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網(wǎng)絡流行語英譯
發(fā)布時間:2018-06-21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V東理工學院外語系 廣東 肇慶 526000)
摘要: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想要了解中國,而網(wǎng)絡則是他們了解中國的最便捷的途徑。在通過網(wǎng)絡來了解中國的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要接觸到網(wǎng)絡流行語,然而由于中國的歷史文化悠久,加上網(wǎng)絡流行語又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再加上國內(nèi)外對中國網(wǎng)絡流行語的翻譯又少之又少,這些都給外國友人了解中國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因而網(wǎng)絡流行語的翻譯迫在眉睫。本文通過對網(wǎng)絡流行語的功能和特點進行分析,并結合功能對等理論,用直譯法和意譯法對中國網(wǎng)絡流行語進行英譯。
關鍵詞:網(wǎng)絡流行語;功能對等;直譯法;意譯法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018-02
功能對等理論由美國人尤金·A·奈達(Eugene Nida)提出。奈達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對等”。所謂功能對等翻譯,是指從語義到語體,在接受語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對等語再現(xiàn)源發(fā)語的信息《新編奈達論翻譯》(譚載喜,1999)。網(wǎng)絡流行語是一種特殊語言變體,有些詞比如說“我爸是李剛” 、“傷不起”等詞語,具有超越語義特征之外的文化內(nèi)涵。本文認為,如何清楚地表達網(wǎng)絡語言的功能而不僅僅是其字面內(nèi)容,應是翻譯網(wǎng)絡流行語的核心所在。本文將在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導下,結合中文網(wǎng)絡流行語的特點和功能來探討中文網(wǎng)絡流行語的英譯方法,如直譯法和意譯法。該研究不僅可以充實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以及促進功能對等理論在中國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也能推動中國網(wǎng)絡語言的英譯實踐和中國網(wǎng)絡文化的對外傳播,促進中西方文化之間的進一步交流。因此,該研究既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直譯法
直譯法可以簡單的說是逐字翻譯(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直譯法不僅僅可以保留原文的字面意義、形象意義和隱含意義,而且更容易被目的語的讀者理解和接受。因此在翻譯時候,如果直譯法能夠準確的傳達源語的所有功能,直譯法應該是我們優(yōu)先采納的翻譯方法。
例 1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一個傳說。
譯文:Don’t be obsessed with me, I’m only a legend.
解析:網(wǎng)上流傳的有兩句話:“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边有一句是“不要愛上哥,哥只是個傳說”,兩句話意思一樣,實際上表現(xiàn)出了一種憤世嫉俗的超脫味,且這句話一出,顯的十分灑脫瀟灑,正恰合了非主流領軍人物楊誠俊隱藏自己,以低調(diào)顯高調(diào)的以退為進的社會位置,流行起來也就很正常了。我們可以把其直譯為英語中的“Don’t ...only...”,因為其在形式和意義上都和中文的”不要......只是......”對等。還要注意的是,在“不要迷戀哥,哥只是一個傳說”這句話中,“哥”指代的是說話者本人,因而不能譯為“brother”,而應該譯為“I”。
例2 長得丑不是你的錯,但是出來嚇人就是你的不對了。
譯文:Being ugly is not your fault, but it"s your fault to come out to scare others.
解析:該句來源于周星馳的一部電影,是一鐘無厘頭式的搞笑語言,這種無厘頭式的語言,通常會有夸張,諷刺或者自嘲的含義。該句“長得丑不是你的錯,但是出來嚇人就是你的不對了”具有諷刺意義,我們可以簡單的譯為“You are so ugly”。但是為了保留原文的黑色幽默,加上原句中的“不是......是......”剛好和譯文中的“not...but...”對應,因而譯為“Being ugly is not your fault, but it"s your fault to come out to scare others.”更為合適。
例3 拿掃帚不一定是清潔工,也可能是哈利.波特。
譯文: He who takes the broom is not always a cleaner, may also be Harry Potter.
解析:該句是2012年春晚的一句經(jīng)典臺詞,顯然其意思就是,要我們不要以貌取人,而是要看重人內(nèi)在的本質(zhì)。由于該句沒有隱含的意義,而且哈利.波特是所有西方人都熟悉的電影角色,大家都知道他有一個不同于其他人的魔法掃帚,因而根據(jù)功能對等理論,可以直譯。
從上面的三個例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兩點:
1. 如果譯入語中有源語中的對應詞,我們可以采用直譯法。如例1和例2.
2. 如果譯入語和源語有共同的常識,我們可以采用直譯法。如例3.
然而,很多情況下,由于文化的差異,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生活方式的不一樣,直譯法并不能傳達源語的所有的功能,因而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采用意譯法。
二、意譯法
與直譯側重于源語的形式對比,意譯更加側重的是源語的意義。從跨文化交際方面來看,意譯強調(diào)的是源語和目的語的獨立性,因而意譯法更能夠反映出源語的特點。而網(wǎng)絡流行語,大多數(shù)都形象生動,富有民族特色,帶有口語化特點,甚至還會放映中國現(xiàn)實社會的新生事物。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如果直譯的話,可能會產(chǎn)生語義上的空缺,這就是說,源語中所負載的文化內(nèi)涵在目的語中缺乏“對等”。因此在這種情況,我們首先應該考慮英語的語言特點,以及西方人士的文化背景,在理解源語的前提下,優(yōu)先采取意譯的方式,處理為西方人士所能接受的語言。如“被雷到了”如果我們直譯為“hit by lightening”,顯然不能表達出其內(nèi)在的隱含意義,所以最好意譯為“That beats everything!”。
例4 神馬都是浮云。
譯文: Nothing is a matter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