiàn)象在拖拉機廠出現(xiàn)了,一方面,工人整體逐步走向貧困的狀態(tài),而工廠領導層則過著一種在工人眼里被認為是奢侈的生活;
        第三,工人與其他社會群體的收入對比。在工人自己看來,他們不僅與社會上的富裕階層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工人認為自己已淪落到社會最弱勢的地位。

          在工人們的認識中,他們的生活狀況之所以與國企改革前、工廠領導層以及社會其他階層產(chǎn)生如此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他們的權利和利益受到了剝奪。對此,布萊切、李靜君以及陳峰人都做過分析(Blecher ,2002;
        Lee ,1999b ;
        Chen,2000),但是他們并沒有對國企工人的權利做具體的界定,只是使用了"勞動權、就業(yè)權、保障權"等模糊的詞語。實際上,在拖拉機廠工人的意識中,他們應該享有的權利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國家原來通過隱性契約的方式所承諾的終身就業(yè)和福利保障權利;
        另一類是國家為推動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置換工人身份過程中通過法律和社會政策賦予的權利。

          在傳統(tǒng)單位體制下,國企工人享有最主要的兩大權益就是終身就業(yè)權和較為全面的福利保障權,但隨著單位制逐漸解體,這兩項權利通過勞動關系、工資制度以及社會保障等制度變遷逐漸被取消了。制度變遷使傳統(tǒng)國企工人意識到自身與國家和企業(yè)經(jīng)營者的不同利益,促使他們形成利益共識。

          在計劃經(jīng)濟體制時期,工人階級的群體認同是一種對他們的特殊身份的認同和對單位的認同。①[在計劃經(jīng)濟時期,單位作為集各種職能于一身的總體性組織,是國家社會資源分配的組織通道,它幾乎將城市中所有的社會成員都納入到與國家直接相聯(lián)系的組織體系當中,使城市社會高度組織化;
        同時,社會成員的身份也必須通過單位組織來確定,個人若離開單位將失去自己的身份,并且,單位組織成為國家配置稀缺資源的基本渠道,同時消滅了諸如市場等其他替代性渠道,使得組織成員高度依附于單位,這導致絕大部分社會成員的生存依賴于單位。因此,單位的類型、規(guī)模以及級別直接影響工人獲取社會資源的多少。單位內(nèi)的每一個工作人員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與單位息息相關,并且單位內(nèi)成員大體上是終身制,成員在各單位之間的流動也很少,所以,在每個單位內(nèi)部的成員實際上形成了不同的身份群體,在工人無法從單位外的渠道獲取資源的情況下,工人對自身所處的單位存在著高度的認同。故此,在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下的工人,階級意識和認同被身份認同和單位認同所取代,中國的工人并沒有出現(xiàn)如資本主義財產(chǎn)私有制下的資本-勞動對立的階級意識,而是在特殊的社會結構體制下出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意識和認同。]在市場轉(zhuǎn)型時期,制度變遷所產(chǎn)生的群體認同發(fā)生了變化。這一變化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其一,轉(zhuǎn)向?qū)鹘y(tǒng)身份和權利的認同。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工人在從單位走向市場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體驗,正如拖拉機廠的工人,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的國企改革中,經(jīng)濟收入、社會地位以及政治地位的變遷使他們在兩個時期的生活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此形成的反差感為傳統(tǒng)國企工人群體提供了認同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是他們對國家政策的抱怨和不滿。盡管陳峰認為,"由于國家壟斷了所有的控制手段,在必要的時候,它可以強行實施一些危害某些社會群體利益的政策,而且在實施這些政策的過程中,它并不一定會遇到這些群體的公開反抗。

          工人也不例外。這不僅是因為國家的控制力量如此強大,以至于缺乏自己獨立組織的中國工人不可能對這些政策提出挑戰(zhàn),他們除了默認別無選擇"(Chen ,2000)。但是,"默認"和"不反抗"并不說明他們對此沒有產(chǎn)生不滿和抱怨情緒。對計劃經(jīng)濟體制時期的留戀和對目前處境的不安,使傳統(tǒng)國企工人產(chǎn)生某種沖突意識,其直接指向的是變遷對其原來所享有的權利和利益的剝奪。但是,也正如前面所強調(diào)的,傳統(tǒng)國企工人與國家之間是一種隱性的利益矛盾關系,即使在他們感受到整體利益受損的情況下,也不可能以此為抗爭的理由,而只是隱含在工人與企業(yè)管理者間利益矛盾的關系之中。

          其二,對國家政策賦予的權利和利益的認同。在國家從企業(yè)的勞動關系以及具體經(jīng)營中退出后,它的角色主要是制定法律,以規(guī)范勞動力市場和調(diào)整企業(yè)的勞動關系。國家政策的具體實施由企業(yè)經(jīng)營者來承擔。假如企業(yè)管理層執(zhí)行政策力度不夠,或者利用職權損公肥私、貪污腐敗,他們就會成為工人攻擊和抱怨的直接對象。特別是管理層的腐敗行為更是激發(fā)傳統(tǒng)國企工人階級群體意識的主要因素。在與企業(yè)管理層發(fā)生利益沖突的過程中,傳統(tǒng)國企工人逐漸認識到作為一個整體的利益的存在。陳峰的研究也表明,企業(yè)改制是造成工人不滿的主要和直接原因,它在勞動合同、工資、福利、津貼、養(yǎng)老金、失業(yè)補償、勞動條件等一系列問題上,引發(fā)工人與管理者之間的爭議(Chen,2003),這些抗議的共識基礎就在于國家政策賦予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工人的權利和利益得不到實現(xiàn)。

