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歷史的耽美文

        發(fā)布時間:2017-01-1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改變歷史的耽美文篇一:本來有機會改寫中國的N段歷史

        本來有機會改寫中國的N段歷史

        歷史的發(fā)展不可能只有一種必然。法國學者安德烈·莫魯瓦說:“沒有哪段歷史享有特權(quán)??歷史有無數(shù)的可能性,它們都是有根有據(jù)的??每時每刻,不管你認為多么短暫的一瞬,事件的進展都會像一棵生出兩根樹枝的樹一樣在分叉。”荷蘭歷史學家約翰·赫伊津哈也認為:歷史學家必須“不斷地將自己置于過去的某個點——在這個點上,已知的各種因素似乎會導(dǎo)致多種不同的結(jié)果。”英國歷史學家劉易斯·內(nèi)米爾還說:“歷史研究的不朽成就在于一種歷史感——敏銳地洞察出事情怎樣才不會發(fā)生!狈饨ㄍ醭舱凼潜厝坏,但不等于說秦朝只能十幾年而不可能幾十年幾百年,漢唐只能200多年而不可能上千年。百姓其實也非常希望江山萬萬年,而不希望改朝換代動亂流血,問題是帝王自己太不爭氣,或者說他們囿于種種局限沒能找到正確的路子。所以,我們在反思歷史之時,不妨立足于當時統(tǒng)治者角度假如一下。在這里,我不敢奢望探討整個朝代的所有的另一種可能,只想就其最后10年覆亡之關(guān)鍵,作一點最可能的思考。

        西周末:假如周幽王像衛(wèi)靈公

        檢討西周之亡,人們很容易歸咎于幽王好色,烽火戲諸侯,順便罵罵女人禍水。其實,“烽火戲諸侯”的真實性很成問題。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坦率說:“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兵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由幽王舉兵討申,更不需舉烽。史公對此番事變,大段不甚了了也!比毡局v談社《中國的歷史》(2)也明確說:《史記》中相關(guān)記載“是有人為了詆毀周王朝而精心設(shè)計的”。更重要的是,2012年初北京清華大學整理戰(zhàn)國竹簡,發(fā)現(xiàn)記述周幽王主動進攻申國,申侯聯(lián)絡(luò)戎族打敗周王,西周因此滅亡,但沒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劉國忠教授稱,史學界就此可以斷定烽火戲諸侯并非西周滅亡的原因,這個故事根本就是編造。

        錢穆所說“史公”指的是司馬遷。令人敬重的《史記》其實有不少錯誤。步入“信史時代”以來仍然存在歷史真實性問題。俗話說“成王敗寇”,封建統(tǒng)治者喜歡像康熙所說那樣一代譏諷一代,把每一個前朝都貶得一塌糊涂,以便把自己搶班奪權(quán)之惡包裝正義起來。所以,讀任何史書都不可放棄置疑,我只能就基本可信的史實作些分析。

        幽王好色,喜新厭舊,以至讓原配帶著原太子回娘家,這應(yīng)該屬實,但無可厚非。孟子就對梁惠王明說:“昔者大王好色,愛厥妃。當是時也,內(nèi)無怨女,外無曠夫。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不少帝王都這么干過,不少男人迄今這么干,可是并沒有幾個人因此亡國亡家。幽王千不該萬不該是做過頭:追殺原太子宜臼;申國不忍心殺外甥,他又組織國際聯(lián)軍征伐申國。在這種情況下,申國才反抗,而其他一些諸侯國不能不義憤。這樣強大的反擊,幽王大感意外,抵擋不住,不到一年即滅亡。

