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移走中山像?_中移物聯(lián)網(wǎng) 定崗 3.1

        發(fā)布時間:2020-04-05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11月8日早上,香港最繁榮的商業(yè)中心中環(huán),盡是涌動的人潮。中環(huán)半山腰上,一座以孫中山為名的紀念館開幕,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40周年。這是香港特區(qū)政府首座正式以孫中山為名并改建而成的紀念館。
          在上海,來自兩岸四地及海外的“孫學”研究專家八十余人相聚一堂,舉行“孫中山:歷史、現(xiàn)實、未來”研討會;當中近一半是來自臺北政治大學、臺南成功大學、高雄中山大學等臺灣知名學府的臺灣學者。
          臺灣,可以說是近半個世紀“孫學”研究的集中地,這批臺灣學者中,許多人在過去每一年的這一天,都會獲邀在臺北為孫中山的生平及思想發(fā)表紀念文章,然而今年,北京、上海和香港都以更大規(guī)模紀念這個日子,他們卻都沒有接到臺北類似的邀請。
          
          無暇顧及的今人
          
          在臺灣的政治爭斗中,紀念國父誕辰的紀念日活動竟幾乎全部停擺;正是在8日,民進黨中央定下立場,決定在藍營提出的第三次罷免案中全力支持陳水扁,陳水扁辦公室同時宣布,原本已安排好的紀念活動“擇期再辦”。
          告示中毫不諱言:在野國民和親民兩黨等藍營“立法委員”在雙十慶典上穿紅衣“嗆扁”,完全是“脫序行為”,已“傷害臺灣形象,基于維護中樞活動的精神與臺灣形象,經(jīng)審慎評估后決定擇期再辦”。
          10月10日當天,臺灣近200萬即十二分之一的民眾、為了響應“倒扁總部”借孫中山先生名言提出的“天下圍攻”活動,涌上臺北市街頭,將陳水扁的“總統(tǒng)府”團團圍。弧皣鴳c慶!贝髸,身穿紅衣的國親兩黨立委又突然在莊嚴的會場上高喊“阿扁下臺!”令陳水扁尷尬萬分。
          鑒于已安排的國父紀念誕辰大會將邀請“五院院長”和所有“立委”參與,而國親“立委”又早已表示要像“國慶大會”一般地嗆聲,陳水扁在民進黨的支持下,以避免尷尬為由,趁機宣泄心中的郁悶和不滿,并進一步切割孫中山和臺灣的關(guān)系。
          民進黨執(zhí)政團隊在陳水扁2000年當選執(zhí)政后,不時敲響臺獨門框,先喊出“一邊一國”、“統(tǒng)獨公投”,繼而研擬“廢(除國)統(tǒng)(綱領)”,直接碰觸“四不一沒有、維持(臺海)現(xiàn)狀”的承諾,至近日高調(diào)喊出“推動新憲”等直接推動法理臺獨的主張,更向“去中國化”逐步進發(fā)――國民黨1949年到臺灣后就一直強調(diào)“中華民國”由“國父”孫中山在1912年創(chuàng)建,并一方面堅守本身為中華文化的道統(tǒng),另一方面則沿用中華民國1947年通過的憲法法統(tǒng),以孫中山創(chuàng)設的三民主義為憲法基礎。
          孫中山,幾近是臺灣連結(jié)大陸的臍帶,也成為臺北自視為延續(xù)其政權(quán)的重要圖騰。半個世紀以來的臺灣島上,到處都是孫中山銅像、到處都矗立著以孫中山為名的建筑物,每個縣市里都有中山路,學校里,孫中山的“國父思想”和“三民主義”,是每個學生必須修讀的“顯學”,各大學也均設立三民主義研究所,以至于參與各項正式大會,都要先念“總理遺囑”(注:孫中山曾任國民黨總理),要向?qū)O中山畫像行三鞠躬禮。孫中山的一些言論,還有他書寫的一些中國古文,臺灣民眾從小就烙在腦海里,隨口就可背誦。
          
          把孫中山編入另史
          
          過去的臺灣鈔票上,印的不是蔣介石就是孫中山的肖像,很多人都把鈔票說成是“孫中山”,逢年過節(jié),有人就會開玩笑說:送我“孫中山”就好了。意思是不要送些沒有實用價值的禮品,倒不如實在點,送鈔票就行。
           對于臺灣,孫中山不但擁有圖騰的地位,不但是人人腦海里的重要記憶,還深具現(xiàn)實意義。
          民進黨自6年前走上地區(qū)執(zhí)政舞臺后動作頻頻,刻意透過各種措施,推行所謂的“去中國化”。陳水扁上任承諾不改“憲法”、不改“國號”,便先從孫中山的圖騰地位著手。
          前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教授葛永光3年前在一篇文章里,綜論民進黨執(zhí)政后的措施時慨嘆說,“去中國化”,就是告別孫中山。他說:“從李登輝時代開始,紀念國父誕辰的意義就已逐漸扭曲,心中的傷感就已日漸沉重,如今民進黨執(zhí)政,更覺民進黨的目標就是‘告別孫中山’……”
          就以最具現(xiàn)實意義的貨幣肖像為例,臺灣金融管理機構(gòu)2004年公布新版臺幣圖案,本來只是平常舉措,卻引起媒體的重視。原來,稍具政治敏感的人都會發(fā)現(xiàn),新改版的臺幣圖案中,除了面值一百元的紙幣外,其他面額的臺幣都取消了原來的孫中山肖像,取而代之是紅葉、花鳥圖案。民進黨政府在2004年“總統(tǒng)選舉”之前,悄悄地在臺灣民眾最貼身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中,“送”走了孫中山。
          數(shù)年之內(nèi),不少樹立在公眾面前的孫中山肖像也被移走了,校園內(nèi)的“國父思想”、“三民主義”課程,多數(shù)被刪除;各院校內(nèi)過去十分搶手的三民主義研究所逐漸消失,全臺灣學府內(nèi),再也找不到將孫中山思想列為學術(shù)研究主科的場地了。
          
