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茶盞設計探析:宋瓷 西壩窯茶盞 價格
發(fā)布時間:2020-02-16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 要 宋瓷茶盞是實用與審美完美結合的典范之作,其器型設計高雅含蓄、內斂耐看,既方便使用又極具審美感,達到了很高的美學境界。通過對造型、色彩、裝飾以及功能等幾方面探討,進一步詮釋了宋瓷茶盞的造物思想和審美理念,為我們研究宋時的日用器皿設計提供了寶貴資料。
關鍵詞 宋瓷;茶盞;設計
宋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文化最發(fā)達時期。在當時形成一股重文輕武的社會風氣,促使宋代文化藝術的全面繁榮。宋代經濟繁榮時期,商業(yè)、城市經濟和海外貿易的發(fā)達推動了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同時推動了宋瓷的精細發(fā)展。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 描寫了宋代發(fā)達的經濟和繁榮的城市生活的景象。又如:開封朱雀門外,“以南東西兩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庇涊d居民住宅與茶坊相錯雜,是宋人熱衷茗飲的體現(xiàn)。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也可見宋代都城人煙生聚,一個廣泛的市民趣味圈逐步形成,也說明宋人生活安逸,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調。宋代文人風格轉變,影響到了宋瓷茶盞的設計風格,追求一種典雅、內斂、質樸、清淡、含蓄的設計風格。所以,宋瓷茶盞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日用產品的典范,宋瓷茶盞器型高雅含蓄、內斂耐看,既方便使用又極具審美感,由于將實用、美觀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藝完美結合而深受宋人追捧。
1.造型設計
“陶瓷的造型,也叫陶瓷的‘器形’或‘形制’;蛐揲L挺拔,或渾圓豐滿,或淳樸天成,或端莊典雅,或雍容碩大,或別致小巧,構成了蔚為大觀的中國陶瓷造型藝術天地,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藝術風范和美學精神! 宋瓷茶盞之美也是通過造型語言得以體現(xiàn)的。它的造型從比例、尺寸、節(jié)奏、韻律等方面進行設計,造型簡潔、線條要求求正不求奇、不張不馳,這種恰到好處的尺度把握,對它任何一點改動似乎都會破壞它的美。對形式美法則的運用也非常講究,給人一種質樸的、含蓄的、內在的美。體現(xiàn)了宋代工匠技藝高超、恰到好處的技術水平。
宋瓷茶盞善于用簡潔的線條勾勒整個外部輪廓,線條曲直變化,剛柔相濟。曲與直和諧地統(tǒng)一在同一整體之中,這些器物線形對比主次分明,直線顯得器形挺拔向上,曲線為主的器形而顯得豐滿、圓潤。線條流暢而又細膩柔和,組合成一種造型優(yōu)美的器物。宋瓷茶盞的器壁線條象一個倒三角,從視覺上沖擊了人們追求穩(wěn)重的習慣,給人以挺拔、有力、向上和簡潔的感覺,創(chuàng)造出了沉靜素雅的美學風格,中國傳統(tǒng)繪畫就善于用線表現(xiàn)事物,象鄭板橋畫的蘭花、墨竹等,利用蒼勁有力的線表現(xiàn)頑強旺盛的生命力的態(tài)勢。為了符合宋代的審美,茶盞重心向上移動,使寬大的口沿和小小的圈足形成了體量上的強烈對比,使茶盞看起來高聳挺拔而又亭亭玉立,成為宋代瓷器造型的標志性造型風格之一,表現(xiàn)了強烈的時代特色和宋瓷造型的獨創(chuàng)性!斑@種小碗底輕盈而優(yōu)雅,亭亭玉立,充滿了“文人氣質”。 宋代的社會狀況、審美風尚和思想意識的改變,使人們的審美理想回歸到了中國傳統(tǒng)的質樸、內斂審美心理,講究“收斂、節(jié)制”,因此在設計茶盞造型時更注意比例關系和細節(jié)的處理上。宋代工匠制作工藝的精湛,表現(xiàn)在宋人設計茶盞底小,口沿大,整個比例保持在能夠站立的尺度邊緣。(圖1)南宋龍泉窯斗竿盞,造型簡潔,輕盈靈秀,大口小足,直線勾勒,像一個倒立的斗笠形,給人以挺拔向上的視覺效果。
