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法官”] 布衣天下
發(fā)布時間:2020-04-06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解決了糾紛,對當事人就是提高了生活品質。 剛柔相濟 一年間劉軍白發(fā)滿頭,想不到自己古稀之年還要攜老妻奔走法院,狀告親生女兒。兩次上訴,兩次敗訴,老伴含恨離世,一家親情分崩離析。如果不是李琴的出現(xiàn),劉軍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末路究竟如何歸宿。
劉軍住在長寧區(qū)幾十年,女兒劉萍60年代響應國家號召去了新疆農(nóng)場。80年代劉萍的一雙女兒按政策回到上海,戶口遷入外公劉軍處。當時劉萍承諾每月匯給老人200元錢補貼生活費用。然而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兩位老人從沒有收到過女兒一分錢,靠著自己省吃儉用的退休工資供著一對外孫女上學讀書。
幾年前劉萍和丈夫回到上海。兩夫妻提著大包小包來到劉軍家門口,這才發(fā)現(xiàn)這個斗室實在太小,兩位老人加上孩子在房間里騰挪已是捉襟見肘,就連他們帶回來的行李都無法搬進室內(nèi)。劉萍懇求老人"替他們找工作著想",只遷戶口不住人。
辦完了遷入手續(xù),讓劉軍意料之外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3個月后,劉萍和丈夫悄悄潛回老人家,大大小小的行李全堆在灶臺上。煤氣沒法再用,一日三餐全家只能依靠盒飯。生活不便,矛盾驟生,家庭氣氛陡然緊張。劉軍幾番要求劉萍搬離未果,只能一紙訴狀將女兒告上法庭。
依據(jù)法規(guī)遷入戶口便享有居住權,法院一審判定劉軍敗訴。老人不服,上訴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維持原判。劉軍老妻終日憤悶,一場大病后撒手人寰。
絕望之際,劉軍決定去找"李阿姨"。"李阿姨"就是李琴,2003年底這位社區(qū)矛盾調解高手、上海市首席人民調解員,組建了上海第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人民調解工作室,調解糾紛成功率超過九成,被社區(qū)居民譽為"布衣法官"。
"提條件,只要他女兒能提出條件搬走,我們就能調解。"都說李琴調解很有辦法,一張鐵嘴說理平天下。找到劉萍,對方一口面積朝向,一口地段樓層,"她漫天要價,我就一一笑納。"不露聲色,拿出紙筆把兩個孩子十幾年的撫養(yǎng)費、教育費一一羅列,"十幾年你沒付過一分錢,現(xiàn)在既然要算賬,那就完完全全算個徹底。"劉萍頓時啞言。
憑著自己調解糾紛35年的經(jīng)驗,李琴知道時機來了。"你現(xiàn)在這般對待自己父母,今后你的孩子就會跟著學樣。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榜樣力量無窮。"幫老人說話,李琴當然清楚人民調解員的責任,心頭端平一桿秤。她提出照房屋面積和現(xiàn)行房價,扣除應付老人的費用外,老人再支付劉萍8萬元用于其購房,但劉萍必須同意立即遷出戶口,并放棄對老人房屋的主張權。
"人民調解糾紛就要一刀切到底,防止后遺癥。"李琴說,對這些年邁的老人來說,糾紛調解一定不能留下空當,幾年后再來折騰一次老人的生活又將大受影響。"有廚房不能用,打輸了官司還要住一起,老人每天都在經(jīng)受著心理壓力、精神創(chuàng)傷。晚年生活根本談不上品質保障。"如此一來,老人出錢,女兒搬離,各自復歸平靜生活。
女兒搬離的那一天,劉軍緊緊握著李琴的手,老淚縱橫。法院沒有解決的問題,李琴一紙人民調解書化開了老人心頭的死結。矛盾得以暫時解決,可是親情的修補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授之以漁
