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之女耿瑩:肩負起父輩的信念|父輩的信念
發(fā)布時間:2020-03-0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2011年6月23日,是原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耿飚同志逝世11周年。八年抗戰(zhàn),他率軍保衛(wèi)陜甘寧,收復張家口;解放戰(zhàn)爭中,他是著名的華北軍區(qū)“楊羅耿兵團”的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后,他是第一位駐西方國家的“將軍大使”;老年之后,他身在病榻,心里想的還是貧困地區(qū)的人民……耿飚將軍的長女耿瑩說:“我父親91歲逝世,他一輩子只有一個信念:解放全中國,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倍,72歲的耿瑩女士,還在為保護中華民族遺產艱辛跋涉……
在戰(zhàn)火中成長
耿飚文武雙全,被稱為“上山能打獵,下水能摸魚,出門能談判,回家能下廚的將軍”。耿飚生于湖南醴陵縣一個貧困家庭,從小讀過私塾,背過詩文,學會了南拳、氣功、單刀、點穴等很多本領,13歲到鉛鋅礦當童工。在革命戰(zhàn)爭中,他經常徒手殺敵,以一當十。耿飚1928年入黨,是井岡山紅軍的骨干之一。
盧溝橋事變時,耿飚在紅四方面軍第4軍任參謀長。1937年8月22日至25日的洛川會議上,決定改編紅軍為國民革命軍。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主力部隊揮戈出征抗日后,要留下一支部隊鞏固陜甘寧根據地,使陜北成為抗日大本營。
毛澤東主席風趣幽默,同為湖南人,他一直叫耿飚“小老鄉(xiāng)”。有一天,毛澤東喊耿飚過來,說:“小老鄉(xiāng),你知道我叫你來干什么?”
耿飚說:“報告主席,我不知道!
毛澤東說:“鳥有巢,毛毛有搖籃,你說我叫你來干什么?”(湖南人把嬰兒叫做“毛毛”)。耿飚想了想,說:“報告主席,你是不是讓我建立根據地?”根據毛澤東的指示,耿飚帶領部隊在甘肅慶陽建立了根據地。
耿飚英勇善戰(zhàn)。長征時湘江之戰(zhàn),他曾以一個團阻擊了敵人整整15個團,創(chuàng)造出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耿瑩兒時的搖籃,便是父親的馬兜子。她不滿一歲就跟著父親南征北戰(zhàn)。每打完一仗,父親便習慣性地伸手摸摸馬兜,看看女兒是否安然。在一次戰(zhàn)場上,槍林彈雨中,他把一歲多的耿瑩放在戰(zhàn)壕里,撤退時忘了帶走。直到跑出兩里地,發(fā)現女兒不在,耿飚心里非常傷痛,但他咬著牙默不作聲。對于一個將軍來說,戰(zhàn)士比女兒更寶貴,回去很可能遭遇敵人,他不能丟了女兒再搭上一名戰(zhàn)士。幸而馬夫發(fā)現后,執(zhí)意去尋找,耿瑩才和父親團聚。耿飚忙于打仗,之后將女兒送到老鄉(xiāng)家代養(yǎng)。直到1950年,他調到北京,脫下軍裝做外交工作,耿瑩的生活才安定下來。
女兒眼中的將軍父親
在耿瑩家中保存著一本珍貴的影集,影集的第一頁就是耿飚與一位美國軍人的合影。這位軍人是耿飚從延安奔赴抗日前線時護送到晉察冀去的美軍觀察組組長德穆克上尉。1988年5月,已經成為美國政府顧問的德穆克隨美國商務代表團訪問中國,此時的耿飚正忙于其他活動,未能抽空與德穆克見面。德穆克在歸國前托人轉來一本影集,扉頁上方用英文寫著:“送給無所畏懼的領導――耿飚!
