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神之我見_提高廣播新聞評論引導力之我見

        發(fā)布時間:2020-02-24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摘要】近年來,新聞評論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廣播新聞宣傳中,并在輿論引導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廣播新聞評論的特點、如何發(fā)揮廣播新聞評論的輿論引導作用等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廣播 新聞評論 引導力
          
          一、廣播新聞評論的特點
          與報紙評論相比,廣播新聞評論有著鮮明的廣播特性。下面就中央電臺和《人民日報》關于王家?guī)X礦難成功救出井下100多名被困工人后發(fā)表的評論作一比較。
          中央電臺4月6日中國之聲短評:《見證救援奇跡禮贊生命尊嚴》:
          沒有比挽救生命更加動人心魄,沒有比挽救生命更加振奮激動。昨天凌晨到中午,呂梁山深處的王家?guī)X礦救援現場,115位被困人員一一安全升井,重新點燃生命的希望。這一刻,喜悅的淚水在眼角流淌,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8天8夜的頑強堅守,3千多人的艱苦援救,億萬同胞的苦盼等待,終于在事故發(fā)生190小時后,救出大部分被困工人,創(chuàng)造了中國礦山救援史上的奇跡……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書寫救援生命的偉大奇跡》:
          沒有什么,比敲擊管道之聲更扣人心弦;沒有什么,比看到礦工被救更令人激動!
          截至4月5日18時,經過艱苦卓絕的施救,王家?guī)X井下被困礦工已有115人成功獲救。
          這是讓人萬分揪心的8天8夜。近200小時里,13億國人情牽153名骨肉兄弟。救人,救人!不懼任何困難,不惜一切代價,以百分之百的努力與死神賽跑。100多副擔架上那些重見陽光的生命,書寫“生命高于一切”的堅定信念,書寫礦難救援史上的偉大奇跡……
          兩篇評論,都是以王家?guī)X礦難“創(chuàng)造了中國礦難救援史上的奇跡”為主題!度嗣袢請蟆吩u論員文章是950字,中央電臺短評390字!度嗣袢請蟆吩u論員文章中,分別從“這是讓人萬分揪心的8天8夜”、“這是經歷生死考驗的8天8夜”等方面進行具體論述,結構更加嚴密。相比報紙評論,廣播評論更加短小精悍,語言通俗、言簡意賅,論述就實論虛。
          再從語言來看。廣播:昨天凌晨到中午――報紙:截至4月5日18時;廣播:3千多人――報紙:3000余人;廣播:援救――報紙:馳援;廣播:有關部門精心安排、科學施救。井上救援齊心協(xié)力、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井下被困工人堅定信念,頑強自救,戰(zhàn)勝生命極限;不拋棄,不放棄,對生命的尊重,成就了救援的奇跡。報紙:救援生命的奇跡,來自被困礦工的頑強堅守……救援生命的奇跡,來自及時科學有效的施救……救援生命的奇跡,來自全社會的協(xié)同作戰(zhàn)……廣播評論的語句更加簡短、口語化,而報紙書面語言多,喜歡用長句。
          不是說廣播評論簡短、口語化就沒有文采。以中央電臺4月1日《新聞和報紙摘要》為《龔曲此里:一位藏族軍官的生命絕唱》配發(fā)的短評《龔曲此里:生命為使命而燃燒!》為例:
          堅守高原24載,龔曲此里的光輝人生是如此多彩:他像小溪奔流大海,愛黨、信黨、跟黨走;他像呵護眼睛,珍愛維護民族團結;他像對待親人,關愛各族群眾;他像春蠶吐絲,為黨的事業(yè)盡完最后一分力。對黨的忠誠熱愛,化為龔曲此里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為搶救群眾,他水里來火里去,身患重病也要在擔架上指揮搶險,決不撤退;為了讓百姓脫貧致富,他一次次伸出援助之手;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他收養(yǎng)孤兒,資助貧困學生。像熊熊燃燒的火焰,他的愛在溫暖群眾的同時,也點燃了人們心中的希望。
          走進香格里拉,走進龔曲此里為之奉獻一生的人間仙境,我們看到天空蔚藍,大地純凈,我們看到人民笑容燦爛如花。我們看到龔曲此里,一個為使命而燃燒的生命燦爛永恒!光照未來!
          評論中“他像小溪奔流大!窈亲o眼睛…他像對待親人…他像春蠶吐絲…”“為了讓百姓脫貧致富…為搶救群眾…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我們看到…我們看到…我們看到…”多個排比、比喻句,使這篇短評更加形象生動、更富感染力。
          二、更好地發(fā)揮廣播新聞評論在輿論引導中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廣播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廣播評論也迎來了新的春天,從記者現場口頭評論到連線嘉賓的訪談評論,從純文字評論到帶音響評論,從單向評論到聽眾互動評論,廣播評論的天地豁然開朗。
          1、發(fā)揮廣播評論先聲奪人的時效性
          廣播的一大優(yōu)勢便是傳播迅速,新聞快評更是一種適合廣播特點的體裁,體現廣播新聞評論先聲奪人的時效性。
          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馬青時間》是一檔以觀點說話的新聞評論節(jié)目。每天早上8:00開播,而主持人馬青所選的話題基本上都是當天或前一天報紙、網絡上的文章,非常的新鮮。遇到突發(fā)性事件還會臨時調整內容,采取插播新聞、連線現場報道等方式進行,以保證內容的時效性。
          2、從身邊小事入手,提高聽眾親近感
