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進行式] 進行時

        發(fā)布時間:2020-04-06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青春”是不老的傳說,它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記憶里。青春易逝,但它卻是永恒的命題。      一      “青春”是現(xiàn)代的發(fā)明――它是現(xiàn)代啟蒙知識分子、政治家和文學家表述的產(chǎn)物。不僅現(xiàn)代中國如此,這是最近兩個世紀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世界性現(xiàn)象。
          歐洲古典文學中的英雄人物如阿基琉斯、赫克托爾、俄底修斯都是成年人,甚至丹麥王子哈姆雷特,據(jù)意大利文學理論家莫瑞蒂的判斷,也是一個30歲以上的中年人。但從18世紀下半期開始,在法國大革命發(fā)生前后,歐洲文學中出現(xiàn)了一類新的人物,他們具有著鮮明的青年身份,如威廉•麥斯特、于連•索黑爾、大衛(wèi)•科波菲爾……莫瑞蒂認為,正是這些青年人物為歐洲現(xiàn)代文化確立了一個新的象征符號――青春,以描寫青年的精神發(fā)展為主題的“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也藉此興起。
          現(xiàn)代中國青春話語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是在現(xiàn)代西方勢力擴張的國際背景下展開的。1900年,身處異域的梁啟超借鑒意大利革命家馬志尼的“少年意大利”(Young Italy)計劃,首倡“少年中國說”。新文化運動的元老陳獨秀在隨后也倡導起“新青年”的概念,而周作人在《祖先崇拜》一文中也提出要廢棄祖先崇拜,而尊重“子孫”。隨著“青春”的被發(fā)現(xiàn),“青春”不再被視作無關宏旨的過渡年齡,反倒被看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它意味著無限的發(fā)展可能性,是生活中最為多姿多彩的元素。
          “青春”化身為中國現(xiàn)代性的主體,它體現(xiàn)著永無止境的歷史動力,使現(xiàn)代中國自強自新的欲望不斷延續(xù)乃至不斷再造。在梁啟超之后的一個世紀里,在我們稱之為“現(xiàn)代中國”的這個話語空間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青春論述。多少代中國知識分子、作家、政治家都選擇“青春”這一符號來寄托他們對政治革命、文化變革、民族復興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扒啻骸彼炫c“新”、“啟蒙”、“革命”、“新中國”等重大的現(xiàn)代意識形態(tài)神話融為一體,成為后者的形象載體。
          現(xiàn)代中國的青春話語萌發(fā)于政治想象的層面,卻逐步涵蓋文化表述的各個領域,直至成為現(xiàn)代中國的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神話。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中充滿了“青春”的形象與聲音。有茅盾、葉紹鈞等人的成長小說如《虹》和《倪煥之》,對于五四一代青年經(jīng)驗的歷史化敘述;有巴金借小說《滅亡》、《新生》等宣揚安那其理想過程中樹立的“青春崇拜”;更有社會主義英雄成長小說確立起來的青年規(guī)訓,最典型的莫過于楊沫的《青春之歌》;再如紅衛(wèi)兵的“胡涂亂抹”(張承志的小說)、知識青年的“青春祭”(張暖忻拍攝的電影),以及隨之而來的“玩的就是心跳”的“動物兇猛”(王朔的作品),乃至“像衛(wèi)慧那樣瘋狂”的“上海寶貝”(70后作家衛(wèi)慧的兩部小說);當然還有海峽彼岸“寂寞的十七歲”(白先勇作品)、“野孩子”(張大春的小說)和在“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的短篇小說)中悄然老去的時尚男女……
          