1944年9月,有個美軍觀察組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考察,耿飚率部隊護送。美國人習慣了坐車,不會騎馬,接近黃河時,日軍飛機在空中盤旋。指揮員一聲令下,我軍官兵幾分鐘就會疏散隱蔽完畢,速度和效率令美國人非常驚嘆。德穆克稱此為“偉大的冒險”。他曾問耿飚:“該怎樣評價這次偉大的冒險?”耿飚回答:“無所畏懼!钡履驴讼蛩耐閭冝D達了這個詞,引發(fā)一陣贊嘆。
耿瑩記得,父親的愛好特別多,而攝影貫穿了父親的一生。1932年部隊繳獲了五六個相機和全套的沖洗設備。他拿著銀元到照相館,讓師傅傳授全套技術,從此,一路拍攝,記錄了長征全程。斯諾寫《西行漫記》的時候,很多資料都是耿飚將軍提供的。
耿瑩的記憶里,父親對一件東西非常珍視――黨證,那是他在江西蘇維埃政府的時候組織上發(fā)的。他用塑料布包了好幾層,長征期間一直帶在身上貼近胸口的地方。這件被他視為重于生命的珍貴物品,從沒被水浸濕過,里面交黨費的簽字都清清楚楚。
耿家后人,要無愧于自己的姓氏
耿瑩說,父親給予她很深的影響――自立自強,多為人民做好事。戰(zhàn)火中長大的童年,造就了耿瑩敢作敢為,勇往直前的剛勁個性,人們背后稱她為“英姿鐵娘子”。
上世紀60年代初,從地質學院中專畢業(yè)的耿瑩被分配到北京地質隊,爬了十年山,找了十年礦。“文革”后,她被調進北京制藥廠,成為車間工人。耿瑩的學習能力、適應力超強,在這點上,她非常像父親。據說,1935年紅軍強渡烏江,耿飚靠著以前做礦工懂得的一點機械原理,硬是啃下了一本《工程學》,36小時建成了橫跨烏江的浮橋,后來成為軍中少有的架橋專家。憑借勤奮好學,耿瑩硬是鉆進了醫(yī)學圈。晚上回家哄孩子睡了,就啃書本,做試驗。憑著鍥而不舍的努力,耿瑩成了一名專業(yè)研究人員。
和平年代里,對黨和人民有著深厚感情的耿飚將軍仍時刻心系人民。父親耿飚的一個“命令”,卻讓女兒耿瑩的生活再次發(fā)生了改變:上世紀80年代初,有一次,父親要她去趟湖南老家,看看鄉(xiāng)親們的真實生活。耿瑩抽身于繁忙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湖南。談到此處,耿瑩眼眶濕潤地說:“爸爸要求我做筆記,回來向他匯報,那里人民的生活究竟如何。他心里想的只有人民!
這次湖南之行,耿瑩仔細走訪了醴陵、湘潭等6個縣,記了兩大本厚厚的日記。熱情淳樸的湖南老鄉(xiāng)生活的困窘令耿瑩內心充滿痛感。當時改革開放,很多人都在做生意,耿瑩想通過做生意賺錢來援助老家建設。耿瑩沒有選擇停薪留職,而是一紙辭書,打破了“鐵飯碗”。耿飚非常了解女兒,她有著非凡的忍耐力,就算摔個大跟頭,只要能爬起來,她還會繼續(xù)往前,她是在刀尖兒上都能行走的人。
耿瑩去美國打拼時,已年近50歲。人們?yōu)樗龘鷳n:語言不通,飄在異國他鄉(xiāng),能否生存?耿瑩非常堅毅:“給我3年時間,如果3年后我沒餓死,我就要在美國橫著走!
耿瑩到美國后,從參加各種珠寶展銷會開始,用國產的淡水珍珠,通過自己的設計,做成項鏈、耳環(huán)出售。雇不起工人,就自己賣,一面說著“夾生英語”,一邊手舞足蹈地比劃,人家看好了,她就趕快給安上扣子,包裝好。在那段磨難的日子里,她沒有朋友,沒人交流。最艱難的時候,也只能開車到山上,獨自站在雨中大哭大喊,聲嘶力竭。在異國他鄉(xiāng),沒有人知道她是耿家大小姐,更沒有人知道她一個女人有多么巨大的堅強在支撐!
哭喊宣泄完了,耿瑩回去繼續(xù)串珍珠,在全美各地跑展銷會,晚上不顧疲勞,獨自謀劃著突破自己的辦法……自己選擇的路,從不后悔,絕不放棄!