        如果不是這樣呢?衛(wèi)國大夫公孫氏占據(jù)蒲邑反叛,蒲邑人還扣留孔子。孔子好不容易脫險,見到衛(wèi)靈公。衛(wèi)靈公請教:“像蒲邑這種情況,我可以出兵討伐嗎?”孔子回答可以。衛(wèi)靈公訴說他的大臣反對出兵,認為蒲邑是戰(zhàn)略要地,可以抵御晉、楚兩國威脅,公孫氏族人幾十年上百年守好好的。如果出兵,平他公孫氏十拿九穩(wěn),可是逼急了,公孫氏干脆投楚晉,或是外敵趁機入侵呢?那就比讓他呆那里更糟!孔子堅持鼓動他出兵,說:“那里的男人有決死的志氣,女人也有保衛(wèi)西河的志氣。你所討伐的叛亂者,只不過四五人,不是與他們所有

        人為敵,怕什么?”衛(wèi)靈公被說服,但他后來冷靜一想,還是沒出兵。靈公的兒子蒯聵,因為不滿母親南子淫亂,謀殺南子失敗,逃亡國外,靈公也沒追殺。后來,蒯聵還回國繼位。

        衛(wèi)靈公也好色,而且是為人不齒的“同性戀”。成語“分挑斷袖”,分桃說的就是他。更嚴重的問題是:《論語》記載,孔子罵過衛(wèi)靈公“無道”。然而,《孔子家語》又載:魯哀公曾問晚年孔子:“當今天下,你看哪位國君最賢?”孔子回答說:“最賢的我還沒見過,相比之下應(yīng)該算衛(wèi)靈公吧!”孔子的表揚應(yīng)該更可信。衛(wèi)國雖然稱不上“霸”,卻比齊、晉等強國更有生命力,沒跟六國一起被滅,頑強生存到秦二世時期。這就應(yīng)驗當今一句流行話:“看誰笑到最后!”

        既然是一家一國,就不必把親人同胞往絕路上逼,狗急還跳墻哩!如果幽王能有衛(wèi)靈公那樣的胸懷,妻兒離走便罷休,盡管有人不滿,只要申國等沒被激怒,武裝反叛,顯然不至于馬上危及政權(quán)吧?

        西漢末:假如王政君像呂雉

        西漢之亡,不假思索便能發(fā)現(xiàn)是幾個皇帝太小的問題,不然很可能不會給王莽機會。但這樣的反思沒意義?梢哉f根本的問題在于王莽,如果他能像前輩霍光那樣,不僅沒篡漢,而且開創(chuàng)盛世。可我想不能把問題歸咎于“敵人”,那樣的反思沒有意義。還是從統(tǒng)治者角度考慮吧,于是我注意到王政君。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允許女人染政,可是中國政治常常得靠女人挽救。北大教授李零說:“古書常以女媧貶低婦女,但各朝的開國之君往往都得益于妻族和母姓!笨鬃与m然發(fā)過“惟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的牢騷,但他列舉治世能臣十名第一位便是文母,即周文王之妃。劉向《列女傳》說:“文王治外,文母治內(nèi)!彼耸畟兒子,包括武王、周公等?梢姡瑑(yōu)秀的“國母”應(yīng)當具備兩方面的政績,一是輔佐夫君成為明君,二個再生育、培養(yǎng)個明君。以此來看,王政君太遜色了!

        王政君是劉奭的皇后,劉驁的生母,劉欣的奶奶,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后之一,身居后位(包括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長達61年,歷史給足了她機會。然而,夫君劉奭沒成明君,兒子劉驁、孫子劉欣也沒成明君。最后之時,她仍然大權(quán)在手,卻沒有作為,不僅沒能挽救漢室,還有意無意幫著篡漢者王莽。她太多普通女人那種自私與善良,偏愛侄兒王莽也偏愛后宮家人班稚(當然班稚無辜),沒有原則立場。即使看出白石上“宣告安漢公王莽為皇帝”的文字不可信,明說“這是騙人的,不能聽”,卻不能堅持,讓輿論牽著鼻子走。直到王莽登基廢漢索要玉璽,她悲憤不已,也只是像一般潑婦那樣泄泄氣。劉邦在天之靈看了,非氣吐血不可。

