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大班混合型教學模式
發(fā)布時間:2019-08-08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 要:《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作為一門面向大學本科生開設的公共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國情國史教育的重要功能。針對教材內容、課程特點,建議采用大班混合型教學模式,通過組建“個人-小組-自然班-大班”的教學主體、依托歷史人物研究與實踐項目的實施,落實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增強大班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歷史人物;評價;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4-000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01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四門必修課之一,主要講授中國近代以來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tǒng)治、實現(xiàn)人民解放的歷史, 幫助學生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道路等內容!毒V要》是一門史論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對學生來說具有“亦舊亦新”“基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層面”等特點,因此,如何實現(xiàn)和中學歷史教育的有機銜接,提高其教學有效性顯得十分重要。
一、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挑戰(zhàn)呼吁新的教學模式
。ㄒ唬┙虒W現(xiàn)狀中存在“三大困惑”
1.教材統(tǒng)編,內容存在“三大重復”,增加了授課難度。所謂“三大重復”,是指與中學歷史知識的大面積重復,與歷史題材影視劇的重復,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有些章節(jié)內容非常接近,只是闡述角度不同。
2.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還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影響教育效果的實現(xiàn)。部分學生對中國近現(xiàn)代的歷史史實沒有新鮮感,甚至存在固有的偏見;部分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整個課堂教學設計不感興趣,缺乏共鳴;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沉溺玩手機等各種娛樂,對課程的講授不關心。
3.教學課時少與內容繁雜的矛盾。目前,《綱要》課程按照教學計劃只有32個學時,而中國近現(xiàn)代史時間跨度大、內容十分龐雜,分為上、中、下三編。盡管教材脈絡清晰、重點突出,但專題較多,邏輯性和理論性較強,在有限的時間里要史論結合、體現(xiàn)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的統(tǒng)一、歷史知識和思想教育的統(tǒng)一,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二)大班授課存在諸多不足
當下的中國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多采用100 人左右的大班授課。人數(shù)多、空間大,大班課堂教學在實際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足,如課堂秩序差、氛圍凝重壓抑、質量難以控制等。
盡管從“05新方案”開設以來,很多教師進行了教學研究,但大多數(shù)教師還只是著眼于具體教學方法的改革,提出運用專題講授法、互動式教學、多媒體教學、“紅色經(jīng)典”教育、討論法、歷史人物評價法等方法來改善教學的質量。尤其是近幾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起源于美國的翻轉課堂在我國學術界受到了普遍關注。很多學者結合中國教育的實際情況,從不同學科的角度構建了翻轉課堂的不同教學模式,探究其本土化發(fā)展。
教學過程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是學生主動學習和建構的過程;趥鹘y(tǒng)教學存在的問題,《綱要》課程的教學改革需要吸收翻轉課堂“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通過“課前學習,課上討論”,幫助學生將“知識”內化為“能力”,打破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強化“以能力為核心”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理念,采用大班混合型教學的模式。
二、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大班混合型教學模式
吸收翻轉課堂的優(yōu)點,結合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實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大班混合型教學模式,促進大班混合型教學模式的推廣,最終增強大班課堂的教學效果。
。ㄒ唬┐蟀嗷旌闲徒虒W模式的理念
大班混合型教學模式是在大班授課的基礎上,通過組建“個人—小組—自然班—大班”混合型教學主體,依托慕課教學資源與手段,以團隊項目的實施為重點,充分體現(xiàn)“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以推進實現(xiàn)大班課堂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
。ǘ皞人—小組—自然班—大班”的大班混合型教學模式
《綱要》課程的重點是要提高學生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分析歷史和社會現(xiàn)實問題、評價歷史人物、辨別歷史是非;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進行社會性實踐活動的能力。通過組建“個人—小組—自然班—大班”混合型教學主體,依托團隊項目,能夠激發(fā)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提高團隊分工與協(xié)作能力。
1.學生登錄在線課程中心選擇課程學習。在線課程中心由任課教師團隊集體建設,依托在線課程網(wǎng)站,建設慕課。拍攝、上傳教學內容的視頻,建設在線測試題庫等。學生在在線課程中心網(wǎng)站點擊課程進行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由學生個人選擇實施。
2.每個班級組建6個學習小組,每組6-8人,結合教師布置的團隊項目開展團隊學習、研究與實踐。在團隊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組長作為第一負責人,填寫團隊項目實施表格,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課題討論、分工與協(xié)作。每個團隊項目都要有計劃、有指導、有記錄。團隊項目包括兩個。一是理論研究——歷史人物評述。歷史人物主要包括林則徐、洪秀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康有為、梁啟超、嚴復、慈禧、孫中山、黃興、袁世凱、秋瑾、蔡元培、魯迅、陳獨秀、李大釗等。要求學生以團隊的方式分工,選擇一個歷史人物進行深入研究;在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進一步閱讀相關歷史人物的傳記,搜集其著作、言論,了解同時代人以及后人對該歷史人物的評價,最后得出小組的評價結論;制作教學課件、準備好發(fā)言講稿,在討論課的時候在課堂上展示。二是實踐項目,主要包括:家鄉(xiāng)紅色旅游開發(fā)與利用現(xiàn)狀的調查;革命老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狀況報告;家鄉(xiāng)農民收入調查;寧波市歷史遺跡調研;鎮(zhèn)?诤7罋v史紀念館實地考察;名人故居實地考證等選題。在確定選題后,要求學生以團隊的方式到相應的地點進行實地考察、調研,進而撰寫調研報告、制作課件、準備發(fā)言稿,在課堂上展示和匯報。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