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北大論壇”系列講座之五----法律制度的信譽基礎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時間:11月2日上午

          地點:百周年紀念講堂

          

          以下是講座部分:

          一、引言:一個實例分析

          2001年2月14日,魏女士到北京建設銀行甘家口分理處支取了5萬元現(xiàn)金,隨即到相距不到30米的工商銀行甘家口儲蓄所存入。工商銀行工作人員從中驗出兩張100元的假鈔。魏女士稱,這兩張假鈔是剛在建行取出的一整捆一萬元的現(xiàn)金中發(fā)現(xiàn)的,當時封條都沒有拆。魏女士立即返回建設銀行要求賠款,但銀行稱,錢出了大門,難以確認假鈔是從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的,銀行不能承擔責任。魏女士因此向法院提出訴訟,法院判決魏女士敗訴。

          二、法院判決定理由何在?

          1、雙方都無法提供足夠的證據(jù)

          2、判決原告勝訴將誘發(fā)儲戶的道德風險

          3、如何防止銀行的道德風險?

          4、可以支持法院判決的經濟學解釋:法院假定銀行比儲戶更講信譽

          三、交易發(fā)生的條件

          1、創(chuàng)造剩余

           -自愿的交易一定是有效益的

          2、雙方相互信賴(相信對方會信守承諾)

           -沒有信任,有利可圖的交易不會出現(xiàn)

          四、合約的類型與執(zhí)行機制

          1、法律制度(第三方執(zhí)行)

           -正式合同(formal contracts)

          2、現(xiàn)實中,絕大多數(shù)交易都是以非正式合約完成的

          3、信譽機制(第二方執(zhí)行)

          五、法律執(zhí)行的條件

          1、合同的相對完備:事前預料到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狀態(tài),規(guī)定每種狀態(tài)下雙方的權利與責任

         。淮_定性和有界理性

         。灱s成本

          2、有關當事人行為的信息不僅能被當事人雙方觀察到(observable),而且能在法庭上得到證明(verifiable)

          六、信任博弈

          七、用合同解決問題

          1、如果事前簽訂一個合同

          2、合同可能是不可行的:

           -預測未來的困難;
        什么是欺騙不好定義

           -法院得不到證據(jù)

          八、重復博弈與信任

          1、假定有的概率交易將繼續(xù)

          2、委托人:我先信任你,一旦你欺騙了我,我將永遠不再信任你

          3、代理人應該如何辦?

          九、不欺騙的條件

          十、信譽的四個條件

          1、重復博弈(交易關系必須有足夠高的概率持續(xù)下去)

          2、當事人有足夠的耐心關心未來

          3、信息傳輸足夠快,欺騙行為能被及時觀察到

          4、受害人有積極性和可能性實施懲罰

           -“公家”消費與壟斷對信譽的破壞

          十一、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

          十二、傳統(tǒng)社會的個人信譽

           在傳統(tǒng)社會,人們常年生活在封閉的村莊,村民之間彼此非常熟悉,欺騙行為很容易識別,人們之間的口頭交流足以使任何欺騙行為廣為而知,每個人的歷史都存儲在別人腦海里,對欺騙行為的懲罰即使不能施加于欺騙者本人,也可以通過家庭成員而實現(xiàn),前面講的四個條件基本上可以得到滿足。因此,即使沒有法律,村民之間也可以建立起高度的信任,欺騙行為很少發(fā)生。

          十三、商業(yè)社會的問題

           現(xiàn)在社會被稱為“匿名社會”(anonymous society),與鄉(xiāng)村社會不同,居民的流動性大,交易雙方通常并不認識,相互之間也缺少如鄉(xiāng)村社會中存在的其他制約關系,使得受害人的懲罰措施受到很大的限制;
        開放的社會也是得人們較不在乎閑言碎語的議論。凡此種種,使得傳統(tǒng)的以個人為基礎的信譽機制失靈,這也是都市社會犯罪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西方市場經濟之所以能發(fā)達到今天的程度,除了較完善的司法制度以外,是因為他們在更高的形態(tài)上重制出了以前講的四個條件。

          十四、企業(yè)作為信譽的載體

          1、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2、“企業(yè)”將一次性博弈變成長期博弈

          3、用“廟”的聲譽約束“和尚”的行為

          4、企業(yè)的唯一資產就是信譽

          5、有了企業(yè),大量的交易就可以通過信譽機制進行,無須通過法律;
        即使需要法律的介入,其成本也大大降低。

          十五、為什么假定銀行更講信譽?