          如今年4月18日中央臺短評:北京試點垃圾分類需一條龍服務,就是源于北京“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宣傳引導活動開展一周以來,分類垃圾混裝運輸讓居民“很受傷”。 記者采訪中,也有不少居民反映,有時候看見分好類的垃圾被“混裝”運走,很是影響積極性。對此,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曹景行作如下點評:北京一定要建立和垃圾分類處理相適應的垃圾收集體系。
          3、與聽眾形成互動,增強廣播評論聽眾參與度
          廣播評論的突出優(yōu)點在于,聽眾能夠及時參與,通過電話、短信、連線等方式形成現場互動。
          如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市場千呼萬喚后,調整房地產市場的新國十條終于揭開神秘面紗。有關房地產相關稅收可能開征的消息被媒體傳的沸沸揚揚。
          評論綜合了濟南市民賈女士、濟南的二手房中介工作人員、經濟學博士馬光遠、中原地產華北區(qū)董事總經理李文杰對調控房價的不同態(tài)度:有的認為“是件大好事”、有的“有些不以為然”、有的“給予更多希望”、有的認為應“區(qū)別型開征”,觀點的碰撞,讓聽眾對這一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
          又如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北京樓市持續(xù)火爆 投資性買房占多數》。為期4天的北京春季房展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北京四季房展歷來被看做是北京樓市的“風向標”,而在今年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以來樓市持續(xù)火爆的情況下,這次房展更是引發(fā)了廣泛關注。北京房地產的現狀到底如何?政府調控措施效果如何?主持人馬上連線中央臺記者季蘇平,得出結論:升值成為這次房展會上的一個確切的風向標和一種趨勢。
          此外,隨著現代廣播與網絡的結合,廣播與網絡的互動性增強,聽眾不僅可以通過短信、熱線電話參與話題討論,還可以通過網絡調查來了解聽眾對某個事物的看法。如8月4日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45分報道,北京電視臺記者追蹤郭德綱“圈占小區(qū)綠地”,遭到郭德綱徒弟李鶴彪粗暴毆打的事件。8月3日下午,德云社召開媒體說明會,公開回應此事,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誰來為打人的行為買單?中國廣播網于是追蹤調查:如何看待明星頻繁出現的打人事件?到8月11日共有網友共投2189票,認為明星素質整體不高的達到34.76%。
          4、深化廣播評論內容,提高評論輿論引導力
          中央電臺中國之聲總監(jiān)史敏在中國廣播聯盟新聞協(xié)作年會上發(fā)言時指出:中國之聲改版后,在新聞解讀方面,中央電臺全天出現專家30位左右,這是由2000人專家?guī)煸谥,板塊和輪盤里的解讀點評累計時長達4小時左右,約占全天新聞總量的五分之一。
          近年來,廣播新聞逐漸加強評論在引領輿論方面的積極作用,不斷創(chuàng)新評論形式,深化廣播評論內容。
          在形式上面,錄音評論、連線討論、嘉賓點評等是比較常見的形式。如今年4月10日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35分報道:繼重慶宣布擬開征特別房產消費稅后,上海也打算開征住房保有稅。這受到部分上海市民的歡迎,他們認為新稅種的征收會加大多套住房擁有者的資金壓力,打擊炒房行為。但也有人表示懷疑,他們覺得住房保有稅會像之前提高的契稅、營業(yè)稅等一樣,不會起到預期的效果。那么住房保有稅對抑制高房價到底會不會起到好的效果?來看今天的新聞正反方。
          在節(jié)目中,正方經濟觀察員馬光遠、反方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張鴻,雙方展開激烈爭論。爭論一:抑制高房價,目前的當務之急是不是增加房產稅?爭論二:主導高房價是非市場因素為主還是市場因素為主?爭論三:抑制房價上漲是該急速打壓還是溫柔調控?
          俗話說: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在正反方思想的不斷碰撞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聽眾對這個問題有了更立體、深刻的了解。這場討論還以論壇形式,歡迎聽眾進入論壇參加討論,更增加了聽眾對這個話題的參與性。
          中央臺從2009年2月起,特約曹景行在新聞綜合頻率中國之聲早間黃金時段,每日評述國內外時事新聞。曹景行曾任鳳凰衛(wèi)視資訊臺副臺長兼言論部總監(jiān)。不僅如此,中國廣播網上公布的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就有20位。他們來源廣泛,有不同的研究領域。他們當中,既有媒體評論員,也有一線記者,更有各領域的專家教授。他們的評論,不僅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更有相當的權威性。
          由此可見,發(fā)揮廣播評論時效性、從身邊小事入手、聽眾參與、權威點評、名人效應,加上特約評論員、觀察員富有鮮明個人色彩的評論,是深化評論內容、提高評論影響力、吸引力的重要途徑!
         。ㄗ髡邌挝唬狐S山人民廣播電臺)
          責編:姚少寶

        相關熱詞搜索:我見 引導 廣播 提高廣播新聞評論引導力之我見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 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