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與智力:一種交互作用的模型】交互作用模型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要 該文在考察人格與智力的概念本質及其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指出了人格與智力之間可能包含的四層關系,Chamorro和Furnham(2004)提出的人格―智力關系的交互作用模型正是通過詳細分析這些關系構建起來的理論模型。該模型以人格特質為中心,將主觀評估智力(SAI)作為人格與IQ測試成績之間的中介變量,深入闡述了大五人格特質與流體智力、晶體智力、主觀評估智力、IQ測試成績及其與認知操作之間的交互作用,為理解人格與智力的關系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關鍵詞:人格,特質,智力,SAI,交互作用。
分類號 B848
1 問題提出
人格與智力是個體差異心理的核心內容。然而,從概念的本質分析,它們卻分屬不同的研究領域,預測的是行為的不同方面:人格“是促進個體行為一致性的持久的、內在的特征系統(tǒng)”[1],人格測量是為了預測個體在一般化、典型化情境中的操作或表現(xiàn);智力則是指“一般的心理能力,包含推理、計劃、問題解決、抽象思維、理解復雜思想、快速學習以及從經驗中學習等能力”[2],智力測驗一般是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進行,預測的是個體最大化操作,較少考慮現(xiàn)實情境因素。一般認為,人格是一個人整體面貌的反映,而智力則反映在行為操作的效率方面,兩者是相對獨立的個性特征。盡管如此,人格與智力的交互作用依然明顯:無論是內部的心智操作還是外部的實踐活動,它們都同時受制于人格與智力。
就人格研究而言,人格結構是否應該包含智力因素?Cattell主張人格結構中應當包括智力因素,在他的16PF中因素B就是智力因素。Eysenck則認為,人格與智力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概念,因此他的PEN人格三維結構不包含智力因素。但是在人格的五因素模型(FFM)中,O因素(對經驗的開放性)反映了個體的智慧、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程度,它與測驗智力密切相關,為此研究者稱之為狹義上的智力(Intellect)[3]。就智力研究而言,有人認為IQ測驗分數(shù)并不完全是真正的“智力”分數(shù),因為在這些測驗分數(shù)中人格因素也是相當重要的變異,因此主張用更為客觀的認知參數(shù)如信息加工速度來取代傳統(tǒng)的智力測驗。即便如此也避免不了人格因素的影響。研究者認為,信息加工速度之所以與IQ有較高相關,是因為人格因素的作用[4]。許多現(xiàn)代智力理論如多元智力理論、情緒智力理論以及Ackerman的PPIK智力理論等都強調人格因素的作用[5],認為智力概念中應包含人格因素。
最近,Chamorro和Furnham在總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人格與智力交互作用的可能性模型[6]。他們指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盡管對人格、主觀評估智力(SAI)與心理測驗智力關系的關注反映了研究者們試圖為整合能力與非能力特質所做的努力,但其中僅有很少一部分研究為整合與解釋兩者的關系提供了理論框架,而在描述人格特質可能影響智力測試成績的過程或機制方面,目前還幾乎沒有相關的理論或模型。
2 人格與智力模型中可能包含的關系
探討人格與智力的關系,首先必須對兩個概念作深入分析和分解。Chamorro認為,無論是人格還是智力的界定,都應該是多角度的,既要包括心理測驗測量的人格與智力,也應包括自我估計的人格與智力。換言之,人格與智力的關系不能僅限于客觀測量的,而且還涵蓋主觀評估的。因此,看似單一的人格與智力關系實際上牽涉到復雜程度不同的四層關系:①自我估計人格與主觀評估智力;②心理測驗人格與心理測驗智力;③自我估計人格與心理測驗智力;④主觀評估智力與心理測驗人格。在這些關系中,大多數(shù)理論和研究主要探討的是第②層關系,即心理測驗人格與心理測驗智力之間的關系。但是,作為完整的人格與智力的理論模型,必須充分體現(xiàn)上述四種關系。
