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鑄的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9-08-11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摘要]陶鑄的教育思想內涵豐富,尤其是他的高等教育思想對當今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有著十分有益的借鑒價值。本文從陶鑄的教育背景和文化淵源入手,分析他的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內因,通過他對高級知識分子的重視和關懷的具體事例,親自籌建、領導廣東高等院校的實踐,探析他的高等教育思想形成過程,并對他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陶鑄;高等教育;教育思想;影響
[作者簡介]張恒艷(1977-),女,陜西旬陽人,湖南科技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與法制教育。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陶鑄民本思想及其實踐效應研究”,項目編號:13BDJ019,參與人階段性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 G5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18)06-0015-03
陶鑄是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曾長期擔任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職務,對社會主義事業(yè)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而他關心文化教育事業(yè),尊重知識、重視人才,保護高級知識分子的事跡更是被傳為美談。他親自領導籌建新中國高等學府,對高等教育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成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的風向標。
一、陶鑄的教育背景和文化淵源
1908年1月16日,陶鑄出生在湖南祁陽的一個鄉(xiāng)村知識分子家庭,原名際華,字劍寒,號任陶,小時候外號叫猛子。在陶家灣,陶鑄算是出身書香門第。祖父陶益齋是讀書人,父親陶鐵錚畢業(yè)于湖南南路優(yōu)級師范學堂,曾參加同盟會并積極投身武昌起義的革命斗爭,后與友人合伙開辦小煤礦,寄希望于“實業(yè)救國”。1914年,六歲的陶鑄隨父母遷居武昌,開始就讀于私塾,他天資聰穎,從小就表現(xiàn)出卓越的學習能力,深得老師喜愛。1915年,陶鑄父親的小煤礦倒閉,他們舉家又遷回了祁陽老家。1916年春,父親陶鐵錚突破重重困難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新學堂,名為文昌閣小學,自任校長。陶鑄就在父親辦的小學讀書,到1918年文昌閣小學被當?shù)睾兰澐忾],在陶鑄的一生中,他只在這個小學正正規(guī)規(guī)地念了兩年半的書。
陶鑄父親陶鐵錚受豪紳陷害被北洋軍閥殺害,時年10歲的陶鑄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后在辦新學的鄉(xiāng)村進步教師申宣的關懷照顧下,重新獲得讀書機會,他惜時如金,挑燈苦讀。1921年春,13歲的陶鑄因家境狀況不得不告別親人到安徽蕪湖“瑞森祥木記”當學徒。三年學徒生涯對陶鑄來說,等于半工半讀了三年學校,詩詞歌賦,一手好書法,就是在這時打下的根底。
1925年,16歲的陶鑄來到正處在大革命洪流洗禮中的武漢,在這里,酷愛看書、讀報、不斷在人生道路上追求探索的陶鑄接觸到了各種思潮,了解了不少關于共產(chǎn)黨和工人運動的消息,開始萌發(fā)了反封建、除軍閥,為中國革命獻身的思想。同年秋,陶鑄滿懷投身革命的壯志南下廣州報考黃埔軍校,最終以保送的入伍生資格進入該校。在黃埔學習的陶鑄積極參加共產(chǎn)黨領導的各種活動,只要一有空閑,就抓緊時間研讀共產(chǎn)黨刊物,如饑似渴地追求馬列主義的真理,并積極地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入黨時,陶鑄還不滿18周歲。
1933年3月,陶鑄被鋪入獄,在獄中,他把列寧的“監(jiān)獄即學校”實際踐行起來。想方設法從監(jiān)獄外帶書進來,在獄中的5年時間里,他刻苦學習,系統(tǒng)地研究了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藝,還對馬列主義著作進行深入的鉆研。同時讀了如《史記》《昭明文選》《古文觀止》等中國古典作品,以及《東方》《國文周刊》等報刊。出獄后,他感慨地說:“我的四年大學是在監(jiān)獄里畢業(yè)的!焙髞碛腥藛査菏鞘裁磳W校畢業(yè)的?陶鑄爽朗地回答:“我是監(jiān)獄大學畢業(yè)的!雹
陶鑄雖沒有長期接受過系統(tǒng)的學校教育,但是,他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學習,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有著淵博的知識和深厚文化功底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陶鑄。陶鑄的一生酷愛讀書,希望能夠接受高等教育,他對的知識的渴求,使他真心敬愛那些有真才實學的高級知識分子。
二、陶鑄對高級知識分子的尊敬和關懷
陶鑄愛才、惜才、重才,把知識分子稱之為“國寶”,“是搞建設的頭人”。被稱為是知識分子的知音。他說:“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很多專家、科學家是不行的,專家越多越好!雹诮▏跗,黨對知識分子認識和重視不足,陶鑄指出:“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工人、農(nóng)民生產(chǎn)的積極性,同樣地也一定要發(fā)揮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變成一個社會主義富強的國家!碧砧T說:“舊社會給我們留下的最大財富是一大批高級知識分子!薄爸R分子都有本事,人數(shù)又少,所以就更加寶貴。”③他在1955年召開的廣東省知識分子工作會議上說:“不很好地解決知識分子工作問題,沒有高度的科學、文化、技術水平,就不能建設社會主義!雹
1956年3月3日,廣州舉辦了高等院校教師座談會,陶鑄做了重要講話,肯定了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對今后黨在知識分子工作上的具體事宜做出重要指示:重點是加強領導、提高他們的地位,使他們工作中有職有權,要采取措施改善知識分子的生活待遇。⑤
1957年,“反右”運動首先波及到知識分子,一批高級知識分子受到嚴重沖擊。陶鑄盡其所能保護那些被他稱之為“國寶”的知識分子。容庚是中山大學教授,著名的文字學家和書畫家,被下放到東莞農(nóng)村參加勞動改造。陶鑄在去東莞檢查工作時,專程去看了容庚,這使容庚非常感動,之后容庚的處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陳寅恪也是中山大學教授,是學術界大師,一次陳寅恪不甚摔倒,跌斷股骨。陶鑄聞訊,親自去醫(yī)院看望陳老,并叫來主治醫(yī)生一起研究治療方案。在經(jīng)濟生活最困難的60年代,陶鑄頂著壓力和困難提出一個對高級知識分子和歸僑、港澳同胞中上層知名人士2000人的分級特供名單。
1961年9月到10月,在從化溫泉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招待會,與會的都是受陶鑄邀請的廣東的高級知識分子。陶鑄主持座談會并做了重要發(fā)言,他說:“我們現(xiàn)在的問題,是團結高級知識分子不夠,對他們信任不夠……我們要把團結提高到新的水平,一是尊重,二是關心。”陶鑄把關心分為政治上的關心和物質上的關心。就在這次會議上,陶鑄首次公開講到不用“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這個名詞,講不要“戴帽子”。他是黨為知識分子“脫帽加冕”的第一人,知識界對陶鑄十分感念。周恩來、陳毅對陶鑄為知識分子“脫帽加冕”舉動非常認同,也分別發(fā)表了為知識分子“脫帽加冕”的重要講話。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