        假如這時碰上劉邦之妻呂雉,歷史肯定不是這樣。呂雉智慧,像武則天一樣心狠心辣,名聲不好,但政績顯著。劉邦原來只是個鄉(xiāng)下流氓小混混,呂雉為他造反奪權(quán)立下汗馬功勞。劉邦駕崩,劉盈繼位,尊呂雉為皇太后。劉盈仁弱,實際朝政由呂雉執(zhí)掌。劉盈死后,呂雉立劉盈的兒子劉恭為少帝。劉恭心有不滿,呂雉便殺劉恭,改立劉義為帝,但“號令皆出太后”。呂雉先后掌權(quán)達16年,認真貫徹執(zhí)行劉邦的遺囑,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繼續(xù)奉行“無為而治”國策,從民之欲,而不勞民,不論政治、經(jīng)濟和思想文化各方面均取得進一步發(fā)展,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司馬遷將她列入記錄

        皇帝政事的本紀,說她“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wù)稼穡,衣食滋殖!

        如果王政君像呂雉,這最后十年她應(yīng)該會果斷地選一位成年且心智正常的皇帝,或者自己直接當政。應(yīng)當承認王莽相當優(yōu)秀,魅力十足,對于他的宣傳攻勢難以抵擋。對這樣的人才應(yīng)當重用,但也應(yīng)當有底線(如果認同他改朝換代另當別論)。至少在她已經(jīng)看出他的野

        心,并有人公開站出來說不的時候,她完全可以借助內(nèi)外力量控制王莽進一步篡奪,挽救時局。可她沒有,一步步退讓,一次次默認,兩眼睜睜看著事態(tài)發(fā)展到不可收拾的境地。沒有成年的皇帝,也無具從政能力的太后,卻有異心的能臣,這樣的政權(quán)能生存下去豈不是怪事?

        隋末:假如楊廣像劉徹

        柏楊寫楊廣時,引用一則《伊索寓言》:一個農(nóng)夫牽頭驢過懸崖,怕它掉下去,總要往里拉一些,可那驢堅決不肯,偏要往外掙一些,爭執(zhí)結(jié)果驢掉下去,農(nóng)夫嘆道:“你勝利了!”看著楊廣自縊,是否也有人說:“你勝利了”?

        我實在不敢相信,楊廣怎么會頑固到那般地步,真懷疑是不是有人故意丑化他,瞎編了不少。建議少搞點“面子工程”,省些裹樹布給窮人,他不聽;建議不要打那些勝不了的仗,少讓百姓白白送死,他罷人的官;建議他別再東巡,留在京城安撫百姓,他將人殺了,直到跟那頭驢一樣墜入深淵。我想象他最后那十年始終處于一種瘋狂的夢中:瘋狂地追求面子,瘋狂地追求勝利,瘋狂地追求享受,一葉障目,如癡如醉,走火入魔,目中無人。偶然看到人,無非兩種,一種是獻媚的笑臉,一種是進諫的素顏,而對后一種他明說討厭,不是驅(qū)逐就是消滅。最后終于意識到滅頂之災(zāi),不得不考慮頭顱被誰砍的問題,但他好像還沒悔意,仍然醉生夢死,瘋得好徹底!

