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導演排名_央視新生代:他們是個性,也是立場
發(fā)布時間:2020-03-05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央視《新聞聯(lián)播》又出現(xiàn)新面孔了!2011年9月25日,歐陽夏丹和郎永淳首次在《新聞聯(lián)播》中亮相。兩人面帶微笑,很有親和力,相對以前的播報,兩位新“國臉”的主持風格稍顯活潑。
據(jù)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喻國明透露,歐陽夏丹和郎永淳加入到《新聞聯(lián)播》主持團中,是通過公開透明的競聘方式。在競聘過程中,整個評委團隊給參與競聘的主持人設置了三種不同的情景,而歐陽夏丹和郎永淳,在每一種情景內都表現(xiàn)得非常優(yōu)異,各項得分都很高,因此成功勝出。
“看見”新聞的人
看上去,歐陽夏丹和郎永淳的出現(xiàn)是如此理所當然,但任何熟悉《新聞聯(lián)播》歷史的觀眾也許都明白,事實可能并不那么輕易。
由于相對封閉的信息單向傳遞,注定《新聞聯(lián)播》要長期處于被過度解讀、放大、戲謔乃至嘲笑中,但對于它的任何試圖擺脫舊有模式的嘗試,人們仍然表現(xiàn)出巨大的期待與熱情,對于歐陽夏丹和郎永淳的出現(xiàn)亦不例外。
歐陽夏丹是尖尖臉,郎永淳則長了一對小眼睛還戴著眼鏡。這兩個看上去不符合央視傳統(tǒng)審美標準的主播,其實在登陸《新聞聯(lián)播》前,早已是央視新聞頻道中堅力量的一部分。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之前年輕的海霞、李梓萌、康輝和郭志堅率先走進《新聞聯(lián)播》,不過是央視新生力量全面挑起大梁的開始。而這股“青春的力量”,如今正在進一步迸發(fā)著新能量。
而如果說歐陽夏丹和郎永淳的面孔革新尚是《新聞聯(lián)播》小心翼翼的又一次探索,那么央視一套最新推出的《看見》周末版,則在最大程度上解釋了面孔背后的精神依據(jù)。
《看見》并不是一檔新節(jié)目,但它的周末版卻更似一次新生,最大的力量來自于它的兩位主持人:柴靜,原《新聞調查》主持人,以悲憫而公正的柴式風格著稱;邱啟明,《24小時》節(jié)目主持人,他的不同在于演播室里的真性情。
在節(jié)目的開場,柴靜這樣解釋片名“看見”:“這個時代每天都在發(fā)生大量新聞,我們的任務是讓人們看見新聞中的人,感覺到人的存在!辈耢o的博客名字是“柴靜?觀察”,很顯然,與“觀察”相比,“看見”是更尋常并不帶距離感的詞。與柴靜同時加盟《看見》的,還有她在《新聞調查》時的同事范銘和郝俊英,曾經,她們被稱為《新聞調查》三劍客,節(jié)目呈現(xiàn)則以深入人性而見長。
而在邱啟明看來,這檔節(jié)目同時最大力度呈現(xiàn)的,還有節(jié)目制片人李倫的“大人文觀”。制片人李倫,央視90年代黃金時期的見證者,也是其后一大批優(yōu)秀制片人離開央視浪潮后的堅守者。與曾經的同行們相比,李倫更溫和,這種溫和的堅持賦予他理想主義之外的務實,他并不覺得央視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很顯然,最好的時代還遠遠沒有到來,”李倫說。
這是一批新聞背后的人,他們竭力所做的,是讓習慣了集體視覺的中國能夠看見新聞中的“人”!犊匆姟分苣┌娴谝黄冢浴皽嘏睘殛P鍵詞,柴靜采訪了姚晨,邱啟明則探望了“最美媽媽”。柴靜專訪藥家鑫案雙方父母,則是《看見》改版后播出的第二期,與姚晨的專訪相比,這是力道更為精確深沉的呈現(xiàn)。播這期節(jié)目,誠如高空走鋼絲。但這個團隊依然給了人很大的驚喜,節(jié)目讓人們看到的,是一聲槍響之后,在死亡帶來的最深的沉寂里,雙方父母慢慢從妖魔化的憤怒與謠言里走出,浮現(xiàn)出的最可貴的人性。“悲劇已經發(fā)生,但這個世界的事情,依然有太多疑問和心事沒有解決,而這正是我們關心的,也是需要被看見的!本帉Х躲懻f。
