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紐約》(六):紐約時間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編者按:在美國的外面看美國時,它就像一個萬花筒,色彩繽紛又讓人眼花繚亂。 中國前駐紐約大使銜總領事張宏喜的著作《相知紐約》,以自己的親歷,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外交官視角中的中美關系和并不神秘的外交工作。
書中不僅有工作細節(jié),更有很多動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紐約紛繁蕪雜的各種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脈絡依稀可見。該書內容與本刊曾經連載,且被一路叫好的文章《美國白宮新聞發(fā)布廳里的故事》和《聯(lián)合國見聞――揭開安理會的神秘面紗》有異曲同工之妙。該書是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我當大使系列》叢書之一,F(xiàn)節(jié)選其中部分章節(jié),與讀者分享。
我的猶太人朋友
紐約有兩百多萬猶太人,是以色列之外猶太人居住最集中的地方。紐約猶太人的經濟實力雄厚,政治影響很大,媒體也掌握在他們手中。我的猶太人朋友不少,基辛格先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猶太人朋友的團結精神是所有移民中最好的,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也有不同教派,有集中生活在布魯克林區(qū)的最保守、最虔誠,出門仍戴高的黑色禮帽和穿黑大袍、留長胡須的猶太人,也有與其他美國人同化,不再受任何猶太人習俗及宗教約束的猶太人。他們也有很多組織,在與他們的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中間也有分歧、矛盾與競爭,但在大的問題上他們能一致對外,特別是在爭取猶太人在美社會地位和支持以色列問題上,表現(xiàn)得相當一致。沒有聽說他們之間互相攻擊的。所以我多次在講話中建議華僑華人要學習猶太人的團結精神。
猶太人的精明能干是公認的。紐約的猶太人是不同歷史時期,從世界各個地方來到這里的,他們曾經歷過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階段,有些是赤手空拳來到美國的,達到今天的地位和成就很不容易,值得其他民族羨慕和敬佩。
我所接觸的猶太人普遍對中國友好,曾一再對我講“二戰(zhàn)”時中國如何保護他們的同胞,說當全世界各地都在迫害猶太人時唯有中國保護了他們,對此抱著感恩的心情。他們還常講“二戰(zhàn)”時猶太人在上海的情況,在開封的猶太人的歷史,等等。連他們的小學生都知道這些事。
他們在文化上同我們有共同點,重視家庭,重視后代教育。他們辦了好多所自己的學校,有的歷史悠久,規(guī)模不小。除使用一般學校的教材外,他們還有教授猶太民族傳統(tǒng)的教材。龍年春節(jié)時我曾參觀過的一所猶太學校的小學生給我和夫人寄了好多他們自己制作的祝賀我們春節(jié)的賀卡,使我和夫人非常感動,從中也可看出這些孩子的教養(yǎng)。
2000年4月10日,他們?yōu)榧o念“二戰(zhàn)”中遇害的猶太族同胞,舉行宗教儀式,這還是我第一次參加佛教之外的宗教儀式。在這次儀式上,講演者用極為感人的聲調講述猶太人在“二戰(zhàn)”時所經歷的種種苦難,真是一次極為成功的本民族傳統(tǒng)教育。我們有政治思想工作,他們沒有政治思想工作,他們所取得的思想教育成果是哪里來的?原來就是這樣來的,這就是他們的政治思想工作。但他們的辦法比我們的吸引入、打動人,能使聽者如癡如醉和愉愉快快地接受。他們的講演之出色令我敬佩,這次宗教儀式活動給我留下極深印象。我們可否從他們那里得到一些啟發(fā)呢?