首先,自我估計人格是指一個人對自身人格的知覺和評估,涉及個體的自我意識層面。例如,在自我評估時覺得自己是一個活潑、開朗或敢于冒險的人。而心理測驗評估的人格一般是指通過自陳式問卷得到的人格測試結果,它代表了人格的客觀測量。Furnham采用NEO-FEI測量了被試的大五人格特質,同時讓他們對這五種特質進行自我評估[7],結果發(fā)現(xiàn):被試能夠相當準確地估計自己的人格,自我估計的人格與NEO-FEI測量的人格在認真性特質上的相關最大(r =0.57),其次是外傾性(r =0.52)和神經質(r =0.51),被試不太擅長估計自己對經驗的開放性(r =0.33)。
其次,智力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評估,外行往往根據(jù)一些非心理測驗的標準如收入、學術成績、社會技能等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智力,而標準化的智力測驗則是一種結構良好的科學測試方法。自我估計智力是指個體對自己智力水平的主觀估計,心理測驗智力則代表了智力的客觀評估,主要通過個體在IQ測試中的成績來體現(xiàn)。由于IQ測試測量的能力不盡相同,因此自我估計智力與IQ測試成績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如Reilly等人使用WAIS中的數(shù)字符號和詞匯測試測量學生的智力[8],然后將它與學生的自我估計智力進行對照,結果發(fā)現(xiàn)男生自我估計智力顯著高于IQ測試成績,而女生的則低于IQ測試成績,但結果不顯著。隨后,F(xiàn)urnham要求大學生估計其整體的IQ[9],4個月后再讓他們完成一個空間智力測試,結果表明:無論自我估計的還是IQ測試的智力,男生的得分均顯著高于女生,自我估計智力與心理測驗智力的相關在男生身上顯著,而在女生身上不顯著。
最后,以自我估計人格與心理測驗人格、主觀評估智力與心理測驗智力關系的研究為基礎,F(xiàn)urnham等人進一步考察了人格與智力中的所有上述四層關系[10],結果顯示:(1)被試可以比較精確地估計自己的神經質、外傾性和認真性特質,自我估計智力與心理測驗IQ顯著相關(r = 0.30);(2)自我估計智力與心理測驗評估的人格特質之間存在大量顯著的相關,尤其是神經質(r = - 0.30)、宜人性(r = - 0. 20)和外傾性(r = 0.18)三個維度;(3)無論是自我評估人格還是心理測驗測量的人格,它們都不能有效預測IQ測試成績,即人格與心理測驗智力之間沒有顯著相關。
3 人格與智力關系的交互作用模型
基于對概念的分析和獲得的結論,Chamorro重點剖析了智力的層次模型、自上而下的加工取向以及智力的投資理論。在這些理論中,Cattell的流體智力(Gf)和晶體智力(Gc)是兩個核心概念。其中Gf代表了信息加工和推理能力,主要依賴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有效作用;Gc通常指獲取、貯存、組織和概化信息的能力,主要取決于文化中的經驗和教育[11]。此外,他們還對“真正的”能力即智能(intellectual ability)與IQ測試成績和主觀評估智力(SAI)做了進一步區(qū)分。因為無論是人格對智力的影響或智力對人格的影響,只要兩者存在交互作用,都要視不同的人格特質和不同的智力結構而定。在此基礎上,研究者提出了人格―智力交互作用的可能性模型。
3.1 智能與IQ測試成績
路徑1a和1b是關于智能與IQ測試成績之間的關系。盡管“真正的”智力與IQ測試成績之間有著概念性的差別,但是我們仍然相信IQ測試或能力測量是個體智力的理想指標,亦即它們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和預測效度。正如Goff和Ackerman指出的那樣[12],暫時性的因素使“真正的”能力(Gf和Gc)有別于“最大化”能力(IQ測試成績)。路徑1a和1b說明了Gf和Gc對認知操作尤其是IQ測試的影響。我們認為,如同它們代表智力的可靠和有效測量那樣,IQ測試應視為認知操作的一部分,與其他操作類型一樣,這些測試的操作首先受個體“真正的”智力影響。
3.2 SAI與IQ測試成績
路徑2是關于SAI與IQ測試成績的關系。如同Gf和Gc一樣,SAI也是認知操作的主要預測源。盡管SAI的預測力可能比IQ測試的預測力要低,但它仍然可以較好地預測考試成績。與“自我激勵”和“自我效能”一類的概念相比,SAI的優(yōu)勢在于它是指個體的智能,可作為IQ測驗分數(shù)的指標。路徑2暗示了SAI可能受真實操作影響的假設。換言之,當個體評估其智能時,會考慮到先前的成績,其中不僅包括IQ測試,而且也包括職業(yè)或學術成就。這樣,SAI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果的連續(xù)性和真實性,它可以解釋為什么SAI能夠用先前的IQ測試做顯著性預測。