          所以,國企工人利益共識的產(chǎn)生是與兩個進程密不可分的,一是國企工人的權利和利益被削弱的進程,二是國家法律制度和社會公共政策發(fā)展及推進的進程。而這兩個進程都是在制度變遷中進行的。在勞動關系、工資制度、社會保障以及社會福利等制度的變遷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制度變革削弱或剝奪了國企工人在計劃經(jīng)濟體制時期所享有的權利和利益;
        另一方面,新頒布的國家法律和社會政策又賦予了國企工人新的權利和利益,這種權利和利益往往由于企業(yè)管理者和地方政府的行為無法獲得實現(xiàn)。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工人形成了新的利益共識。這種利益共識來自于他們在制度變遷中的共同體驗,是在國家意識形態(tài)、法律制度以及社會政策的共同促使下逐漸形成的。

          國企工人在市場轉(zhuǎn)型中形成的新的利益共識成為他們形成群體認同和沖突意識的基礎,也將為他們保護自身利益所進行的抗爭活動提供動員基礎。

          

          三、國企工人的群體認同與階級意識

          

          在上面的部分,我們把國企工人在市場轉(zhuǎn)型中受到削弱和剝奪的利益分成了兩個部分,一是原有的在單位體制下形成的權利和利益,另一是在置換身份過程中法律制度和社會政策賦予的權利和利益。在調(diào)查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國企工人并非像研究者那樣明晰地區(qū)分這兩種利益,在這兩種利益被剝奪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沖突意識是混合在一起的。對于第一種權利和利益的削弱,國企工人并沒有把抗爭的矛頭指向國家,而是形成了一種普遍的、對自己目前生活狀況的抱怨,并把這種抱怨的矛頭指向了企業(yè)管理層。對于這一現(xiàn)象,布萊切、李靜君等人都做了解釋。布萊切認為中國的改革建立起了國家和市場的霸權,而工人則接受了其核心價值觀。在這種情況下,工人很難界定到底應該由誰或者由什么來對他們的痛苦變遷承擔責任,絕大多數(shù)工人已固化了一種意識,即他們的生活好壞取決于企業(yè)的狀況,而沒有過多地考慮根本性的原因,也沒有考慮他們企業(yè)所處的特殊經(jīng)濟環(huán)境。他們在哪里受窮了,他們就批評直接導致他們貧窮的原因,所以,他們斗爭的矛頭往往直接指向企業(yè)的管理者,而非國家和市場制度(Blecher ,2002:283-303)。李靜君在1999年也提出類似的解釋,她認為在由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轉(zhuǎn)型的過程中,工人們不可能反抗全球化和市場自由主義的抽象力量。

          但是,她同時也指出,工人們能夠辨識直接面對的對立者。地方政府機構、政府主管部門以及企業(yè)管理者便經(jīng)常成為地方性勞工斗爭的目標(李靜君,2006/1999)。以上兩種觀點都引用了葛蘭西"霸權"(hegemony)的概念進行解釋。而陳峰則從"道義經(jīng)濟學"的角度給予了另外一種解釋,他認為工人中的許多人對自己目前的處境充滿怨氣,但是,對不期而至的市場經(jīng)濟,他們并沒有采取十分敵視的態(tài)度,因為他們除了適應它,別無選擇。只有在生存危機存在的情況下,工人才會對管理者的腐敗行為采取抗議行動(Chen,2000)。本文也發(fā)現(xiàn)了以上三位學者提到的一個共同現(xiàn)象,即國企工人的沖突意識直接指向的是企業(yè)管理者,而并非是國家或高層政府。但與他們解釋的角度不同,本文從工人產(chǎn)生利益共識的基礎出發(fā)進行分析,認為國企工人的利益共識是在國家意識形態(tài)、法律制度以及社會政策的促使下逐漸形成的,他們的利益還需得到上級部門的支持才能夠?qū)崿F(xiàn),所以在抗爭中他們不可能產(chǎn)生與國家政策和意識形態(tài)相對抗的沖突意識,故而他們把對目前艱難處境的抱怨直接指向了企業(yè)管理者。

          在本文的案例中,拖拉機廠工人針對企業(yè)管理者產(chǎn)生了怎樣的沖突意識呢?概括起來說,本文認為具體表現(xiàn)為三方面:第一,工人對企業(yè)管理者經(jīng)營無方的抱怨。正如布萊切所分析的,(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工人并不反對市場經(jīng)濟,即便那些受到市場經(jīng)濟沖擊最大的工人,他們也認為市場競爭包括勞動力和收入市場化是正確的,市場經(jīng)濟比計劃經(jīng)濟更有效率,相反,他們認為企業(yè)之所以差就是因為管理者沒有按照市場經(jīng)濟原則進行管理和經(jīng)營(Blecher ,2002:283-303)。如拖拉機廠工人認為國家實行市場經(jīng)濟在方針政策上并沒有錯誤,如果還是按照計劃經(jīng)濟那樣"吃大鍋飯",工廠的經(jīng)濟效益肯定好不起來。工廠之所以最后走向破產(chǎn),主要原因就在于工廠領導沒有抓住市場機遇,在企業(yè)管理和經(jīng)營上跟不上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步伐。在筆者的訪談中,一些工人一再強調(diào)一個事實:拖拉機在東北仍然存有大量的市場。拖拉機廠工人并不反對市場經(jīng)濟,也不反對企業(yè)按照市場化的規(guī)則來治理工廠,他們所抱怨的是工廠管理體制的僵化、混亂狀態(tài)以及工廠領導缺乏市場經(jīng)營的策略。

