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熊貓憑什么打動我們 熊貓?zhí)扃鲬{什么排第一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有網友說:“我們不應該抵制這樣一部贊頌我們自己的影片,更不應該用狹隘的愛國主義言辭,去指責那些崇拜我們文化的外國人。我們惟一要做的,是靜下心來,對著那部電影,認真地反思,認真地總結,認真地為下一個李小龍的出現(xiàn)而沉思!
上映三周后,《功夫熊貓》在中國內地的累計票房已超過1.35億元,光榮成為內地第一部票房過億的動畫片。但它的上映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看還是不看,抵制或者支持,似乎關系到民族氣節(jié),輿論界沸沸揚揚。一部電影而已,用得著這么上綱上線嗎?就像當年的非洲題材動畫大片《獅子王》,全非洲是否也應該抵制《獅子王》在那里的上映呢?于是心態(tài)良好地去看了,得出了自己的結論:與其抵制,不如學習。
美式成長故事的卡通版
作為2008年攻堅暑期檔的重磅動畫片,夢工廠自然在《功夫熊貓》上下了不少功夫。借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讓中國再次成為全球熱點以及《功夫之王》再度興起的武俠熱,加上東方文化背景的全面設定、無限可愛的熊貓形象以及全新電腦動畫特技與武術動作的結合,我們可以看出精明的夢工廠可謂是用心良苦,不論是市場調研、檔期策劃還是票房市場的選擇都做到了完美。
片中熊貓阿寶的經歷是以詼諧、勵志為主基調的美式成長故事的卡通版,阿寶則成了一個親切溫暖的美式平民英雄。在這個熊貓身上明顯可以看到傻阿甘的影子。作為兒童片的《功夫熊貓》要傳達的意思可能非常簡單,就像導演約翰?史蒂芬森說的“成為你自己的英雄”。這是一個能讓孩子們自信和快樂的主題。
夢工廠敏銳地察覺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使中國再次成為全球熱點,選擇中國題材和武俠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作為票房保證,因此中國元素成為重要的背景。異國文化搭臺,美國主角唱戲,在這方面好萊塢早有豐厚的經驗積累,比如文中開頭提到的《獅子王》。好萊塢是個文化熔爐,它知道觀眾需要什么,而且只要觀眾喜歡,它就會樂此不疲地為己所用。于是《功夫熊貓》將題材選定為中國本土,那是在西方人眼中充滿了神秘感的東方世界,而該片也的確在三維的世界中展現(xiàn)出完全的東方韻味。
我們不得不贊嘆影片制作人員對于中華文化的研究和了解,影片中無處不在的漢字、構造設計傳統(tǒng)的手推車、保留原形的四人轎及鞭炮針灸等傳統(tǒng)國粹,還有原樣保留的諸多中文發(fā)音,比如“師傅”、“烏龜”等。還有全面復古的建筑風格,如飛檐斗拱、紅墻綠瓦以及諸多可愛的服飾、飲食等,幾乎滲透到每一個細節(jié)……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對武俠元素的啟用,幾乎在武俠定義范圍內的所有武術套路、氣功和點穴等都被導演收入囊中。
武俠動作片的“國際化”
由于中國武術是一種高度程式化的動作樣式,武打設計所追求的不是單純的打斗和視覺奇觀,而是武打與劇情、與情景、與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所以,中國武術走進電影之后,已演變?yōu)橐环N以藝術表演為主、擊打對方為輔的“功夫奇觀”。從這種意義上講,中國武俠動作片的“國際化”正在改變世界電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武術(動作)導演、武俠明星也越來越受到世界電影同行的青睞,他們使“武俠”作為元素出現(xiàn)在世界各種動作類型片中。
