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聞【提高地方黨報經濟新聞的貼近性】
發(fā)布時間:2020-02-23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要】地方黨報的經濟報道內容,常常是讀者不滿意、經濟主管部門也不滿意。解決經濟報道不活、不深、不實用的問題,是黨報權威性、公正性、服務性的必然要求。解決之道就是提高地方黨報經濟新聞的貼近性。
【關鍵詞】地方黨報 經濟報道 貼近性
經濟報道是黨報的主要內容之一。但對報道內容常常是讀者不滿意、經濟主管部門也不滿意。常常被批評為:“百姓看不懂、業(yè)內不愿看”。綜合起來看,問題是經濟報道不活、不深、不實用,難以引起讀者的興趣。經濟報道做不好,究其原因一是經濟工作的綜合性、專業(yè)性強,本身難寫;二是地方黨報采編隊伍中擁有經濟學等相關知識背景的人才少之又少;三是地方黨報版面少,可用于經濟報道的版面有限。所以,往往費了很大的勁,仍跳不出總結式、經驗式、表象式報道,報道效果不佳。
解決經濟報道不活、不深、不實用的問題,是黨報權威性、公正性、服務性的必然要求。解決之道就是提高經濟新聞的貼近性,做到在報道中看見鮮活的人、聽到民眾呼吸、感受到迫切改善民生的愿望。真正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民眾,黨報經濟報道同樣可以成為爭奪“眼球”的亮點!
一、以百姓視角選取經濟報道內容
很長一個時期,地方黨報的經濟報道缺乏人文關懷,其突出表現是要么出現理論化、學術化的傾向,片面強化理性色彩;要么深入基層不夠,抓不到鮮活的經濟信息,報道領域狹窄,報道方式僵化。而事實上,人們在復雜的經濟環(huán)境中生存,要作出正確有效的經濟決策,對傳媒經濟報道的需求十分迫切,希望通過報紙的經濟報道增強決策理性,把握經濟形勢及發(fā)展機會。因而黨報經濟報道增強貼近性才能順應讀者需求。
黨報經濟報道要充分貼近百姓的生產生活。要走近市場,貼近市場,提煉出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信息進行解讀與報道。許多普通群眾在市場上搜尋信息、捕捉信息,形成了巨大的信息需求缺口,黨報不去填補和滿足,就會坐失機遇。
2006年,金安區(qū)江淮分水嶺果農油桃豐收,卻賣不出去。《皖西日報》及時刊發(fā)《油桃多收三五斗、果農卻添無盡愁》報道,引起市委領導重視,作出幫助果農銷售的批示。報社在跟蹤報道油桃銷售進展的同時,組織記者分頭采訪部門領導、銷售市場、學者專家、鄉(xiāng)村干部、林果農戶和市民,在促使油桃銷售后,對農產品如何走向大市場,依靠什么走向市場等,發(fā)表各方意見。報社綜合各方意見,發(fā)表評論,指出,農產品要依靠質量、品牌、包裝等建立銷售渠道和網絡,同時要密切關注消費傾向,及時調整成熟時間或種植結構,提高儲存技術,錯開時間、空間銷售。號召有關部門幫助農民組織起來,成立合作社,共同闖市場。這組報道受到了領導、部門、農民、消費者的好評,讀者稱“黨報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這樣貼近民生,既積極引導輿論,又體現了“民之心聲”。抓住民心就是最大的貼近,黨報的人文關懷也就在這樣貼近實際的報道中實現。
要抓住百姓熱點問題。淠河為流經六安市的一條重要河流,從城市西部穿過,歷史上曾是六安重要的水上運輸通道,促進了六安城區(qū)的形成、發(fā)展與繁榮。但是,隨著淠史杭工程的建設,特別是六安城市建設的快速發(fā)展,道路交通的進一步改善以及老淠河水位的下降,淠河的交通運輸功能逐步萎縮,淠河河床長年裸露,地下水位下降,冬季揚塵時有發(fā)生,城區(qū)部分河段因大量采砂凹凸不平,部分河岸垃圾遍地,甚至在河床上出現違法亂搭亂建,對城市的市容市貌以及周邊居民的居住環(huán)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治理淠河成為六安百姓夢寐以求的愿望。在得知市委、市政府決定綜合治理淠河后,《皖西日報》及子刊、網站在第一時間刊發(fā)消息,開辟專欄,追蹤報道。還開設“我為淠河治理獻一策”欄目,動員社會各界為這一重大民生工程建言獻策,引起社會熱議,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這既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與重大政策,又是涉及廣大群眾的民心工程,既抓住了民眾關注的事情,也提供了解決的辦法。這組報道擊中了廣大讀者的心弦,引發(fā)了強烈的共鳴,其成功的關鍵就在于體現了濃烈的“貼近服務”意識。
要抓住與老百姓經濟生活關系最密切的問題,對該問題形成原因、產生影響、相關政策、各方觀點等充分報道,并提供解決問題的多種答案及各種方案后續(xù)走向。