          當然,大部分工人并沒有專門的經(jīng)濟學知識,也沒有能充分證實市場經(jīng)濟就比計劃經(jīng)濟好的資料和數(shù)據(jù),但是,他們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獲取的信息和所見到的現(xiàn)象,特別是與其他生產(chǎn)同類產(chǎn)品的工廠相比較,覺得工廠的效益之所以不好,一個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工廠領導缺乏正確的管理和經(jīng)營策略。

          第二,對工廠管理者貪污腐敗行為的憤恨。陳峰在分析下崗職工的抗議行為時指出,工人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不公正,會不會因為這些不公正而走上街頭舉行抗議活動,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即生存危機和管理層腐敗。同時他也指出,雖然生存危機和管理者腐敗都是引起工人不滿的原因,但是,二者在促使工人采取抗議行動時所發(fā)揮的作用完全不同。生存危機是一個根本性的因素,只有在生存危機存在的情況下,管理者腐敗才能誘發(fā)工人采取抗議行動。換言之,如果管理者的腐敗行為對工人生活不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工人一般對此采取默認的態(tài)度(Chen ,2000)。但是,在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企業(yè)管理者的貪污腐敗行為雖然不一定能促使工人產(chǎn)生集體抗議活動,但并不說明不會促使工人產(chǎn)生敵對意識。在大部分拖拉機廠工人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認識,即工廠之所以破產(chǎn),主要原因是工廠領導貪污腐敗。工廠領導的貪污腐敗行為,特別是管理層對國有資產(chǎn)的侵吞,是工人最能直接感受到的,也最能促使工人產(chǎn)生憤恨的心理。工人在他們貼出來的告示中,義正詞嚴地譴責企業(yè)領導人的貪污腐敗。在我們的訪談中,工人們經(jīng)常拿70、80年代的工廠領導與現(xiàn)在的管理者做對比,對后者的貪污腐敗行為表達出憤慨之情。當然,對大部分工人來說,他們很難掌握企業(yè)管理層貪污腐敗的實際數(shù)據(jù),但是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目睹工廠的固定資產(chǎn)日益減少,感受到工人的生活日益艱難。在這幾種反差對比中,工人往往把工廠管理者當成剝奪自身利益的罪魁,將抗爭的目標直接指向工廠管理層。

          第三,對工廠管理者不落實國家政策的怨恨。本文的第二部分已指出,國企工人權利意識的一個主要來源是國家的法律制度和社會政策。但在拖拉機廠,國家的政策往往無法實現(xiàn)。比如,下崗生活補助費達不到國家政策制定的標準、下崗再就業(yè)工作無法開展,以及買斷工齡的補償金達不到國家的標準等等。正如李靜君所言,中央政策與地方具體執(zhí)行情況之間的差距,往往為工人的抗爭提供了空間(Lee ,1999b )。在調(diào)查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這種差距是促使工人對企業(yè)管理者產(chǎn)生沖突意識的重要來源。工人們在訪談中經(jīng)常會這樣表達:"中央的政策是好的,就是下面執(zhí)行得不好".在工人們的意識當中,國家的政策是維護工人利益的,并且對工人的利益也做了非常明晰的規(guī)定,但是這些政策一旦在工廠中執(zhí)行起來就與政策的精神不相符。工廠這種不落實國家政策甚至與國家政策相背離的行為,使管理者成為工人們指責的對象。

          隨著國家法律制度和社會政策的建設和信息的公開化,以及傳播媒介的多樣化,工人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到這些信息。他們可以對照這些法律制度和社會政策,很容易發(fā)現(xiàn)工廠在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和與國家政策背離的地方。當工人們遇到這些問題時,他們一方面是求助法律保護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是請求上級政府對工廠管理者進行監(jiān)管和懲處。但是,在拖拉機廠20多年的改制當中,工人們所遇到的問題大部分未得到解決。在工人們看來,他們的問題之所以得不到解決,主要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在背后支持企業(yè)管理者,因此,地方政府往往也成為了工人們沖突意識直接指向的對象。

