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中藥材纈草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要點

        發(fā)布時間:2019-08-30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 要 纈草為敗醬科纈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叫滿坡香,主要成分為異成酸龍腦酯,又含纈草堿等多種生物堿。纈草性平味辛,有特異臭氣,味先甜后稍苦辣。用根莖入藥或蒸油,其攻效有驅(qū)風、鎮(zhèn)痙,治跌打損傷、抗痙攣、抗抑郁、抗驚厥、去痰利尿等。研究特色中藥材纈草品種特征特性及產(chǎn)量表現(xiàn),并從播種、栽培方式、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jié)了該作物的栽培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 中藥材;纈草;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S567.23+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9.013
          纈草為敗醬科纈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叫滿坡香。纈草性平味辛,有特異臭氣,味先甜后稍苦辣。用根莖入藥或蒸油,有驅(qū)風、鎮(zhèn)痙,治跌打損傷、抗痙攣、抗抑郁、抗驚厥、去痰利尿等攻效。因其藥用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多,在市場上十分暢銷,發(fā)展前景廣;诖,針對纈草品種特性和栽培管理技術(shù)要點進行總結(jié)。
          1 品種特性
          纈草植株高度在30~120 cm,伸長而分枝,莖基部伏地,基部徑2.5~3.0 mm,鈍四棱形,具細條紋,近無毛或被上曲至開展的微柔毛,綠色或帶紫色,自基部多分枝。須根簇生;莖中空,莖生葉片卵形至寬卵形,羽狀深裂,裂片披針形或條形,頂端漸窄,基部下延,花序頂生,成傘房狀;小苞片中央紙質(zhì),兩側(cè)膜質(zhì),花冠淡紫紅色或白色,裂片橢圓形,瘦果長卵形,4—5月開花,5—6月結(jié)果。有特殊香味,適合在酸性肥沃土壤、溫度在23~33 ℃,海拔800 m以上地區(qū)生長。
          2 栽培管理技術(shù)要點
          2.1 選擇地塊
          2.1.1 土壤選擇
          宜選擇靠近水源、灌溉方便的地塊,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坡度小、排水良好的酸性黑砂黃壤土為宜,不能連作[1]。
          2.1.2 海拔要求
          在海拔800~1 500 m區(qū)域種植,海拔越高,晝夜溫差大、氣溫低,有利于地下根莖和根部積累的物質(zhì)增多,含油量升高。
          2.2 整地施基肥
          于移栽前進行整地(11月上旬),深耕25~30 cm,整細耙平,揀除雜草,以1.2 m開廂,溝寬30 cm,將廂面整成瓦背形,四周開好排水溝,廂面保持80 cm,撒施3%辛硫磷顆粒劑3~5 kg防治地下害蟲,基肥要求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1 500 kg、過磷酸鈣50 kg、禾苗產(chǎn)品重茬防死劑3 kg,促進根系生長,預防根腐病,并覆蓋黑色地膜,保溫保濕,防除雜草。保證整個生育期不脫肥。追肥要遵循輕施提苗肥、穩(wěn)施花肥、重施果肥的原則。
          2.3 合理密植
          2.3.1 移栽時期
          最佳移栽時間在年前,采用育苗移栽種植法,首先拉繩定窩,破膜定植,覆蓋細土壓緊并澆定根水。
          2.3.2 定植密度
          每667 m2移栽苗保證在5 000~6 000穴,根據(jù)土壤肥力決定密度,株距25~30 cm,行距40~50 cm。
          2.4 田間管理
          做好生態(tài)調(diào)控、科學用藥和合理施肥技術(shù)等管理,是提高纈草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有效措施。
          2.4.1 及時補苗
          定植移栽后,來年3月待芽長出2~3葉時及時補苗;確保每667 m2基本苗數(shù),才能保障纈草產(chǎn)量。
          2.4.2 中耕除草
          地膜覆蓋栽培免了中耕除草,如是露地栽培應及時除草,見草就除,可防止因根系帶出種子或幼苗。幼苗高5~7 cm后可進行松土,并結(jié)合松土達到除草的目的。纈草根系密布在表層土壤,松土不宜過深。至6—7月后封壟,地上部相互郁閉,根系密布行間,不再松土;當根露出土面時,應及時培土。
          2.4.3 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chǔ)上,地膜覆蓋栽培結(jié)合病蟲害防治噴施葉面肥禾苗產(chǎn)品(禾苗8號)或昆侖豐套裝,生長周期噴施3次,能促進根系生長,控制根腐病。
          2.4.4 打薹摘心
          除留種田塊外,余下的田塊應在4月左右把所有抽花薹植株距地面5 cm左右莖稈上部枝條全部剪除,以免消耗養(yǎng)分,促進根部生長、提高產(chǎn)量。
          2.4.5 揭膜
          地膜覆蓋栽培應特別注意,在5月初根系處于生長膨大期,要仔細觀察,及時揭膜,促進側(cè)枝生長,提高纈草產(chǎn)量。
          2.4.6 種子采摘時期
          纈草種子細小,采收難度較大,過早采收,結(jié)實率低;過晚采收,容易漂落;應在5月上中旬采收,現(xiàn)采現(xiàn)播,提高種子發(fā)芽率。
          2.5 病蟲害防治
          纈草以野生資源為主,人工栽培時間較短,病害較少。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花葉病、蚜蟲、螻蛄等,必須遵從“綜合防治,預防為主”的方針。
          2.5.1 花葉病
          該病發(fā)病較普遍,幼苗期更明顯,嚴重者植株矮縮不長。防治方法:1)選留無病株留種。2)注意防治田間蟲害,特別是蚜蟲,以減少病毒傳染。3)發(fā)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3~4次,隔10 d噴一次;可用80%吡蟲啉8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800~1 500倍液進行噴殺防治蚜蟲,5~7 d噴施一次[2]。
          2.5.2 根腐病
          該病是為害纈草極其嚴重的病害之一,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生,引起根部腐爛,成片死亡,嚴重絕收。防治方法:1)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燒毀。2)增施磷鉀肥,噴施昆侖豐套裝,促進根部生長,有效預防根腐病發(fā)生。3)發(fā)病初期可用70%噁霉靈和75%敵克松800倍液噴施3~4次,隔10 d噴一次或用50%多菌靈800~1 000
          倍液澆灌。
          2.5.3 螻蛄
          一般在幼苗期為害較為嚴重,主要為害植株根部。防治方法:用30%辛硫磷水劑1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800倍液噴施或灌根。
          2.6 適時采收
          纈草采收過早精油量不足,過晚精油易揮發(fā),采收最佳時間為葉片全部變黃色,根系呈黃黑色(7月下旬至8月初為宜);采挖時應選擇晴天、土干最好,挖出的根不能用水洗,不能在太陽下曝曬或烘干,否則纈草的根莖和根部所含油易揮發(fā)。因此,將挖出的根莖放在陰涼處攤開,3~5 d內(nèi)必須加工蒸油,否則根莖會出現(xiàn)焐熱或發(fā)霉,降低含油量。
          參考文獻:
          [1]侯彪,黃勝先,羅明勇,等.地方特色辣椒品種“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shù)[J].南方農(nóng)業(yè),2017(12):19.
          [2]王述軍.纈草栽培技術(shù)[J].農(nóng)技服務,2010,
          27(10):1336,1379.
         。ㄘ熑尉庉嫞簞㈥溃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栽培技術(shù) 中藥材 高產(chǎn) 要點 特色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