李琴所在的江蘇路街道是老城區(qū),老齡化程度超過全市平均率18%,達到23.4%。在李琴處理的糾紛當中,60%以上都是老年人問題。"年紀大、退休早、毛病多、收入少是老年人的共同特點。處于社會弱勢群體,又常常因子女不孝矛盾重重。"矛盾一次次激發(fā),求助李琴的人越來越多,每天早上7點半工作室就開門服務,高峰時候一天要接待一百多位社區(qū)居民。"有些老人日子過得太辛酸,看到我就跪下求我?guī)麄冸x開這個家。還有位老太太子女不孝順,每天一早就來等開門,一天要來六七趟訴苦。"李琴很心酸,社會在日益進步,老人生活質量卻日益下降。
帶著調解員去和老人子女調解糾紛,李琴發(fā)現(xiàn)年輕一代法律意識重,卻狹隘地表現(xiàn)為"法為我用",對自己有利的法律一條條提得干凈利落,可自己違背的法律法規(guī)卻避而不談。"我沖著那些振振有詞的年輕人說,你們是"用法錯位",只保護你不維護別人的法律不是公正的法律。人民調解就必須遵循公平、公正,讓法律的天平平衡在每個人面前。"
掌握了年輕人的特點,李琴意識到光調解矛盾不行,授之以魚,還必須授之以漁。每隔一段時間,李琴都要下社區(qū)給老人去"上課"。工資卡、戶口簿、房產(chǎn)證三件寶貝老人一定要看牢,即便是骨肉親情,也需要法律來保障。"那些老人一聽我說這些就樂了,這些不就是他們最關心又無法啟齒的問題么。"結果李琴上完課的第二天就有一對小夫妻打上門來,指著李琴鼻子就罵,給老人"洗腦"了好幾個月,好不容易答應過
戶給兒子,現(xiàn)在一堂課就讓他們功夫全廢。"他們沖著我就說你這個老東西怎么還不死,我不怒不爭,說我要死了誰來給老人維權。干我們這行,鼻子要像橡皮,不怕被人戳;臉皮要像輪胎,冷嘲熱諷受得住;肚子要像氣球,任何情況都要沉得住氣。一句話說得人家笑,不能一句話說得人家跳。兩頭擺平就是水平。"
魅力之源
1937年出生,1956年開始擔任上海市武夷街道徐家宅居委會調解主任,李琴工作對象和工作內(nèi)容的變遷,就是一部上海市民生活變化的縮影。"我們那時候要處理的問題很簡單,都是夫妻吵架或鄰里糾紛,都是圍繞柴米油鹽的小事情,燒個煤球爐煙飄進鄰居家里,轉個方向就能解決,人們的生活還是很單純的,要求也很低。現(xiàn)在的情況復雜多了,下崗、賭博、拆遷、外來媳是問題,改動排油煙管道、安裝空調高低散熱滴水、占用公用部位也是問題,時代發(fā)展,派生出更多的新矛盾。
幾十年來一直奔走在調解糾紛第一線,讓李琴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說話慢條斯理,把細節(jié)可以一一詳細羅列的是吵架老手,急話連篇,胸悶氣急手腳亂舞的倒是些老實人。"李琴說,去調解糾紛自己首先就要底氣足,心頭放平一桿公平秤,會吵會鬧甚至動手的兇徒不能怕,當然也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糾紛一發(fā)生,第一時間到現(xiàn)場,拿到第一手資料至今是李琴工作室的鐵規(guī)矩。
隨著聲名遠揚,海外華人也開始找李琴幫忙。前不久一位美籍華人就通過李琴圓滿解決了一筆債務糾紛,將中國人民調解制度的美名傳播到海外。"化解涉外糾紛過去我是不敢想的,幾十萬元的債務,涉及海外,我有那個力度嗎?"李琴當時已屆古稀之年,她不斷告訴自己:"做調解工作就是要有魄力,有膽識,什么事情你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外國人稱我們是東方一枝花,我們中國人民調解在別人的腦子里就是婆婆媽媽的事,能夠把涉外的糾紛調解做得漂亮,讓海外了解新中國新氣象,新時代的人民調解也就真正地崛起了。"
相關熱詞搜索:布衣 法官 “布衣法官” 他被居民譽為 布衣法官 人民的 布衣法官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