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 [細節(jié)的流傳]

        發(fā)布時間:2020-04-07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強盜有時可以把文明翻山渡海搬到另一塊大陸,細想想:那不過是賺了一把銀子的苦力。人們往往被這一行為本身遮去視線,看不見這種流血滲透對審美細節(jié)的深遠影響。   我?guī)滋烨伴e走奧弗利大街,經過盧浮宮,看到它的鄰居裝飾藝術博物館正在辦伊斯蘭藝術珍品展,便進去轉了幾小時。三千多件展品一件件看下來,最大的感觸是伊斯蘭審美對西方19世紀末裝飾藝術之“文藝復興”的潛在影響。藝術匠人們“偷竊”審美細節(jié)的本領是驚人的。而這批展品恰恰就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幾十年,從被西方打敗的伊斯蘭世界搜刮來的。帝國崩潰之時,財富會像水龍頭一樣往外流,亂世的劫掠是最一本萬利的。
          所以19世紀倫敦、巴黎有了越來越龐大的東方藝術品市場,剩下的世界的廟宇墓穴就成了聚寶盆,這邊有商人要,那邊就有家賊盜,有時家賊之手都不須假借,西方“探險家”自己動手大卸八塊,院墻瓦片有幾分美感的,運回歐洲都能變現(xiàn),更不要說在“新宗教”――現(xiàn)代化的鼓噪下,皈依的“野蠻人”自己摧毀的東西。窮地方的人將家產賤賣,都要等上五十到一百年才悟出上當。而抓住時間差的西方在不到五十年的時間里,積聚了不可想象的財富。我某次聽一個非洲族長說,他們的藝術匠人世世代代造出這些物品,原本只是信仰的一部分,放在一個地方千年都沒有人動的,沒人想到那是可以賺錢的。
          這種沒有成本的買賣,不知讓大西洋海邊蓋起了多少奢華別墅。在歐洲本土不付錢拿了商人一塊面包都要被判下獄,到“蠻邦”做大盜劫取國寶,不叫小偷行為,叫“探險壯舉”。不在西方住上個十年,不明白這種偷換概念的技巧,若始終摸不到他們設計概念的圓心,挨了打都不知棍子是從何處探出來的。在別國做壞事可以不受懲罰,是帝國心態(tài)的一種轉移,高人一等早已被訓練成本能,以致一出國界,到了他們認為“低人一等”的國度,文雅的小伙子可以轉身變成強盜。腦袋里浸滿中式思維的人,無論如何不明白這種微妙的身份轉移,便往往以中國人首先自我批評的思維方式,為此尋找解釋。我琢磨他們十多年,發(fā)覺儒文化意義上的良心他們沒有,法語就沒有與“良心”直接對稱的詞,只有“意識”這個詞勉強對應,但仔細推敲,這個詞沒有中文“良心”之底色。中國人有“良心”作界,有幾分的人都能讓壞行為停在心軟的門檻前;西方人也有道德感,但界要往后面挪一點,也就是做完再懺悔。教堂里有雕畫精美的木匣子,供人關在里面懺悔。其實將法語“con-fesser”譯成懺悔,就已經帶上了中文“良心”的底蘊,直譯根本只有“招認、吐露”的意思。我初來乍到,覺得木匣子是個好東西,做了壞事可以檢討。后來才悟到,文化中有了木匣子,就可以卸掉良心重負,凡事做了再說,自私都不打磕絆。做完了再悔過,不是良心自責,而是懼怕末日審判。我有時看他們一邊懺悔過去做的事,一邊換了地點或對象繼續(xù)做,比如一邊懺悔對老移民犯下的罪,一邊迫害新移民。若不知道上述行事邏輯,腦袋轉三圈都轉不出所以然。
          其實古代地中海兩面打歸打,但文化在宗教和民族利益的混水之下,如深海的暖流從一處流到另一處。民間審美的互相滲透,高山大海都擋不住,而且遠遠比我們以為的要彼此依賴。常常是審美細節(jié)的互換,從一塊大陸蔓延至另一塊大陸。文明大花布的整體一致,往往掩飾了審美細節(jié)的互補。尤其是西方人打遍世界以后,審美就被分等劃界,自己可以隨意拿來別人的細節(jié),別人卻最好眼睛都別往這邊看,一條弧線都要申請專利,不讓別人染指。
          但在這些東西被連搶帶蒙挪到這塊大陸后,那被賤視的文明仿佛在它們的粗暴移植者體內注入了弱小的精蟲,再也不可能被剿滅。它們的眼淚都沒有擦干,就已經化成顏色、線條、對稱的比率,改變了征服者的基因。
          文明的販賣,雖然有一大堆犧牲者,但終了它在一塊土地上消失,在另一處又浮出來。欲望幾乎是所有事物的媒介,強盜有時可以把文明翻山渡海搬到另一塊大陸,細想想:那不過是賺了一把銀子的苦力。人們往往被這一行為本身遮去視線,看不見這種流血滲透對審美細節(jié)的深遠影響。文化的暗流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游走才是它的目的。

        相關熱詞搜索:流傳 細節(jié) 細節(jié)的流傳 細節(jié) 細節(jié)描寫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