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擬與擬人的區(qū)別 [比擬]

        發(fā)布時間:2018-12-2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比擬就是通過想象把物當(dāng)作人來寫,或把人當(dāng)作物來寫,或把甲物當(dāng)作乙物來寫。比擬一般可以分為兩類,即擬人和擬物。

        一、擬人

        擬人就是把物當(dāng)作人來寫,或者用表現(xiàn)人的特性的詞語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變成人。例如:

        (1)湖水愈發(fā)溫柔,愈發(fā)安詳了--它靜靜地平躺著,安然地享受著晨霧徐徐的、輕柔的愛撫,那神態(tài),真好像母親懷中含乳憨睡的嬰兒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zhǔn)保暖和。”(老舍《濟南的冬天》)(3)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diào)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fēng)和中國氣派。(毛澤東《反對黨八股》)

        二、擬物

        擬物就是把“人”當(dāng)作“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態(tài),或者翅甲物當(dāng)作乙物來寫。表達某種強烈的愛憎感情。例如: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魯迅《故鄉(xiāng)》)

        (5)坦克后面,“老虎團”的士兵嗷叫著沖了過來。(謝雪疇《“老虎團”的結(jié)局》)

        (6)還有一問,是:“公理”幾塊錢一斤?(魯迅《“公理”之所在》)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為了使事物或道理說得形象或具體而采取的修辭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見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點的別的事物表達出來,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點的別的道理表達出來。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體,用來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體,連接本體和喻體的叫做比喻詞,常見的有“如”、“像”、“好像”、“仿佛”“成”“變成”等。例如:

        (1)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宗璞紫藤蘿瀑布)

        其中本體是“每一朵盛開的花”,喻體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比喻詞是“像”。比喻一般有三種格式:

        一、明喻

        指的是本體和喻體都說出來,用“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一般”“像--一樣”“像--似的”“如同--一般”等比喻詞連接的的比喻。如:

        (2)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宗璞《紫藤蘿瀑布》)

        (3)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宗璞《紫藤蘿瀑布》)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詞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

        (4)他好像剛剛還在這里。(表示猜測)

        (5)小趙長得就像高倉健。(表示比較)

        二、暗喻

        指的是本體和喻體都說出來,用“成”“變成”“是”“就是”“成為”“等于”等比喻詞連接的比喻。如:

        (6)她們是替帶工賺錢的機器。(夏衍《包身工》)

        (7)尾巴是道地的舵;腳就是寬闊的漿;它的一對大翅膀在風(fēng)前半張著,微微地鼓起來,這就是帆(布封《天鵝》)

        (8)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jié)隊的“清國留學(xué)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脤W(xué)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魯迅《藤野先生》)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詞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9)無數(shù)照明彈升上天空,黑夜變成了白天。(“黑夜”和“白天”是同類事物,不能構(gòu)成比喻)

        三、借喻

        指的是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xiàn),而由喻體直接代替本體出現(xiàn)的比喻。如:

        (10)教師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給學(xué)生看,更要把學(xué)生引到長流不盡的泉邊和浩渺無際的海邊去。

        (11)難道我們能容忍任何政治的灰塵、政治的微生物來玷污我們清潔的面貌和侵蝕我們的健全的肌體嗎?

        (12)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魯迅《故鄉(xiāng)》)

        比喻一般有以上三種格式,幾個比喻連用稱為博喻。如:

        (13)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14)(南國之秋)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郁達夫《故都的秋》)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比擬 借代 對偶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