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900字議論文:常存憂患之心] 常存憂患之心

        發(fā)布時間:2018-09-14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高中作文網(wǎng)權(quán)威發(fā)布高三900字議論文:常存憂患之心,更多高三900字議論文相關(guān)信息請訪問高中作文網(wǎng)。

        古人有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敝敝两袢,這句話仍為一句至理名言為世人傳承。而又有誰能真正做到。憑借一己之長,便高枕無憂,安于享樂,而卻毫無憂患之心,無疑自取滅亡。
          古有神童仲永,寫字作詩信手拈來,一時人們爭相求之,而其父卻毫無憂患之心,以仲永之詩作換取銀兩,而“不使學(xué)”,其年長,才氣漸減,“不能稱前之所聞”,及其成人,“泯然眾人矣”?梢,上天賜予仲永常人之不及的聰慧,而他和他的父親卻沒有任何憂患意識,最終跌倒在自己的優(yōu)勢上。
          反之,一代至圣孔仲尼,生來為常人,無任何優(yōu)勢,并且要面對家族沒落的現(xiàn)實,而他卻勤奮刻苦,博覽群書,周游列國以求教,以“學(xué)無止境”勉勵自我。他深知上天沒有賜予他任何多于常人的優(yōu)勢,于是常常自勉,每日三省其身,“學(xué)而時習(xí)之”,學(xué)思并存之理長存于心。那一根根燃盡的蠟燭,那一個個漫漫長夜,那一頁頁翻過的書柬,造就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千古一人:孔子。
          然而,憂患之心不僅是對個人的告誡,更是治國之道。
          清朝無疑是缺乏憂患意識的典型。清朝前期的“康、雍、乾”盛世,使之過于自滿,自以為天朝上國,以為維持有先天優(yōu)勢,便可將“蠻夷”之國踩在腳底。但夢總是要醒的,西洋火炮的一聲震響震碎了清政府的美夢。軟弱無能將遼闊疆土拱手相讓,閉關(guān)鎖國將大好河山毀于一旦。
          今日之中國,今日之青年,如不存憂患意識于心,又如何能長存,只怕又會步入清朝的后塵。
          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便深諳又換知道,雖然他在詩作方面已大有成就,成為宋詞豪放派代表,他卻沒有就此止步,書法繪畫方面鉆研,廢寢忘食,不舍晝夜,將竹畫得栩栩如生,至于“胸有成竹”的地步。
          王羲之亦是,即使書法已經(jīng)爐火純青,但他仍不斷練習(xí),將家中的一譚清水燃為墨色,最終達到“入木三分”之境地,他不懈的追求與勤奮練習(xí)使它成為千古書法大家,僅留下千古絕唱“蘭亭序”,引無數(shù)風(fēng)騷瞻仰求之,后人晚輩望塵莫及。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面對卻顯示,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唯恐出現(xiàn)差錯;而面對優(yōu)勢,我們往往自以為是,忘乎所以,最終跌倒在自己的優(yōu)勢上。
          人生之路漫漫,吾輩應(yīng)常存憂患之心,進而上下求索。

        相關(guān)熱詞搜索:高三900字議論文:常存憂患之心 高一900字議論文 高三議論文800字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