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良知和卑劣] 人品卑劣的名人
發(fā)布時間:2020-03-05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上世紀20年代,勞改犯馬爾扎科夫從蘇聯(lián)的索洛維茨島勞改營越獄潛逃,在英國出版了《地獄島上》一書,轟動歐洲。為了消除影響,蘇聯(lián)政府派遣政治上可靠、又具有廣泛的國際聲譽的高爾基前往索洛維茨島實地考察,然后用耳聞目睹的事實來駁斥“那本卑鄙的國外偽造出版物”。
1926年6月20日,在國家保衛(wèi)局官員的陪同下,高爾基來到索洛維茨島。
此時的索洛維茨島已經(jīng)打扮得煥然一新。那些衣不蔽體的犯人都被集中起來,用帆布包住,遠遠看去,如同一堆堆垃圾。但是,觀察敏銳的高爾基還是發(fā)現(xiàn)了真相:坐在長椅上看似悠閑地在看報的犯人都把報紙拿倒了。他們企圖以此來暗示島上現(xiàn)在的一切都是假的。高爾基毫無表情,默默的走上前去,把他們的報紙一一正過來。
這時,一個14歲的孩子高聲說:“高爾基,我告訴你真相。”高爾基屏退跟從者,和孩子密談了一個半小時。離開的時候,他淚流滿面。
看到這里,我們會想,作為“無產(chǎn)階級藝術的最杰出代表”(列寧語)的高爾基,知道了真相,一定會維護真相。可是,結(jié)局急轉(zhuǎn)直下。第二天,蘇聯(lián)和歐洲的重要的報紙都刊登了高爾基的采訪。文章里,高爾基“以雄鷹和海燕的名義宣告,拿索洛維茨島來恐嚇人民是毫無根據(jù)的,犯人們生活得非常好!
高爾基也應該知道,文章發(fā)表之時,向這只“雄鷹”、“海燕”吐露真相的孩子被槍斃。
孩子死了,但高爾基還活著,他用墨寫的謊言玷污了自己的良知。
時間再往上推一點,是發(fā)生在中國的事。
1870年6月(清同治九年),天津的法國教堂育嬰堂接連死亡嬰孩三四十個,同時附近又不斷發(fā)生幼童被拐事件,拐犯供稱“系天主堂主使”。
6月21日午后,群眾包圍教堂。法領事持槍闖入北洋通商衙門斥責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返途中,又開槍打死天津知縣劉杰之侍從高升。群眾當即將法領事毆斃,隨后焚毀法領事署、教堂、育嬰堂,死傷法傳教士、修女、教民數(shù)十人,又誤殺俄商3人,殃及英美講堂各一所。法英俄等駐華公使聯(lián)合抗議,并以軍事威脅。清朝派曾國藩往天津查辦,判群眾20人死刑,25人充軍,知府、知縣革職,賠款白銀50萬兩。
事后,曾國藩“外慚清議,內(nèi)疚神明”(《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為什么疚?為什么慚?在于他還有良知,還有是非觀念。知道自己做的是錯事而又要違背良心去做,是他痛苦的總根源。
回過頭來說高爾基。寫采訪報告之前,他的思想肯定有激烈的斗爭,否則,采訪之時,他不會把犯人拿倒的報紙正過來,更不會聽了孩子的話后淚流滿面?墒,他最終屈服了。
設想一下,他當時把真相發(fā)表出來,會有什么結(jié)果?那被槍斃的孩子就是樣板。
在道義和生命之間,要完成一道單選題,高爾基選擇了后者,曾國藩選擇了后者,我們能有什么話說?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樵夫過橋時鐵斧掉水里了。正彷徨之際,水神出現(xiàn)了,拿著一把金斧子,一把銀斧子,一把鐵斧子,讓樵夫辨認。樵夫領回了自己的鐵斧子。
我們贊揚這個樵夫,見重利而不動心,是個響當當?shù)暮媚凶樱?
可是漫畫大師蕭言中很幽默地更改了結(jié)尾:水神出現(xiàn)了,不是拿著金銀鐵斧讓樵夫辨認,而是讓鐵斧插在頭上,厲聲高叫:“這是誰的斧子?”樵夫嚇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連說“不是我的”。
此時,我們能譴責樵夫的無恥嗎?
由此看來,讓人們在利和義之間做選擇的時候,人們往往還能選擇義;可是,在生與義之間做選擇時,很少有人能選擇道義而舍棄生命。
捫心自問,生命和道義,我們會怎樣選擇?孟子說: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謂大丈夫。古往今來,貧賤不能移的多,而威武不能屈的少之又少,這正是人性的弱點。
但是,我們之所以覺得高爾基在生命和道義間的選擇卑劣無恥,是因為他是受人敬仰的大師,是社會良知的代言人。知識分子應該作黑暗中微弱的燭光,應該是民族挺立的脊梁,失去了這些的高爾基,不再是高爾基;而失去了高爾基的蘇聯(lián),它的結(jié)局我們都知道。
相關熱詞搜索:卑劣 良知 名人 名人的良知和卑劣 堅守良知的名人素材 關于良知的名人事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