          孫中山思想不再是臺灣的顯學,更重要的是,民進黨政府2004年年底公布的新歷史課程綱要中,竟增列“臺灣現(xiàn)代史”部分,卻把孫中山編往“中國史”,引起社會的高度質(zhì)疑:臺灣向來稱孫中山為國父,以民國紀年的臺灣照說是中華民國政權(quán)的延續(xù),然而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卻并未被歸入所謂的臺灣史,這究竟是什么邏輯?
          “教育部長”杜正勝當時作出解釋時,呼吁社會“不要過分解讀”。他說:“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在1912年,那時候臺灣仍然在日本統(tǒng)治之下,所以這么分類沒有錯! 杜正勝這段說辭似是而非。當時頒布的新歷史課程綱要中,還把臺獨分子視為二次大戰(zhàn)后重要文件、揭橥“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舊金山條約與中日合約列入教材,取代臺灣多年來教導、倡議“日本戰(zhàn)敗后歸還臺灣于中華民國”的開羅宣言,正顯示民進黨政府重塑孫中山先生的歷史位置,本意是要通過篡改歷史,凸顯孫中山創(chuàng)建的中華民國與臺灣沒有關(guān)系,加上臺灣自從二次大戰(zhàn)結(jié)束脫離日本統(tǒng)治后,從來未接受中華民國統(tǒng)治,于是臺灣根本就不屬于中華民國!
          歷史,橫看成嶺側(cè)成峰,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唯篡改歷史,罔顧歷史事實,卻是黑白是非的問題。將孫中山領導革命及創(chuàng)立中華民國的歷史過程,與臺灣近百年的歷史完全切斷,根本是有意在簡略的史觀中,將臺灣推向獨立的地位,并通過對孫中山的歷史論述,將扭曲的事實灌輸給莘莘學子。無疑,臺灣當局切斷孫中山與臺灣之間的種種記憶和關(guān)系,是想達到“去中國化”的目的。
          
          從“中山路”到“渭水路”
          
          在臺灣生活過一段日子的人會了解,孫中山的影子仍然籠罩著臺灣社會的各個角落,但其離開臺灣民眾的現(xiàn)實生活越來越遠。孫中山始終是連接兩岸最有力的符號,一直在島上推動“去中國化”陰謀的政治人物不斷通過符號性的操控、歷史的重新詮釋以及復雜利益的糾纏,將孫中山與臺灣近代史割裂,從而切斷兩岸關(guān)系。針鋒相對,島上一些政治人物則力挽本土化狂瀾,重新連結(jié)孫中山與臺灣的關(guān)系。
          當“前總統(tǒng)”李登輝的臺獨陰謀在當年以國民黨主席身份執(zhí)政期間逐步暴露時,國民黨內(nèi)的少壯派以孫中山思想為創(chuàng)黨精神,并端出孫中山的真跡,作為新黨黨徽。
          民進黨6年前踏上執(zhí)政臺階后,被視為泛藍三大在野黨的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就在孫中山誕辰紀念日,一起舉行 “紀念國父誕辰及護憲救臺灣團結(jié)大會”;當時的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便以孫中山的名言來鼓勵在場人士!案锩形闯晒,同志尚須努力!”讓國民黨從敗選后的頹喪意志中,展現(xiàn)出空前的振奮和團結(jié)。
          想不到的是,竟有民進黨人第二天走進法院,聲稱要狀告連戰(zhàn),因為他引用的那句“革命尚未成功”,擺明是“鼓動革命”,涉嫌“叛亂”!
          現(xiàn)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去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jié)的紀念文告中,以大篇幅重新整理孫中山與臺灣的關(guān)系,肯定辛亥革命對臺灣的意義。還特別調(diào)侃“臺獨”,說:“那些稱中華民國為‘外來政權(quán)’的人似乎并不熟悉這一段臺灣歷史,不了解臺灣前輩本來就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推動者和捍衛(wèi)者!”
          從李登輝開始,一直到民進黨執(zhí)政6年,其間只有短短的18年,然而,臺灣社會“去中國化”的陰霾卻不能輕視。比如主張統(tǒng)一的聯(lián)合報和中國時報,數(shù)十年來閱讀率在臺灣一直位列榜首,前年竟突然轉(zhuǎn)變,由臺獨色彩濃厚的自由時報奪得。
          再比如,位于臺灣東北角的宜蘭縣前年要開通一條臺北宜蘭高速公路,被命名為“中山路”。同是馬英九,卻率領國民黨的“縣議員”,加入一項聯(lián)署,要求這條通過有“臺灣孫中山”之稱的蔣渭水故鄉(xiāng)的公路,易名為“渭水路”,擺明是刻意標榜本土性。
          北宜高今年年中通車,如馬英九所愿易名為“渭水路”。從“中山路”到“渭水路”,表面上,這是本土路線的勝利。馬英九再受批評,人們指責他只求選舉勝利,根本只是個現(xiàn)實政客。而真正了解選舉政治的人卻會明白,馬英九的做法,其實只是面對選舉政治的現(xiàn)實舉措。
          從“中山路”到“渭水路”,雖然只是一個高速公路名稱的變更,卻反映著孫中山在臺灣的地位,仍然在細部角力之中。

        相關(guān)熱詞搜索:中山 誰在 移走 誰在移走中山像? 定格在中山路和中山像上 中山北站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