          通過以上對國企工人沖突意識三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辨識出一種完全不同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制度下勞資沖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工人階級意識。在市場轉(zhuǎn)型時期,中國國企工人并非像西方工人那樣對國家的威權和資本家的剝奪表現(xiàn)出階級意識,而是把抗爭的矛頭指向了直接導致他們生活困境的企業(yè)管理者。在工人的意識當中,市場經(jīng)濟改革是大勢所趨,是整個國家發(fā)展的大方向,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對企業(yè)管理者不按照市場原則進行管理和經(jīng)營是可以指責的,正是由于管理體制僵化才導致了企業(yè)效益的低下。對于那些生活來源依賴企業(yè)經(jīng)營狀況好壞的工人來說,這直接導致了他們的利益受損。再者,企業(yè)管理者的貪污腐敗和國有資產(chǎn)的流失,也一直是工人們所指責的。國有資產(chǎn)流失不僅損失了國家的利益,更為直接的是損害了工人的切身利益。在工人們眼中,這些國有資產(chǎn)是經(jīng)過他們?nèi)说钠D苦奮斗才積累起來的,現(xiàn)在被企業(yè)管理者揮霍一空,損失最大的就是他們。并且,工人利益的實現(xiàn)是依托于這些國有資產(chǎn)的,如果國有資產(chǎn)沒有了,他們的利益更無法得到實現(xiàn)。另外,企業(yè)管理者不落實中央的政策,在工人的意識中,是對他們利益和權利的直接剝奪。國家的法律制度和社會政策是維護工人利益的,但是由于企業(yè)管理者的執(zhí)行不力或者背離法律制度和中央精神,致使法律和政策變成一紙空文,工人們的權利和利益也無法得到實現(xiàn)。以上三個因素混雜在一起,在工人當中產(chǎn)生了一種針對企業(yè)管理者的"敵對"意識。

          

          四、理論探討:階級意識產(chǎn)生于生產(chǎn)過程之外

          

          關于工人階級的階級意識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文化傳統(tǒng)對階級意識的形成有何作用,馬克思并未做具體深入的探討。馬克思強調(diào)的是生產(chǎn)過程,他把社會制度、歷史和文化的因素都溶入了對生產(chǎn)過程的研究。而馬克思之后的學者則將研究目光投注于工人組織、政黨、綱領性文件、政治事件及經(jīng)濟斗爭等工人階級意識的外在表現(xiàn)上,對工人階級意識內(nèi)在的歷史和思想淵源則鮮有分析,其結果是形成了刻板的、結構化的斯大林主義。湯普森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一書突破了這一桎梏,他致力于突破當時占馬克思主義研究統(tǒng)治地位的結構-化約主義(structural -reductionist ),或者說是簡單的經(jīng)濟決定論。湯普森在馬克思生產(chǎn)關系決定階級意識理論的基礎上,強調(diào)了文化和社會制度在階級意識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確定了所謂的歷史主義(historicist )和建構主義視角。

          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受湯普森和埃拉?ㄆ澞釥柹↖ra Katznelson)①[卡茲尼爾森和阿里斯蒂德。澤爾博格(Aristide R.Zolberg )在《19世紀工人階級形成:西歐與美國的模式》(Working-Class Formation :Nineteenth-CenturyPatterns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中對工人階級的形成提出了比較歷史研究的方法,并且,他們明晰了階級的概念,把階級概念從傳統(tǒng)模型的兩個層面擴展為四個層面,即從原來的"自在階級-自為階級"擴展為資本主義結構、生活方式(ways of life)、意識傾向(disposition )以及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 )。具體內(nèi)容詳見吳清軍,2006b.]等人的影響,有學者開始利用研究西歐和美國工人階級形成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20世紀中期新興的、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的形成歷史,即研究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前資本主義國家向資本主義國家轉(zhuǎn)型過程中工人階級形成的歷史,涌現(xiàn)了一批比較經(jīng)典的文獻,例如:具海根在《韓國工人》中研究了韓國工人在20世紀50-90年代形成的歷史(具海根,2004P2001),查克里巴蒂(Dipesh Chakrabarty)在《工人階級歷史的再思考:孟加拉1890-1940》中研究了印度工人在1840-1950年的歷史(Chakrabarty ,1989),塞德曼(Gay W.Seidman )在《制造斗爭——1970-1985年巴西與南非的工人運動》中研究了南非和巴西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中期的工人階級歷史(Seidman ,1994)。他們分別看到了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引入到前資本主義社會后,工人階級形成和階級意識產(chǎn)生的過程,把以歐美為中心的階級形成理論引進了對非西方國家工人階級的解釋。他們都強調(diào),并不是有了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就一定能帶來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階級的意識和行動,在分析工人階級的形成和階級意識時應該把特定社會的結構和文化、政治因素考慮進去。

          從以上的文獻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湯普森否定了簡單的生產(chǎn)關系決定階級意識的理論,認為生產(chǎn)關系和文化的共同作用決定了階級意識,但是他仍然認為工人階級的階級經(jīng)歷主要是由生產(chǎn)關系所決定的,因為人們在出生時就進入某種生產(chǎn)關系,或在以后被迫進入。具海根等人認為,工人階級的斗爭意識和政治意識,最終的根源是工廠中極度濫施權威和專制霸權,工人在工廠中體驗到了強烈的不公正感,對資本家和管理方積蓄了強烈的憤恨,強調(diào)的是工人在生產(chǎn)過程中的共同體驗對產(chǎn)生群體認同和階級意識的重要作用。