宋人在設計茶盞造型意識中,普遍存在著模仿大自然動植物的特征,“宋瓷造型除部分淵源于銅器,絕大部分來源于生活。如一片荷葉、一朵蓮花、瓜、果、魚、蟲,都是藝人們創(chuàng)作的素材” 宋人選取自然中最優(yōu)美、生動的部分與抽象的形體完美結合,通過概括、歸納、提煉,形成一種特有的自然美。(圖2)宋代青釉海棠形盞,侈口,圈足,口沿至底部呈海棠形曲線,胎薄如紙。如盛開的海棠花,韻致不凡。其造型優(yōu)美別致,從側面視之線條有曲、直、折、圓組成了曲折多變的美感,而在俯視和仰視中整體器物又如一朵盛開海棠花朵。盞的內外通體施青釉,釉色明亮純凈。整個器物工藝制作精良,是宋代花式造型的佳作。
2.色彩設計
宋瓷茶盞的色彩設計主要體現(xiàn)在釉色上。宋代茶盞因釉色差別可分為青釉盞、白釉盞、青白釉盞、黑釉盞等各色茶盞。宋瓷茶盞注重色彩不留痕跡,釉色精致而細膩,像定窯的乳白、官窯的淡青、景德鎮(zhèn)的影青、汝窯的蔥綠、耀州窯的青中微黃等都有“清水出芙蓉”的天然之美。而鈞瓷的天藍、月白、色如晚霞的窯變效果以及變化莫測的建窯黑釉瓷、則以其自然天成的肌理美,豐富了單色瓷,別具風采。
宋人選擇建盞,是因為出于對試茶的需要,黑瓷能與白茶形成強烈色彩對比,《茶錄》說“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 就是說宋代在斗茶活動中,為了襯托白色的茶湯,需要選擇黑色茶盞,最為要用。宋代的試茶也稱斗茶、點茶,即比較茶質,以決勝負。斗茶的內容包括比較茶色、茶湯、茶味、茶之浮沉等等,就茶色和茶湯而言,“黃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詳明,故建安人開試,以青白勝黃白!薄敖ò查_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 因茶色呈白,故以黑盞襯之方能詳明茶色青白與黃白之間的微差、茶湯有痕與無痕之間的細別。
宋人追求自然隨意、寧靜幽雅的審美情趣,和唐代的豪華艷麗的美不同,而是表現(xiàn)出一種“自然雅致”的美。如變幻無窮的鈞釉,表現(xiàn)出一種素樸與寧靜,其色彩也呈無論是紅、藍、青、白、紫等色釉,雖然它們交相輝映、變幻莫測,卻顯得素淡、平和。特別是景德鎮(zhèn)窯的影青瓷,汝窯的青瓷,龍泉窯的梅子青瓷,使宋瓷茶盞的釉色真正達到了“如冰似玉”的境界。
3.裝飾設計
宋瓷茶盞主要的裝飾手法有刻花、劃花、印花、貼花等。這些表現(xiàn)手法大都是先在未燒制前得泥坯上制作,然后施加透明釉色,刻、劃、印等裝飾手法使瓷器胎體出現(xiàn)高低凸凹變化,造成釉層或薄或厚,使釉色呈現(xiàn)由淺入深的明度色階變化。使同一色釉具有黑、白、灰不同明度的變化。
宋瓷茶盞裝飾表現(xiàn)形式制作工藝及裝飾手法多種多樣,以刻花、劃花、印花、貼花為主,這些制作技法的運用不僅豐富了茶盞裝飾手法,還為宋瓷茶盞帶來了更為豐富的視覺美感。劃花是用尖細的刻劃工具于細節(jié)處進行刻畫,刻花是宋代陶瓷物中較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裝飾手法?袒ǘ嗯c劃花并用,并稱為“刻劃花”,其特點為流暢生動,犀利灑脫。(圖3)該器型廣口,淺斜腹,小圈足,造型纖巧而工整,內外施青黃釉,釉色光潤幽雅,開細紋片,內壁刻有牡丹紋樣并輔以篦點紋,外壁刻有由底部向上發(fā)散的篦線紋樣,圖案布局構圖嚴謹而不失清晰自然,豐富強化著紋飾的裝飾效果,富有整體美感。
宋瓷茶盞的紋樣有蓮花、荷葉、牡丹、魚、和龍鳳等,也有嬰戲紋和動植物紋。如以刻花、印花為主的茶盞,其刻花刀鋒犀利,印花及紋飾豐富多彩,裝飾題材多為民間喜聞樂見的生活小景,并題有民間流行的詩句或民間諺語。如:“過橋須下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尋宿,雞鳴早看天,古來冤枉者,盡在路途邊!,“眾中少語,無事早歸” ,游魚、戲鴨等極為生動的場景。
宋瓷茶盞的裝飾工藝除了刻花、劃花、印花,還有釉上彩繪、描金、紅綠彩等。在定窯、吉州窯、建窯黑釉瓷品種中曾發(fā)現(xiàn)有少量的描金品種。在金代出現(xiàn)的筆法自然瀟灑自如的紅綠彩裝飾、紋理變化多端的絞胎裝飾等,形式多樣化的茶盞都是宋人工匠將自然與匠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產物,深受宋人喜愛。
4.功能設計
