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運鐸“中國保爾”殘疾人勞模第一人:中國保爾吳運鐸電視劇
發(fā)布時間:2020-03-20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吳運鐸(1917―1991),我國兵工專家,從事火炮技術(shù)研究?谷諔(zhàn)爭中,在條件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研制出殺傷力很強的槍榴彈和發(fā)射架及各種地雷、手榴彈,多次負傷,手足傷殘仍奮斗不息,為中國革命勝利立下不朽功績。1951年9月,作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特邀代表參加了全國勞模大會,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要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把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一切都交給祖國,交給人民。頑強戰(zhàn)斗,以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克服一切困難!
上個世紀60年代,蘇聯(lián)作家奧斯托洛夫斯基的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成為了中國的暢銷書籍,然而同時期的《把一切獻給黨》,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不亞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的作者就是吳運鐸,被稱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吳運鐸第一次知道保爾,是在1943年。那時,他早已選擇了用血肉之軀去和鋼鐵搏斗的人生。
被稱為我軍兵工事業(yè)開拓者的他,一張履歷表上滿是“火藥味”――新四軍司令部修械所車間主任,淮南根據(jù)地子彈廠廠長、軍工部副部長,華中軍工處炮彈廠廠長……
鄉(xiāng)村鐵匠鋪
自幼在江西安源煤礦做工,對機械又有一定的了解,吳運鐸剛參加新四軍就被分配到司令部修械所,也就是后來俗稱的兵工廠當修械班長。
吳運鐸從1939年開始的兵工生涯,今天回溯起來,條件簡陋、粗糙得不可思議:破廟中辦軍工廠,大殿當生產(chǎn)車間,配殿當修槍廠。廢鐵堆里找來幾節(jié)斷鋼軌,在中間鉆洞安裝模型,固定在案上,就是“機床”;把水井的轆轤固定在一個支架上,井繩上吊一塊100多公斤的鐵疙瘩,就成了煅打槍體、炮彈殼的“手搖汽錘”;在磨糧食的石磨上,插上鐵棍當輪軸,自己動手把磨盤搖起來,就是一臺“土制發(fā)動機”。
還有拉風箱、掄大錘、點汽燈……怎么看也是一個鄉(xiāng)村鐵匠鋪。吳運鐸帶領著修械所的戰(zhàn)友們,在短短的一個月內(nèi),建立起我軍第一個軍械修造車間并首次制造出步槍――這簡直就是奇跡。
侵略者武器精良,而新四軍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手中有槍,在敵人重重封鎖下,火藥原料根本無法找到。為了研制子彈,吳運鐸想方設法找代用品。他刮下紅頭火柴的頭,用酒精泡開,制成火藥;沒有酒精,就將老燒酒蒸餾后,代作酒精用。紅火藥爆炸力太強,就摻進鍋灶上的煙鍋子,配成合用的火藥。后來由于紅頭火柴用量太大,根據(jù)地供應不上,生產(chǎn)一度陷入了困境。反復試驗后,他發(fā)現(xiàn)將藥店買來的雄黃和洋硝,進行混合配置,可以替代。缺乏制造彈頭的材料,他試著把鉛熔化了注入模型,做子彈頭;發(fā)現(xiàn)鉛經(jīng)不住高熱,可能導致步槍炸毀,他又改用銅元,放在彈頭鋼模里壓成空筒,做成尖頭的子彈頭,里面灌上鉛,終于試驗成功。
軍工廠還接受了制造地雷的任務,卻沒有人知道地雷是什么樣子。吳運鐸找來幾本小冊子,一邊看書一邊試驗,利用手邊所有的廢舊材料,把炸藥灌進迫擊炮彈空殼,再擰上用電燈泡做的電雷管,竟然研制出了各種地雷。
吳運鐸帶著7個學徒工,創(chuàng)造出令人驚奇的歷史:年產(chǎn)60萬發(fā)子彈,他們自制的彈藥和修復、自制的槍炮,被一批批運送到前方戰(zhàn)場,源源不斷地為新四軍將士提供著消滅侵略者的武器。同時,他也從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工人,成長為一名兵工專家。
磁鐵吸彈片,螞蟥吸血
炮彈、火藥、槍械……讓人很自然地想到“危險”這個詞。誰會不知道制造兵器有危險?但現(xiàn)實情況是:前方的戰(zhàn)友缺乏武器、急需彈藥!