不一樣的央視人
他們是央視的新生力量,同時也是看見新聞的人。如今,熒屏之外,他們還有另外一個活躍的平臺:微博。也正是在這里,讓更多觀眾和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了“一群不一樣的央視人”。
曾經,央視只有在春晚和《分家在十月》中,央視人的幽默和個性才得以短暫宣泄,如今,這一切都由微博來實現(xiàn)。
“這事我干過,在火車站幫人搭把手,那人本能警覺看我是否搶劫。見我身手不似,才放心讓我?guī)兔。所以,幫忙提個箱子不僅是幫了把手,更是鞏固社會的一份信任!比缃褚咽茄胍暜敿一ǖ┑膹埲`,在微博上轉發(fā)一條討論是否應為路人提供幫助的帖子時這樣說。
事實上,在微博中,張泉靈所傳遞的信息使其不再僅僅是一個主持人,而是一個愛插科打諢的笑話高手,一個有著理性思考的公民,一個與兒子做朋友的母親。她幽默地表達對郭美美事件的看法:“剛我還感慨,不是郭美美,我都不認得瑪莎拉蒂。立刻有同事反駁,前幾年不是有人送過你一輛!我大驚失色,又轉念一想,確有其事啊!當年我何止一輛瑪莎拉蒂,我有一個十輛車組成的車隊,整天挪來挪去。那么多人送我車,從未有人要求當我干爹。相比新聞聯(lián)播,我想活在開心網(wǎng)里!
對于“7?23”動車追尾事故中的新聞發(fā)言人,張泉靈寫道:“最近的一些事情,我用腦子想,始終想不明白。于是,我用腳后跟想,開始懵懂了。比如,今天有人考我,發(fā)言人和泰國前總理有什么關系,我的腳后跟智商依然不夠,什么關系?”
一切憤怒和指責,都被巧妙地化解在幽默和調侃之中。有人感嘆,看了張泉靈和李小萌的微博才明白,她們何以能成為央視主持人,也是看了她們微博才明白,這兩人當央視主持人多浪費。例如,李小萌用一句話點評最近的北京打工子弟學校事件:“北京24所打工子弟學校被關,北京市教委稱不讓一個人失學。尋找名叫‘一個人’的小朋友。”而在郎咸平專訪郭美美母女遭遇網(wǎng)絡圍剿后,李小萌在微博上來了一句:“想當主持人的一定不是好經濟學家!
不僅如此,通過微博力所能及地親身參與公益活動,也成就了網(wǎng)民眼中“不一樣的央視人”印象。比如經濟頻道年輕主持人馬洪濤,積極參與“愛心衣櫥”公益拍賣活動,新聞頻道主播邱啟明則一直通過微博平臺為弱勢群體鼓與呼。
邁跬步,穩(wěn)妥走
誠然,新面孔和新生代的出現(xiàn),離不開大環(huán)境的變遷和大平臺的改革氣魄。但與此同時,后者的步伐有多大,也注定將對新生代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多年前,中國傳媒界專家展江教授就曾對央視新聞頻道的開播寄予期望。但他經過5年的觀察認為,新聞頻道過于回避最具生命力的重大突發(fā)事件的直播,而常常代以類似媒介事件的設置性直播,比如大江截流、水下考古等。如今,面對央視新生代的陸續(xù)上位,這位學者依然保持了他的審慎。
展江說,他不會對于央視目前的種種變動寄予太大希望,但是對于那些新面孔,以及內部致力于推進的變革,他樂見其成。
學者喻國明則將央視的變化放置在中國媒體多元化的市場格局下看待,事實是:現(xiàn)在中國的傳播格局不靠央視,央視也早已不再是大多數(shù)人對于推動媒體環(huán)境的唯一期待,也因此,一切變化都在于央視自己是否與時俱進、引領潮流。“央視的變與不變是它自身處理角色關系的結果,是它自己的選擇,如果不進取就會被淘汰或者邊緣化”。
也許真正的進步就應該是這樣,它不是口號和盲目激進,而是一切幽微的緩慢的探索。
到央視業(yè)務樓一層的臺史陳列室里看看,你也許會明白,為什么面孔的變化極有可能意味著精神的轉軌。在那里,被展江形容為“標準的黨的新聞工作者”的《新聞聯(lián)播》前任主持人邢質斌和羅京的照片,和另外兩位在19年前離開《新聞聯(lián)播》的主持人薛飛、杜憲的照片并列在一排。
相關熱詞搜索:新生代 央視 立場 央視新生代:他們是個性 也是立場 央視新生代他們是個性 聯(lián)播新生代是個性也是立場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