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大氣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課程教學實踐與探索
發(fā)布時間:2019-08-0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 要:“大氣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是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研究生的學位專業(yè)課。本文結合該課程的教學實踐,從教學內容整合設計、研究生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綜合考核和課程評價等角度對如何提高研究生教學效果進行了有益探討。
關鍵詞:大氣污染控制研究生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課程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795(2011)04(b)-0029-01
“大氣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是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專業(yè)學位課。通過本課程的研究性學習,要求達到以下三個目標:(1)強化學生對大氣污染控制核心理論的理解與運用;(2)培養(yǎng)學生工程設計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3)掌握大氣污染控制領域前沿研究內容,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針對該課程的特點,結合作者教學經驗,從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考評方法改進等方面就如何提高研究生教學效果作了有益探討。
1 教學內容整合設計
1.1 區(qū)分本科教學內容
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研究生大都在本科階段學習過“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具備了相關的基礎知識和一定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因此,研究生階段大氣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課程的學習,要注意區(qū)分本科階段的教學內容,不能重復。鑒于此,我們在進行研究生教學時,制定了如下的教學內容:(1)大氣環(huán)境問題及發(fā)展趨勢;(2)除塵裝置與技術進展;(3)煙氣脫硫脫銷工程設計;(4)煙氣脫硫脫銷脫汞新技術;(5)室內空氣污染現(xiàn)狀及控制技術進展;(6)環(huán)境催化原理及其在大氣污染控制中的應用;(7)CO2捕集、封存與轉化專題;(8)區(qū)域大氣環(huán)境控制與治理。教學內容建立在本科階段學習基礎上,重點加強對工程設計和前沿研究內容的講解,同時充實了本科階段沒有涉及到的新內容。
1.2 提高教學要求和難度
本科階段側重對基礎知識和理論的講授,兼顧了部分前沿研究內容。研究生教學需要在此基礎上提高要求和難度。具體包括運用國際視野加深對全球大氣環(huán)境問題本質的理解,例如,全球變暖、酸雨問題等;拓展除塵裝置與技術的類型,講授各種除塵器的優(yōu)缺點,針對實際工程問題,選擇或設計合適的除塵器;加強工程設計教學,重點是煙氣脫硫和脫硝技術,這兩方面的工程技術與實際運用緊密聯(lián)系,學生感興趣,學習的動力也非常大。
1.3 注重前沿技術講解
研究生在學習本門課程時,不再滿足于對教材知識的學習,還要求教師教授最新的前沿技術。這要求教師不僅能夠置身于學科前沿,密切追蹤學術發(fā)展新動向,還要及時給教學內容注入新資料、新觀點與新思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需搜集大量文獻資料,同時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提煉出與本課程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術,并做成專題,向學生講解。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了若干專題,專門講解前沿研究領域,以開闊視野,使學生能夠走在國際學術前沿,具備國際視野;同時介紹當前存在的問題,鼓勵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去嘗試解決。
2 研究生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2.1 專題式教學
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八個專題進行講解。每個專題教師都圍繞一個與現(xiàn)實結合緊密的內容集中講解,學生圍繞開放式的問題展開討論。教師在講解時,應站在國際的高度,介紹主要國家相關研究領域的進展和學術流派。在每個專題中都設定若干開放研討式問題,供學生思考。學生可以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小組為單位,發(fā)揮集體智慧,給出小組討論結果。實踐證明,研究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非常高,極大地調動了研究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2.2 案例研究教學
重大環(huán)境問題和工程設計采用案例研究教學模式。將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件作為案例,進行研究和剖析,使學生對事件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分析,對所學專業(yè)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圍繞一個實際的脫硫工程或者脫硝工程案例,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實際指出工程設計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工程設計案例教學需要由有一定設計經驗的教師擔任。我校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成立了教學指導委員會,聘請了環(huán)保公司的資深專家擔任委員,可以聘請他們講解工程設計方面的內容。
2.3 重要文獻學習
教師結合課程內容,選取若干重要文獻,供學生研究學習。教師可以在大氣環(huán)境問題、除塵技術、脫硫、脫硝和VOCs污染控制等五個方向,各選取2~3篇發(fā)表在環(huán)境類權威期刊上的英文論文。研究生在學完相關專題后,可以閱讀原汁原味的論文,進一步深入理解專題知識。教師在課堂上花一定的時間講解論文,從實驗方法、研究方法、論文撰寫方法等多個角度對論文進行分析,培養(yǎng)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和興趣。
3 綜合考核和課程評價
3.1 課程論文和課堂匯報
課程結束時,要求學生提交一篇課程論文。論文要求:與課程相關,內容深刻有見地,引用近5年相關英文文獻不少于15篇,鼓勵提交英文論文;格式要求按照一般科技論文格式撰寫。研究生在調研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和分析,撰寫課程論文,一方面可以加深對課程的認識,拓寬知識面,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研究生撰寫論文的能力。
研究生將撰寫的課程論文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示出來,在課堂上進行匯報。匯報要求15分鐘/位,圖文并茂,鼓勵使用英文匯報。課程匯報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培養(yǎng)研究生進行匯報的能力,為研究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提供平臺;二是研究生課堂匯報作為課程的一部分,可豐富課程內容。
3.2 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可以提高課程教學的效果,并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對于提高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和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都起到重要作用。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應對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時數(shù)、教學方法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同時對課程教學效果進行實時評價。教學內容的更新要體現(xiàn)前沿性和重要性,教學方法的改進要有利于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對學生的考核要反應其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提高課程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和準確度,分析評價結果并反饋給師生,使研究生課程教學不斷得以優(yōu)化和完善。
4 結語
研究生大氣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的教學內容應當注意區(qū)分本科階段的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教學內容應在本科基礎上拓展加深,把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到課程中。專題式和案例研究教學是較好的研究生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改進要強調學生的參與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采用綜合考核方式評價學生,將課程論文和課程匯報結合起來,培養(yǎng)研究生科學研究能力,豐富課程內容。從多角度對課程進行合理評價,促進研究生課程教學不斷得到優(yōu)化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應春.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教學與科研關系研究[J].學術論壇,2010.
[2] 陳晉陽.研究生專業(yè)課的研討式教學中教師的作用[J].高教論壇,2010.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