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時代】高爾夫gti
發(fā)布時間:2020-03-11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高爾夫 褪去貴族外衣 段樂蒙 北京時間2009年10月9日,國際奧委會第121次全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投票決定,高爾夫成為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夏季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這是高爾夫在1904年離開奧運會大家庭后,時隔百年的回歸。預示著一向以“貴族”頭銜著稱的高爾夫將更全球化更普及地發(fā)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走進這項充滿魅力的運動。那么,作為普通大眾的我們究竟離高爾夫有多遠呢?
資深國際奧委會委員何振梁對高爾夫的入奧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大家應該改變過去對高爾夫的看法,高爾夫來自人民,也應該還給全體人民。我認為既要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高爾夫運動也是一樣:既有高檔的高消費,也要有適合平民老百姓健身的普通消費!”高爾夫傳統(tǒng)意義上被稱為“貴族運動”,令普通人敬而遠之。時至今日,應該說高爾夫是時尚運動更準確些。它的“貴族”身份,很大程度是源于建場的高成本,以一個18洞的標準高爾夫球場為例,大約需要3億到5億元人民幣。然而,隨著高爾夫重返奧運,中國將呼喚大量平民化公眾球場出現。不是每一個球場都要建成國際錦標級球場,消費價格偏低的大眾化球場才能為青少年和準職業(yè)球員提供更多練習和接觸高爾夫的機會。
大家都知道,為少數人服務的項目是發(fā)展不起來的,高爾夫運動不應該只服務于所謂“貴族”,它更應該成為群眾性的體育運動,吸引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參與,作為他們日常的健身方式,讓更多的群眾能夠享受高爾夫運動帶來的健康和樂趣。與前幾年國內的高爾夫球環(huán)境相比,近兩年來與國際交流明顯多了起來,成人賽如此,青少年賽更是發(fā)展蓬勃。筆者了解到,現在學習高爾夫的學員中很多是青少年,甚至是6、7歲的孩子,很多家長把培養(yǎng)孩子成為專業(yè)高爾夫球手作為發(fā)展目標。這些自己懂高爾夫、參與高爾夫的家長為孩子安排了縝密的培養(yǎng)計劃,這也是中國青少年高爾夫水平得以不斷提高的動力所在。中國高爾夫發(fā)展前景是廣大的,相信很快就會有中國的老虎伍茲出現在世界高爾夫賽場上。
從中國高爾夫之前多年的發(fā)展形勢來看,受眾并不大,這與中國的歷史和過去經濟發(fā)展有關。如今,中國已經是一個經濟發(fā)展強大的國家,精神愉悅和身體康健成了人民溫飽后的更高追求。很多朋友熱衷于去健身或者打網球,而現在健康與時尚有了更大的選擇,高爾夫越來越受到青睞。但是,想像中過高的打球費用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其實,請一位高爾夫教練和私人健身教練的費用是同樣的。有細心人為很多想要接觸高爾夫的朋友算了筆帳:一個愛好者配置全套基本裝備需要3000到幾萬元不等,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在場地打上18桿的費用在300元到800元,當然成為會員后會有更優(yōu)惠的價格。高爾夫練習場并不貴,50元就能打上200個球,有的練習場促銷的時候甚至可以免費打球。球具雖然價格不菲,但球場里是可以租用的,一般10至50元就可以租到一支合適的球桿,這個價格相信很多喜歡運動的人是能夠接受的。先在練習場練好自己的球技,再去果嶺上大顯身手是時下很多時尚人士的精明選擇。
顯然,在高爾夫走進我們生活的道路上錢不是問題,而是對高爾夫這項運動的理解與認知。對于高爾夫不能只是停留在印象之中。在很多人眼里,高爾夫是一項非常悠閑的運動,在綠草茵茵的球場上漫步和揮桿都是輕松瀟灑的事情,無需消耗很多體力。事實并非如此,應該說高爾夫是一項對體能要求很高的運動,不說別的,只是走完18洞的全程,就已經是不小的運動了。高爾夫更是全身的運動,不但要左右手配合,還需要腰、腹、腿等全身各部位的聯動,所以說高爾夫健身的功效顯著。在綠色優(yōu)雅的自然環(huán)境中運動,一定能體會到比健身房更多的快樂。同時,更能練心。打球打比賽不光比技術,更是比耐心。學打高爾夫難度不大,半小時就可以掌握基本動作要領,剩下的就是熟練過程。推桿時對選手的心理素質要求很高,可以說是對一個人綜合能力的提高,心浮氣躁的人是打不好球的。說到底,打高爾夫憑的是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打球的過程正是磨礪我們心態(tài)最好的方式。
高爾夫的諸多優(yōu)勢已慢慢被我們所熟知,而隨著奧運大家庭對于高爾夫的親切召喚,有著濃重奧運情節(jié)的國人必將以更包容更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這一日漸平民化的運動。真正走進高爾夫的天地,你會發(fā)現,褪去貴族外衣的它,離我們并沒有想像中那么遠。
高爾夫的世界很精彩――訪招商銀行青島高爾夫球隊隊長李錦萍
段樂蒙
“你的脾氣急躁嗎?來打高爾夫吧;你的性格太慢嗎?來打高爾夫吧;你不善于社交嗎?也來打高爾夫吧……”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把高爾夫當做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握桿時,他們只覺得快樂。對他們而言,熱愛高爾夫不需要理由,李錦萍即是如此。自從接觸到了高爾夫,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交給了這綠色的世界,高爾夫成為了他生活的中心,帶給他數不盡的收獲與快樂。
記者:什么樣的機緣巧合下接觸到了高爾夫?