來到美國的第二年,耿瑩在美國擁有了自己的別墅,一所相當于6英畝(1英畝等于6市畝)土地的院落,里面種了50多棵果樹。之后,她真正進入到美國人的生意圈。耿瑩從青年時期就熱愛中國文化,30多歲時,她才開始專攻國畫。她的畫風頗得業(yè)界好評,《聽琴》《文姬歸漢圖》等作品先后入選全國美展。在熟悉美國后,耿瑩重操畫業(yè),以中國畫家的名義走進美國上流社會的俱樂部,逐漸成為美國上流社會最受歡迎的中國女畫家……
保護文化遺產
正當事業(yè)蒸蒸日上之際,父親耿飚患病,耿瑩毅然放棄了優(yōu)越的生活,重回祖國懷抱。其實,她對這片故土始終充滿著眷戀,在美國那些年,每逢春節(jié),她都跑到附近的美國電視臺,借來中國央視春晚的節(jié)目錄像,每每看得熱淚滾滾。歸來的游子對祖國有著別樣情懷:這是個偉大的民族,五千年文明底蘊深厚,山河風貌、名勝古跡、禮儀情操、工藝服飾,萬里長城、敦煌莫高窟、景泰藍工藝……為其獨有,無不閃爍著神性的光輝。然而她痛心地看到,由于保護不力、開發(fā)過度,中國面臨著部分文化遺產逐漸消失的危機。人文古跡、傳統(tǒng)文化因為各種原因遭受了嚴重的損傷,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萬里長城也只剩下2500公里;鎖陽城、龍門石窟等寶貴的人文景觀,奇妙的構造形態(tài)無不令世人嘆為觀止,而用于這些超凡藝術建筑的雕刻工藝,業(yè)已失傳……
在成長的記憶中,幼年時,父親讓耿瑩懂得了什么是“文化”,懂得了什么叫“遺產”。和平解放寧夏的前夕,父親耿飚在前線,女兒跟在他身邊。在一個破廟里,父親帶著將士部署戰(zhàn)略,他手里有一大張地圖,上面用紅藍鉛筆作了標記,藍顏色的圈圈和紅顏色的箭頭。女兒問:“爸爸,藍顏色的圈圈是什么?”父親說:“那是我們的炮口啊!迸畠簡枺骸澳菫槭裁床淮虬。俊备赣H愁眉緊鎖,指著地圖說:“你看,這里都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古物,不能破壞……”說到此時,耿瑩眼中含淚:“父輩們在艱險處境下,一邊打仗,一邊還想著給后代留下寶貴的遺產。我們有什么理由讓輝煌的民族文化遭到破壞,冷漠旁觀?”
當年在美國,耿瑩還常想起小時候喜歡看外國名著,父親很不高興,把《西游記》塞給她說:“你是中國人,你必須先了解中國的東西,然后再去接觸外國的,才有鑒別和比較。”
耿瑩從此選擇了一條任重道遠的文化苦旅,經過4年奔波籌備,終于獲批建立“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2007年2月22日,氣質高雅、談吐不俗的耿瑩女士站在成立大會主席臺上,一開口便聲音哽咽:“為了這一天,我足足準備了4年!父輩們靠兩條腿走出來的新中國,我們該怎樣保護?”其間,她幾次落淚。
此后,她與多位同仁一起奔赴全國各地考察文化遺產情況,出國交流,希望通過國際間的合作找到各國文化遺產保護的解決辦法。在貴州關嶺縣發(fā)現的裸露的三疊紀、白堊紀的地層以及一個完整的27米長的魚龍化石,向有關部門匯報,積極推進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的成功建立;考察云南孟連文化旅游資源,并援建“孟連縣民族文化博物館”;在四川綿陽發(fā)現了制造火藥的煉硝工具;保護甘肅瓜州千佛洞壁畫……70多歲還在為中華文化拼搏“準備大干一場”的耿瑩,讓我們再次看到耿飚將軍的性格,領略了耿家人的傳奇。
文化遺產保護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是公募基金會,它的款項來源于民間籌募,這條路走得非常艱辛。耿瑩戲稱自己為“丐幫幫主”。每當遇到挫折,或取得進展,她常會到父親耿飚的墓前,向父親傾訴,在她心里,父親始終沒有走遠,他時時在給女兒力量。
年過古稀的耿瑩女士鬢發(fā)微霜,雖含飴弄孫之齡,工作起來仍激情飽滿昂揚不遜青年,她說:“華夏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民族賴以生存的根。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我將親自參與這些課題的研究與活動過程,感受中國文化,影響更多的中華兒女關注和參與……”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相關熱詞搜索:父輩 之女 信念 耿飚之女耿瑩:肩負起父輩的信念 耿飚之女耿瑩 肩負起父輩的信念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