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理性主義和新人文主義——現(xiàn)代大學原則的觀念前提(一)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從十二世紀大學誕生起直到十八世紀末,從總體上來看,大學在緩慢地發(fā)展,大學和大學生的數(shù)量都在不斷的增長,大學也逐漸從歐洲發(fā)展到其他地區(qū)。歐洲的社會精英,尤其是管理階層和學者,越來越多地是由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在促進社會發(fā)展、科學進步和思想自由方面發(fā)揮了重大的作用。
然而到了十八世紀末,早期形式的大學也愈益明顯地在走向衰落,這在英法兩國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當時大學頹勢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它那陳舊的形式和體制已經(jīng)無法適應正在飛速發(fā)展并經(jīng)受變革的社會。第一,大學雖然自治,但歐洲直到18世紀,整個社會的思想還在基督教神學的支配之下,大學自然也無法完全逃脫教會控制的羅網(wǎng),與此相關,經(jīng)院主義的方法窒息了大學的教學和研究;
第二,大學的自治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反而帶來了消極的作用:大學成了一個自我封閉而脫離社會的組織,不適應社會、科學和思想發(fā)展的要求;
第三,學術研究,尤其是科學研究在大學根本不受重視;
第四,大學內(nèi)部管理混亂。在這種普遍令人不滿的情況之下,英、德、法三國都在醞釀大學制度改革。法國人以他們特有的風格做出了極端的舉動,于1793年取消了所有的大學。1804年拿破侖下令建立“帝國大學”,并且提出高等教育必須遵守的三原則,即“忠于皇帝,忠于帝國政策和遵守天主教教條”。帝國大學并不是一所大學,而是一個教育行政機關。法國大學的改革實際上是一個大倒退,從巴黎大學建立起就確立的大學自治原則和自治權因此而喪失殆盡。在英國,人們批評牛津和劍橋受宗教支配和教會控制太甚,教授不能發(fā)揮作用,科學課程和科學研究為人所輕視。英國人的方法顯然與法國人不一樣,在牛津劍橋之外,另立新校。
大學的真正改革,是在德國發(fā)生的,而這種改革最終確立了現(xiàn)代大學的原則和大學體制的建立。改革的最終動力固然來自社會,但每一項具體制度的發(fā)明和建立并不時時與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水平直接掛鉤的。德國大學改革及其成功的直接而主要的原因乃是德國哲學家和思想家的觀念和行動。在這件事情上,人的觀念走在了社會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前頭,德國哲學的理性精神和新人文主義給德國大學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原則。
德國哲學理性精神的堅實基礎是由康德奠定的。在康德看來,人是理性的存在者,理性的形式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人的一切認識都必然依賴于這樣的理性結構,而這就意謂人的認識具有普遍性,一切科學知識在形式上具有統(tǒng)一性,而這種形式直接決定了內(nèi)容的必然性?档抡J為,理性也有必然的實踐法則,這個法則保證人的道德行為的普遍性。啟蒙運動的全部精髓就在于如下一點:人的職責就是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性。為洪堡的大學改革提供直接思想資源的施萊伊馬赫和費希特兩人思想的核心,就是由此而來的理性精神。施萊伊馬赫認為,大學要完全獨立于國家,因為思想是自由和獨立的;
不僅如此,純粹哲學和科學的基本結構應當是一致的,因為人的認識具有統(tǒng)一性——這就是科學統(tǒng)一性的思想,所以他認為,哲學不僅是科學的統(tǒng)一性之所在,這種統(tǒng)一性同時也構成了大學其他三個學院,即神、法、醫(yī)學院的基礎。
費希特這位德國哲學史上重要的哲學家,也是柏林大學的第一任校長,曾寫過多篇有關大學教育的文章。他認為,大學應當是科學地應用理性的藝術學校,因為他那個時代的本質(zhì)是科學。它必須努力工作,“無條件地把所有的人都提高到科學的水平”。這同樣也就是大學教育的原則。費希特指出,獨立理解和思想自由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應該高于大學之內(nèi)的一切專業(yè)學習的原則。費希特的這個思想當時受到普魯士當局的贊賞,自然也就為主持普魯士教育和柏林大學創(chuàng)辦的洪堡所接受。費希特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大學教育是建立在民眾的普及教育之上的,而后者正是那個時代的基本任務,讓所有人都做到能夠掌握一定程度的科學,達到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這樣,每個人就都在獨立思考,靠自己的力量理解某種東西,而整個時代也變成形式科學的一座永久的兵營! 這一思想也為洪堡所接受。
新人文主義是一股復雜的思潮,它的核心是提倡人的個性和自由,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席勒、歌德和溫克爾曼,后者是著名的考古學者和藝術史家。新人文主義者認為個性和自由這種精神正是希臘文化的實質(zhì),而德國文化是希臘文化的同道:“德國人或希臘人都是以哲學和科學、文學和藝術等思想因素為國家存在的重心” 。大學教育的目的是幫助發(fā)展和實現(xiàn)個人的全部潛力,充分發(fā)揮人的個性和自由——用我們今天的術語來說,大學教育是人的素質(zhì)教育,而素質(zhì)教育的根本方法就是學術自由和思想自由。新人文主義強調(diào)古典文化、主要是希臘文化,哲學與科學,文學與藝術的同等重要性,因為這些對人的個性發(fā)展和實現(xiàn)人的潛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新人文主義的大學觀念主要內(nèi)容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大學獨立于國家,反對國家對大學進行干涉,第二,主張哲學學院在大學中的核心和基礎地位,因為哲學是教師和學生大學生活的根本所在;
第三,思想自由和獨立,第四,強調(diào)科學精神。
注釋:
7 費希特:《現(xiàn)時代的根本特點》,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0-1頁。
8 《德國和美國大學發(fā)達史》,第39頁。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