          二
          
          如果說文學作品中的“青春”還只是對知識階層的啟蒙和召喚,那么影視作品中的“青春”表達影響了從田野到都市中的所有人群。
          “青春”是當下社會精神的一種表達方式。王蒙的《青春萬歲》用集體舞、篝火晚會、中學生蓬勃向上的學習面貌渲染了50年代初期的火熱和跳動著的時代脈搏。雖然黃蜀芹將其拍攝成同名電影已在80年代,但是這種激越的情感和明麗的色彩與改革開放初期的社會精神是多么的吻合,所以即使當時告別的并不是30年前的黑暗,信仰的也不再是30年前的理想,但影片還是感染了無數(shù)的青年和他們的父輩。“青春萬歲”本身就像一個符號,定格在80年代急速變化、思潮噴發(fā)的背景上。對于“青春”的發(fā)現(xiàn)和贊美,喻示著與傳統(tǒng)的決裂和面向未來的無限憧憬。
          然而,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青春萬歲”已經(jīng)不是主旋律了,《你別無選擇》(劉索拉的先鋒小說)中的“迷惘的一代”和“一無所有”(崔健的成名作)的搖滾青年,成為“青春”的另類象征。等到王朔作品甚囂塵上的時候,“頑主”們的價值觀是“躲避崇高”,“青春”神話遭到徹底的解構,“青春”不再浪漫。
          《動物兇猛》被改編成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加入了不少個人的經(jīng)驗在里面。青春的困惑與“文革”后期的破滅交織在一起,政治和個人生活空間的雙重無政府狀態(tài)下,這些部隊大院的孩子,整天游手好閑、聚眾滋事,而他們也就在這扭曲的時代和虛無的瘋狂里成長。“陽光”的背后是陰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打動人的正是在單純的自由自在的青春記憶后面的殘忍,這樣的殘酷意味深長。他們是擁有無限“理想”的,他們也是最絕望的,即使很多年后他們通過各種手段發(fā)跡,成了款爺,但這種虛無感仍伴隨著他們。
          青春的反叛和革命的虛妄,讓人想到貝托魯奇的《夢想家》,一面是火熱的革命浪潮,一面是激情的青春體驗,兩種一樣的瘋狂!扒啻骸币环矫驷尫懦鰧τ诩扔形幕螒B(tài)的破壞力,另一方面又充滿著對理想形式的渴求,不論國界。
          
          有人把姜文也列入中國第六代導演,至少從對“青春”的表達方式來說,姜文確實開了“殘酷青春”的先河。第六代導演習慣于在電影里敘述自己的青春記憶,無論是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還是婁燁的《蘇州河》,都表達了一
          種我們過往電影里沒有看到過的“青春”。2005年,《大學生青春電影10年評判書》評出了十佳青春片,其中對《十七歲的單車》的點評是“青春充滿矛盾的MTV”,對《蘇州河》的評價是“女孩如詩,蛻變如河”。這些影片無疑也可稱作“成長”電影,因為它關注成長的快樂和痛苦,反思長大蛻變過程中的問題!扒啻骸眴栴}是整個社會動蕩變化的縮影。
          
          三
          
          新世紀以后,“青春”又一次面臨新的表征。一方面“80后”一代在現(xiàn)實社會中演繹著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世紀青春,另一方面影視作品中的青春題材卻刮起了“懷舊風”。
          無論是電影《孔雀》、《青紅》,還是電視劇《血色浪漫》、《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青春”的發(fā)生年代皆非當下,而是與那個瘋狂的“紅色年代”相關。因為是抒寫青春而非直面時代悲劇,所以彌漫的是逝春的淡淡憂傷,而不是對非理性年代的血淚控訴。在時隱時現(xiàn)的“文革”背景下,青春的成長照樣進行著,對于那群少年人來說,成長的喜悅和陣痛遠遠超過了對于時代的理解。
          實踐證明,這種“懷舊”已經(jīng)成為“集體無意識”,編導在重復演繹的同時,觀眾也在重復追捧。最后一代充滿理想主義的“青春”,不管潔凈如《孔雀》中的姐姐,或者混亂如《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中的方言,在青春萌動的情感和性方面都顯得非常純潔,他們都與我們后來的商品經(jīng)濟社會中的“青春”有巨大的鴻溝。成長的痛楚往往來自青春理想的毀滅,他們必然被后來的生活所吞滅。
          雖然《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中也有王朔小說的影子,但當年王朔對“青春”的解構卻不復存在。葉京的電視劇很大程度上把青春的殘酷一面放在了這些發(fā)小離開大院(青春誕生地)之后,是在商品社會里的“經(jīng)濟犯罪”讓他們面對殘酷,對于早年無拘無束又騷動不安的大院生活,他還是充滿了人文的懷念,并且沾沾自得。從這點來說,葉京遠遠不如姜文。王朔的這段“青春”,在被反復表達后,已經(jīng)語義含混,不再擁有最初的力量。當時的私人化表達,在如今幾乎成為“大合唱”,只要看《血色浪漫》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記憶雷同就可以了。
          現(xiàn)在對于過去時代的解讀,總帶著今天的時代烙印,原本殘忍的東西也有可能變得浪漫,原本的意義也有可能消解得無影無蹤。當然,后現(xiàn)代的“青春”,需要更新的一代人去發(fā)現(xiàn)、去表達。他們,正在成長。(本文參考了美國衛(wèi)斯禮大學東亞系助理教授宋明煒的博士論文《現(xiàn)代中國的青春想象》)

        相關熱詞搜索:青春 進行式 “青春”進行式 青春進行時 青春進行式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