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高中留守學生感恩教育的現(xiàn)狀及改進措施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 要:感恩教育是運用教育手段加強學生的感恩之心培養(yǎng),由于目前我國縣級高中留守學生仍然較多,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是引導其樹立思想價值觀念正面性的必要教育支持。然而目前縣級高中對于留守學生的感恩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感恩意識形成較慢且感恩教育流于形式的現(xiàn)象較為突出。為了解決類似問題,本文就縣級高中留守學生感恩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縣級高中 留守學生 感恩教育
一、縣級高中留守學生感恩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一)學生感恩意識形成較慢
縣級高中留守學生多為15至18歲學生,是叛逆心理最為突出的年齡段。由于留守學生長期獨自生活,缺少正常家庭的父母關愛,容易形成自卑、孤僻、感情脆弱、進取心和責任感弱化的現(xiàn)象。尤其留守學生存在對于社會價值的主觀偏見,引導學生樹立感恩意識較為緩慢。其中存在留守學生自我封閉意識較為強烈的不利因素。留守學生在接受感恩教育的過程中,往往過于注重主觀感知,而忽略了社會、學校、家庭所給予的關愛,形成較為強烈的感恩意識較為緩慢,且隨時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弱化感恩意識,因此造成了感恩教育開展效果并不理想的情況。
(二)多數(shù)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多數(shù)縣級高中在開展感恩教育的過程中,并未意識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與高考教學任務相比,其感恩教育的直接成效顯然弱化了很多。而這樣的情況也導致了感恩教育本身流于形式的不利現(xiàn)象。甚至少數(shù)縣級高中為了應付例行檢查,選擇了以網(wǎng)絡資料的相關案例代替真實的感恩教育工作。這樣的現(xiàn)象不僅無法增強針對留守學生的感教育效果,甚至讓學生也感覺到感恩教育并不重要。其感恩教育的形式化、陳舊化、內(nèi)容匱乏、方式老套等諸多教育弊端,導致了縣級高中針對留守學生的感恩教育無法得到實質(zhì)性的進展,也無法真正支持學生的心理建設,無法喚醒學生對于社會、家庭、學校、班集體的感恩之心。
二、針對縣級高中留守學生實施感恩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引導學生重新認知來自多方面的人文關懷
留守學生長期以來處于獨自生活的狀態(tài),對于家庭中的親情關懷并未產(chǎn)生較強的依賴性,從而產(chǎn)生了感恩意識匱乏的現(xiàn)象。開展感恩教育應當遵循學生的情感脈絡,以學生能夠意識到的人文關懷作為教育輸出,并體現(xiàn)在學生生活與學習的諸多方面。只有給予學生最大限度的人文關懷,才能激發(fā)學生回饋社會的感恩之心。在教育輸出與反饋信息獲取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需要總結學生的心理變化特征與規(guī)律。在能夠給予學生的關懷方式中,尋找到契合學生心理訴求的教育內(nèi)容,繼而突出感恩教育的針對性和適應性。當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等多方面的人文關懷支持時,才能激發(fā)學生對于感恩教育的心理認同,化被動教育為主動引導,支持學生心理感恩的潛在意識開發(fā)。
(二)培養(yǎng)學生對于社會、學校、家庭的感恩認知
心理感恩意識形成并不代表學生能夠?qū)⒏卸髦某浞直磉_,此時的心理障礙來自社會環(huán)境、家庭背景、校園文化、以及周遭同學對于留守學生的個人看法和社會評判。鼓勵學生從感性認知維度跨越到理性實踐維度,是增強感恩教育效果的關鍵所在。以往時期,高中教師誤以為學生在某一次演講、辯論、班會主題活動中提前擬定的發(fā)言稿便是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想法。恰恰相反,學生的感恩之心流露,并不在于語言表達的流暢度。反而是并未做出任何提前準備,學生第一時間的真實反應,才能見證學生是否具備了感恩之心。此時,學生細微的行為、表達的方式、學習的態(tài)度、交流的語感等等,都是對于心理感恩的外在表現(xiàn)。如果感恩教育無法從學生的真情流露中尋找到客觀的評價條件,其感恩教育本身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培養(yǎng)學生對于社會、學校、家庭的感恩認知,需要秉承客觀的評價依據(jù),以學生的真實思維模式為考察標準,見證感恩教育是否起到了重要的心理建設支持作用。
三、針對縣級高中留守學生感恩教育現(xiàn)狀的改進措施
(一)以學生心理訴求為基礎,設置一對一輔導課
由于學生感恩意識形成較慢,流于形式化的感恩教育并無法觸及學生真實心理訴求。在針對留守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中,需要采取一對一的輔導課程教育模式。以學生當前最為直觀的心理訴求為基礎,將普遍化感恩教育轉化為針對性教育模式。以指導教師對于留守學生的心理特征總結,劃分教育維度,最大限度的支持學生心理訴求的人文關懷滿足感,進而達到預期的感恩教育效果。
。ǘ┮詫W生心理動機為前提,設計集體活動主題
學生心理動機是加速感恩意識形成的基礎,是否能夠接受來自外部信息的引導,也在于教育模式的感化力。雖然無法與學生完全處于相同的思考維度,但是需要引導學生從班集體活動中產(chǎn)生感恩理念,并將所有同學對自身的感恩支持化為思想意識轉化的驅(qū)動力,從同學之間的認同感中找到自身的感恩價值。在最大限度的接受他人關懷之后,才有利于學生自主感恩意識的形成。
。ㄈ┮詫W生心理價值為依托,設定教育呈現(xiàn)模式
感恩意識必須加以引導,但是學生具備了感恩意識也不一定能夠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此時感恩教育應當設定相應的教育模式,引導學生抒發(fā)自身的感恩體驗與真實想法。任何情感流露都需要教育者的引導,感恩之心亦然如此。為學生找到情感表達和抒發(fā)的具體路徑,設置公共平臺,引導學生正確認知感恩之心被社會價值所認同,并在諸多實踐路徑中予以驗證,才能最終支持學生的心理建設,發(fā)自內(nèi)心表達出對于社會、學校、家庭的感恩之心。
結語
綜上所述,流于形式的感恩教育并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由于留守學生叛逆心理較為突出,需要從本質(zhì)上加強心理建設,并基給予學生最大限度的人文關懷。同時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社會、學校、家庭的感恩認知,進而轉化為主觀意識的感恩行動。但是從感性認知到理性行為仍然存在較大跨度,需要詳細分析學生的心理訴求、心理動機、心理價值的形成規(guī)律,并通過一對一輔導、集體活動主題、教育呈現(xiàn)模式的革新,才能真正支持學生形成感恩之心,并付之于感恩行動中。
參考文獻
[1]駱德云.留守高職生親子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7(01):107-110.
[2]劉利華.高職院校加強留守學生管理教育的意義與對策探索[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14(15):204-205
作者簡介:鄭國希(1966.02-),男,本科,中小學一級,河南安陽湯陰縣第一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教育。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