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年:賀劉緒貽先生95華誕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下面是筆者賀《劉緒貽先生95華誕》電文,5月6日已經(jīng)通過電子郵件發(fā)給劉緒貽先生和中國美國史研究會2008年武漢年會。
劉緒貽先生95華誕慶賀會并請轉
劉緒貽先生:
值此劉先生95華誕之機,請接受您的學生來自大洋彼岸的由衷祝賀,祝愿您健康長壽、闔家幸福,諸事順遂。
今年5月13日是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享譽海內外的中國美國史、社會史研究界造詣很深的著名專家、武漢大學劉緒貽教授九十五華誕。先生在迄今我國美國史學界年齡最長,一直筆耕不綴,領航學術前沿,與時俱進,晚年用電腦撰寫文章,用電郵學術交流,令后學敬佩不已。劉先生的健康長壽是我國美國史研究界的幸事。
我最早認識劉先生在1978年5月武漢舉行的中國美國史研究工作籌備會議上,迄今已經(jīng)整整30年。這是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和中國美國史研究成長和發(fā)展的30年。30年來的學術實踐和美國史研究會活動表明,劉先生的學術成就及其學術思想和道德文章,對我國美國史研究有著重要影響,研究劉先生的學術道路將有助于中國美國史研究快速而健康地發(fā)展。劉先生是我國美國史學界的寶貴財富和美國史研究者學習的榜樣,我們有劉先生這樣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專家學者而感到驕傲。
1979年,劉緒貽和黃紹湘、楊生茂等老一代中國美國史專家一起在武漢大學組織成立了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從此,我國的美國史研究開始了新時期,三十年來,中國美國史研究的發(fā)展是和以劉緒貽、黃紹湘、楊生茂等先生為代表的老一代美國史專家辛勤耕耘和指導分不開的,他們親自培養(yǎng)的一批中青年美國史研究骨干已經(jīng)成為和美國史研究的學術帶頭人和中國美國史研究會的領導核心。劉先生領導的武漢大學美國史研究團隊在20世紀晚期發(fā)揮了我國美國史研究的排頭兵作用,雖然武漢大學在90年代痛失美國史博士學位點授予權,武漢大學的美國史研究的發(fā)展受到嚴重影響,富有學術創(chuàng)新實踐和許多學術成果的劉先生沒有博導頭銜,但是這些無損于劉先生的崇高學術地位,他一直受到學術界的高度尊敬,劉先生依然積極活躍在美國史研究領域,他對于美國史研究貢獻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關于羅斯福新政和當代美國史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成果,成為中國美國史學界的寶貴財富。
中國美國史研究會的成長傾注了劉先生多年的心血,在劉先生的卓越領導和精心組織下,秘書處在武漢大學時期做了大量的有目共睹卓有成效的工作。劉先生在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初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核心領導的作用,由于眾所周知的非學術因素,秘書處被迫由武漢遷往南開,盡管劉先生主持的武漢秘書處終止了運轉,我作為新一屆秘書長深深感受到先生對于研究會工作始終如一的無私奉獻。在理事會長期的共事中,我直接感受到先生的以身作則、不計報酬、積極服務、不爭名利、踏實干事、照顧大局的胸懷和優(yōu)良作風,值得我們新時期中青年領導班子認真學習身體力行。
劉緒貽先生和楊生茂先生作為總主編、鄧蜀生先生為責任編輯組織領導編撰了6卷本的《美國通史》,凡20年三代學人的共同努力,成為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和中國美國史學界美國史研究領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志性成果,其中劉緒貽先生親自領銜主編的第五卷《富蘭克林·D·羅斯福時代 1929-1945》及第六卷《戰(zhàn)后美國史 1945-2000》,成為中國的當代美國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劉先生還和武漢大學美國史專家一起組織和親自翻譯了許多美國歷史譯著,編著美國研究詞典,培養(yǎng)美國史專業(yè)研究生,對中國美國史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劉緒貽先生十分關心中國美國史研究的發(fā)展, 關懷后學的成長,他積極鼓勵和推薦年輕學者走向海外跟蹤研究美國史。劉先生作為《美國歷史雜志》(JAH)的中國特邀編輯和楊生茂先生一起做了許多工作,自1992年以來迄今劉、楊和我三人聯(lián)名一致,向《美國歷史雜志》推薦了中國學者研究美國的博士學位論文百十篇、著作二三百部,學術論文上千篇,這對于美國和世界各國的美國史研究者了解我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美國史研究成果,有著積極的作用。劉緒貽先生和楊先生一樣,對于這件工作采取了極其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如對于譯文的一絲不茍,對一票否決權和保密原則的堅決信守,對工作進度的積極配合,對國際合作中我方的自主立場的堅決維護,對我輔助他們工作的全力支持,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我現(xiàn)在手中保存著劉先生給我的幾十封親筆信清楚地顯示了這一進程。
近年來,劉先生和我一直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從他的電子郵件和電話中,我始終感受到這位學術老人對于祖國命運和前途、政治民主化和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進程的深度關注,對于封建影響和學術腐敗的深痛惡絕,對于社會問題的觀察細致入微,對于青年學子關懷備至,對于科學發(fā)展觀的深邃見解。他是一位憂民、憂國的始終站在理論前沿跟蹤社會實踐,胸懷人民、服務人民奮斗不息的學者。我們的學術隊伍中以有這樣的學者而深感自豪。
劉先生,請多多保重!身體健康是學術生命延續(xù)的前提,再次祝愿先生健康長壽。
2008年5月6日晚(美國東部時間)于美國Danbury, CT,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