          但是,如上文分析的拖拉機廠的案例所顯示的,在中國轉(zhuǎn)型時期,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種情況,即國企工人的群體認同和群體意識并不是在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而是在工廠生產(chǎn)過程之外產(chǎn)生的。與工人反抗控制和剝削他們的工業(yè)紀律不同,國企工人的群體認同是在國有企業(yè)改革過程中,對逐漸失去的體制身份以及體制身份所擁有的權利和福利的體驗中形成的,他們體驗到的不公正感是外在于生產(chǎn)過程的。在馬克思、湯普森等人的闡釋中,工人階級在工廠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了階級意識,抽象地說,工人階級的斗爭本質(zhì)是雇傭勞動力-資本的斗爭,這在馬克思的論述中是直接表述出來的,而在具海根和查克里巴蒂的表述中則加入了文化和政治的因素,認為工人階級是在對文化和政治權力協(xié)同資本一起壓制工人的工廠紀律中形成群體認同的。但與此相區(qū)別的是,導致國企工人形成群體認同和階級意識的并非是工廠紀律,而是社會制度變遷和單位管理層的腐敗。正是因為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的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制度變遷,逐漸剝奪了下崗失業(yè)人員原有的體制身份、福利待遇及工作機會,而社會制度的變遷又是由單位管理層來具體執(zhí)行的,所以下崗失業(yè)人員在體制身份和權利被剝奪的過程中,共同的經(jīng)歷、共同的體驗使他們非常容易產(chǎn)生群體認同和階級意識。

          這里所說的制度變遷主要涉及三大制度:勞動關系、工資制度以及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的國有企業(yè)和集體企業(yè)的改革中,我們看到了這三項制度的一個基本趨勢,即勞動關系的市場化、薪酬制度的市場化、社會保障制度的社會化和市場化,以及單位福利制度的取消(沃爾德,1996/1986;
        常凱主編,1995;
        鄭功成等,2002;
        李琪,2003)。這些制度變遷逐漸打破了傳統(tǒng)計劃經(jīng)濟體制時期的身份制和單位制,傳統(tǒng)的國企工人也逐步成為勞動力市場中的普通勞動者。通過20多年的改革,國企工人的身份體系已經(jīng)趨于瓦解。一方面,在改制后的企業(yè)中,工人已成為勞動力市場中的被雇用者;
        另一方面,自1997年開始實行的職工大規(guī)模"下崗、失業(yè)"政策之后,大量的國企職工失去了原有的身份成為城市失業(yè)者。而通過養(yǎng)老、醫(yī)療和失業(yè)等三大保險制度的改革,傳統(tǒng)的以單位為主體的保障體系被打破了,傳統(tǒng)國企工人逐漸走向勞動力市場和市場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并且,通過福利制度的改革,國企工人原來在單位所享有的生活福利逐漸走向了市場化消費。

          在制度變遷的過程中,國企工人與國家以及企業(yè)管理層的關系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的生產(chǎn)關系帶來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個最基本的矛盾關系,即資本與勞動力的矛盾關系,資本家通過對工人勞動的剝削從而占有剩余價值。早期大部分關于工人階級形成的理論,都是圍繞這一核心問題展開的。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轉(zhuǎn)型時期,勞動關系的市場化所帶來的矛盾關系并非建立在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勞動剝削的基礎之上的,(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而是國家通過制度的變遷逐漸削弱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工人在計劃經(jīng)濟體制時期所享有的權利和利益。正如賴特所說,在國家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分工的協(xié)作一體化通過中央政府的計劃而擴展至整個社會,導致剩余的剝削性轉(zhuǎn)移的機制包括由中央計劃官僚根據(jù)等級原則占有和分配剩余。因而,與之相應的階級關系是管理者P 官僚——控制組織資產(chǎn)的人——同非管理者之間的關系,整個社會的階級關系是以組織資產(chǎn)剝削為核心的(賴特,2006P1985:86)。在市場轉(zhuǎn)型時期,對傳統(tǒng)國企工人的權利和利益的剝奪也是通過制度變遷來實現(xiàn)的。但是在這里所形成的階級關系的基礎并非是建立在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之上的資本對勞動的剝削,而是建立在制度變遷基礎上的國家和企業(yè)管理者對傳統(tǒng)國企工人既有權利和利益的剝奪。在這一過程中所形成的也不是資本與工人之間的矛盾關系,而是國家-企業(yè)管理者-工人三者之間的利益矛盾關系。在這三個利益主體之間形成了兩對基本的矛盾關系,即國家與傳統(tǒng)國家工人之間隱性的利益矛盾關系、企業(yè)管理者與傳統(tǒng)國企工人顯性的利益矛盾關系。