        我常感慨明君也難善終,昏君則難有醒,只不過楊廣昏得最徹底。我想他如果有漢武帝劉徹那種猛醒,不至于沒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種可能。很多人謳歌劉徹,因為他在對匈奴戰(zhàn)爭中取得偉大勝利,為中原贏得很大面子。殊不知他其實像楊廣那樣瘋,太想“有為”,不僅僅對匈奴一個目標動武,執(zhí)政54年50年打仗,除了擊潰匈奴,還東并朝鮮,南誅百越,西愈蔥嶺,遠征大宛(今中亞費爾干盆地),有些戰(zhàn)爭顯然是非正義的。誠如孫子兵法說“殺敵一萬,自損三千”,或者說好比大把掌打蚊子自己太痛!前119年戰(zhàn)役,漢軍出塞14萬軍馬,回來不到3萬;前99年戰(zhàn)役,漢軍死傷率高達60-70%,你想象一下那廝殺多慘烈!總體看,“海內(nèi)虛耗,人口減半”,國庫也耗空。為此,只得加稅,實際征收是法定的數(shù)倍。加上天災(zāi),逼得各地饑民和奴隸接二連三起事,幾十萬成百萬農(nóng)民逃離土地。劉徹對內(nèi)也嗜殺。有一天中午,劉徹午睡時夢見幾千個手持棍棒的木頭人打他,嚇醒。他認為有人詛咒他,立即派江充追查。江充是“直指繡衣使者”,代表皇帝和朝廷緝捕京城匪盜,監(jiān)察官員和王公貴戚,有調(diào)動軍隊的權(quán)力,氣陷沖天。江充率巫師到各處掘地尋找木頭人,直接查到衛(wèi)皇后和太子劉據(jù)的住室,用事先準備好的木頭人陷害太子。劉據(jù)派人把江充殺了,劉徹大怒,令丞相率兵討伐,死者數(shù)萬。劉據(jù)九子一女,全因“巫蠱之亂”遇害!拔木爸巍睅资攴e累的成果被劉徹毀于一任。

        不幸中的萬幸,劉徹晚年對自己所作所為頗有悔意,懸崖勒馬。前89年三月劉徹下《輪臺罪己詔》:“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

        下者,悉罷之!”劉徹主動做“自我批評”,承認錯誤,表示悔改,并開創(chuàng)一種文體“罪已詔”,或者說“新風”。同年六月劉徹又反省說:“當務(wù)之急是禁苛暴,止擅武,力本農(nóng),對養(yǎng)馬者免徭役,不再舉武事!眲夭皇亲焐险f說,忽悠百姓,而是刮骨療毒,徹底整改,重回休養(yǎng)生息的國策,天下逐步恢復(fù)興盛與和諧,而避免像強大秦朝、隋朝那樣暴亡,為下任開創(chuàng)“昭宣中興”奠定了基礎(chǔ)。

        自劉徹之后,每當朝廷出現(xiàn)危機或遭受天災(zāi)之時,有些帝王都會發(fā)布《罪已詔》(又稱《哀痛詔》),及時公開進行自省自責。據(jù)統(tǒng)計,歷史上先后有90來位帝王下過罪已詔。不僅發(fā)生重大人禍要主動檢討自己的領(lǐng)導(dǎo)責任,連發(fā)生不可抗拒的天災(zāi)也要深刻反省自己有什么過錯讓老天爺生氣發(fā)怒。很遺憾,楊廣不在這90來位帝王之例,他自以為永遠正確,正確得像《伊索寓言》里的那頭驢。誰如果認為楊廣不正確,那是他有罪。

        假如楊廣能像劉徹,哪怕是在江都那最后關(guān)頭,誠誠懇懇地發(fā)布一份《罪已詔》,切實反省自己的“狂!敝e,果斷宣布“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打開各地官倉解救饑民,懇請全國百姓相信他會脫胎換肯,重新為帝,號召大家團結(jié)平叛,那么宇文化及非常可能根本不敢生嘩變之念,不難穩(wěn)定江南,進而恢復(fù)中原,信乎?

        救亡時刻,最重要是帝王的誠意!事已至此,就不要再強裝永遠正確的面子了,誠誠懇懇深刻檢討自己的領(lǐng)導(dǎo)責任,干干脆脆提些方案,讓人民重振信心,共赴國難,應(yīng)該沒什么

        天塌下來的事。后來宋末謝道清、明末朱由檢的《罪已詔》之所以沒再發(fā)揮劉徹那樣救亡作用,就在于沒誠意!比如謝道清為什么不能放棄娃娃皇帝的覆輒?朱由檢為什么不立即補發(fā)將士的欠餉?那些文字游戲到這種時候還會有人信嗎?

