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系新思維】新思維

        發(fā)布時間:2020-03-16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胡錦濤的這三次講話,其內在邏輯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尊重兩岸關系的現(xiàn)實,從民族大義出發(fā),進行柔性訴求,對臺灣社會釋放最大的善意,團結最大多數(shù)的臺灣人。      
          兩會召開之時,恰逢臺灣地區(qū)大選進入倒計時。在此敏感時刻,3月4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的民革、臺盟、臺聯(lián)委員時,就促進兩岸關系發(fā)展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在海內外引發(fā)了廣泛的關注和贊譽。
          
          釋放了極大的善意
          
          在講話中,胡錦濤除了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分裂活動之外,還特別強調,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愿意與他們交流對話,協(xié)商談判。“談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議題是開放的,什么問題都可以談”;他還指出,“對于那些曾經對臺獨抱有幻想、主張過臺獨,甚至從事過臺獨活動的人,也要努力爭取團結。只要他們回到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正確道路上來,我們都將熱情歡迎、以誠相待!
          而3年前的3月4日,胡錦濤同樣是在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屆三次會議民革、臺盟、臺聯(lián)的聯(lián)組會時,提出了“新形勢下發(fā)展兩岸關系的四點意見”,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tǒng)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xié)”。
          在去年的十七大政治報告中,胡錦濤更是高舉“和平發(fā)展”大旗,不僅全文出現(xiàn)15個“和平”字眼,更首度將“簽署兩岸和平協(xié)議”寫進黨的正式文件,顯示出不管兩岸關系再難再險,祖國大陸都將牢牢把握和平發(fā)展的主軸。
          胡錦濤的這三次講話,其內在邏輯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尊重兩岸關系的現(xiàn)實,從民族大義出發(fā),進行柔性訴求,對臺灣社會釋放最大的善意,團結最大多數(shù)的臺灣人;其側重點,已經從過去的“和平統(tǒng)一”過渡到“和平統(tǒng)一,和平發(fā)展”。這也顯示出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里,祖國大陸對臺政策的首要任務是遏制和防止“臺獨”。
          這一系列的表態(tài),加上農產品免關稅,臺灣學生在祖國大陸就學減收學費,以及進一步簡化臺灣民眾赴祖國大陸簽證手續(xù),開放祖國大陸居民赴臺灣旅游觀光等等惠及臺灣民眾的措施,以及《反分裂國家法》的出臺,可謂軟的更軟,硬的更硬;苦口婆心,推心置腹,展示了中央政府在對臺政策的新思維。
          而在更早之前,為顧及臺灣同胞的感情,祖國大陸對一個中國的表述上也作出善意的姿態(tài)。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祖國大陸對“一個中國”內涵的闡述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1998年1月,錢其琛副總理代表中國政府首度提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就是要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2000年7月25日,錢其琛在接見臺灣客人時進一步提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于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這就是著名的“新三句”。2002年,“新三句”正式納入十六大政治報告。
          以此觀之,這10年來祖國大陸對臺政策的變化和調整,不可謂不大。而這種變化和調整,是建立在對兩岸關系現(xiàn)實的清醒認識、勇于面對基礎上的。
          從臺灣島內的現(xiàn)實情況看,臺灣地區(qū)過去曾經有高達七成的人支持兩岸最終統(tǒng)一,在長期經歷政客惡意操弄之后,如今大部分人卻不敢理直氣壯地大聲說統(tǒng)一。在藍營,堅持只要中國統(tǒng)一,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也無所謂的,多是老一代,在社會上只是少數(shù)。淺藍民眾則認為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任何統(tǒng)一主張,都不可損及“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旗和國號是他們的底線。
          而在綠營,歷次選舉已經證明了,不管陳水扁和民進黨多么不堪,貪腐有多嚴重,有18%左右的臺灣人始終是綠營的鐵票,風雨不改,無論是“貿易促統(tǒng)”還是其它手段都無法予以逆轉。這顯示出“臺獨”是一個由多種歷史和現(xiàn)實政治因素決定的運動,有其內在的動力機制,很難在一夕之間予以改變。讓這些人從認同臺獨,到懷疑臺獨,到摒棄臺獨,需要有一個過程。簡單地采取絕不寬貸的態(tài)度,打擊面過大,而且很容易被操弄以致挑起彼岸的對立情緒,方便真正的臺獨勢力借此制造悲情,拉抬選情。所以,要促進兩岸關系的良性互動,就有必要跳出簡單的“統(tǒng)獨”之爭,而把它放在和平與發(fā)展的更大視野范圍考慮。
          
          臺灣人民要什么?
          