功能,在《辭!分械慕忉屖鞘挛锏墓π、作用。功能是產品形態(tài)的重要因素,形式是功能的載體,必須體現(xiàn)和反映功能。功能主義的理念并不是始自現(xiàn)代,我國古代思想家孔子《論語》中提出的“文質彬彬”就是強調功能與形式的統(tǒng)一。兩千多年璀璨的工藝造物活動中,許多器物都有揮之不去的功能主義烙印。我國古人對器物的使用功能也有精辟的論述,李漁在其著述《閑情偶寄•器玩部》中道:“人無貴賤,家無貧富,飲食器皿皆所必需!薄胺踩酥莆,務使人可備,家家可用! 等等。他強調設計的第一出發(fā)點就是實用,從功能主義角度強調“備物致用”的意義。茶盞作為日常生活用具,宋代工匠在設計制作過程考慮的要素是首先是滿足實用需求,然后再根據(jù)容量、比例、使用群體等方面進行藝術設計。
作為飲茶用的茶盞,它的實際功用是器型設計的主導性因素?鬃釉f:“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文”指文飾,“質”指本質,孔子認為“文”與“質”這一對矛盾體應該是統(tǒng)一的, “文”與“質”統(tǒng)一,即形式與內容統(tǒng)一才能到達理想狀態(tài)。儒家言論深刻影響著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關于審美與功能的辯證關系,“文”又被引申為裝飾、審美,“質”引申為實用、功能, “文” “質”統(tǒng)一,也就是裝飾、審美與實用、功能的和諧統(tǒng)一,追求形態(tài)的完美。斗笠碗器型秀麗挺拔、體態(tài)輕盈,和當時秀麗挺拔的流行審美有關。茶的飲用習俗器型的演化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盞,這種廣口器物的流行與茶的烹制方法有直接的關系。唐代陸羽《茶經•七之事》引三國魏張揖《廣雅》是我國關于餅茶的最早記載: 餅茶,又被稱作茶餅、團茶,唐、宋兩代是生產的鼎盛時代,“荊巴間采茶作餅”,至宋時宋人在烹制茶葉時加入其他佐料,將烹制的茶葉和芝麻、山椒等佐料一起食用,鑒于此飲茶時宜使用“易干不留渣”撇口、斜壁、小底的斗笠形器皿,這種底徑和盞面口徑比例大,相對較淺的造型特點較好適應了飲茶方式的功能方面的訴求。
宋代工匠在制作茶盞時,出于茶盞造型的實用功能性的考慮:1)盞口大敞口所圍成的圓避免了“運笑旋徹而不礙擊拂”,也更好地展現(xiàn)絢爛多彩、變幻莫測的湯花。2)形如漏斗適宜人們飲用茶水,也使茶末易于沉淀和傾渣。厚重的胎體可以很好保溫。
5.結語
宋代茶盞,堅持器用的本質實用功能,集中體現(xiàn)在功能的合目的性與器物造型表現(xiàn)出來的外在形式美。實用決定器物形制,使用者的舒適性度要求器物符合人體的比例、活動規(guī)律及審美取向等,諸多因素的綜合最終決定了器物的造型、結構、比例等。同時,為了突破造型的局限性,新的茶器工藝不斷衍生,制作工藝由“實用”向“審美”不斷轉化,設計有了更多的想象發(fā)揮空間,但是必須“適度”,在使用的大前提下發(fā)揮器物的藝術性能,如若過分追求工藝與裝飾,會使器物失去本真而至本末倒置。實用與審美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相輔相成互為支撐的,共同使器物成為藝術與實用兼具的統(tǒng)一體。
參考文獻
[1]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
[2] 程金城. 中國陶瓷美學.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6):75.
[3] 袁曉宇. 茶的設計.[碩士論文].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07.
[4] 李雨倉,李兵. 宋代陶瓷紋飾精粹繪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
[5](宋)蔡襄.《茶錄》,“下篇論茶器•茶盞”,《中國古代茶葉全書》. 浙江攝影出版社,1999:67.
[6] 汝趙礪. 《北苑別錄》. 化京:華書局,1985.
[7] 中國網 .省略.見識國寶:宋代六大著名瓷窯(上).
[8] 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部》.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
[9] 論語•雍也篇.
相關熱詞搜索:探析 設計 宋瓷 宋瓷茶盞設計探析 論宋瓷茶盞造型的功能設計 淺析宋瓷茶盞淡雅之美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