          在計劃經(jīng)濟體制時期的勞動關系中,這種關系的兩個終極是國家和企業(yè)的工人,國家成為惟一的"雇主",負責配置勞動力,確定社會的工資水平,決定社會的福利標準等,而受雇的一方是全體勞動者中的一部分生活在城鎮(zhèn)的人。于是,在企業(yè)內(nèi),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受國家雇用的,在法律上他們之間并沒有身份和社會地位方面的差異,只有"社會分工"的不同(李琪,2003:2)。這種關系具有由三個不同層次的利益所組成的利益結構。在這個結構中,國家一直主張企業(yè)內(nèi)部勞動關系雙方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反復強調(diào)職工的個人利益、企業(yè)的集體利益、社會整體利益都是由國家來代表。國營企業(yè)的管理者僅僅是國家與工人之間的"中介",在勞動關系中只負有兩項職責,其一,執(zhí)行政府的有關人事政策;
        其二,向職工傳達政府的政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國企改革和勞動關系改革促使了這三者所扮演的角色和利益關系的變化。沃爾德把國家角色的變化概括為兩個方面,其一,政府取消了勞動力分配計劃,并將招收和解雇勞動力的權力返還給企業(yè)經(jīng)營者,而它則只負責對這些權力的行使進行監(jiān)督;
        其二,政府不再直接介入企業(yè)的工資分配,因此,企業(yè)經(jīng)營者可以自行確定企業(yè)的工資水平、工資形式和分配方案(沃爾德,2002/1991:116-144)。從這兩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政府正逐漸退出企業(yè)的勞動關系和社會福利的供給。政府的退出打破了原來國家對工人終身就業(yè)的隱性契約關系和高福利的待遇,但是當政府取消了以企業(yè)為基礎的勞動保障制度之后,并沒有為工人提供一個新的有效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網(wǎng)絡,工人陷入了兩種制度之間的斷裂之中(Lee ,1999a )。所以在勞動力市場和社會保障制度都還不健全的情況下,政府的退出導致了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工人在這一過程中的利益受損,不僅逐漸失去了終身的職業(yè)保障,也失去了各種在計劃經(jīng)濟體制時期所享有的權利和待遇。實際上形成了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工人與國家的利益矛盾關系,但這種利益矛盾關系是隱含在工人與企業(yè)管理者矛盾關系之中的。

          在政府退出之后,國有企業(yè)勞動關系的主體——即工人與企業(yè)管理者——逐漸得到明確。由于勞動制度的改革和法律的規(guī)定,企業(yè)經(jīng)營者逐步成為一個獨立的"管理主體"(李琪:2003:11)。企業(yè)管理者的權力加大了,他們不僅獲得了雇用勞動力的權力,可以根據(jù)企業(yè)的生產(chǎn)需要決定雇用的數(shù)量和勞動力的質(zhì)量;
        而且,他們也有根據(jù)企業(yè)的生產(chǎn)需要和工人的表現(xiàn)解雇或者裁減工人的權力。盡管經(jīng)營者的權力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法律的限制,但是法律仍為他們行使這些權力提供了一定的依據(jù)。另外,在決定企業(yè)的內(nèi)部人事管理事務方面,經(jīng)營者的權力也在逐漸加大。這些變化都標志著工人在企業(yè)中所直接面對的將是企業(yè)的經(jīng)營者而非最初決定他們工作和福利的政府(李琪:2003:11)。隨著企業(yè)經(jīng)營者權力的增大,特別是經(jīng)過20世紀90年代末期大規(guī)模的企業(yè)改制之后,工人在企業(yè)中的地位下降,與企業(yè)經(jīng)營者之間在利益和收入方面的差距也逐漸加大。當企業(yè)目標轉(zhuǎn)為利潤導向的時候,工人成為工資收入者;
        在競爭的勞動力市場中,工人成為商品(White ,1996:433-457)。隨著改革的深入,政府不再代表企業(yè)利益,企業(yè)不能代表工人利益,原有的一體化利益結構不復存在,工人個人的利益意識越來越強烈,工人與企業(yè)經(jīng)營者之間利益沖突的矛盾關系形成了。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制度變遷促使傳統(tǒng)國企工人意識到自身與國家和企業(yè)經(jīng)營者的不同利益,正是在勞動關系、工資制度、社會保障以及社會福利等制度的變遷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制度變革削弱了國企工人在計劃經(jīng)濟體制時期所享有的權利和利益,而另一方面,新頒布的國家法律和社會政策又賦予了國企工人新的權利和利益,但是這種權利和利益由于企業(yè)管理者和地方政府的行為往往無法得到實現(xiàn)。所以,這兩個權利和利益被削弱的過程促使了國企工人群體意識和階級意識的產(chǎn)生。與具海根一樣,本文也強調(diào)文化和政治在工人階級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區(qū)別是本文在具體分析中加入了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即制度變遷的因素。正是在制度大變革的背景下,制度賦權與剝權相互結合的進程促使了傳統(tǒng)國企工人在市場轉(zhuǎn)型中形成了階級意識。

          所以,本文認為,在中國市場轉(zhuǎn)型時期,國企工人的群體認同和意識并不是在資本對勞動的剝削關系中產(chǎn)生的,而是建立在制度變遷對工人既有的權利和利益的削弱及剝奪的基礎之上的。與工人反抗控制和剝削他們的工業(yè)紀律不同,國企工人的群體認同是在身份制和單位制的解體過程中,在權利和利益被削弱或被剝奪的親身體驗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不公正感。正是在這種不公正感產(chǎn)生的過程中,國企工人逐漸意識到自身與其他群體存在利益上的區(qū)別,從而形成區(qū)別于其他階層的利益共識。

          

          五、小結

          