        北宋末:假如趙佶像趙恒

        北宋之亡,問題顯然。內(nèi)部雖然有宋江、方臘起事,名聲很大,可實際影響不大,所涉范圍很小,沒有其他人響應(yīng),頭尾才年把時間就歸于平定。主要問題在于外部,時間上看也有些突然,但來勢兇猛,沒幾個回合就致命,百年江山毀于一旦。

        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外敵是自己請來的。燕云十六州歷史遺留問題,還有“澶淵之盟”令人感到恥辱,要雪洗百年之恥,心情可以理解。但身為一國之主,應(yīng)當正視現(xiàn)實,而不能像“憤青”一樣沖動。當時宋、遼、金三者,無非是以下四種選擇:一是宋、遼聯(lián)合抗金:這是可行且最易行的,因為宋、遼已結(jié)盟百余年,遼主一再要求繼續(xù)和好,完全可能聯(lián)手鎮(zhèn)壓金,宋遼盟友將因此更牢靠。這是最理想的結(jié)局。二是宋、金聯(lián)合抗遼:這也是可行的,因為金非常需要宋這樣的幫手,對宋而言獲得收回燕云報酬也是很可能的,只不過道義上得背叛盟的十字架。金必然因此看不起宋,一個公開叛盟的人誰還敢信賴呢?最終不可能真心跟宋結(jié)盟,因此不是最好選擇。三是遼、金聯(lián)合抗宋: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金正從遼那里叛離著。四是宋、遼、金三不和:也不可能,因為宋遼已是百年盟友。

        對于與金聯(lián)手抗遼,當時就有大臣明確反對,說得非常透徹:“很擔心唇亡齒寒,邊境從此不得安寧”,“金人攻遼,我們不宜幸災(zāi)樂禍,還是靜等遼自己滅亡,坐收漁利”。坐山觀虎斗,然后伺機而動是當時最佳選擇,可是趙佶不采納,固執(zhí)已見。

        如果形勢如趙佶所料也罷,宋金一舉滅遼,坐地分贓,證明自己偉大,榮宗耀祖,萬民擁戴。他沒提防自己的后院,百姓已忍無可忍,搶先一步打響內(nèi)戰(zhàn);沒有考慮到自已軍隊外戰(zhàn)無能,仍然會成為遼的敗將,讓國內(nèi)外恥笑;更沒有一種堅定的態(tài)度:既然已經(jīng)在宋金聯(lián)手之路上邁開了步,怎么會突然又想聯(lián)手遼來夾擊金呢?簡直跟小孩游戲一般!所以,宋幫金打了仗也沒人情,在背叛老友遼的同時又加上背叛新朋金的不義,讓金滅遼之余隨手轉(zhuǎn)而滅宋。咎由自取啊,趙佶先生!

        趙佶如果像他祖宗趙恒就好了!想當年與遼在澶淵會戰(zhàn),宋已占上風,可他見好就收,以金錢換和平,而讓不義的良心債讓遼去背。對此,迄今有些國人不理解,可南宋大臣安堯臣就說:趙恒“親自身披甲胄,當時將相勇略過人,難道他們不想收復(fù)燕云嗎?不是!只是他們不忍心讓百姓陷入戰(zhàn)亂之中”。這百余年,百姓不是果然過得很幸福,以致讓今天的網(wǎng)民和外國著名歷史學家都羨艷得很嗎?同時,遼國也開創(chuàng)“景圣中興”盛世。這才是千秋之功啊!當然,希望“只要土地,不要人民”的昏君這樣考慮,實在是奢望!但趙佶應(yīng)當考慮:趙恒要是不和解,遼軍敗退,不日再來,沒完沒了戰(zhàn)下去,宋能保證下次再贏嗎?說不準北宋在百年前就亡于遼之手,這種可能會沒有嗎?