關注民生就要從百姓視角關注人們生存中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如交通不暢、就業(yè)、環(huán)境污染、買房等。在不同的階段產生不同的問題,人們的理解與看法也相去甚遠。報道時應緊扣讀者生產、生活及心理變化,以百姓密切關注的信息去貼近讀者。否則,漠視人在生存中遇到的問題,也就是漠視人的基本權利,黨報經濟報道便成了一堆冰冷的數據和空洞的描述,也就缺乏基本的人文化的關懷。
二、針對經濟生活的需要提供信息
經濟活動與經濟政策,往往涉及到人們的具體利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最大化原則成為人們投資與消費的決策依據。沒有人希望在自己買房的時候房價飛漲,而買了之后卻出現暴跌,這就需要有“權威性信息”與“有用信息”來支撐自己事前的決策。因而,提供權威性與實用性信息是黨報經濟報道的新機遇與新思路。
其一,提供權威性信息。隨著讀者參與經濟活動程度的加深,讀者開始尋求黨報經濟報道的權威性。何謂權威性?不能簡單理解為信息由權威機構發(fā)布,而是指發(fā)布的信息本身具有較高的質量――準確、可靠、安全,同時又能夠使人們獲得經濟利益與經濟保證,提升決策的有效性,增加決策的信心。例如有家報社受某利益團體所左右,在國家連續(xù)出臺政策,遏制房價快速上漲時,卻刊出當地房價還有上漲空間,還會繼續(xù)上漲的文章,當即受到讀者的諷議,報紙公信大受損傷,遭到讀者鄙視。
其二,提供公平性信息。黨報的權威性地位,決定了黨報經濟報道首先要體現一種公平。在市場條件下,對一方的公平可能是對另一方的損害,比如對本地企業(yè)的優(yōu)惠可能是對外地企業(yè)的損害;反之,則會挫傷本地企業(yè)的積極性。黨報作為最大多數人利益的代表,傳播公平公正的信息尤為重要。呼吁公平、維護公平、支持和宣傳公平競爭的經濟政策及信息,讀者就會產生權威性依賴。
其三,提供實用性信息。當前,受國際金融風波影響,我國中小企業(yè)面臨很大困難,在外打工的農民部分回到家鄉(xiāng),他們急需就業(yè)信息、創(chuàng)業(yè)信息,來幫助解決他們就業(yè)問題。提供就業(yè)信息、介紹政府扶持政策、創(chuàng)業(yè)程序、容易出現的問題、怎么解決、找誰解決等等,都是地方黨報義不容辭的責任!锻钗魅請蟆凡邉潓0妫龈骺h區(qū)幫助返鄉(xiāng)農民工就業(yè)的各種優(yōu)惠政策和典型人物。
在我國加入WTO之后,面對巨大的國際國內市場,利益空間很大,但是普通讀者并不知道利益在何處及怎樣抓住機遇獲取利益。如果記者編輯找不到相關的行業(yè)情況、產業(yè)動向與普通讀者對WTO問題的潛在聯系,那么關于WTO的經濟報道就失去決策價值,對讀者就缺乏實用性。因此,黨報的經濟報道應在理解讀者的需求的前提下,以實用性去贏得讀者、幫助讀者、溫暖讀者。這樣的經濟報道定倍受歡迎。
三、報道既要見事也要見人
地方黨報在經濟報道中既要見經濟又要見人。雖然經濟規(guī)律具有普遍性,但人是經濟活動的主體,而且人的經濟活動是千姿百態(tài)的。除了宏觀分析、信息發(fā)布等報道類型外,經濟報道一般是某個團體、個體在某時某地進行某項經濟活動的新聞,當然要表現出“這一個”團體或個人的獨特性,表現出其經濟活動的獨特性。
《楚天都市報》在引導全民創(chuàng)業(yè)時,關注和報道百姓的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富,開設“小老板”專欄,通過探尋開店者的足跡,挖掘他們身上積極向上、敢想敢干、頑強拼搏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通過經濟人物的經營理念、發(fā)家故事等給受眾以啟發(fā),反映經濟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吸取經驗教訓,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往往勝過多篇只見物不見人、只講道理不寫形象的經濟報道。舒城縣三樂童車暢銷全國、出口美洲、非洲、中東及東南亞國家,受國際經濟下滑影響,外銷訂單銳減。但困難阻擋不住該企業(yè)前進的步伐!锻钗魅請蟆芳皶r報道該企業(yè)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不斷進步,研發(fā)新產品,同時,加快投入高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企業(yè)實現穩(wěn)中有升。用活生生的典型事例鼓舞了逆境中的企業(yè)。
總之,地方黨報經濟新聞要做到吸引人、抓住人,不提高報道的貼近性是做不到的。黨報應當到讀者中去,讓讀者成為真正的參與者,多從服務讀者的角度出發(fā),策劃報道一些讀者自己的新聞!觯ㄗ髡邌挝唬和钗魅請笊纾
相關熱詞搜索:黨報 貼近 提高 提高地方黨報經濟新聞的貼近性 地方黨報如何做好經濟新聞 貼近性與黨報走向市場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