          上文我們結合拖拉機廠的具體案例,對國企工人的群體認同和意識產(chǎn)生的過程、內(nèi)容等做了具體分析。同時,本文也指出,國企工人群體認同和意識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是與兩個進程密不可分的:一是國家法律制度和社會政策的發(fā)展和推進的進程;
        二是國企工人的權利和利益被削弱的進程。正如具海根在分析韓國工人階級形成時所指出的,國家權力和傳統(tǒng)文化在工人階級形成中起到的是雙重和矛盾的作用,即同時既壓抑也促進了工人的認同和意識(具海根,2004/2001:3)。但是,在中國的市場轉(zhuǎn)型時期,國企工人與韓國工人以及19世紀歐美工人的群體認同和意識存在著一個根本的區(qū)別,后者的階級意識直接指向的是威權國家和剝奪他們勞動的資本家,然而國企工人矛頭指向的則是企業(yè)的管理者。之所以出現(xiàn)如此現(xiàn)象,是因為國企工人群體認同和意識的基礎主要來自于法律制度和社會政策賦予他們的權利和具體的利益。在工人們看來,法律制度、國家政策和中央精神是至高無上的,同時也是他們用以評價自身行為和企業(yè)管理者行為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準則,即便他們發(fā)動抗爭性的活動,他們的目標指向的也僅僅是企業(yè)管理者,頂多也就指向地方政府包庇或縱容企業(yè)管理者的行為,他們并不反對國家改革的政策以及市場經(jīng)濟制度。在此基礎上,我們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即處于市場轉(zhuǎn)型時期的國企工人的階級意識并非在生產(chǎn)過程之中產(chǎn)生的,而是在生產(chǎn)過程之外產(chǎn)生的。

          故此,我們在分析國企工人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時,應該對邁克爾。曼和吳乃德提出的階級意識形成的要素進行修正。邁克爾。曼認為基本要素之一是工人對另一種社會制度的追求(Mann,1973:13),而吳乃德把這一要素修正為對改變現(xiàn)有秩序的可能性的認知,而另一個選擇的可能性就不僅僅包括對另一種制度和體制的選擇,而且也包括對另一種政策的選擇(吳乃德,1994:117-118)。但是,國企工人在群體意識的形成中并非要改變現(xiàn)實的體制、制度以及國家政策,而是尋求改變制度和國家政策具體實施的另外一種方式,以使這些制度和政策得到具體的執(zhí)行和落實,從而使制度和國家政策賦予他們的權利和利益得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阿隆,2003/1964,《階級斗爭:工業(yè)社會新講》,周以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博蘭尼,1989/1957,《巨變:當代政治P 經(jīng)濟的起源》,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波朗查斯,1981,《政治權力與社會階級》,葉林、王宏周、馬清文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常凱主編,1995,《勞動關系。勞動者。勞權——當代中國的勞動問題》,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編,1987,《當代中國的職工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恩格斯,1956/1886,《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格倫斯基主編,2005,《社會分層》,王俊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

          黃洪,1994,《香港勞工階級的形成:宏觀、微觀及中程之分析》,劉兆佳、尹寶珊、李明、黃紹倫編,《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研究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具海根,2004/2001,《韓國工人——階級形成的文化與政治》,梁光嚴、張靜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賴特,2004,《后工業(yè)社會中的階級》,陳心想、皮小林、楊玉明、陳陽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6/1985,《階級》,劉磊、呂梁山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特納主編,2005,《關于階級的沖突:晚期工業(yè)主義不平等之辯論》,姜輝譯,重慶:重慶出版社。

          李春玲,2005,《斷裂與碎片:當代中國社會階層分化實證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靜君,1999,《勞動與性別:西方學界對中國的分析》(http:PPwww.tsinghua.edu.cnPdocsnPshxxP sitePchinac )。

          ——,2006/1999,《中國工人階級的轉(zhuǎn)型政治》,李友梅、孫立平、沈原主編,《當代中國社會分層理論與實證》,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琪,2003,《改革與修復——當代中國國有企業(yè)的勞動關系研究》,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李煒,2004,《中國與韓國社會階級意識的比較研究》,《社會學研究》第5期。

          列寧,1964,《國家與革命》(7版),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愛玉,2005,《選擇:國企變革與工人生存行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盧卡奇,1992/1923,《歷史與階級意識》,杜章智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大樂、梁懿剛、王志錚,1998,《階級認同與階級意識:香港與臺北的比較》,劉兆佳、尹寶珊、

          李明、黃紹倫編,《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研究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馬克思,1961P1847,《哲學的貧困》(3版),何思敬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資本論(一卷)》,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資本論(二、三卷)》,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米爾斯,1987,《白領——美國的中產(chǎn)階級》,楊小東等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沈原,2006,《社會轉(zhuǎn)型與工人階級的再形成》,《社會學研究》第2期。

          孫立平,2004,《轉(zhuǎn)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湯普森,2001/1963,《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錢乘旦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沃爾德,1996/1986,《共產(chǎn)黨社會的新傳統(tǒng)主義》,龔小夏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1991,《再分配經(jīng)濟中的產(chǎn)權與社會分層》,邊燕杰主編,《市場轉(zhuǎn)型與社會分層》,北京:三聯(lián)書店。

          吳乃德,1994,《階級認知和階級認同:比較瑞典、美國、臺灣和兩個階級架構》,許嘉猷主編,《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吳清軍,2006a ,《走向集體貧困:一個單位型社區(qū)》,《中國與世界觀察》第1期。

          ——,2006b ,《西方工人階級形成理論述評》,《社會學研究》第2期。

          許嘉猷,1994,《臺灣都會地區(qū)的階級結構、階級流動與再制》,劉兆佳、尹寶珊、李明、黃紹倫編,《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張宛麗,2000,《中國社會階級階層研究二十年》,《社會學研究》第1期。

          鄭功成等,2002,《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Blecher ,Marc J .2002,"Hegemony and Workers"Political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 170(June).