        趙佶如果像趙恒,在遼、金之戰(zhàn)中保持中立,坐山觀虎斗,坐收鷸蚌相爭之漁利。金剛剛興起,剛與遼大戰(zhàn),又不了解宋軍實力,不可能一滅遼轉(zhuǎn)身就來滅宋。如果能支持遼鎮(zhèn)壓金,那么遼一定很感激,這時或是之后適當時機,和平索回燕云州并非不可能。當時,夏也曾約遼一起攻宋,遼主就不同意,這說明遼是講信用的。即使選擇了與金聯(lián)手,那么在遼主蕭皇后又派使臣請求不要再進攻,表示遼愿意降為臣屬之時,趙佶應(yīng)當像趙恒那樣見好就收。這時,可以說所謂恥已經(jīng)洗了;如果這時提出收回燕云之事,想必也很可能同意。如此,何至于轉(zhuǎn)眼間成為金的俘虜?

        明末:假如朱由檢像李嗣源

        朱由檢自縊,一天后才被發(fā)現(xiàn)尸身,以及身上掛著他此生第六份也是最后一份《罪已詔》:“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去朕冠冕,以發(fā)覆面。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庇腥苏J為這遺書偽造,也有人認為是真的,但不論它本身真假如何,這內(nèi)容顯然不可信。朱由檢對官吏非常嚴酷,“錯一事則罷一官,丟一城則殺一將”。據(jù)統(tǒng)計朱由檢統(tǒng)治17年里,一共任用過50

        位內(nèi)閣大學士,這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最高記錄。其中吏部尚書13人、戶部尚書8人、兵部尚書17人、刑部尚書16人、工部尚書13人(有些一人曾任幾個尚書),另有都察院左都御史132人;死于他手下的有輔臣1人、尚書4人、總督和督師7人、巡撫11人,侍郎(中央副部級)以下的官員難以計數(shù)。兵部尚書、監(jiān)軍宦官之類重要官員該是他親自選的吧,怎么一到戰(zhàn)場不是不戰(zhàn)而逃就是見死不救呢?負責與滿清秘密和談的尚書也該是他親自選的吧,怎么會犯那么低級的錯誤?可見,他親自挑選了大量“誤朕”之臣,他應(yīng)承擔用人不當?shù)念I(lǐng)導(dǎo)責任。

        朱由檢無疑勤政,在最后十年里毫無大權(quán)旁落的跡象,這在末世當中實屬罕見。他也是有使命感的,不然不會一再感到內(nèi)疚,先后下六份《罪已詔》,又創(chuàng)歷史之最。朱由檢的反省不能說都不深刻,但對自己的“處罰”及問題的對策并沒有什么干貨,不可能產(chǎn)生實際作用。例如許諾給抗敵功臣分封之賞,乍一看很讓人動心。然而,朱由檢如果真有這么大方的

        改變歷史的耽美文篇二:《歷史的積淀》評改

        【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短文,根據(jù)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親同我去公園,他指著園內(nèi)的兩棵樹問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樹嗎?”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楊,顯得十分矮小的是銀杏。父親說:“這兩棵樹是同時栽下的,栽下時都一樣高。它們享受同樣的陽光、同樣的水土,到后來,為什么白楊長得高大,而銀杏卻生得矮小呢?”父親見我回答不上來,接著說:“孩子,要知道,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成長!边@詩一般的語言,像一道陽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1.自擬題目,文體不限。2.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xiàn)與本人有關(guān)的人名和校名。

        (2006年重慶市中考作文)

        失誤原文

        歷史的積淀

        輾轉(zhuǎn)在博物館的走廊里,細細品味那一幅幅古物的味道。是泥土的清香?還是海水的咸澀?玻璃櫥窗里的它們,仿佛靜靜訴說著往事。傾耳聽之??仿佛近在咫尺,卻還是遠在天涯。伸手,想去碰觸那遙不可及的夢,但在相觸的瞬間,時光飛逝??

        坐著一葉扁舟,漫游在時間的長河里,跟隨那一道道波濤,去追溯那永恒。望著前路泛著黃光的盡頭,遙遠,遙遠??

