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抗戰(zhàn)勝利日到底是哪一天?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我這兩天一直沉浸在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的復雜心境里,沒料到8月15日晚看鳳凰衛(wèi)視,程鶴麟突然提出“抗戰(zhàn)勝利日到底是哪一天”的問題,著實讓我吃驚不小。
難道我們的領導人、政府、媒體、民眾、團體,“八一五”的慶;顒佣及讶兆痈沐e了?
程鶴麟說,抗戰(zhàn)勝利日應當是9月3日而非8月15日。他的依據是:
一、1945年9月2日,在美國“密蘇里”號巡洋艦上,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日本無條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國政府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確認;
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中國舉國歡慶,當時的國民政府確定這一天為紀念日。
二、新中國成立后,九三也是法定抗戰(zhàn)勝利日。如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fā)表《政務院規(guī)定九月三日為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的通告》。通告指出:每年9月3日,全國人民應對我國軍民經過偉大的八年抗日戰(zhàn)爭和蘇軍出兵解放東北的援助而取得對日勝利的光榮歷史行為紀念。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修訂發(fā)布的《全國年節(jié)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五條也規(guī)定,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zhàn)紀念日、九三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jié)、護士節(jié)、記者節(jié)、植樹節(jié)等其他節(jié)日、紀念日,均不放假。
三、程鶴麟特別指出,“八一五”是日本天皇宣布日本“停戰(zhàn)”日。日本天皇在詔書中用的是“停戰(zhàn)”而非“投降”,這也是日本至今不承認投降而只是說“終戰(zhàn)”的根據之一。而“九三”日本則是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重申“九三”抗戰(zhàn)勝利日在當前日本對二戰(zhàn)態(tài)度模糊的情況下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四、程鶴麟“順便指出”:中國民主黨派“九三學社”就是因紀念抗戰(zhàn)勝利而改名的。
聽了程鶴麟的話,我恍然記起,小時候都是將“九三”作為抗戰(zhàn)勝利日來紀念的。但什么時候這個日期變成“八一五”了呢?沒有印象。
今天(8月16日)一上班,我趕緊上網查看,果然網上對抗戰(zhàn)勝利日到底是“八一五”還是“九三”有頗多的爭議和討論。但我看這些討論沒有必要,因為國家早已將“九三”定為抗戰(zhàn)勝利日。
但問題來了:這樣一個明確的日期,為什么會出現(xiàn)混亂?
再一聯(lián)想,其實中國的許多重要節(jié)日的準確日期,都有混亂。如: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日到底是哪一天?現(xiàn)在大家都在“七一”慶祝,但早有黨史專家提出應是七月二十三日。現(xiàn)在大家也都承認是七月二十三日是準確的,但好象無人愿意改正。
北大的校慶到底是哪一天?北大現(xiàn)在是將“五四”規(guī)定為校慶,但北大正式成立于1898年的12月17日。一直到1950年,北大都是將12月17日作為校慶日的。
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和北大的生日會出現(xiàn)與事實不符的現(xiàn)象呢?
