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你藏在哪里?
發(fā)布時間:2019-08-08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與書相遇,就像與朋友交往,極平常,有時卻十分難得。
讀到《最偉大的教育》一書,是我離開教育界后的事,不免相見恨晚。中學語文教材曾選入《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感人至深,撼人心魄,而該文作者正是《最偉大的教育》一書中的女主角,也就是“最偉大的教育”之受益者和“關于教育的傳奇”之創(chuàng)造者——美國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
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毅實現(xiàn)光芒四射的夢想,海倫·凱勒理當受到世人誠摯的敬仰。當我們感動并分享著這一巨大的成功教育傳奇時,我們似乎也該把目光轉移一下,且在光芒的幕后探尋一下無私的光源。
安妮·莎利文,一個愛的奉獻者,一個成功教育的締造者!作為家庭教師,是她用青春陪伴著海倫成長;作為經(jīng)歷過黑暗痛苦的弱女子(小時患眼疾失明,后經(jīng)手術復明,在孤兒院長大后受資助上學),是她用愛喚醒了海倫,用智慧成就了海倫。
我是在某個打著“莎利文康復中心”招牌的商業(yè)網(wǎng)站上讀到這部教育經(jīng)典的,中譯本的書名顯然被商業(yè)化了,但歪打正著,名副其實。原著為一部傳記,也可以說是一部成長檔案,書名為“海倫·凱勒的教育”,實質乃“安妮·莎利文對海倫·凱勒的教育”。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幸福!”讀罷全書,那些出自真實、發(fā)自肺腑的體悟,久久撞擊我的心扉,逼迫我對身邊的教育加以審視,對曾經(jīng)的教育歷煉加以反思。
教育為了什么?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學(教育科研)?可以說,這樣的困惑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終困擾著我。
中師畢業(yè),高唱著《八十年代新一輩》的理想之歌初登講臺,幾本程式化、教條化的教育學、心理學教材便是最權威的教育理論參考資料。這些資料,學起來味同嚼蠟,用起來無所適從。十分可笑的是,當時,為顯“正宗”,也為表示遵守“教學規(guī)范”,竟天真地認定“先有教育學再有現(xiàn)代教育”。因此,備課時拼命尋找原理以期“對號入座”,而上課時往往不知所措“對不上號”。如此尷尬的境遇,一而再再而三,終于讓血氣方剛的新老師發(fā)出了叛逆的吼聲:教育學在哪里,誰能告訴我?
因為失望、反感、拋棄,上世紀末,我的教育幾乎陷入無緒。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跟著感覺走?坑财,靠經(jīng)驗積累,起初還真不賴(賽課獲市級冠軍),但達到一定高度(成為地區(qū)名師)后,明顯發(fā)現(xiàn)自己境界不夠,后勁不足。看來,教育還得請教育學蒞臨!
進入新世紀,忽如一夜春風來,教育科研遍地開花,全新包裝的教育學以前衛(wèi)的姿態(tài),沖上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最前臺。一時間,不學幾個新概念,不說幾個新名詞,不販幾條新理念,仿佛就沒資格走進“新課堂”了。轟轟烈烈地論道了一番,風風火火地實驗了一程,駐足回首,才驚覺教學并沒有更“有效”起來,素質教育也沒有進一步推進?蒲谐绨,讓中小學一線教師跟著專家們共演了一場華而不實的教育時裝秀。本末倒置,熱鬧的是口號,折騰的是課堂。時尚教育學制造了可觀的學術泡沫,最終卻讓現(xiàn)場撂荒,理論落荒。
實踐出真知。帶著理念進課堂。從孔老夫子到陶行知,從蘇格拉底到蘇霍姆林斯基,幾乎所有的教育大家都以活生生的教育生活培植著活潑潑的教育思想,也用活潑潑的教育思想引領著活生生的教育實踐。是教育孕育了教育學,又是教育學反哺了教育。就像鹽溶于水,又像羚羊掛角,教育學的有用與有趣,全在一個“融”字!
回到《偉大的教育》,再去感受一下書中那些美妙而溫馨的教育細節(jié),如怎樣讓海倫拼寫“水”這一單詞,怎樣讓海倫區(qū)分“牛奶和杯子”,怎樣讓海倫進一步明白“愛與責任”,你會堅信,教育就在生活中,教育學就在教育中!懊髦鴰ьI學生摸索”,安妮老師當年的那些教育法寶,原生態(tài)并具原創(chuàng)性可以說是最本質也最有效的,她所給出的教育原理和教育啟示,也將是最本真和最恒久的。
由經(jīng)歷凝結成的經(jīng)驗,或可作他山之石;與一本教育名著遲來的相遇,亦可影響更為廣闊的終身學習。
(作者地址:江蘇省吳江市政協(xié) 郵編:215200)
■責編:向晴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