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緣政治學看閩西革命的興起
發(fā)布時間:2018-06-27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要: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來看,閩西革命的興起與毗鄰的廣東省有密切關系。在國民大革命時期,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創(chuàng)辦不僅深刻影響了后來的土地革命,對閩西革命更有直接性的影響。閩西地區(qū)相對隔絕的自然環(huán)境、薄弱的社會控制和良好的群眾基礎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提供了內部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而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開辦則是為其提供了外部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大量閩西籍學員在廣州農講所學習與實踐以后,回到閩西動員人民群眾,組織農民協(xié)會,推動了閩西地區(qū)農民運動的開展,為爭取獨立解放作斗爭,同時也為毛澤東和朱德領導下的紅四軍入閩,開辟閩西革命根據地準備了充分的條件,揭開了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序幕。
關鍵詞:地緣政治學;閩西革命;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
一、閩西地緣政治環(huán)境的內外分析
閩西,位于福建省的西南地區(qū),如今指福建最西邊的地市——龍巖。根據張宏卿的分析,閩西地區(qū)有獨特的地緣政治,首先是險峻的山川地貌,相對與之隔絕的自然環(huán)境為革命分子提供了避難所。同時也使該地區(qū)體現(xiàn)出了流動性和外向性的特征;其次是較為薄弱的社會控制使得人民群眾較容易動員起來,受反動統(tǒng)治力量的影響相對較小。最后是閩西的黨和人民群眾的基礎好,適合革命者藏身和革命運動的展開。此外土地兼并、苛捐雜稅、橫征暴斂等一系列現(xiàn)實原因也助推了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相比于閩西處于黑暗的統(tǒng)治之中,與其相接壤的廣東則是另一番情形。廣東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推動之下,掀起了規(guī)模巨大的農民運動。廣東人民英勇頑強的對抗地主豪紳、軍閥官僚,動搖了帝國主義與封建統(tǒng)治階級反動統(tǒng)治的基礎,不僅僅為廣東革命政權的鞏固和全省的統(tǒng)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為北伐戰(zhàn)爭和全國農村大革命的高潮做出了歷史的貢獻,成為了全國農民運動的先導。廣東農民運動的開展、廣州農講所的創(chuàng)辦對于閩西地區(qū)農民運動的開展以及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本文作者擬以廣州農民講所的閩西籍學員為例,從外部地緣政治環(huán)境的研究角度出發(fā),分析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立過程及其意義。
二、廣州農講所的創(chuàng)辦概況
廣東農民運動的興起是以共產黨人彭湃開拓的海豐農民運動為標志。在其推動下,揭開了廣東農民反對封建斗爭的新篇章,為國共合作后的農民運動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廣州農講所的開辦是共產黨人提出的。彭湃提出的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建議得到了孫中山等國民黨人的支持,認定農民運動是革命的重要工作,必須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所以廣州農講所是以國民黨的名義開辦,而由共產黨人來主持的。其既是農民運動發(fā)展的結果也是國共合作的產物。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從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共創(chuàng)辦了六屆,如表1:
六屆農講所的舉辦不僅有相互參照各屆的經驗,學習內容主要是包括政治理論、軍事訓練和社會實踐,而且在繼承的基礎上其規(guī)模、招生范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又得到了新的發(fā)展。除了第一至第三屆學員畢業(yè)后分配到廣東省各個地區(qū)從事農民運動,后三屆都是返回原地從事農民運動。
三、廣州農講所的閩籍學員