3.3 人格特質與IQ測試成績
路徑3a和3b揭示了人格特質對認知操作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人格特質能夠顯著預測學業(yè)成就,甚至可以解釋期末考試成績中近30%的變異[13]。在這些特質中,神經質與外傾性是學業(yè)成就的兩個負性預測源,而認真性則是正性預測源。關于人格特質與IQ測試成績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IQ分數(shù)與大五因素之間存在顯著而適中的相關,其中智力與認真性顯著負相關。研究者認為,神經質和外傾性影響的是IQ測試成績而不是“真正的”智力[14]。神經質與IQ分數(shù)所以呈負相關,可能是因為神經質個體在諸如IQ測試或考試一類的喚醒任務中容易感到焦慮或壓力;外傾性與IQ測試的正相關可能反映了外傾者較快的反應速度和果斷性,這種品質對于大多數(shù)心理測驗都極為有利。
3.4 人格特質與SAI
路徑4a、4b、4c、4d反映了人格特質與SAI之間的關系。有證據(jù)表明,SAI與神經質(負)、外傾性(正)和開放性(正)顯著相關[15],人格特質主要與SAI而不是與IQ測試成績相關,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個體對自身智能的洞察。在人格與IQ測試成績之間,SAI可能是一個中介變量:高神經質個體會低估其智力,因為他們有對自我做消極判斷的傾向;而外傾者可能因果斷性而高估其智力。開放性與SAI的關系比較復雜,因為兩者之間有大量的重疊。正如SAI一樣,開放性是自我評估的結果,是指個體自陳的智力而不是客觀測量的智力。值得一提的是,IQ測試成績與開放性和SAI的相關均為0.30。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格影響個體對自己智能的評估,這些評估繼而又影響真正的認知操作。
3.5 智能與人格特質
路徑5a和5b是關于人格特質與智能之間的關系。按照Ackerman的觀點[16],人格特質決定了個體在特定領域內的知識和技能獲得。因此,對智力活動的選擇與投資可以調節(jié)人格特質與智能尤其是Gc發(fā)展之間的關系。這樣,人格便影響到“真正的”智力(5a)。路徑5b概括了Gf對認真性的影響。需要指出的是,有人認為Gf較低者傾向于高認真性,而高認真性的人Gf可能也較低。這種負相關的原理在于:在競爭的學習或工作環(huán)境中,能力欠佳者會隨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更加盡責,以此作為其智能相對不足的一種補償[17]。反之我們可以推斷,高Gf者傾向于發(fā)展一種較低的認真性,因為他們依靠自身天賦的能力就足以達到目標。
上述五個方面的相互聯(lián)系,有的已被證實,有的只是一種假設,關鍵問題在于:如何通過實驗而不是簡單的相關來檢驗這一交互作用模型?從理論上講,必須進行大量有效而又具代表性的Gf和Gc的測量、人格特質的測量以及自我評估智力和智力穩(wěn)定性方面的測量。所要檢驗的不僅是各變量間相互關系的穩(wěn)定性,而且也包括如SAI一類不太穩(wěn)定的因素如何影響其他變量。令人遺憾的是,作為五因素之一的宜人性并沒有進入交互作用模型,該特質主要反映人性中的人道主義及人際取向,盡管它與學術智力關系不大,但卻與社會智力尤其是社會交往技能的關系密切。因此,未來的檢驗與整合研究也應包括宜人性在內。
4 對人格-智力關系交互作用模型的幾點質疑
4.1 誰代表了人格和智力的真實評估?
人格與智力評估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不禁要問,在這些評估中誰代表了它們的真實評估?在人格特質中,是自我估計或他人評估的還是人格測驗的更準確?在智力評估中,自我估計、IQ分數(shù)、SAI還是Gf、Gc更真實?如果上述概念之間相關非常顯著,那么當然可以認為各自都具一定的代表性,但問題在于有些概念只是表面上的相關而實質上無關,此時我們應該相信哪一個呢?如果繼續(xù)探究,或許還能發(fā)現(xiàn)與人格或智力評估更多有關聯(lián)的概念,那么人格與智力關系的探討豈不永無止境?我們認為,只有在把握概念的本質以及綜合自評、他評與心理測驗的基礎上才能獲得人格與智力的真實評估。
4.2 人格與智力能等同于人格特質與智力嗎?
