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 百人會 美國華人的群英會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以下這些名字想必你不會陌生:貝聿銘、馬友友、陳香梅、李昌鈺、楊致遠、李開復、譚盾、吳宇森、陳沖……這些著名的美國華人遍布于藝術、商業(yè)、學術和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百人會的成員。
這個凝聚了諸多華人精英的組織,有兩個明確的使命:鼓勵美國與大中華區(qū)人民建立建設性的關系;推動美國華人全面參與美國社會!霸诿绹羞@樣一個具有影響力的華人組織非常重要,因為這個組織能夠將美中兩個政府、人民和兩種不同的文化帶到一起!逼鋭(chuàng)建者之一,著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在一次致辭中這樣說。
有影響力的華人聯(lián)合起來,共同代表美國華人社會發(fā)出聲音
百人會的創(chuàng)建,有這樣一段故事。1980年代末,貝聿銘在接受美國記者采訪時,感到美國記者對中國的不了解和對華人的偏見。他想到,許多華人美國人事業(yè)有成,且不忘自己的傳統(tǒng)和文化,但是沒有作為一個群體來參與主流社會的文化和政治討論。由此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讓有影響力的華人聯(lián)合起來,共同代表美國華人社會發(fā)出聲音。
起初貝聿銘聯(lián)系了幾個朋友:馬友友、楊雪蘭、唐騮千、鄧兆祥、吳健雄……先是在他的辦公室聚會,討論共同關心的中國局勢和美中關系問題。在后來的聚會中,參加的朋友越來越多,大家列出了一個在美國事業(yè)有成,也有時間和精力關心美中關系和兩國事務的華人名單。這份名單中的人物都是在美國或中國政界和商界高層具有密切廣泛的人際關系,并有相當影響的華人。起初,貝聿銘和朋友們確定了近40人,他們還向其他符合標準的人士發(fā)出邀請信。
經過一系列的組織運作,在1990年初,聚集華人精英的百人會作為一個無黨派、非政治的全國非牟利組織正式成立了。雖然是非政治性的組織,但百人會“并不怯于采取明確的政治立場”,事實上該會參與的很多問題均涉及政治,包括外交關系、貿易政策、公民權益等。以“文化大使”為己任的百人會,在加強中美溝通交往、促進在美華人權益方面扮演著越來越舉足輕重的角色。
為爭取華人的平等權益而奔走
百人會主要使命之一就是維護華人在美國的正當權益,為華人提供更多的機會。在一些華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時候,百人會多次挺身而出。1994年,參加過海灣戰(zhàn)爭的華人軍人吉姆?王被當作間諜起訴,引起華人社會的憤慨,百人會為此展開了聲勢浩大的聲援活動。他們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今日美國》等媒體上發(fā)表文章和聲明,要求國會召開聽證會,公正處理吉姆?王的案子。經過“百人會”的多次呼吁和有關部門的深入調查,證實起訴王的所有罪證是錯誤的,王最后被無罪釋放。1995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在新聞節(jié)目中聲稱所有在美國的華人都可能是間諜。這個說法立刻在美國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議論紛紛。在這種情勢下,“百人會”成員代表會見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總裁,要求該公司為其不負責任的言論道歉。在巨大的壓力下,CBS的總裁接受了要求.并在電視上公開道歉。有美國媒體稱,“這在美國是頗為罕見的!
1999年,華人科學家李文和博士被美國政府指控盜竊美國“珍貴的核武器機密”,并被加上包括“間諜罪”在內的59項罪名。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美國警方竟將李文和關進監(jiān)獄長達9個月之久。因為此案件頗為敏感,一些華人團體害怕牽扯到自己,不敢站出來講話!鞍偃藭辈坏e極為李文和進行保釋募捐,而且對美國的司法部門在審理李文和案中不合法的審理程序提出質疑。他們邀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的總編闡明自己的立場,使李文和案件最后朝著有利的方向發(fā)展。
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華人的地位得到提高。但在很多領域仍然很少見到華人的身影。百人會曾經做過的社會調查顯示,美國500大企業(yè)的董事會中亞裔董事的比例不到1%,在美國大學中擔任校長或校董的亞裔比例也非常少。在促進華人融入美國社會方面,百人會仍然任重而道遠。根據這種情況,百人會和美國一些大型獵頭公司建立聯(lián)系,現(xiàn)在美國500強的大公司中有越來越多的公司主動與百人會接觸,請百人會推薦華人當他們的董事。
溝通中美的一座橋梁
“中美”關系的狀況,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會直接影響到美國華人的生活。百人會自成立以來,一直為促進中美的相互理解而努力。”現(xiàn)任會長,美國前陸軍少將傅履仁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1998年,在克林頓總統(tǒng)訪問中國前夕,“百人會”給白宮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們表達了“一個中國”對所有華人的重要性,提出美中應“求同存異”。克林頓對他們的主張非常欣賞,在訪問中國的時候,還專門引用了“求同存異”這個詞。
2001年,傅履仁先生和沈堅白先生率領36名會員訪問北京、上海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2005年,沈堅白率百人會代表團一行17人先后訪問臺北和北京,在北京拜會中國領導人。每次來華,百人會都會帶來關于中美關系的意見書。
百人會公共關系主任安平女士說:“由于百人會成員既是美國公民又是華人的雙重身份,對兩國的國情都有深刻的了解,因此,我們的研究報告更加能說服人,給雙方政府提供比較有價值的參考!