        我仿佛瞧見曹雪芹在奮筆疾書,在編寫寶黛凄美婉轉(zhuǎn)的愛情,在譜寫賈府的興衰,在向我們訴說著封建社會與奢侈的生活。但是,我又看見他為此心力交瘁而死,那經(jīng)典的杰作被禁止。

        我又看見帶長鋏、冠切云、佩寶璐的屈原,站在汨羅江之畔,將他最后的豪情掩埋進永恒的汨羅江水中,讓他的愛國之情滋養(yǎng)江邊的兒女!峨x騷》的誕生更驗證了他“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壯志。

        繼續(xù)向前延伸,讓我觸目驚心??

        秦始皇大建兵馬俑,用此來紀念他永遠的功績,讓后人記住,曾經(jīng)有那樣一位偉大的帝王,統(tǒng)一了中原,讓所有的華夏兒女團結(jié)一心,讓自己成為第一位皇帝。

        經(jīng)過時間的洗刷,《紅樓夢》成為我國古典名著的代表,人們了解了其中的價值,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改變歷史的耽美文

        物?廴诵南业那榫胺从持敃r的社會。是時間見證了它的價值,人們也往往會在時間的啟示下真正了解它。

        屈原的忠心,在楚王看來不過是糞土,但經(jīng)過歷史的積淀,人們會意識到那樣的赤膽忠心是不會隨著時間而褪散的。

        秦始皇兵馬俑通過千年的掩埋,散發(fā)著永恒的光輝。泥土滋潤了它,它成為了歷史的見證。所以,最珍貴的東西,總要經(jīng)歷時間的考驗。

        失誤探究

        這篇考場作文的主要問題就在于材料過于簡略,對主題的挖掘不夠深入。曹雪芹、屈原、秦始皇都是歷史名人,他們的代表性事例也有很多,可文中只是浮光掠影地一筆帶過,不能很好地為主題服務(wù)。另外,文章的主題本是“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成長”,但是從《紅樓夢》的材料中,文章得出的卻是“時間見證了它的價值”的結(jié)論;從屈原的材料中,文章論證的

        是“經(jīng)過歷史的積淀,人們會意識到那樣的赤膽忠心是不會隨著時間而褪散”的觀點;從秦始皇兵馬俑的材料中得出的結(jié)論是“最珍貴的東西,總要經(jīng)歷時間的考驗”。3則材料論證的是3個不同的觀點,前兩個還與文章的主題“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成長”聯(lián)系不上,只有最后一個貼近,卻不夠深入。主題是需要材料來襯托的,只有選取典型的事例來表現(xiàn)中心,才能讓文章更翔實,更厚重。同時,語言的運用對中心的表達也至關(guān)重要。比如開頭兩段,在語意上多有重復(fù),給人拖沓之感,有個別句子還存在明顯的語病,這些都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因此,修改此文可從以下3個方面來著手:

        1.重組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猶如文章的外觀,文章美不美,結(jié)構(gòu)很重要。參觀博物館,思維由泛黃的畫卷發(fā)散開去,聯(lián)想起那些歷史人物與事件,為了達到“重磅出擊”的效果,可只選曹雪芹和屈原兩位文學巨匠的材料來揭示主題。結(jié)構(gòu)可以采用先列舉材料,然后小結(jié),再列舉材料,然后再小結(jié),最后在結(jié)尾處再次總結(jié)和升華的形式,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使文章渾然一體。

        2.美化語言。歷史本身所具有的厚重感,在敘述的過程中要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對所寫人物蘊涵的感情,在抒發(fā)時可采用第二人稱“你”來表達,這樣的表達直接而強烈。同時還應(yīng)明確,修辭手法是美化語言的首選“兵器”。

        3.結(jié)尾點題。“豹尾”要有力,要從總結(jié)全文、照應(yīng)開篇、升華主題這幾方面進行,語言力求簡潔明了。

        升格佳作

        歷史告訴我們??