          胡錦濤的此次講話,動之以情,可謂好話說盡,國際輿論一片贊揚,在臺灣島內則反應不一:官方的“陸委會”由民進黨主導,排斥性表態(tài)在意料之中,不足為奇。
          而國民黨“總統(tǒng)”候選人馬英九認為,胡錦濤有這種主張不是壞事,但真正的問題,還是在不斷打壓臺灣的國際空間,而讓民眾導向臺獨。他還提到大陸在許多國際體育比賽場合的一些做法,讓他感到很傷心。
          另一方面,民進黨“總統(tǒng)”候選人謝長廷回應,強調和平絕對是好的,但任何交流談判都不應該有前提,兩岸不應該因為不能解決的事情,而耽誤了可以解決的事情。
          極大的善意,為什么得不到臺灣政壇和臺灣民眾更多善意的回應呢?這個問題,實際上暗合了大陸人長期以來的很多疑問:明擺著陳水扁國務機要費黑了臺灣的錢,吳淑珍稱病不到庭是撒謊,百萬紅衫軍上街倒扁是群眾的呼聲,可這些正義之舉怎么就壓不住那邪氣?“一國兩制”給予了臺灣人的優(yōu)惠那么多,甚至比香港還多,為什么他們還要選主張臺獨的民進黨上臺?除了李登輝、陳水扁之流的煽動之外,還有哪些因素?等等。
          筆者曾經就這些問題請教過一位在香港的臺灣藍營學者,這位學者幾年前因為不滿陳水扁的倒行逆施而離開臺灣來到香港,在兩岸統(tǒng)一的立場上非常堅定。這位學者認為,人的需要是多層次的,臺灣人除了發(fā)展經濟的需要外,還有更高層次的尊嚴與安全感的需求。而且由于歷史上的原因,臺灣人很多時候對尊嚴與安全感的需求高于對經濟利益的需求,這就是“肚子扁扁,仍選阿扁”的原因。盡管從歷史和法理上講,臺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兩岸幾十年來政治上的互不統(tǒng)屬也是事實。在這種情況下,臺灣人感覺被遺棄了。孤兒的感受,絕大多數(shù)祖國大陸人是無法理解的。這樣的心態(tài)和訴求,和真正的臺獨是有區(qū)別的。
          陳水扁不是弱智與癡呆,沒有相當一部分臺灣民眾的支持,他的言行是不會有市場的,更不會當選臺灣地區(qū)的最高領導人。陳水扁過去之所以一直能立于不敗之地,是因為在一些臺灣人看來,只有民進黨是站在臺灣的立場上,是真正“愛臺灣”的。
          這位學者的說法雖然只是一家之言,但其基本觀點仍可以從馬英九等藍營人物的發(fā)言中得到證實。但對祖國大陸來說,外交上的壓制是遏制臺獨的必需,無法妥協(xié),F(xiàn)在,在動態(tài)發(fā)展的兩岸關系中,祖國大陸在軍事實力上處于有利位置,但提高它在贏得臺灣民眾好感的心理戰(zhàn)方面的優(yōu)勢是當務之急,“寄希望于臺灣人民”是不錯的口號,但除了在經濟上釋放善意外,還應該有什么樣的內涵?這確實頗費思量。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認為,臺灣南部民眾誤以為他們真的能夠“獨立”,這除了受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誤導外,也因他們不了解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后祖國大陸的現(xiàn)實情況。以此觀之,民族共融的關鍵在于溝通、在于了解。但目前,兩岸的交流與溝通仍只限于某些特殊階層,如政治人物、學術精英、商人等,并未在真正意義上擴大至兩岸的普通民眾。
          而更根本的溝通在于,對臺灣而言,它必須了解到,絕大多數(shù)大陸人是不可能接受臺灣獨立的,臺獨就意味著戰(zhàn)爭。而對大陸而言,它同樣需要了解的是,臺灣人希望和平,但他們也有自己的高于經濟利益的需求。海峽兩岸僅僅要求對方的理解而不努力去理解對方,就不可能真正達成諒解。要避免悲劇的發(fā)生,兩岸領導人需要以最大的善意和尊重來對兩岸人民負責;而兩岸人民也需要更多地了解對方的歷史和愿望,以最大的理性和克制來處理彼此的分歧。

        相關熱詞搜索:新思維 兩岸關系 兩岸關系新思維 兩岸關系 論兩岸關系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