          Burawoy ,Michael 1985,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London :Verso.

          Chakrabarty ,Dipesh 1989,Rethinking Working2Class History :Bengal1890-1940.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en,F(xiàn)eng 2000,"Subsistence Crises ,Managerial Corruption andLabor Protests in China."The China Journal 44.

          ——2003,"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Workers"Resistance in China."Modern China 29(2).

          Crompton,Rosemary 1993,Class and Stratification :An Introductionto Current Debates .Cambridge:Polity Press.

          Crowley ,S.1997,Hot Coal ,Cold Steel :Russian and UkrainianWorkers f rom the End of the Soviet Union to the Post2Communist Transformations.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rowley ,S.Ost 2001,Workers after Workers"States :Labor andPolitics in Postcommunist Eastern Europe.Boston:Rowman ,LittlefieldPublishers.

          Gray,Robert 1990,"History,Marxism and Theory."Kaye Harvey J.Keith (eds.),E.P.Thomps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London:PolityPress.

          Hall,John 1997,Reworking Clas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Press.

          Hanagan ,Michael Charles(eds.)1986,Conf rontation ,ClassConsciousness and the Labor Process .Westport,Connecticut:GreenwoodPress.

          Hobsbawm,Eric 1984,"The Making of the Working Class,1870-1914."In Eric Hobsbawm ,Workers:Worlds of Labor.New York :Pantheon Books.

          Joseph,Antoine 1992,"Modes of Class Formation."The British Journalof Sociology 43(3).

          Katznelson,Ira 1986,"Working-Class Formation:Constructing Caseand Comparisons."in Katznelson Ira Aristide(eds.),Working-Class Formation:Nineteen-Century Patterns in West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atznelson,Ira Aristide (eds.)1986,Working2Class Formation:Nineteen2Century Patterns in West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aye,Harvey J .Keith (eds.)1990,E.P.Thompson Critical Perspectives.London:Polity Press.

          Kocka ,Jürgen 1986,"Problems of Working2Class Formation in Germany:The Early Years,1800-1875."in Katznelson Ira Aristide (eds.),Working2Class Formation :Nineteen2Century Patterns in West Europe and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ramer,Mark 1995a ,"Introduction :Blue2Collar Workers and thePost2communist Transitions in Poland,Russia,and Ukraine."Communistand Post Studies 28(1).

          ——1995b ,"Polish Workers and the Post2Communist Transition :1989-1993."Communist and Post Studies 28(1).

          Lee ,Ching Kwan 1999a ,"The Politics of Working2Class Transitionsin China."清華大學當代研究中心"全球化與勞工問題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1999:12,北京。

          ——1999b,"From Organized Dependence to Disorganized Despotism:Changing Labor Regimes in Chinese Factories."The China Quarterly 157(Mar.).

          Lockwood,David(ed.)1989,The Blackcoated Worker :A Studyin Class Consciousness(2th ).New York :Clarendon Press.

          Mann,Michael 1973,Consciousness and Action Among the WesternWorking Class .London:Humanities Press.

          McClelland,Keith 1990,"Introduction."in Kaye Harvey J .McClellandKeith (eds.),E.P.Thomps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London:PolityPress.

          Scott ,McNall G.,Levine Rhonda Rick (eds.)1991,BringingClass Back in :Contemporary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

          Seidman ,Gay W.1994,Manufacturing Militance.Berkeley: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Sewell,Jr William H.1990,"How Classes Are Made :Critical Reflectionson E.P.Tompson"s Theory of Working-Class Formation."in Kaye HarveyJ .McClelland Keith(eds.),E.P.Thompson Critical Perspectives.London:Polity Press.

          Solinger,Dorothy J .2002,"Labor Market Reform and the Plightof the Laid2Off Proletariat ."The China Quarterly 170(June).

          Somers,Margaret Ramsay 1989,"Workers of the World ,Compare."Contemporary Sociology 18(3).

          Spohn ,Willfried 1988,"Toward a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Working2ClassFormation."Theory and Society(42).

          Therborn,Goran 1983,"Why Some Classes Are More Successful ThanOthers."New Left Review(138).

          White ,Gordon 1996,"Chinese Trade Unions in the Transition fromSocialism :Towards Corporatism or Civil Society."British Journal ofIndustrial Relations 34(3).

          Wright,Erik Olin 1997,"Rethinking ,Once Again ,the Conceptof Class Structure."in Hall John (ed.),Reworking Class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Zolberg ,Aristide R.1986,"How Many Exceptionalism?"in KatznelsonIra Aristide(eds.),Working2Class Formation :Nineteen-Century Patternsin West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

          來源:《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6期

        相關熱詞搜索:國企 階級 轉(zhuǎn)型 認同 群體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