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奉孝:聽易中天先生品三國
發(fā)布時間:2020-05-28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現在中央電視臺十頻道《百家講壇》中易中天先生品三國成了一大看點,易先生在北京的簽名售書也已一大風潮。易中天熱已超過了前些日子的超女熱。由于我十分喜愛讀《三國演義》這部長篇歷史小說,每到中午12.45分易先生在電視上開講時我每集必看。我覺得自己似乎也成了易先生的粉絲了。
的確,易先生對歷史的博學多才,講解中生動風趣的語言表達對聽眾來說,的確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享受。我覺得易先生品三國的最大優(yōu)點,首先是尊重歷史。以歷史的史實講解歷史,以歷史人物的具體言行和作為來評價歷史人物,這一點的確是難能可貴的。至于易先生講解中風趣的語言表達和形象的比喻,當為次之。目前上演的一些歷史連續(xù)劇純粹是為了商業(yè)利益和某種政治宣傳的目的在胡編亂造,其作用只能是誤導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研究歷史首先應該做到的是必須尊重歷史的真實,從真實的歷史事件中吸取教訓,絕不能任意閹割、篡改、偽造歷史。只有這樣才能使當政者從歷史事件中得到應有的教訓,也只有這樣才能對廣大人民群眾起到教化作用。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五十年代史學泰斗翦伯贊先生提出的一個論點:以論帶史。翦先生是馬克思主義的史學家。他的所謂“以論帶史”的主張實際上就是先對歷史做出某種結論,然后再從歷史事件中去尋找佐證,這樣勢必就會剪裁歷史,掩蓋甚至篡改歷史。中國有關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教科書就是按照偉大領袖的“摘桃子”結論騙寫出來的。因此現在不得不一改再改,使得青年學子無所適從。
易先生品三國最精彩的一筆莫過于將劉備對諸葛亮的三顧茅廬比作張君瑞對崔鶯鶯的追求。史學家中將領袖人物禮賢下士尋找治國賢才比作青年男女對愛情的追求,其詼諧風趣,可為第一人。易先生在講劉備敗走樊城時,有十多萬老百姓扶老挾幼跟隨劉備一起逃走,日行僅十余里,后面曹操率五千輕騎兵日夜兼程三百里追趕,有人勸劉備拋棄老百姓趕快逃走,劉備舍不得跟隨他的老百姓,說,凡欲干大事者應“以民為本”。易先生說這大概是“以民為本”的最早出處。不過易先生馬上說:劉備所說的“以民為本”和我們今天說的“以民為本”可是兩回事呵!劉備說的“以民為本”是“以民為資本”,我們說的“以民為本”是“以民為根本”。我完全理解易先生這樣講的苦衷:怕被人抓“貶低現任領導人”的小辮子。其實我倒覺得這話是多余了。實際上“以民為資本”目的是為了奪取政權,“以民為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政權,兩者實際上是一回事,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
對關羽的形象民間多褒,史家有褒有貶。特別是在華容道上放走曹操,民間認為是關羽的“義”,史家則多認為是“舍大義而取小義”。如果歷史上確有關羽私放曹操這件事,我倒認為可能是劉備與諸葛亮的有意安排。因為如果當時殺了曹操,孫權東吳集團消滅了主要敵人后,很可能乘勢消滅劉備集團,因為保留曹操集團,孫權東吳集團便不敢對劉備集團下手,如果對劉備集團下手,說不定劉曹會聯(lián)合起來報赤壁之仇。這有點像“西安事變”中放走蔣介石。因為如果殺了蔣介石,國民黨中以汪精衛(wèi)和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很可能投降日本,聯(lián)合起來剿滅共產黨,這樣一來共產黨危矣,英明的政治家不會以個人的感情恩怨做決策,而必須根據他所代表的集團的整體長遠利益制定政策。不知易先生是否同意這種觀點。
二00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