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程銜接要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 要:小、初、高語文課程是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其中一定有一些可用線性思維把握的一以貫之的要素——銜接點。研究這些銜接點,便于師生“溫故而知新”或輕車熟路。小、初、高語文課程中最具有銜接性的要素是人物形象豐滿的中國故事、意象和情感突出的古詩詞、立人意識鮮明的魯迅作品。
關鍵詞:銜接點;中國故事;古詩詞;魯迅作品
總的來說,人文性和工具性決定了語文是最重要的課程,現在又熱炒“高考得語文者得天下”,但當前語文的教和學“少慢差費”,究其原因就有過程碎片化與不主動銜接的問題,沒有“溫故而知新”地或輕車熟路地進入陌生的語文天地。再說,小、初、高語文雖各有其課標、教材,自成一體,但從系統論的原理看,它們是課程的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其中一定有一些可用線性思維把握的一以貫之的要素——銜接點,抓這些銜接點會有“抓牛鼻子”的效果?v觀語文課程,這樣的銜接要素較多,但最具有銜接性的是人物形象豐滿的中國故事、意象和情感突出的古詩詞、立人樹德精神鮮明的魯迅作品。
一、人物形象豐滿的中國故事
寫人敘事類課文在各類教材中占比最大,這些課文最突出的特點是:內容大多是人物形象豐滿的中國故事。如小學有7個類似《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4個類似《一夜的工作》的周恩來革命故事,14個類似《將相和》的歷史故事,3個類似《鄧稼先》的學者故事。初、高中的中國故事主要是小說的情節(jié)、傳記的人物事跡、新聞的社會事實、劇本的人物沖突和歷史散文的人物事件。歷史散文和中國四大名著小、初、高都選,如小學的《將相和》《武松打虎》《赤壁之戰(zhàn)》《花果山擁立美猴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寶扇滅火焰》,初中的《唐雎不辱使命》《煮酒論英雄》《武松打虎》,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香菱學詩》《群英會蔣干中計》《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磥,人物形象豐滿的中國故事貫穿小、初、高語文課程,其自然是銜接點。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要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睋Q言之,學生對文中鮮活的人物形象要“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蔽膶W是人學,小、初、高都應以人物品讀為中心展開敘事類課文的教和學。不必肢解得很細碎,什么都面面俱到,簡潔、高效的方法就是人物形象分析。如小學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初中的《香菱學詩》與高中的《林黛玉進賈府》都有林黛玉,林黛玉就是一個很好的銜接點。教和學從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點入手,感知曹雪芹筆下的人物命運及描寫手法,并培養(yǎng)了閱讀《紅樓夢》的興趣。
二、意象和情感突出的古詩詞
“詩教”傳統源遠流長,從古詩詞尋找銜接點有其必然性。現在,古詩詞正如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會成為社會熱點一樣,“語文教材古詩文比例飆升”也迅速成為熱議的焦點,F行人教版教材中的古詩詞,小學有132篇,初中有83首,高中有24首。體裁從小學的絕句到初高中的律詩,到更為復雜的樂府詩、宋詞、元曲?傊,古詩詞量大面寬,從小學到高中一直不間斷。當然,古詩詞作為銜接要素還有其內在的必然性。古詩詞,一眼看過去最直觀的就是“意象”,如“小橋流水人家”就三個意象,小橋、流水、人家,再無其他。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是詩人心物交感的產物,而眾多意象的主觀情意之融會就是“情感”。如小橋、流水、人家三個意象都能引發(fā)游子秋思之愁情。意象和情感是一體兩面,前者是解讀古詩詞的一把萬能鑰匙,后者是教和學的中心任務,也是最重要的考點。所以,意象和情感銜接古詩詞教學,一定有助于語文課標中“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的目標得以落實。
三、立人樹德意識鮮明的魯迅作品
魯迅先生不僅有鋒利的匕首,還有精致的手術解剖刀。他解剖中國人,尋找“民族的劣根性”,救治那些只做“看客”看別人不看自己的人。他的作品立人意識非常鮮明,在小、初、高語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F行各種語文教材有《少年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阿長和〈山海經〉》《魯迅自傳》《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故鄉(xiāng)》《藤野先生》《孔乙己》《〈吶喊〉自序》《祝!贰赌脕碇髁x》《記念劉和珍君》《燈下漫筆》《藥》《阿Q正傳》等16篇。研究魯迅先生作品中的人物背景與他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小、初、高教學一貫的重要內容,研究重點是立人意識。另外,師生通過研究魯迅先生的文章、文風,不僅能夠領略魯迅先生的獨有立人精神,還能夠獲得對中文革命文學史的更深入了解?梢哉f,把握好魯迅作品的教學,對于各個學段、年級的語文教學,都起到相當重要的銜接作用?傊,學生不僅要學習魯迅先生的文風,更要學習魯迅先生那種沒有半點奴言和媚骨的人品與氣節(jié),認識到魯迅先生作品中民族的劣根性和舊社會的丑惡,從而更加珍惜新時代的幸福生活。
總而言之,語文的學習內容量大面寬,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程中銜接點較多,充分利用這些銜接點,根據現有知識學習新的知識,便會輕車熟路。正所謂“惟精惟一,一以貫之”,師生掌握了這些語文課程銜接要素,也就掌握了高效率的語文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褚美霞.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
[2]王榮生.語文教學內容重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注:此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項目: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程銜接研究(項目編號:【BY2015-491】)。
?誗編輯 趙飛飛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