百人會在美做過“美國人對華態(tài)度與美中關系”的社會調查,調查了民眾、意見領袖、商界精英、國會人員、美國華人5個群體。調查結果顯示,2005年一般美國民眾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人數比例達到59%,比起10年前的46%已經有了明顯改善。但是,仍然在知識產權、環(huán)境保護、造成就業(yè)機會流失等方面對中國存在負面看法。安平女士說,社會調查的意義在于通過數據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采取措施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調查結果顯示國會人員這個群體對中國的態(tài)度最不友好,表明需要日后對這個群體多做工作。他們的很多偏見來自于對中國的不了解,作為百人會,能夠理解中國和美國文化的一批人,可以更好地出來解釋,盡量找一些機會讓他們多看看、多理解。事實上,一些人來中國考察之后,看法就有很大改變。此調查的結果還會分發(fā)給美國政府、國會和關注美中關系的機構,為他們了解美國社會對中國的看法提供參考。
從1991年開始,百人會每年都會召開一次年會,身處各地的會員借此機會齊聚一堂,就中美合作與發(fā)展的話題交流意見,表達看法。2006年的舊金山年會以“AMERICA&CHINA: A VIEW FROM THE BRIDGE(金橋連中美)”為主題,吸引了上千人前來參加。兩位美國參議員范斯坦和弗里曼在會議上發(fā)表了主旨演講,美國前商務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和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王輯思等在會議上發(fā)言。來自金融、網絡和電腦業(yè)界的企業(yè)家還在會議上探討了本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和中國市場,中國的企業(yè)家馬云和楊元慶也參加了這次年會。
身為華人,心系中國
在一個井字格圖案里,排列著“百人會”三個繁體漢字,中間大大的“人”字十分醒目。這個頗具東方風格的圖案就是百人會的標志。經過16年的發(fā)展,百人會的成員已經由最初的40多人增加到現(xiàn)在的149人。除了前面提到的成員之外,還有前華盛頓州州長駱家輝、流行性疾病研究專家何大一、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前校長田長霖等等。他們之中的有些人土生土長在美國,連中文都不會說,但是他們都有解不開的中國緣。在促進中國的經濟、文化發(fā)展方面,許多會員都盡自己所能做出努力。
百人會的成員之一,Google(谷歌)大中華區(qū)總裁李開復先生說,如何幫助中國青年的成長,是一部分會員關心的問題。他希望通過長期、多次性的活動建立穩(wěn)定的幫助關系。比如一個百人會的成員帶著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為他提供指導,幫助他把事業(yè)做成功。這樣這位創(chuàng)業(yè)者之后可以幫助更多中國青年,由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從2005年開始,百人會在中國12所高校內設立“百人會英才獎”,獎勵那些具有突出領導能力、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擁有出眾學術知識的優(yōu)秀研究生,以支持中國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男率兰o精英,為國家的興旺發(fā)達作出貢獻。很多會員如楊志遠、何大一等,都曾經多次在國內高校舉辦講座。
李開復說,越來越多的百人會成員搬到中國來,這是一個明顯的趨勢。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經濟的迅速崛起,如同吸鐵石一般,把全球的華人精英更多地吸引回來。而百人會將會成為更加有凝聚力的集體,讓美國主流社會更多地聽到百人會的聲音,為中美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華人世界》2006年第12期,作者為該刊特約記者)
相關熱詞搜索:群英會 美國 百人 百人會 美國華人的群英會 美國百人會 美國百人會名單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