有一點我不能茍同很多紐約猶太人朋友的立場和觀點,那就是在以巴沖突問題上,他們不能接受我們不贊成以暴抑暴的觀點,強烈要求我們站在以色列一邊。由于他們在美影響很大,以實力為后盾游說美國國會十分成功,美國國會絕不會通過不利于以色列的議案,可以說美國偏袒以色列就是他們活動和施壓的結果。我看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缺乏大智大勇。他們不去想一想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人民和國家不贊成以色列的一些做法而同情巴勒斯坦,他們不大理解要把極少數同絕大多數區(qū)分開來,要爭取團結絕大多數的道理。全世界同情巴勒斯坦是同情該同情的地方,對其中的極端分子是不同情的,對恐怖分子更是堅決反對的。但我們的猶太人朋友具有那么聰明的頭腦,卻硬是在這個地方拐不過彎來,很難說服他們,沒辦法,求同存異吧。當然,無論是在以色列還是在海外的猶太人中都不乏具有長遠眼光的智者,被極端分子暗殺的拉賓總理就是他們的代表人物,可惜他們現(xiàn)在不是多數。
我認為,偏執(zhí)的宗教情緒和狹隘的民族情緒可能就是以巴雙方走不出目前災難的重要原因。但愿耶和華(猶太教的最高神,現(xiàn)在有人主張應翻譯為雅赫維)和真主(伊斯蘭教的最高神)保佑我們的中東兄弟早日感悟,盡快實現(xiàn)和解。
目擊“9?11”事件
9月11日是我二兒子的生日,本打算晚上擺出蛋糕慶祝一番,因為他晚上有課,就在早飯時切蛋糕過了生日。之后我去辦公室上班,他駕車去學校。
一到辦公室我就聽到當天的警車笛聲特別刺耳,一輛接一輛,沒完沒了。在曼哈頓天天有警笛響,習以為常,但那天的太特別了。我往窗外一看,一大隊警車正朝著世貿中心的方向疾馳。我順著警車前進的方向一看,馬上發(fā)現(xiàn)世貿中心雙樓北樓(1號樓)正冒著滾滾濃煙,兩架直升機圍繞著大樓飛來飛去無法靠近。我那時以為是世貿中心大樓失火了,還不知道是恐怖分子劫機撞的。在撞樓后幾分鐘我看到了大火引起的濃煙,只見滾滾濃煙向新澤西州的方向飄去,拖得老長老長,令人悚然,可以想象大火之烈。
不過幾分鐘的工夫,我看到一架飛機從新澤西州那邊飛來,在海面上空拐個大彎斜著朝世貿中心大樓飛去。我心想,世貿中心大樓正著火,這架飛機干嗎還往那邊飛?當我還沒有反應過來時,這架飛機就撞上了世貿中心大樓的南樓(2號樓),“咣”的一聲冒出了一個大紅火球。其實領館離世貿中心將近5公里遠,我是聽不到聲音的,但看見那么一個令人震驚的大紅火球,耳邊也就下意識地聽到了一聲巨響。
我曾經多次到世貿中心大樓出席各種活動,也曾以它為背景拍過很多照片。它的兩座姊妹樓皆110層,北樓高417米,南樓高415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顯得十分壯觀,令人神往。如果僅僅在曼哈頓摩天大樓群里的街道中鉆來鉆去,你看不出哪個高哪個低,但是當你登上世貿中心大樓,其他所有的摩天大樓就統(tǒng)統(tǒng)在你的腳下;而當你走出曼哈頓,走得越遠越能看清世貿中心大樓最高,的的確確是整個曼哈頓的龍頭。有人說35公里之外都能看到它。第二高的是帝國大廈,也是很遠就能看到!9?11”事件后我又多次從外地返回曼哈頓,每當我遠遠地只見帝國大廈而不見世貿中心大樓時,內心總有一種不可名狀的遺憾。沒有世貿中心的曼哈頓能算完整的曼哈頓嗎?至少今天的曼哈頓已不再是昨天的曼哈頓,很難再找到原來的那種感覺。
至于還有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一架撞上了五角大樓,一架在賓州的匹茨堡附近墜毀。這是后來知道的。
從此以后我在辦公室里住了三周,夜以繼日地工作,時刻準備應付 不測事件。我要求其他館領導也要住在館內,隨時準備到我的辦公室開會商談事情。各個組都要24小時值班。