李錦萍:對于高爾夫,其實在很早就有所了解,但是并沒有深入,直到2005年才有了第一次親密的接觸。那次很多朋友一起要途經新加坡去澳洲,由于其中一個朋友護照的問題,旅行最終沒有成行。在新加坡逗留的幾天時間里,閑來無事,索性幾個人就在當地朋友的帶領下打起了高爾夫。由此,開始對高爾夫有了一些切身的感觸和認識,慢慢被這項運動所吸引。回國后,我便開始了系統(tǒng)的學習和高密度的練習,公司里的事情基本都交給了其他人去做,完全投入到了高爾夫的世界。
記者:在您眼中高爾走是項怎樣的運動?自從接觸了高爾夫,生活有了哪些不同?高爾夫給您帶來的是什么?
李錦萍:通常人們把高爾夫稱作是“綠色鴉片”,的確,接觸過的人很難再把它舍棄,很多人都把高爾夫作為畢生的運動,只要還能走得動,就會一直打下去,因為它的益處真的太多。健身方面的優(yōu)勢,自是不必多說。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高爾夫是所有球類運動中最難的一個,既要調動自身的狀態(tài),還要考慮到風速、環(huán)境等等各方面的因素,極具挑戰(zhàn)性。
有這么一句話 如果你不是紳士,請不要玩高爾夫:如果想冒充紳士,更不要玩高爾夫,那會是一次冒險。打球的過程中最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和秉性,是裝不來的。聽說過“高爾夫商務”嗎?通俗地解釋,就是把飯桌上做的事移到高爾夫球場上,F在很多成功的商界精英都是高爾夫的癡迷者,通過這個平臺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和商業(yè)伙伴,在打球的過程中考察對方在生意場上的心態(tài)與實力。同時,高爾夫包含著做人做事的諸多道理,能夠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性格中的許多弱點,我們經常說,你的脾氣急躁嗎々來打高爾夫吧;你 的性格太慢嗎,來打高爾夫吧;你不善于社交嗎,也來打高爾夫吧。
由于高爾夫的特殊性,18桿下來需要4個多小時,彼此可以充分地溝通和交流,找到最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時去外面打球,幾天的時間吃住在一起,很快就可以熟悉和親近。這很符合我對人生的理念,我享受跟很多朋友在一起感受到的快樂,可以結交到這么多好的朋友,是高爾夫帶給我的收獲。
記者:您所了解的青島高爾夫近幾年的發(fā)展如何?球場和球友的現狀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李錦萍:青島的高爾夫運動發(fā)展勢頭十分迅猛,差不多用了10年的時間就從起點逐步走入了正軌,這主要得益于青島這座城市本身所具備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氣質。在整個山東的高爾夫場地來說,青島是發(fā)展最早也是高規(guī)模場地最多的,球友的數量也與日俱增。特別是最近幾年,新球友的增長幅度非常之大,球場經常會出現很多新的面孔,這對于青島高爾夫的發(fā)展是很好的現象。
記者:我們知道招商銀行青島高爾夫球隊是山東省最大的一只業(yè)余球隊,最初怎么會想到要成立球隊,球隊平時又有哪些活動呢?
李錦萍:打了幾年球,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平時打球還是有一定局限性,固定三五個人的活動居多,想有更大范圍的交流和切磋很困難。我跟朋友們商量,能不能把大家組織起來,形成一個球隊,方便溝通和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同時也增長球藝。這個想法讓所有身邊的朋友都很興奮,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肯定,特別是跟招商銀行的領導談過之后,他也非常開心,當即決定出資并冠名球隊。就這樣,2007年6月19日,球隊成立了。開始時,我們預計球隊會有30人左右,結果隨著高爾夫的魅力感染到越來越多的人,我們球隊的隊員也增加到了現在的130多人。球隊每個月都有例行比賽,每次參加的人數會在7、80人左右,并且?guī)缀趺總月的比賽都會得到很多商家的贊助,比賽的規(guī)模和規(guī)范性在山東省內來說也是比較高的。在冬季,或者合適的時間,球隊也會組織部分隊員去海南,日本的九州島、東京、北海道,越南等等很多地方,體會不同地域打球的樂趣。
記者:高爾夫剛剛正式進入了奧運大家庭,作為高爾夫的資深愛好者,您覺得這對于中國高爾夫的發(fā)展意味著什么?對于普通球友來說,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李錦萍:由于過去的國情和諸多方面因素,高爾夫在咱們國家并沒有得到普及。這次能夠成為2016年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對于中國開展這項運動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因為是奧運會項目,國家會加大投入,會有更專業(yè)的發(fā)展模式和更多高水平的球員,中國人的條件是非常適合打高爾夫的,我相信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后,中國在世界高爾夫舞臺上會有很高的地位。作為普通球友,則會有更多的機會在國內感受到高水平的比賽氛圍,整個高爾夫市場也會更加正規(guī)和完善。
記者: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現在大家對娛樂休閑生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來自各行各業(yè)以及不同年齡的男女老少開始想要接觸高爾夫,對于這些朋友您有些什么樣的建議呢?
