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紅注射液配合康復療法治療腦梗死78例
發(fā)布時間:2018-06-24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摘要:目的 觀察丹紅注射液配合康復療法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符合入選標準的13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丹紅注射液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康復療法,觀察比較治療前后NIHSS 評分、FMA和BI評分的變化及總有效率。結(jié)果 ①治療14 d后,觀察組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②治療后FMA和BI評分均明顯升高,觀察組升高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③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9%明顯高于對照組66.7%(P<0.05)。結(jié)論 丹紅注射液配合康復療法用于腦梗死,可促進神經(jīng)缺損功能的恢復,改善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臨床療效滿意。
關鍵詞:腦梗死;丹紅注射液;康復療法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8)02-0053-02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神經(jīng)內(nèi)科常見疾病,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是其主要病理改變,主要表現(xiàn)為頭痛、眩暈、短暫性肢體麻木、偏癱和失語等癥,病約占腦血管疾病的78.9%[1],并且發(fā)病率、致殘率及復發(fā)率均較高,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病種之一。CI的主要治療目標不但要積極搶救患者生命以減少病死率,而且還要盡最大努力減輕患者神經(jīng)功能損害以減少致殘率。目前,康復功能訓練在恢復CI患者運動功能性殘疾方面療效顯著。報道顯示,丹紅注射液在改善CI患者神經(jīng)功能損害方面有一定的作用[2]。本研究對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間在本院治療的78例CI患者在康復訓練療法的基礎上配合丹紅注射液治療,臨床效果令人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在本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腦梗死患者159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3],并經(jīng)過透露CT和MRI證實;(2)患者年齡40~72歲,發(fā)病時間在48h以內(nèi);(3)無溶栓指針者;(4)均同意全程參與本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外傷性腦梗死患者;(2)頭顱CT顯示腦出血或者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3)合并急性后循環(huán)缺血;(4)本研究之前曾有腦血管疾病后遺癥、或者神經(jīng)運動系統(tǒng)疾病導致肢體功能障礙者;(5)嚴重心肺肝腎及血液系統(tǒng)疾;(6)因智力、聽力障礙或者依從性差不能配合康復訓練和治療者。(7)對治療藥物過敏者。根據(jù)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最后共有138例患者納入本次研究,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78)和對照組(n=60),其中,觀察組男45例,女33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為(56.3±9.1)歲。對照組男39例,女21例,年齡42~72歲,平均年齡為(57.2±9.3)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基礎治療 常規(guī)心電監(jiān)護、吸氧,完善三大常規(guī)、肝腎功能,電解質(zhì)、頭顱CT、MRI、頸部血管彩超等檢查,并給予抗血小板聚集、監(jiān)測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以及對癥治療。
1.2.2 對照組 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行康復功能訓練。具體方法:(1)訓練平衡能力:主要包括坐位平衡訓練,站立平衡訓練和步行時平衡訓練,訓練時目視前方,雙手平舉,抬頭挺胸,使身體左右、上下保持平衡,每次5~10 min,每日3~5次;(2)患側(cè)肢體主被動康復訓練:主要是活動四肢各個關節(jié),按照由近端向遠端、幅度由輕到重的秩序進行;(3)床上運動:主要進行主被動的肌力訓練;(4)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包括穿衣、吃飯、刷牙、梳頭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康復訓練均在康復醫(yī)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逐步推進。
1.2.3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同時給予生理鹽水250 mL加丹紅注射液(山東丹紅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 Z20026866)40 mL靜脈滴注,每日 1 次,連續(xù)應用 2 周。
1.3 觀察指標
1.3.1 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定 2組患者分別在治療前、治療7 d和14 d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4]對神經(jīng)功能障礙進行評定,由具有副主任醫(yī)師職稱的同一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師完成,分值越低,表示神經(jīng)功能恢復越良好。
1.3.2 運動功能評定 運動功能采用改良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xiàn)MA)評定,分值越低,表示運動功能障礙越嚴重。
1.3.3 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 Barthel 指數(shù)(Barthel Index,BI)進行評定,記分為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療效評價 按照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評價臨床效果,分為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無變化和惡化5個等級。具體參照文獻[5]進行?傆行=(基本痊愈+顯著進展+進步)/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治療前后2組患者NIHSS評分變化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7d后,NIHSS評分變化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4d后,觀察組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FMA、BI比較 2組患者FMA和BI評分在治療前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后,F(xiàn)MA和BI評分均明顯升高,觀察組升高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14d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9%,對照組為66.7%,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