我們知道隨著中國武俠電影自身發(fā)展達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它開始成為真正具有世界級水準的類型電影片種。進入21世紀后,特別是《臥虎藏龍》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眾多獎項,使中國武俠電影真正獲得了世界影壇的認同。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在包括北美的世界各地取得很好的票房,標志著中國電影得以在刀光劍影之中一路龍吟虎嘯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時至今日,成龍、李連杰在好萊塢大出風頭,楊紫瓊的邦女郎也令外國人嘆為觀止,《黑客帝國》請了袁和平去做武術導演以至于基努?李維斯也能耍幾下中國功夫了。《殺死比爾》更通片演繹著昆汀的“功夫”情節(jié),比如新娘的李小龍式黃色緊身衣以及她須眉皆白的中國師傅……中國功夫的所向披靡仿佛已是不爭的事實。
張藝謀在拍攝《英雄》時曾表示,要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武俠。其實,這個使命早在上世紀70年代起就由李小龍開始承擔了。嚴格地說,袁和平等眾多正活躍在歐美等地擔任電影武術指導的電影人,成龍等打拼好萊塢影壇的武術明星,吳宇森、李安等導演,不過是走著前人未走完的路。好萊塢越來越多的大片,諸如《黑客帝國》系列、《殺死比爾》系列、《霹靂嬌娃》系列和科幻影片《超膽俠》(又譯《夜魔俠》)等,給影迷帶來全新的視覺沖擊,這些影片注入的武俠元素,正是這些仍在追逐著武俠夢想的武術指導、武術明星、導演們打拼的結果,他們讓武俠元素在變幻的模式中得到永生。
武俠元素改變了世界動作電影暴力呈現(xiàn)的方式。它把血腥的、暴力殺戮的場面消解成一種供人觀賞的舞蹈化的視覺奇觀。由于內容要求必須要展示暴力,于是就有了西方電影那種直接的暴力場面,諸如槍炮爆炸、血肉橫飛的場面,它們對觀眾的感官造成強烈刺激,并對觀眾存在著威脅性的心理暗示。但武俠通過舞蹈化的武打方式消解了暴力的殘酷性,把武術技藝變成一種供人觀賞的東西,這也是武俠作為元素征服全世界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武俠強調精神境界的提升與技能的完善同時展開,“武”(技能)與“俠”(內心)同步成長,這一方面是一種非常獨特的人物創(chuàng)造和敘事方法,另一方面也成為吸引世界觀眾的重要內容。
簡直比中國更中國
事實上,《功夫熊貓》就很好地借用了中國的武俠元素,這樣的設定無疑對于西方觀眾有著致命的吸引力,而對于東方觀眾來說,我們又會因看到如此親切的一部西方電影而興奮不已,因為在片中我們看到搶碗、筷子功、不倒翁、掌勁滅燭、夜幕飛檐……這些情節(jié)全部來自香港影片。
當男女老幼在影院里笑得前仰后合、開心得無以復加的時候,我們看到中國的武俠夢反而成了好萊塢“獻給中國的情書”,而且這封情書也“寫”得頗有誠意:如夢如幻的中國山水風情,古老的武俠傳奇故事套路,再加上國寶級的超可愛胖熊貓出任男一號,甚至有人說,《功夫熊貓》簡直比中國更中國。
筆者也曾參與過動畫片制作,我覺得美國人用《功夫熊貓》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有網友說:“我們不應該抵制這樣一部贊頌我們自己的影片,更不應該用狹隘的愛國主義言辭,去指責那些崇拜我們文化的外國人。我們惟一要做的,是靜下心來,對著那部電影,認真地反思,認真地總結,認真地為下一個李小龍的出現(xiàn)而沉思。”
當年李安用《臥虎藏龍》給中國的電影人指出了一條道路,用西方化的商業(yè)手段包裝東方的內容,這樣才能讓西方觀眾更快更好地接受東方文化。而西方電影制作人的學習能力更強,他們反其道而行之,用一個東方化的外衣包裹西方的文化內核――一個小人物通過努力最終獲得成功?v然這個美國文化精神內核已經被無數(shù)電影公司用無數(shù)的形式拍出了無數(shù)故事,這次則用東方的外衣來吸引眼球,再用西方的內核感染觀眾,這就是夢工廠的反《臥虎藏龍》營銷策略,結果通吃達到多贏,也許這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
相關熱詞搜索:一只 熊貓 打動 一只熊貓憑什么打動我們 我們一起熊貓 我們一起熊貓叫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