李錦萍:不管是球桿的選擇、衣服的搭配,還是如何找教練、去哪里練習等,入門的第一步總是困難的。在此要建議初學者們,在開始練習的時候,不用購買太昂貴的球桿,因為還不能掌握自己的動作、速度和力量,不能做到與球桿很好的融合。等到練習有了一定的成績后,可以請專業(yè)的人根據你的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球具。但是教練,從最初就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因為無論是技術要領還是高爾夫的精神所在,都需要很好的引導,剛剛開始的基本動作往往會決定一輩子的高爾夫生涯。高爾夫如人生,球就要落在那個洞中,遠一分不行,近一分也不行。人生也是如此,很多時候就差一點點,可能就會擦肩而過。
高爾夫的起源與演變
段樂蒙
關于高爾夫運動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流傳最廣的是,古時一位蘇格蘭牧人在放牧時,偶然用一根棍子將一顆圓石擊入野兔子洞中,從中得到啟發(fā),發(fā)明了后來稱為高爾夫球的運動。
高爾夫的英文名稱Golf,在蘇格蘭方言中是“擊、打”的意思,據考證,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457年蘇格蘭議會文件中。率先涉及打高爾夫球的是蘇格蘭北海岸的士兵,后來逐漸引起宮庭貴族和民間青年的濃厚興趣。世界上第一家高爾夫俱樂部誕生在蘇格蘭的愛丁堡,但高爾夫真正的興起,應起始于1457年的蘇格蘭圣?安德魯斯市(St.Andrews city)。
16世紀,高爾夫運動逐漸受到蘇格蘭上流社會的推崇,連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和他的母親蘇格蘭女王瑪麗,都是癡迷的高球手。皇家的影響,為高爾夫球運動在蘇格蘭的普及,及最終走向世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854年,在圣?安德魯斯市正式組織了“圣安德魯斯市皇家古典高爾夫俱樂部”(Roya]and Ancient Golf Club of St.Andrews)。據說,該俱樂部由22個貴族和紳士組成,他們進行比賽,來爭奪一根銀制球桿,并制定了13條基本的高爾夫球規(guī)則。今天,世界上成千上萬的高爾夫球場還在沿用這些規(guī)則。
高爾夫在蘇格蘭的風靡使這項運動傳入英格蘭。一開始高爾夫是以業(yè)余俱樂部方式在進行,在1860年時,高球四大賽之首的英國公開賽開始舉行,從此高爾夫運動進入職業(yè)化。19世紀末,高爾夫開始流行于美洲、澳洲及南非。
20世紀,高爾夫運動傳入中國。1931年,上海成立了高爾夫球游戲中心。同年,中、英、美商人合辦高爾夫球俱樂部,在南京陵園體育場旁開辟高爾夫球場。進入80年代,高爾夫運動在中國得到很快發(fā)展。1985年,中國高爾夫球協(xié)會成立,1986年1月,中國首次國際高爾夫球賽――“中山杯”職業(yè)、業(yè)余選手混合邀請賽,在中山市溫泉高爾夫球場舉行。近幾年,高爾夫球運動在中國已迅速普及和發(fā)展起來,作為一種時尚或某種身份的隱約暗示,高爾夫球已逐漸滲透到我們的都市生活之中,并令不少人向往。
經歷了幾個世紀的發(fā)展與演變,隨著科技的進步,不論在球場的設計、建造、規(guī)劃、球賽規(guī)則制定,及對于球具的開發(fā)研究等都做出了無數次的改良與突破,譬如球的規(guī)格統(tǒng)一,軟硬材質及動數的革新,而球桿頭材質也區(qū)分為鑄造與鍛造,桿身從傳統(tǒng)鋼桿演變成至今的碳纖、硼,甚至鈦金屬所制造。高爾夫運動已經成為風靡全球,成為最受歡迎的休閑運動之一。而高爾夫的英文golf一詞,更是被解讀為綠(green)、氧氣(oxygen)、陽光(light)和友誼(friendship)四個單詞的結合。一項運動,能兼有上述四項誘人的內容,在崇尚休閑的現代社會中,難怪它能成為人們的寵兒了。
相關熱詞搜索:高爾夫 時代 高爾夫時代 高爾夫汽車為什么貴 開高爾夫的都是什么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