          銀行作為一個組織,其真正的價值就在于它的信譽。對單個的儲戶而言,用假幣行騙的成本是很小的,因為絕大多數(shù)的交易對手是不認識個人客戶的,有關單個人的欺騙行為的信息很難流傳開來。銀行不同,記住它的名字很容易,傳播它的壞消息也不難。如果一個銀行連續(xù)多次被客戶指控發(fā)出假鈔,這個銀行就有可能完蛋了――如果有競爭對手的話。因此,即使就個案而言魏女士手中的假鈔確實來自銀行,但在缺乏足夠證據(jù)的條件下,法院判決她敗訴也是合理的。

          十六、企業(yè)信譽的三個條件

          1、企業(yè)必須有所有者:所有者就是企業(yè)信譽價值的索取者

          2、企業(yè)必須能被交易(所有權可以出售)

           -信譽類似文物,如果文物可以買賣,所有者就會精心的呵護它;
        如果文物不可以買賣,所有者愛好文物的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

           -麥當勞的價值與特許經營

          3、進入和退出必須自由

          十七、中國企業(yè)為什么不講信譽

           國有企業(yè)產權不清,沒有真正的剩余索取者;
        企業(yè)的無形資產不能自由交易,即使有交易,也沒有真正的受益人,交易價格難以反映企業(yè)的真實價值;
        民營企業(yè)雖有所有者,但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變化無常的政策又使民營企業(yè)家形不成相對穩(wěn)定的預期;
        政府對進入嚴格管制以及與此相關的地方保護,打造了畸高的進入壁壘,使得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不能發(fā)揮作用。

          十八、企業(yè)不講信譽加大了法律成本

          一個不該搞到法院的例子:

          1999年12月1日,金王保健品公司將800萬元存入北京市工商銀行復興支行。十幾天后卻發(fā)現(xiàn)795萬元被無故取走,經查原是銀行工作人員黃明喜偷拿金王公司銀行預留印鑒片并提供給外部人員景慶春內外勾結所為。西城區(qū)法院于2001年10月16日一審判決北京市工商銀行歸還儲戶警方無法追回的272萬元。法院認為,存款雖為黃明喜、景慶春勾結騙取,但復興支行在這筆存款在取走時未嚴格審查有關劃轉手續(xù),因此負有過錯責任。

          僅僅增加法官的數(shù)量不解決問題。

          十九、執(zhí)法者的信譽(1)

          1、法律必須是一個“納什均衡”:無論是個人還是執(zhí)法者都有積極性遵守法律

          2、法律服務兩個目的:

           -規(guī)制個人行為

           -規(guī)制執(zhí)法者的行為

          3、約束執(zhí)法者的法律制度設計

           -程序法

           -限制法律的范圍

           -法律條文要明確、具體

          二十、執(zhí)法者的信譽(2)

          1、在執(zhí)法系統(tǒng)中引入競爭;

           -不同法院之間的競爭

           -法院與私人仲裁機構之間的競爭

           -贏利形“法院“

          2、“高薪養(yǎng)廉”:權越大、越難以監(jiān)督的人,工資應該越高

          二十一、法律與信譽

          1、法律是為了使信譽更好的發(fā)揮作用,而不是相反

          2、法律必須尊重社會規(guī)范和個人簽約的自由

          3、不合理的法律會破壞信譽機制

          4、一個例子:《公司法》對無形資產入股20%的限制

          二十二、結束語

          1、沒有對產權的有效保護,人們就不會講信譽(無恒產、無信譽)

          2、沒有對政府行為的限制和規(guī)范,人們也不會講信譽

          3、沒有信譽機制,法律制度就不可能有效。

        相關熱詞搜索:法律制度 之五 講座 北大 信譽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