當時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保衛(wèi)領館特別是我館全體人員的安全!9?11”恐怖事件不但對美國人是當頭一棒,被打得暈頭轉向,我們同樣也是完全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后面還會發(fā)生什么,更無法預料事情會延續(xù)多久。因此我們必須做好各種準備,保證我館所有人員、機密、財產安全。
接著我就組織有關同志盡快了解在當地的我國公民遇難情況,向他們及家屬提供救援。好在當時我們的人絕大多數尚未上班,但總得同他們聯(lián)系上才放心。當天有兩個國內代表團計劃參觀世貿中心,還沒有去,假如事件再晚發(fā)生一小時,那就慘極了。當電話暢通時經商室同志――打電話聯(lián)系,后來電話不通了,他們就開車出去找。有些地方戒嚴,不讓車輛通行,使他們遇到很多困難。僑務組的同志更辛苦,在中央電視臺上公布的我館熱線電話就由他們負責24小時值班。除了答復國內的咨詢外,有時還要根據國內家屬提供的線索外出找人。只要有一點線索我們都不放過,哪怕名字像中國人我們都趕快去了解。
同國內保持聯(lián)系,隨時向國內報告新情況、新進展,并提出看法和建議,是我們當時必須做好的另一重要事情。那些日子已不分晝夜,有情況就向國內報,有建議就向國內提。我已記不清寫了多少篇東西,肯定是我進入外交部40年以來寫報告最多、最密集的時期。
美國人民在“9?11”后所表現(xiàn)出的團結一致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政府的應變能力相當好。例如,當恐怖事件被發(fā)現(xiàn)后,美國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在四個小時之內,指揮載有35萬人的4546架飛機安全降落在各個機場,實現(xiàn)凈空,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9?11”后有人提出美國人應該自己反思為何別人這樣仇恨美國人,前總統(tǒng)卡特即是其一。但大多數美國人不這么想。小布什總統(tǒng)說,因為美國主張民主、自由,所以才引起恐怖集團的仇恨。為了保衛(wèi)自己的安全,美國要先發(fā)制人。由此決定了美國要發(fā)動對阿富汗、伊拉克的戰(zhàn)爭,并得到了美國國內很高的支持率。
關于我們國內對“9?11”事件的反應,紐約當地報紙的報道有兩個方面,有的報道我們同情美國,有的報道我們有人幸災樂禍。當有人向我說起此事時,我對他們說:這要看我們政府的立場,要看我們的大多數。我們是支持反恐的,我們自己就是恐怖主義的受害者。中國人這么多,什么人都有,沒有辦法強制大家都持一個看法,不能讓大家說哭都哭,說笑都笑。
回想我們領館全體同志在“9?11”事件發(fā)生后的表現(xiàn),我要說,我們經受住了考驗,我們是好樣的。我是怎樣在看到世貿中心大樓冒煙的第一眼就能判斷這是件大事呢?這是我根據幾十年外交之經驗而取得的。之后隨著事態(tài)的不斷發(fā)展,我又能領導全館同志妥善應對,這都是平時經驗積累的結果。
對搞外交的人來說,經驗積累尤其重要。其實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20歲時我絕對體會不到30歲的感受,30歲時我又體會不到40歲的感受,不經歷很多事情,不磨煉相當長的時間,有些經驗就無法取得。不過人跟人不一樣,有人留心,感悟快,有人不留心,感悟慢。希望年輕朋友能從這里得到某些啟發(fā),處處留心皆學問,點點滴滴去收獲吧,能耐是一點一點積累而得來的。
責編 譚震
相關熱詞搜索:紐約 相知 《相知紐約》(六) 合吉取和六相知 形容相知的詩句六言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