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紀念日,是毛澤東于1938年5月提出來的(此前似乎中國共產黨不怎么把自己的生日當回事)。他在《論持久戰(zhàn)》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人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捌咭弧弊鳛辄h的生日,最早見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當時中共中央發(fā)出了《關于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戰(zhàn)四周年紀念指示》。指示說:“今年七一是中共產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據地應分別召集會議,采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并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這是以中共中央名義作出的把“七一”作為黨的生日進行紀念的第一個文件。
北大的情況,卻一時無人能說清楚。后據陳平原教授考證,是1951年,當時北大的湯用彤副校長建議把北大校慶改為5月4日。他認為現(xiàn)在的校慶時間(12月l7日)臨近期末,師生都很緊張,不宜搞大的活動。湯的話,不見于北大的正式文件,但可與流傳在北大人口中的另一種解釋相印證:十二月中旬的北京,已經進入冬季,天寒地凍,校友往返不方便,不若春暖花開的“五四”,返校、踏青兩不誤。于是,不能隨意更改的校慶,竟被如此輕而易舉地更改了。
為什么毛澤東要將中共的生日改成七月一日,人們已經無從查考。按說,毛本人是黨的一大的參加者,1938年較之1921年,年代也非久遠,毛對其召開的日子應當是清楚的。但他一言既出,中共的生日就提前了二十多天,但竟無人表示異議,就更為奇怪。因為當時乃至其后一大親歷者頗有人在。對此的解釋,也只好是領袖信口一說,全黨便將錯就錯了。
北大的情況,則有更復雜的背景。對于北京大學來說,1951及其后幾年,確實是北大大轉折的緊要關頭:院系調整,遷居燕園,禮聘蘇聯(lián)專家,開展了對法學院長周炳琳以及英語系教授朱光潛的連續(xù)批判,并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贊揚,這些都預示著其發(fā)展方向,難怪時人津津樂道“新北大”。北大確實由此進人了一個新的時代,作為標志,改變校慶紀念日,似乎順理成章——這才能解釋湯副校長的提議如此迅速地付諸實施,且末見任何公開的異議。還有一個說來令人啼笑皆非的緣故:北大的生日竟與曾任北大校長的胡適的生日為同一天。而胡適在解放后是被當做資產階級反動文人被批判的,并且掀起了一場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陳平原先生說:“當然,為了撇清與胡適的關系而修改校慶紀念日,未免顯得太小氣了點;可附著在‘思想改造’這桿大旗上,可就理直氣壯了。直到現(xiàn)在,我沒有發(fā)現(xiàn)從‘政治正確’角度闡述修改校慶紀念日的文字;
即使有,估計也不會談及胡適的生日問題。可這不便明言的‘苦衷’,對當事人來說,或許并非無關緊要!
一個組織或機構的誕生日,說它重要吧,極其重要,說它不重要吧,也不甚重要?磥碇泄埠捅贝鬀]有把它當回事。從這里我們就看出了某些人的一種對于歷史真實的態(tài)度,他們要么對歷史不認真,稀里糊涂,人云亦云,以訛傳訛,那些掌握真相的人也不屑于或不敢于說出歷史的真相。比如遵義會議的參加者到底有誰,到底是多少人,到現(xiàn)在都是個謎。要么以為歷史是一團泥,可以任憑后人或當權者隨意揉捏。比如遵義會議到底是否確立了毛澤東的全黨領袖地位,西路軍到底是執(zhí)行黨的命令還是張國燾另搞一套。
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呢?
二十多年前,我還在甘肅工作。甘肅河西走廊地區(qū)還有當年紅軍西路軍的許多幸存的老戰(zhàn)士流落于民間。他們幾十年來因為黨中央不承認西路軍的地位,因此在遭受了解放前國民黨和馬步芳匪軍的殘酷迫害后,在共產黨執(zhí)政后,仍然過著衣食無著的貧困生活并在政治上被歧視,他們的生活狀況和政治地位,還不如當土生土長地的窮人。
我們再來看北大。號稱中國第一學府的北大,居然連自己的生日都給篡改了,而且至今不予更正。北大這些年來的沒落和不堪,從此不也可以找到一個答案么?
但歷史就是歷史,其真相即使一時被篡改,也終有還其本來面目的一天――雖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西路軍的歷史是一個例子。同時我想到,對自己歷史不尊重的人,要求別人尊重歷史,恐怕也不那么理直氣壯。而你又怎么能指望別人尊重你的態(tài)度呢?
話又說回來,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的準確的、合法的日期,是一個太簡單的事,態(tài)度稍微認真一點,就不會鬧笑話。如果連這個問題都出了混亂,那我就真不知該說什么好了。
相關熱詞搜索:哪一天 抗戰(zhàn)勝利 王霄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