研究者在考察人格與智力的關系時,常常將切入點放在人格特質上,因為只有人格特質才能跟IQ一樣量化。但是,人格與智力的關系是否能等同于人格特質與智力的關系?答案是否定的。人格特質充其量只是人格的一個單元,人格中還包括動機、需要、認知等單元。因此,以人格特質和智力的關系來涵蓋人格與智力的關系未免有些片面。在“交互作用”模型中,人格特質居于模型中央;在Brand的“雙錐體”模型中,隨著智力(g因素)的增長,人格特質表現(xiàn)出明顯的寬廣性和多樣化[18]。很顯然,研究者們在構建人格與智力關系的理論模型時,習慣于避難就易,因為特質容易測量。這種做法很容易給我們造成這樣一種錯覺:人格與智力的關系就等同于人格特質與智力的關系。
4.3 與人格(特質)相關的究竟是哪一種(類)智力?
“交互作用”模型至少涉及三種(類)智力,即“真正的”智力(Gf和Gc)、主觀評估智力(SAI)以及心理測驗智力。研究者認為,人格的五種特質與上述三種(類)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相關,這些相關有的已被證實,有的還需進一步驗證。但是,按照目前一些比較流行的智力理論如多元智力或成功智力理論的觀點,人類的智力遠不止上述三種(類)。相應地,與人格相關的智力也遠遠超出了傳統(tǒng)的智力范疇。難道只是一個量化問題就讓研究者將人格與智力關系的探討局限于特質與IQ的關系上嗎?事實上,研究人格與特定領域或特質任務所需要智力或能力的關系比特質與所謂的“真正的”智力或IQ的關系更有意義。
參考文獻
[1] Leary M 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ersonality. In: Derlega V J, Winstead B A, Jones W H (Eds.), Personality: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research. USA: Wadsworth Group, 1999. 4~24
[2] Gottfredson L S. Mainstream science on intelligence: An editorial with 52 signatories, history, and bibliography. Intelligence, 1997, 24: 13~23
[3] Goldberg L R. 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9: 1216~1229
[4] Howe M J A. Does intelligence exist? The Psychologist: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1990, 3: 490~493
[5] Ackerman P. L. A theory of adult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rocess, personality, interests and knowledge. Intelligence, 1996, 22: 227~257
[6] Chamorro-Premuzic T, Furnham A. A possible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ersonality-intelligence interfac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 95: 249~265
[7] Furnham A. Knowing and faking one"s five-factor personality sco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97, 69: 229~243
[8] Reilly J, Mulhern G.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estimated IQ.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5, 18: 189~192
[9] Furnham A, Rawles R. Correlations between self-estimated and psychometrically measured IQ.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9, 139: 405~410
[10] Furnham A, Chamorro-Premuzic T. Estimating one"s own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score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 95: 149~160
[11] Stankov L. Complexity, metacognition, and fluid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2000, 28: 121~143
[12] Goff M, Ackerman P L. Personality-intelligence relations: Assessment of typical intellectual engag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2, 84: 537~552
[13] Chamorro-Premuzic T, Furnham A.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cademic exam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3, 17: 237~250
[14] Zeidner M, Matthews G.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In R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intellig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581~610
[15] Furnham A. Self-estimates of intelligence: Culture and gender difference in self and other estimates of both general (g)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1, 31: 1381~1405
[16] Ackerman P L. Traits and knowledge as determinants of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utting it all together. In: Ackerman P L, Kyllonen P C et al. (Eds.),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rocess, trait, and content determinants. Atlanta: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9. 437~462
[17] Moutafi J, Furnham A, Crump J. Demographic and 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intelligence: A study using the NEO-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the 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2, 17: 79~94
[18] Brand C, Egan V, Deary I. Intelligence, personality, and society: constructivist versus essentialist possibilities. In: Detterman D K (Ed.), Current topics in human intelligence. Norwood, NJ: Ablex, 1994. 29~42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An Interface Model
Chen Shaohu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405, China)
Zeng Yi
(Department of Nursing, South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evant concepts and researches about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and discusses the four possible relations among of them. 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ersonality-intelligence interface, which put forward by Chamorro-Premuzic and Furnham (2004), is an integration theory on base of these relations. In this model, the researchers regard personality traits as the center, and consider subjectively assessed intelligence (SAI) as a mediator variable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IQ test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model analyzes the interface among personality trait, fluid intelligence,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IQ performance, SAI,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e present model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Key words: personality, trait, intelligence, SAI, interface.
相關熱詞搜索:交互 智力 人格 人格與智力:一種交互作用的模型 人格與智力 人格與文化的交互作用論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