“頑強戰(zhàn)斗,以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克服一切困難。”吳運鐸以這樣的代價履行了自己的誓言――3次身負重傷,失去了左手、左眼,右腿被炸殘,身上留下了20余次手術(shù)的疤痕和沒有取出的幾十塊彈片。大家口口相傳的一個情景是,一旦受傷,老吳就用磁鐵吸彈片,用螞蟥吸傷口的血,忍著,忍著,堅持,再堅持。
有一次,發(fā)動機的搖柄突然掉下,砸傷了吳運鐸的左腳,由于傷口發(fā)炎,他高燒40多度,并導致左腿感染。醫(yī)生挖去腐肉后,他的踝骨處留下了一個月牙形的大洞,不得不拄著雙拐忙碌在車間里。
為了修復前方急需的舊炮彈,吳運鐸從報廢雷管中拆取雷汞做擊發(fā)藥。雖然事先做了防范,但當他進行拆除時,忽然一聲巨響,雷管在他手中爆炸了。大家發(fā)現(xiàn)并把他抬出來的時候,吳運鐸已是血肉模糊,左手四個手指沒了,左眼被炸瞎了,左膝蓋徹底炸爛,全身上下大大小小的彈片不知有多少,他殘了。
第三次負傷時,搶救的醫(yī)生怕他麻醉后醒不過來,做手術(shù)時連麻藥也沒敢用,吳運鐸硬挺了過來。醫(yī)生用X光檢查后,發(fā)現(xiàn)他右眼里還殘存一塊小彈片取不出來,就坦率地告訴他有失明的危險。警衛(wèi)員急得直哭,吳運鐸反而安慰說:“我從參加革命開始,跟死亡打交道早不是頭一次了,如果我瞎了,就到農(nóng)村去,做一個盲人宣傳者!”在病床上,他學習日文,利用尚存的微弱視力,堅持把引信的設計搞完,并讓人買來了化學藥品和儀器,在療養(yǎng)室里辦起了炸藥實驗室,制造出新型的高級炸藥。
還有外來的危險。敵人為了搗毀兵工廠幾次圍剿,甚至投下炸彈,吳運鐸總是讓大家躲到安全的地方,自己不顧生死,上前細心檢查構(gòu)造,謹慎地拆下引信,不僅消除了危險,而且從中取出了大量炸藥。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之后,吳運鐸已是四肢俱殘。
新中國第一位特邀勞模
吳運鐸很愛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敬佩書中的主人公保爾。相似的命運,讓他覺得自己就像保爾一樣,感受到了“火焰一般絢麗的生命光輝”。
中國保爾的故事也傳到了保爾的故鄉(xiāng)。1949年冬,黨組織送吳運鐸到蘇聯(lián)治療眼疾。在莫斯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特地到醫(yī)院看望他。老人家曾幽默地說起自己的一個“遺憾”,在療傷期間,因為不會跳舞失去了和保爾的親人共舞的機會。
1951年9月30日,是吳運鐸人生中最輝煌的一天――他作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全國總工會的特邀勞模代表,來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毛主席親自接見,他卻因太激動一肚子話沒能傾吐出來。在舉行宴會時,周總理握著他的手說,你就是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10月5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一篇題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介紹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報道,從此“中國保爾――吳運鐸”就傳遍了神州大地。
1953年,吳運鐸拖著傷殘的身體,飽蘸激情地寫下了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在那樣一個崇尚英雄主義的年代,吳運鐸成了一代人心中的偶像,“把一切獻給黨”,成了許多人的人生信條。
有一個小學生在1957年的日記里曾寫下這樣的讀后感:“吳運鐸是我的學習榜樣,我要像他一樣長大后努力工作,把一切獻給黨!边@個小學生最終履行了自己的誓言,他就是雷鋒。
文革期間,吳運鐸遭受了迫害。平反后,面對十年動亂在青年中造成的“信仰危機”、“知識無用論”等錯誤思想,他十分痛心,于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青少年教育上。僅從1982年6月離休那天起,至8月18日兩個多月時間,他就應邀做了39場報告。1983年,他與高士其、孫敬修等社會知名人士聯(lián)合倡議并發(fā)起成立了“關心教育下一代協(xié)會”,“北京市關心青少年教育協(xié)會”,奔走于大、中、小學校,特別是工讀學校。
作為一個殘疾人,吳運鐸非常理解殘疾人的困難處境和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千方百計為他們奔走呼號。得知一位殘疾青年想辦一個為殘疾人服務的圖書館,他帶頭捐款,親自買書托人送去。中央電視臺、四川人民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北京軸承工業(yè)公司團委、北京造紙廠團委及谷建芬、黃苗子、韓素音等人士聞訊后也紛紛捐書,很快就辦起了“病疾青年圖書館”,會員遍及京城。這樣的事情,數(shù)不勝數(shù)。1991年5月1日,就在他臨終的前一天,國家民政部、人事部、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授予吳運鐸 “全國自強模范”的光榮稱號。
吳運鐸靜靜地走了,卻把一個“中國保爾”的形象永遠留給了后人。盡管屬于他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盡管中國社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吳運鐸的形象并沒有暗淡,他和新的一代人依然保持著精神生命的聯(lián)系――頑強戰(zhàn)斗,用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克服一切困難。
相關熱詞搜索:保爾 勞模 殘疾人 吳運鐸“中國保爾”殘疾人勞模第一人 中國保爾吳運鐸 吳運鐸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