        徜徉在博物館的走廊里,細細品味那一幅幅泛黃的畫卷:是泥土的清香?還是海水的咸澀?玻璃櫥窗里的它們,仿佛靜靜訴說著往事。漫游在歷史的長河里,跟隨那一道道波濤,去追溯永恒,去聽歷史輕輕地訴說??

        曹雪芹告訴我們??

        月落之夜,你坐在那用繩子搭成的床前思索著幾年來苦苦而做的工作,不禁感慨萬千,提筆寫下:“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是啊,左右鄰里前后街坊都不明白你不遺余力所做的癡迷之事。蒼天又開了一個偉大的玩笑,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那個寒冷的冬夜,那個熱鬧的除夕夜,《石頭記》永遠地卡在了第八十回。我們也不知道那個寒冷的冬夜對你――曹雪芹,意味著什么:透街飄香的年夜飯,深邃夜空中絢爛孤寂的煙花,或許還有遙遠宮廷中隱約的歌舞聲?如果10年前你沒有寫下《石頭記》的第一筆,10年前就開始為自己的生計奔波,或許你現(xiàn)在還不至于如此悲慘。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間烈烈紅塵已碾過200多年?v歲月無情,多少富貴鄉(xiāng)事溫柔風情都已盡數(shù)隨風逐去,正如時人所說:紅樓一夢已成空。然時至今日,對于千古紅樓的研究卻從沒停止過。“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惘然!倍嗄旰,一種粲然的文學現(xiàn)象如珠穆朗瑪峰一樣屹立于東方文學史。

        原來,經(jīng)過時光的積淀,留存下來的才是最珍貴的東西??

        屈原告訴我們??

        面對狼煙滾滾的國土,為著你心中至明的圣上,為著你可敬的人民,你用寫詩的手和筆,用你的赤誠籌劃國策,改革政治,只為祖國強盛,人民安寧,這是你夢一般的理想啊,你為此嘔心瀝血,可誰知龍顏震怒,你就走向遠方,被放逐在遙遠的孤島。在那崎嶇的地方,你遙望故鄉(xiāng),凝視破碎的山河,你的心里有過何種的悲痛,只有山水見證過你在灰暗的天空下,眉頭緊鎖成兩道山峰,用血淚凝固成泣血的詩行,抒發(fā)你詩人永遠的愛國情懷。帶長鋏、冠切云、配寶璐,你站在汨羅江之畔,將最后的豪情掩埋進永恒的汨羅江水中。從此,把一個帶淚的節(jié)日書寫,書寫在萬物復(fù)蘇的5月。

        屈原,你聽,江河不停地流淌,大地依然在流血?上У氖,楚王在夜夜笙歌中早就遺忘了他的三閭大夫。

        歷史的腳步向前不停,多年后,你成了詩魂,成了后來詩人的精神支柱。在你身后,李白朗笑:天生我才,“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衣袂飄飄,山水放歌;杜甫悲吟:“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船頭凄然離世;學你堅貞不屈,聞一多用胸膛迎接子彈,倒在爭民主的演講臺上??

        原來,經(jīng)過歲月的淘漉,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地放射著光芒??

        時光成就偉大,歲月鍛造永恒。歷史,用它那雄渾而厚重的聲音告訴我們:珍貴的東西慢慢成長。

        升格啟示

        修改后的文章猶如一杯厚重飽滿的新茶,濃香四溢。首先是材料具體而典型,敘述的歷史事例,充分地表現(xiàn)出了人物獨特的個性特征。其次是語言優(yōu)美,文采斐然,再現(xiàn)歷史人物與事件時,充分發(fā)揮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妙處,折射出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歷史的厚重感。

        改變歷史的耽美文篇三:已修改的高中歷史大事年表

        高中歷史大事年表

        1

        2

        3

        4

        5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耽美 改變 歷史 歷史耽美文小說 穿越歷史耽美文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