因為前四屆的學員都是來自于農民子弟,且這時農民協(xié)會的基礎也已經建立,于是于1925年9月14日開學的第五屆農講所“并定考取中學畢業(yè)之學生,”招收范圍也逐漸擴大到其他省份,比如江西、山東、福建等,如當時福建閩西籍賴玉珊(1896-1931,福建永定人)、賴秋實(1895-1931,福建永定人)兩名學員就在第五屆農講所學習。第六屆農講所是于1926年5月3日在番禹學宮開學。本屆農講所吸收前五屆的經驗,規(guī)模擴大,成為全國性的農講所。招收的學員來自20個省、區(qū),其中有閩西籍的學員郭滴人(1907-1936,福建龍巖人)、朱積壘(1905-1929,福建平和人)、陳子彬(1910-1996,福建龍巖人)、李聯(lián)星(1902-1927,福建龍巖人)、朱文昭(不詳,福建龍巖人)、王奎福(1907-1931,福建上杭人)、溫家福(不詳,福建上杭人)、胡永東(不詳,福建永定人)、黃昭明(不詳,福建詔安人)等9人。
本屆農講所的政治理論課程主要是由毛澤東來主持,周恩來、彭湃、肖楚女等人也會來講課。他們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精辟的闡明馬克思主義原理,提高學員的政治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第六屆廣州農講所的課程設置主要如:毛澤東《中國農民問題》、《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農村教育》、周恩來《軍事運動與農民運動》、肖楚女《帝國主義》、《社會問題與社會主義》和《中國民族革命運動史》,彭湃《海豐及東江農民運動狀況》等。
毛澤東給學員們講授《中國農民問題》,明確指出了農民運動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重大意義,使學員們明白了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就是農民問題。此外,周恩來和彭湃也來講授自己的實踐經驗。既然學習了政治理論,那么軍事訓練也是必不可少。所以由趙自選擔任軍事訓練總隊長,領導學員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郭滴人、朱積壘等閩西學員在學習中認真聽講,做好筆記,還根據課上老師所講的思想,對當時的形勢以及農民、農運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和思考,而且常常與同學一起商討自身疑惑的問題,或者向毛澤東請教。同時,積極深入農村,調查農民協(xié)會及農民自衛(wèi)軍的組織、活動情況,不僅學到了許多革命的本領,而且也學到了廣東農民運動的先進經驗,迅速成長為無產階級的先鋒戰(zhàn)士,且先后于農講所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將這些所學運用到福建農民運動的實踐中去。
四、農講所閩西籍學員與閩西革命
1927年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戰(zhàn)爭,為了能夠跟上北伐軍的軍事行動,農講所提前結業(yè)。這時從廣州農講所回來的共產黨員,在各地農民運動的基礎上開展各項工作。當國民大革命在轟轟烈烈進行的時候,國民黨反動派卻發(fā)動了反革命政變,使得中國再度陷入了黑暗,此時的閩西被嚴重的白色恐怖所包圍。在這緊急關頭,周恩來帶領南昌起義部隊來到了閩西的長汀、上杭,在其帶領下,人們推翻地主豪紳和國民黨反動派的統(tǒng)治,實行土地革命和建立紅色政權,這給深處水生火熱的閩西人民以極大的鼓舞。同時,“八七”會議的召開,及其文件和精神也在不久后正式傳到了閩西,要求依靠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暴動來奪取政權,推翻一切封建力量,所以從廣州農講所回來的共產黨員如郭滴人、朱積壘等同志,領導了席卷閩西的龍巖后田暴動、平和長樂暴動、上杭蛟洋暴動和永定暴動,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派勢力,開始閩西人民斗爭的新時期。由郭滴人、鄧子恢領導的后田暴動成為了閩西土地革命的先聲,是閩西革命走上武裝斗爭的新階段,是福建工農武裝起義的第一槍,為后來各地的農民暴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平和暴動是由朱積壘同志領導的。其利用種種方式對農民進行宣傳,動員起大多數(shù)的貧苦農民投入到了革命斗爭當中,同時在縣城里還組織人民要聯(lián)合起來,打倒敵人,實行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后來考慮到各種因素,為保存農民軍的力量,只是在閩粵邊境開展游擊斗爭。長樂暴動也成為了福建暴動的先聲。此外,上杭的蛟洋暴動是由傅柏翠領導的。通過對抗,助長了上杭蛟洋農民群眾的斗爭勇氣,支援永定暴動。以金砂為中心的永定暴動則是由張鼎丞來領導的。永定暴動建立了福建第一支紅軍部隊,為閩西紅軍的創(chuàng)建奠定基礎,發(fā)動了閩西的土地革命,建立了閩西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促進和推動了閩西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形成。
總之,從廣州農講所回來的閩西籍學員帶領閩西農民運動的開展,為毛澤東和朱德領導下的紅四軍入閩,開辟閩西革命根據地是準備了充分的條件,揭開了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序幕,迎接閩西地區(qū)春天的到來。
熱點文章閱讀